廣東 · 豐順

2021-02-27 豐順傳媒


豐順縣是廣東省梅州市轄縣。地處廣東省東部,梅州市南端,東毗潮州,南鄰揭陽,西連五華縣、興寧市,北接梅州市梅縣區梅江區、大埔縣,地處東經115.30 -116.41 ,北緯23.36-24. 13 ,縣中心位於北緯23.78,東經116.18,是梅州市和贛南、閩西地區通往潮汕沿海的必經之地。

廣梅汕鐵路、梅汕高速公路和國道206線貫通南北,縣城南端有火車貨運站 、客運站。距豐順最近的機場為揭陽潮汕機場(距豐順僅50公裡,半小時車程可達)。省道1940線、1935線及韓江水流橫貫東西。縣內實現村村通公路,縣城到各鎮道路全部實現水泥硬底化。

自然環境

地貌

豐順縣地處蓮花山脈中段,山體龐大,地勢高峻,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57座。北部銅鼓峰海拔1559.5米,為全縣最高點,也是粵東第一高峰。主要山脈有:蓮花山脈、釋迦崬山脈、鳳凰山脈、韓山山脈。

河流

縣內河流由韓江、榕江兩大水系組成。兩水系支流流域面積達100平方公裡以上的共有11條。

氣候

豐順縣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氣候宜人。縣城年平均氣溫21.4°C ,年日照時數1938.8小時,全年無霜期322天。縣城平均降雨量為1776.1毫米。

自然資源

水力資源

豐順縣河流分屬韓江及榕江兩大水系,河川徑流主要受降水補給。該縣降水量多,相對溼度大,蒸發量較少,形成地表水資源豐富。根據有關部門的測算,全縣多年平均徑流量27.356億立方米(不包括韓江過境水量),單位面積產水量101.7萬立方米/平方公裡,耕地畝均水量為9326立方米,人均水量為5049立方米,均大於全國、廣東省及梅州市的平均水平。豐順縣水能資源也較豐富,全縣水能資源理論蘊藏為20.57萬千瓦,其中可開發裝機容量12萬千瓦,平均每平方公裡為40千瓦,人均擁有量0.2千瓦,均高於廣東省的平均水平(分別為30.2千瓦/平方公裡和0.10千瓦/人)。

地熱資源

豐順縣是廣東省地熱資源較為豐富的縣份之一,素有"九湯(tng)十八礤(dzua)"之稱。全縣共有水熱活動區16處,地下溫泉儲量大,水溫高、水質好、流量大、藥用療效高,自然出露點多,除應用於地熱發電與水產養殖外,富含氡元素的溫泉還廣泛用於旅遊、療養等方面,具有較高的開發和利用價值,全國第一座地熱試驗電站就建在縣城南端,1993年還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溫泉旅遊度假區。 2014年中國礦業聯合會正式授予豐順縣"中國溫泉之城"稱號。

礦產資源

豐順縣地下礦產資源品種較多,主要有:磁鐵礦、赤鐵礦、黃鐵礦、鎢礦、鉛鋅礦、錫礦、輝鉬礦、銅礦、伴生金、銀、砂金、葉臘石,高嶺土、陶瓷土、鉀長石、石英石及稀土等礦產;還有遍布全縣的花崗巖,種類達20多種,其中黑色輝綠巖和翡翠紅花崗巖藏量可觀,是具有極大開採價值的高級建築裝飾材料。

歷史沿革

豐順縣始建於清乾隆三年(1738)。乾隆二年(1737),兩廣總督鄂爾達巡視潮州府海陽縣豐政都通判府(在今豐良鎮)後,上表具奏戶部,應請豐政一都,並割嘉應、大埔、揭陽各鄰近田糧戶口,於通判府城地方開設縣治。乾隆三年,準析海陽豐政都一、二、三圖,揭陽縣藍田都九圖、十圖,大埔縣清遠都白芒社和嘉應州程鄉縣萬安都的徑心、環清、建橋三堡等田糧戶設置新縣。欽定縣名豐順。縣署駐豐政都湯田(今豐良鎮)。

"豐順"之名,由來已久,據縣誌載:明崇禎初(1628)已有豐順營設置;又據豐良東關坳石刻:清順治九年(1652),裡人吳六奇立的"金湯鞏固"碑中的一方石印,有豐順吳府四字。建縣後,始屬廣東省巡撫、兩廣總督潮州府惠潮嘉兵備道。辛亥革命後,屬廣東省政府潮循道。民國廿五年(1936)屬廣東省政府第五行政督察專署(潮汕區)。解放後屬興梅專區專員公署,縣治由豐良遷湯坑。豐順是梅州轄區內唯一不曾由興寧縣管轄的一縣,因此與民國時的興梅區六縣沒有共同歷史淵源。1953年屬粵東行政公署。1956年屬汕頭專署。1958年撤銷豐順縣,將全縣8個公社中湯坑、八鄉、豐良、潘田劃入揭陽縣,大龍華、留隍、黃金、潭江劃入大埔縣。1961年恢復原建制的豐順縣,縣城仍駐湯坑鎮,屬汕頭專區。1976年屬梅縣地區,1988年屬梅州市。

摺疊行政區劃

2000年全縣轄24個鎮(湯坑、附城、東聯、北鬥、湯西、湯南、埔寨、上八鄉、下八鄉、豐良、建橋、龍崗、潘田、仙洞、黃金、留隍、東留、茶背、大龍華、徑門、潭江、潭山、砂田、小勝)和1個國營農場(埔寨農場)。

2003年9月,豐良、仙洞兩鎮合併為豐良鎮,潭江、潭山兩鎮合併為潭江鎮,上八鄉、下八鄉兩鎮合併為八鄉山鎮。

2004年10月,湯坑、附城、東聯三鎮合併為湯坑鎮,留隍、東留、茶背三鎮合併為留隍鎮,大龍華、徑門兩鎮合併為大龍華鎮。全縣設16鎮、1場,下轄村委會261個(埔寨農場未計),豐順縣政區圖社區居委會20個,自然村1956個。

2012年,豐順縣轄16個鎮(埔寨鎮、八鄉山鎮、湯南鎮、湯西鎮、湯坑鎮、北鬥鎮、建橋鎮、豐良鎮、龍崗鎮、潘田鎮、留隍鎮、黃金鎮、大龍華鎮、小勝鎮、潭江鎮、砂田鎮)和1個國營農場(埔寨農場),263個村民委員會和14個居民委員會,縣城設在湯坑鎮。

2013年統計用區劃代碼

人口民族語言

人口

2012年,全縣總人口69萬,其中畲族360多人,其餘為漢族。居民主要操客家語,小部分講潮州話(湯坑鎮小部分、留隍鎮、湯南鎮等約11萬人)。旅外僑胞和港、澳、臺同胞達4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各國,尤以泰國為多。

民族

豐順民族主要屬漢族,包括客家和福佬(鶴老)兩種方言。同時,豐順也是所屬梅州地區唯一擁有原住少數民族的一縣,原住於豐順的少數民族就是畲族,總人口不到千人,主要聚居在鳳坪村。雖然人口不多,但根據畲族傳說,豐順是畲族的真正發源地(銅鼓嶂、鳳凰山)。畲族為炎帝部族,犬圖騰。

豐順是梅州轄區內唯一有潮州民系的一縣,在豐順的潮州民系是豐順的原住民系,潮州民系在豐順的播衍不會晚於客家民系,不能將其視為後來者(或比喻為外國人)。據載,豐順原住居民之中還有疍家人,他們屬於廣府民系,現已融入客、潮民系。

語言

豐順的漢族之中,客家佔五分之四(80.1%),55萬多人。豐順客家口音複雜,但是相互之間都可以交流。主要有半山鶴(湯坑口音)、豐良、大龍華、潭江、潘田、八鄉等6種客家口音,其中半山鶴人口約30萬。半山鶴又稱半山客,是受潮州文化影響較多的客家支系。

豐順的福佬民系,主要屬於潮州系。集中在湯南、留隍(東留鎮已併入留隍)兩鎮,其中湯南鎮逾45000人,留隍鎮近85000人(未計入茶背部分)。留隍鎮茶背片客家較多。此外在黃金鎮、湯坑鎮、埔寨農場、豐良鎮、潭江鎮及留隍鎮茶背片等地還有小部分福佬。豐順福佬口音也很複雜,主要是留隍的潮州口音、湯南的揭陽口音、黃金的閩南口音和湯坑的鹹水[學老]口音。豐順的福佬,比例接近五分之一(19.8%),近14萬人。

摺疊交通摺疊經濟

2014年豐順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1.83億元,比增12%,增速居全市第一。公共財政預算收入5.75億元,比增30.64%,增速居全市第二;國地稅收入首次超1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0.14億元,比增23.4%,增速居全市第二;固定資產投資38.95億元,比增3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7.64億元,增長12.7%,增速居全市第二;全縣實現生產總值81.83億元,比增12%,增速居全市第一

摺疊第一產業

1979年至1983年,全縣農村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基本解決糧食問題。1985年省第一次山區工作會議後,重點組織發動群眾治山治水、消滅荒山、造林綠化、耕山種果種茶、興辦小莊園,增加農民收入,逐步解決用錢問題。1992年鄧小平南巡講話發表後,豐順縣掀起以能源、交通、通信、城市開發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熱潮,優化投資環境,引進資金技術,搞好山區資源開發,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大農業投入,大力發展"三高"(高產、優質、高效)農業,培植特色經濟,依靠科技興農,推廣良種良法,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至2000年,全縣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7.45億元。全縣糧食種植面積48.32萬畝,總產17.76萬噸,農經作物有所增長,引進推廣種植臺灣甜棗、高山花卉、高山香型等一批名優品種,發展農村小莊園,組建農業龍頭企業,走"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模式。至2000年全縣已確立了食用菌、玉米、茶葉、梅花鹿養殖等種、養、加一條龍配套服務的龍頭企業。

林業生產經歷了由"亂"到"治"、綠化達標、木材加工快速發展和森林分類經營三個階段,穩步發展。第一階段是1978年至1981年,1981年實施林業"三定"(確定山權、林權、劃定責任山、自留山,制定林業生產責任制)工作,結束了1978~1980年新中國成立以來出現的第三次森林亂砍濫伐期。1982年開始開展大規模的封山育林行動,1984年又實行"二山"(責任山、自留山)並"一山"(自留山),把大部分集體山林劃為自留山,從而實現由"亂"到"治"的轉變。第二階段為1985~1991年,即綠化達標階段。第三階段是豐順縣木材加工企業快速發展和實施森林分類經營的階段。豐順縣林業部門圍繞林業現代化建設、建設農業強縣和旅遊旺縣的戰略目標,按照兩個根本性轉變的要求,以森林分類經營為指針,培育森林資源為基礎,提高效益為中心,全面推進林業兩大體系(商品林、生態公益林)的建設和提高經營管理水平。至2000年底,完成人工造林面積23.35萬畝,營造生物防火林帶658.25公裡,核定生態公益林面積110萬畝。

改革開放以後,豐順水利事業迅速發展。先後新建了八鄉山水庫,小勝馬鞍山水庫。較大型的工程有八鄉山水庫,湯坑內嶺改河工程,虎局水庫除險加固擴容工程等。2000年止,全縣已治理易洪面積5萬畝、易澇面積1.65萬畝,已達有效灌溉面積27.15萬畝,佔耕地面積的91.6%,其中保證灌溉面積22.43萬畝,旱澇保收面積20.95萬畝,改造山坑低產田6.68萬畝,整治田間排灌系統11.17萬畝(其中已配套8.56萬畝)。基本改變了過去埔寨、湯坑、湯西、建橋、豐良、潘田等大面積歷史旱區,及湯南、留隍、東留、黃金等易旱易澇的災區面貌。

2009年,突出辦好溫氏家禽養殖、小桐子、油茶、茶葉、甜玉米、甜竹筍、青欖、南藥種植等農業產業基地。至年底,全縣種植小桐子1.3萬畝、油茶3.6萬畝,建成泰源公司和福康公司2家年加工能力1萬噸以上的油茶加工精煉廠。成功舉辦馬山綠茶首屆採茶節。積極爭取國家、省、市支持,豐順縣被確定為全國17個油茶發展示範縣之一。爭取到中央、省一連3年每年1500萬元資金支持,實施豐順縣韓江上遊油茶、茶葉產業帶項目。全縣農業總產值22.3億元,比增5.8%。

摺疊第二產業

1979年至1983年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初期,農業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村廣大農民生產積極性大為提高,多種經營全面發展,農業自然資源逐步得到開發利用,湧現出一批專業戶和經濟聯合體,商品生產比重增加,農業生產出現了新的局面。工業生產因基礎薄弱,加上初期不適應市場的競爭形勢而停滯不前,甚至倒退,後經調整,發展橫向聯繫,進行擴大改造和加強管理,始見起色。1985年後,鄉鎮企業崛起,推動了全縣的工業生產。1987年,全縣工業固定資產原值為7298萬元,產值為11138萬元。改革開放後,個體商業恢復發展,全縣真正形成了以國營、供銷為主體,個體商業為補充的社會主義商業市場,商品充裕,市場繁榮。1987年,全縣社會商品零售總額達13452萬元。2000年,豐順縣認真貫徹"穩中求進,有效增長"的方針,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努力拓寬市場,工業生產保持良好的發展勢頭,穩中有增,平穩發展。全年工業總產值11.17億元,其中輕工業總產值54692萬元,重工業總產值56958萬元。全縣工業總產值中,國有企業總產值12481萬元,非國有工業總產值99169萬元。主要工業產品有:發電量、汽車配件、電聲配件、家具、鋼材(含鋼錠)、日用陶瓷、機製紙及板紙、非酒精飲料等。

2000年,豐順縣地方財政收入4952萬元,比1979年的920萬元增長4.4倍。金融業積極貫徹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強化和完善服務功能,各項信貸業務健康發展。2000年末全縣各項存款餘額19.11億元,各項貸款餘額11.65億元。

2009年,豐順縣完成工業增加值132842萬元,比上年增長10.9%,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65906萬元,增長13.1%。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502452萬元,比上年增長12.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301042萬元,增長6.7%。主要工業產品中:發電量全年完成28468萬千瓦小時,比上年減少35.3%;電聲喇叭完成61116萬個,增長9.0%;家具完成575萬件,增長11.0%;鋼材(含鋼錠)完成115430噸,增長15.0%;日用陶瓷完成1371萬件,減少22.3%。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出口交貨值115502萬元,比上年減少3.0%。完成建築業增加值88855萬元,比上年增長6.1%。建築業總產值368224萬元,比上年增長1.2%。

摺疊第三產業

豐順商業,歷史悠久。早在南宋末年,已有萬江圩(今留隍鎮)。1978年冬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經濟體制實行改革、開放。調整商業結構,允許個體經濟發展,開放農貿市場,疏理商品流通渠道,擴展對外貿易,並相繼取消了棉布、糧油、蔗糖、生豬等多類物資的統購統銷,改為議購議銷。1979年至1985年,豐順的物流商貿活動還受計劃經濟模式的禁錮、約束,缺乏活力。1985年後,進行購銷體制改革,通過抓改革促發展,放開搞活,逐步形成多種經濟成份,多條流通渠道,多種經營形式並存的流通格局。隨著市場經濟的推進,平遠高度重視市場建設,積極籌集資金投入市場設施建設,先後建成了一批大市場。至2000年,市場繁榮,商品供應充裕,銷售平穩增長。全年社會消費品總額5.77億元。工商集市貿易成交額35604萬元,工商"兩費"收入327.43萬元。由於城鄉居民消費觀念的改變,居民消費價格穩中有升。2000年,全縣對外貿易和"三資"企業發展形勢良好。全年外貿出口總額2343萬美元,"三資"企業產值1.94億元,出口創外匯1082萬美元,合同利用外資74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72萬美元。

教育

1982年秋,全縣小學恢復六年制的教育。政治課改為思想品德課,各校開展"文明禮貌"、"五講四美"(即講文明、講禮貌、講道德、講秩序、講衛生與語言美、行為美、心靈美、環境美)、"三熱愛"(即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社會主義)活動。1983年,豐順縣以"三個面向"(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指導思想,著重抓普及初等教育的工作。從1985年開始共打了"五大戰役":一是實現學校"一無二有"(無危房、有教室、有桌凳);二是進行中小學校危房改造;三是為實施"普九"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四是進行教師住房建設,實施教師安居工程;五是實施"改薄建規"(改造薄弱學校,建設規範化學校)工程。2000年,全縣建立起學前教育、普通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與職業教育等種類齊全的教育體系。2000年末,全縣有各類學校355所,在校學生121026人,學齡兒童入學率達99.4%。高考、中考有所突破,全年考取大學人數1063人,考取中專人數866人,全年完成改造薄弱學校53所,投入資金2565萬元。

2009年,全縣有幼兒園19所,在園幼兒9192人;小學239所,招生堅真公園6500人,在校學生47932人,畢業生10806人;普通中學36所,招生15082人,在校學生41886人,畢業生12858人;職業中學1所,招生426人,在校學生731人,畢業生210人。2009年,豐順縣高考上省線(3A線)1702人,上線率為48.3%,比上年增長25.2%;教育"創強"工作有效推進,總投資6900萬元的黃金中學、1300萬元的留隍中心小學和140萬元的東海中學教學樓已建成,計劃投資1550萬元的東海教育區、1300萬元的新職業中學和2000多萬元的砂田中學建設進展順利。豐順中學老師程小鷗、湯坑鎮第一中心小學副校長張武珍分別獲得"全國自強模範"、"全國模範教師"殊榮。年末全縣企業和事業單位各類專業技術人員7821人,比上年末增長0.6%。其中高級專業技術人員426人,中級專業技術人員3806人,初級專業技術人員3589人。2009年,豐順縣被國家科技部批准為"國家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被省確定為"廣東省新農村建設科技示範試點縣"、"廣東省產業集群升級示範區"。

名勝古蹟

堅真公園

堅真公園位於豐順縣城湯坑鎮金甌山西側,是中共豐順縣委原辦公樓。2003年1月,豐順縣委搬遷到新世紀工程辦公後,豐順人民為紀念李堅真而把原縣委舊址改建而成。公園總佔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內有堅真活動廣場、壁面廊、主題雕塑園區、堅真紀念大樓、公園大門及配套附屬設施等。其中,堅真廣場、休閒娛樂活動區9500平方米;堅真紀念大樓5000平方米;主題雕塑園3000平方米。2008年5月堅真公園為梅州市紅色愛國廉政教育基地。

堅貞公園

黃花村鄉村遊

黃花村鄉村遊

黃花村鄉村遊景區位於廣東省豐順縣東北部,距縣城80公裡,距梅城55公裡;全村有1100多人口,共有30多名專家、教授,是名符其實的教授村。整個村內古樹、民居、溪流、小橋構成一幅秀麗客家山村的田園風光。該村主要景點有:李國平院士故居、客家特色民居(下山虎)、原始森林公園、水口生態美景、黃花天池等。

豐良中山紀念亭

豐良中山紀念亭,位於豐良鎮普濟橋北端。又名和平紀念亭。坐西南向東北,建築佔地面積25平方米,北至豐良居委,東至路,西至女湯湖,南至普濟橋(溪、河)。距離鎮政府2公裡。

1937年,曾參加辛亥革命及跟隨孫中山的老同盟會員、國民黨政府銓敘簡任官張鑑初(豐順建橋人),旅暹後獨資興建中山紀念亭於豐順縣城中山公園山巔上。當時,縣長張際清(廣東五華人)撰寫了《中山紀念亭記》一文,描豐城勝概,述公園荒狀,贊張鑑初之熱心社會事業。碑石長2米,寬0.76米,厚0.11米,碑記共374字,字體俊逸清晰。1993年4月,被列入豐順縣文物保護單位。

豐良中山(和平)紀念亭

志揚革命烈士紀念碑

志揚革命烈士紀念碑位於留隍鎮志揚村,1979年由豐順縣人民政府撥款建成。佔地面積235平方米,坐西北向東南,碑高約9米。

紀念碑正面碑文寫有:革命烈士紀念碑,中共豐順縣委員會、豐順縣革命委員會,一九七九年春立。兩側碑文"永垂不朽,萬古長青";背面碑文寫有在各時期為革命事業而犧牲的陳維揚、陳鵬志、詹才琴、林江、許池、林國、邱迎群、邱標、謝泰、張建梅、邱千得、阿本、魏鐵梅13位烈士名單。此碑紀念閩粵贛邊縱支隊在解放戰爭期間,為革命事業犧牲先烈而建。1995年6月,被列入豐順縣文物保護單位。

志揚革命烈士紀念碑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埔寨火龍

埔寨火龍是廣東省豐順縣埔寨鎮村民鬧元宵的獨特傳統節目,有著悠久的歷史。據《豐順縣誌》記載,早在乾隆六年(1741),埔寨鎮就有火龍表演的習俗。

每逢元宵節,埔寨鎮村民便舉行火龍表演活動,祈求風調雨順,年年豐收,歲歲平安,祥和吉利。火龍舞動時火花四射,場面壯觀,吸引周邊幾萬名群眾前來觀賞,如此盛況幾乎年年如是,世代相傳。

2008年6月豐順埔寨火龍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同年3月,張世鑽同志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豐順埔寨火龍的代表性傳承人;

豐順埔寨火龍

2014年中國山地自行車公開賽賽道

2014年"喜德盛杯"中國全國山地自行車公開賽賽道設在豐順公園內,一共有兩條賽道,總長11.1公裡,其中一條長5.4公裡的賽道,剛竣工建成,是全國同類自行車賽事中第一個按國際最新比賽標準建設的山地自行車賽道。

飲食文化

薯粄

薯粄是用一種紫色的形狀奇怪的薯仔,把它磨成粉做的,因其本身含澱粉成分有黏性,所以不需額外加麵粉了,下油鍋炸。蘸上蒜醋汁,香甜爽口,風味獨特,深為當地及周邊地區群眾的喜愛。

薯粄

兩熟粄是客家小吃中的一種,製作過程中因要下鍋煮兩次顧名思義兩熟粄。由於該小吃製作簡單,吃起來香脆、美味可口,而備受人們的喜歡。此小吃的製作方法是:先將粘米粉盛在盆裡,加少量水及油、鹽一起攪拌,然後倒進鍋裡加熱並用筷子不停攪動,直至糊狀成粄團,再鏟起鍋。在鍋裡放適量水加熱直至煮沸,將準備好的薑末放進沸水中,然後把起鍋的粄團捏成小塊狀放進鍋裡煮,湯煮沸後撒少許蔥花即可。

兩熟粄

兩熟粄

黃金粄條

黃金粄條主要以大米為原料,大米浸泡2小時後加水磨漿,取粄漿入鍋蒸熟,取出晾乾,壓成牛舌狀,用刀切成條狀,粄條純白、細嫩、堅韌、香滑爽口,風味獨特。

黃金粄條

湯坑炒粄

湯坑炒粄其歷史悠久,主要以大米為原料,用傳統手工製作,它的顯著特點是色澤潔白、柔軟滑爽、柔韌、富有彈性、清香可口、老少皆宜,以其獨特的風味和風格遠近聞名,成為湯坑小吃之一。

湯坑炒粄

湯坑牛肉丸

湯坑牛肉丸

湯坑牛肉丸是豐順有名的地方小食之一,外形與荔枝果大小的圓球狀,"圓"與"緣"同音,送"肉圓"有結緣之意,成為湯坑今天的地方習俗。

客家鹽焗雞爪

客家鹽焗雞爪

客家鹽焗雞爪(客家鹽焗鳳爪)乃聞名海內外的客家小吃之一。

地豆糖

地豆糖(花生糖)是由本地生產的花生、蔗糖為原料,經過多道工序加工製成的地豆糖,具有香、脆、甜、酥的特色。

生魚膾

客家人吃魚生已經有很長的歷史,在寧化、興寧、五華等地都有吃魚生的習慣。客家生魚膾的特點系用的配料加了田螺香蒜醋。現在生魚膾花樣更多,有河魚生、海魚生、蝦生等。

薯粉豆乾

薯粉豆乾

薯粉豆乾以黃豆、薯粉為原料,經過磨漿、濾渣、煮開、做漿、壓水、水煮、等多道工序加工而成。薯粉豆乾經花生油炸後,味道更加可口。

黃金橙糖

黃金橙糖

黃金橙糖 也叫黃金"情糖",是豐順一帶最有名的甜食品佐料。它由橙果參配白糖經過精加工製作而成,外表晶瑩透明,味道清甜可口,還具清熱解毒之功效,名聞東南亞各國和港、澳、臺地區。

當今,每逢結婚喜慶口子,人們仍要在每對新人吃的湯圓中加少許橙糖。"有橙"意指"有情",圖"夫妻恩愛,白頭偕老"之意。

八鄉山茶

八鄉山茶

八鄉山地處豐順、揭西、五華三縣交界處的蓮花山脈中段,面積192平方公裡,平均海拔700多米,年平均氣溫18。C,平均降雨量2604.6毫米,一年四季雲霧繚繞,屬南亞熱帶溼潤季風氣候區。山坡地土層深厚,表土肥沃,屬赤紅壤土,自然植被良好,種茶有得天獨厚條件。據海陽縣誌記載,八鄉種茶已有400多年悠久歷史,素有高山濃霧出好茶而著稱。

沙田柚

一種可攜帶的小吃是糖漬柚皮,粵東客家地區本就以沙田柚聞名,柚皮的清香加上白糖的浸潤,吃後真是齒頰留香,堪稱"固體柚子茶"。

推廣服務

豐順地區以下服務全部免費

(1)商業服務類;商品展示,餐飲美食,休閒娛樂。
(2)招聘求職類;招聘信息,求職信息,招生信息。
(3)房產地產類;住房租售,商鋪租售,地產租售。
(4)便民信息類;生活服務,二手信息,公益廣告。

免費製作設計您的專屬廣告文案

 聯繫方式;

手機號碼;14718594116

微信號碼;fengshun307

微信號:fengshun307

長按二維碼可直接聯繫

相關焦點

  • 廣東豐順溫泉文化藝術節開幕 籤約近200億元
    廣東豐順溫泉文化藝術節開幕 籤約近200億元   中新網梅州11月30日電 (唐林珍盧勝文徐珍珍)「溫泉之城」廣東豐順溫泉文化藝術節30日開幕,來自馬來西亞、香港、北京、上海等海內外1000多名賓客齊聚豐順,體驗溫泉文化,交流合作謀發展。
  • 廣東大豐華高速豐順至五華段2021年通車,大埔至豐順段年底開工
    項目分兩段建設,分別為:大豐華高速大埔至豐順段,大豐華高速豐順至五華段。其次,大豐華高速公路建設現狀及通車情況1、大豐華高速大埔至豐順段本項目為大豐華高速公路大埔至豐順段,位於廣東省梅州市大埔縣和豐順縣境內,起點位於大埔縣高陂鎮東側赤山,與在建的大潮高速相交並與在建的梅漳高速對接,經高陂鎮、潭江鎮、小勝鎮、留隍鎮、黃金鎮、潘田鎮、豐良鎮、北鬥鎮、終於湯坑鎮,與豐順至五華段起點相接。
  • 廣東豐順20億打造大型溫泉度假村
    廣東豐順20億打造大型溫泉度假村   中新網梅州7月17日電 (楊草原 周濤 羅瓊 蔡欣欣)為配合廣東梅州文化旅遊特色區的創建,打造豐順「潮汕休閒養生後花園」。
  • 豐順龍歸寨瀑布,粵東第一瀑,被譽為廣東的黃果樹
    豐順龍歸寨瀑布,粵東第一瀑,被譽為廣東的黃果樹!  龍歸飛瀑位於豐順縣湯坑鎮東聯中部偏南,距豐順縣城13公裡,以汶水溪為軸線、龍歸瀑為起點,    龍歸寨瀑布   自駕車路線  1、梅河高速--豐順出口(附城出口
  • 廣東豐順客家「燒火龍」期待「龍」的傳人
    廣東豐順客家「燒火龍」期待「龍」的傳人 2015-03-05 21:52:01>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梅州3月5日電 題:廣東豐順客家
  • 廣東豐順這6種美食好吃到爆,你吃過幾種呢?
    說到豐順,除了豐順的美景之外,還有美食也是一絕,讓你來了就不想走。那麼豐順有哪些好吃的東西呢?接下來就讓小編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請提前準備好紙巾,我怕你口水滴到屏幕上!1.豐順捆粄捆粄是一種獨特的廣東小吃,它是用大米磨粉制皮,蒸熟後再加入鹹菜、香芋、韭菜、瘦肉等配料,還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加入不同的肉餡,最後再將包好的捆粄放進蒸屜裡蒸熟,變換出不同的口味。吃的時候可以加上特製的醬料,味道鮮美。
  • 廣東豐順十萬民眾參與「燒火龍」活動鬧元宵
    廣東豐順十萬民眾參與「燒火龍」活動鬧元宵   中新網梅州2月14日電 (楊草原 唐林珍 盧勝文)一群赤膊男子高舉數十米長的「巨龍」,隨著男子奔跑「巨龍」邊「遊動」邊噴射火花,與此同時,現場歡呼聲鞭炮聲沸騰……每年的元宵節之夜,「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廣東豐順埔寨鎮都會上演這樣震撼人心的「燒火龍」活動。
  • 2020年「訊源杯」中國山地自行車聯賽總決賽(廣東•梅州豐順)暨...
    12月12日上午,2020年「訊源杯」中國山地自行車聯賽總決賽(廣東•梅州豐順)暨青少年自行車U系列賽在豐順縣大寶山景區激情開賽。,縣政協主席黃建斐,廣東豐順大寶山旅遊度假區董事長羅斌,廣東訊源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陳航等參加活動。
  • 全國「騎手」將雲集豐順
    本報訊  (記者林玉瑩 特約記者胡金輝)記者獲悉,2020年「訊源杯」中國山地自行車聯賽總決賽(廣東·梅州豐順)暨中國青少年自行車U系列賽,將於12日至13日在豐順縣大寶山溫泉旅遊度假區開賽。屆時,全國各省專業自行車隊及全國自行車運動愛好者、全國U系列青少年山地自行車運動員、中國自行車運動協會嘉賓等將「騎」聚豐順,享受騎行樂趣,賽出競技激情。
  • 讓豐順農民腰包鼓起來 - 民生周刊
    豐順有好茶,一直以來豐順都是梅州九大名茶產區之一,目前已成為廣東乃至華南地區重要的茶葉集散地和高端茶葉供應地。    在廣東15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中,豐順縣茶葉產業園光榮上榜。2018年6月30日,廣東·豐順高山茶文化節在豐順舉行,進一步提升了豐順高山茶品牌知名度,擦亮了豐順綠色生態茶鄉招牌。    「豐順茶產業有歷史、有資源、有特色、有文化。」
  • 豐順好茶享萬家——豐順高山茶推介品鑑會盛大舉辦
    作為展會的重點主題活動之一,廣東省梅州市豐順縣高山茶推介品鑑會於11月23日上午10:30-12:00在廣州·琶洲·廣交會展館C區二樓中心舞臺舉行,主題為「豐順好茶享萬家」。本次活動由廣東省豐順縣人民政府、2018中國(廣州)國際茶業博覽會組委會主辦,由廣東省豐順縣農業局、廣州益武國際展覽有限公司承辦。
  • 豐順,向全世界發出邀請!
    您好,我是豐順。感謝您打開這份來自豐順的邀請函,這是一封特殊的邀請函,憑這封信,可以找到一萬個來豐順的理由。熱情的豐順細哥細妹在等你!◆有人說豐順是古老的在這裡,古村落、古樹、古街巷,古建築,記錄著豐順鮮活的歷史。
  • 2020的豐順,又一次驚豔亮相
    在中國廣東省有一個叫豐順的福順之地,它是梅州市轄下中央蘇區縣,位於廣東省東部、梅州市南端,素有「梅州南大門、潮汕後花園」之美譽,享有中國長壽之鄉,電聲之都,溫泉之鄉的美譽,正如它的名字一樣豐順
  • 沒有理由讓我拒絕豐順!
    客潮風情 康養豐順 豐順縣是洋務運動領袖丁日昌、華夏女傑李堅真的故鄉、泰國前總理他信、英拉的祖居地,是中國溫泉之城、中國長壽之鄉、中國金融生態縣、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國際茶葉魅力之鄉、廣東電聲之都。 豐順縣人文厚重,客潮相融。境內居住著客家與潮汕兩大民系,孕育出典型的「半山客」文化。「客中有潮,潮中有客」,客潮交融的文化造就了不一樣的豐順。
  • ...豐順被列為示範區|廣東|梅州|豐順縣|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大埔縣
    是中央蘇區縣、中國溫泉之城、中國長壽之鄉、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廣東電聲之都。豐順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廣東省林業生態縣,森林覆蓋率78.68%;豐順也是土地革命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重要根據地,東江特委、東江蘇維埃政府、紅十一軍等黨、政、軍領導機關都曾設在豐順境內,有革命遺址46處。
  • 豐順2020版手繪地圖,在廣州驚豔亮相
    9月11-13日,由廣東省旅遊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廣州廣之旅國際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2020廣東國際旅遊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旅博會」),在廣州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隆重舉行。11日開幕式,梅州市委常委、副市長孫春明、梅州市人民政府四級調研員沈省華、梅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局長謝欽文、廣東客都文旅有限公司相關業務負責人、以及梅州市主要旅遊企業和景區相關負責人等一行人前往參加,梅州市兩區一市五縣以專館的形式
  • 縣長代言豐順好茶 廣州拿下3000萬元大單
    金羊網記者張愛麗「我為豐順高山茶代言!"近日,豐順縣長廖茂忠向外界特別是茶葉採購商詳細推介豐順好茶。當天,2018廣東·豐順高山茶文化節產銷對接會在廣州芳村南方茶葉市場舉行,除了眾多豐順縣本地茶葉生產企業代表到場外,會議現場還吸引了來自13個城市的40多家茶葉採購商。
  • 廣東豐順埔寨驚現百年雀舌羅漢松
    埔寨百年古樹——雀舌羅漢松樹根部中國園林網6月26日消息:近日,記者從豐順縣委新聞辦獲悉,在豐順縣埔寨鎮埔北湖光村路邊有一株獨木成蔭的古樹,經名家鑑定初步確認為百年古樹雀舌羅漢松。推薦閱讀:四川:男子為獲利 半夜挖走公園內三棵羅漢松 廣州:進口日本羅漢松截獲有害生物 廣東:南雄千年羅漢松根基遭破壞急需救治 大理羅漢松一枝獨秀 去年產值突破億元 (來源:梅州新聞網)
  • 我的旅遊日記,廣東泉城豐順溫泉兩天遊
    2020年10月17-18日,我花了399元參加一個旅行社的豐順兩天遊,包含2正餐1早餐(客家風情宴+紫金農家宴),遊玩萬佛園、入住豐順五星級溫泉酒店,浸泡粵東獨特氡泉SPA溫泉、遊中國傳統古村落,尋覓豐順地道美食。
  • 打造鄉村振興豐順樣本
    近年來,豐順大力推進留隍鎮「五村連片十村聯動」新農村建設示範工程,為特色小鎮建設注入新動力。 一個又一個鄉村在豐順大地美麗起來、美好起來。近年來,該縣全面貫徹落實省市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要求,深入推進「美麗豐順·美好家園」城鄉環境提升大行動,通過黨員幹部帶頭、群眾參與,以城帶鄉、城鄉互動,進一步優化農村人居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