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有不少國際快時尚品牌接連退出中國市場,而2020年疫情的爆發,剛好成為了此次浪潮的助推器。去年9月,TOPSHOP將宣布退出中國市場,隨後,Foever 21也宣布正式退出中國市場,不僅註銷了中文官網和天貓、京東等旗艦店,其線下店鋪也全線關閉。今年以來,從中國撤離的快時尚品牌更是不在少數少數。
近日,英國時裝零售商Superdry(需求面積:200-300平方米)(極度乾燥)發布聲明宣布,將收回在中國的品牌專營店的控制權,目前已將其業務撤出中國市場。此舉將使自有商店在八月底關閉,而特許經銷店將在年底前終止他們的關係。
這家零售品牌表示,在對長期發展戰略進行審查後,集團已和中國合作夥伴Trendy International達成協議,將退出雙方於2016年在中國成立的合資企業,收回對中國業務的控制權。其在中國的25家擁有和41家特許經營店都將在12月關閉。因此,Superdry將承擔600萬英鎊的減記。
目前Superdry在中國擁有25家自營店和41家特許經營店,所有自營店將於8月底關閉,該品牌未來在中國主要通過電商和批發渠道銷售產品,以實現可持續的增長和盈利。
這是這家陷入困境的公司更廣泛的周轉計劃中的一部分,而Covid-19的大流行也加快了計劃的實行。該公司現任執行長兼創始人朱利安·鄧克頓(Julian Dunkerton)去年奪回了公司的控制權,並提出了這一計劃。
其表示:「從長遠來看,我認為中國代表了Superdry的巨大機遇。 隨著人們在這裡購物的方式發生變化,我們有必要將重點轉移到在線和批發的增長渠道。 結合我們對產品範圍所做的改進,我有信心現在正是我們收回在中國的品牌的完全控制權並重新定位我們在該地區的業務以為Superdry帶來可盈利的未來增長的正確時機。 」
Superdry於2015年9月在中國啟動,並在英國駐北京大使館進行了時裝表演。隨後與在大陸擁有約3000家門店的Trendy International Group合作,最初計劃在首一年開設2至5家門店。兩家公司各自承諾在10年內分別投資900萬英鎊來開發該品牌。
但經歷了連續五年的虧損之後,Superdry最終還是將退出中國大陸市場。目前,該公司正在就400個裁員計劃進行磋商,裁員約佔車間員工的10%。
快時尚品牌退出中國市場已經是屢見不鮮,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隨著國產品牌的日益壯大,國際品牌似乎並沒有那麼香了。加上近幾年中國「國潮」風的興起,讓一眾本土品牌快速崛起,成為了中國市場的主導者。
Superdry品牌在中國市場的激流勇退,也是在該集團計劃內的。不管怎麼說,還是希望Superdry能繼續發展,期待將來能有好的表現,能以更高的姿態重回中國市場。
本文轉載來自:品牌服裝網,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