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我國久負盛名的佛教寺院,少林寺不僅是我國佛教禪宗祖庭和中國功夫的發源地,同時它也被列為了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國家5A級旅遊景區。
而「少林寺」的得名正是因為其位於河南省鄭州市登封嵩山的五乳峰下,坐落在嵩山腹地少室山茂密的叢林之中。
有人說,少林,承載了無數中國人的武俠夢,但最近它卻和一家服裝品牌「打」起來了。
這...究竟發生了什麼,又是誰這麼大膽子敢招惹少林寺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走起了「國潮」和「聯名」的路線。
以故宮為例,其不僅和名創優品聯名推出了包括雨傘、帽子、保溫杯、文具在內的150多件產品,還和飛利浦聯名推出剃鬚刀禮盒、和安踏聯名推出了特別版運動鞋。
當然還有故宮版奧利奧、麥當勞、農夫山泉...可以說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什麼是他們不能聯的。
而之所以如此,目的就是為了依靠IP的影響力,來吸引更多的消費群體,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營銷效果。
這不,最近,無數90後青春記憶的森馬品牌也推出了自己與少林功夫聯名的系列產品。
森馬服飾創建於2002年,是一家以休閒服飾、兒童服飾為主導產品的企業集團,旗下擁有以森馬品牌為代表的成人休閒服飾和以巴拉巴拉品牌為代表的兒童服飾兩大品牌集群。
實不相瞞,天眼妹年輕的時候也算是森馬的常客。
本來產品升升級,走走國潮路線,對品牌來講應該是件好事,可沒想到這一舉動卻引發了和少林寺的糾紛。
9月1日,作為中國嵩山少林寺唯一的智慧財產權管理機構,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稱,森馬銷售的「Semir國潮跨界合作-國潮少林功夫森馬」系列服裝,未經授權就將「少林功夫」用於服裝標籤及商品名稱。
而在公司主動聯繫森馬公司後,森馬卻將通知函退回並拒絕溝通。並且新近發現,森馬公司仍堅持己見,重新將上述侵權服裝在各平臺網店和實體店上架銷售。
這是要公開碰瓷的節奏嗎?
天眼查信息顯示,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經營範圍包括文化藝術交流、武術交流;文化演出及經紀服務;會議展覽展示服務;少林及少林寺自有無形資產的管理;旅遊資源及產品的開發;從事貨物和技術的進出口業務。
圖片來源:天眼查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嵩山少林寺目前共申請註冊的商標多達663個,其中在服裝鞋帽類商品上成功註冊的商標有14個,包括少林寺、少林功夫等。
圖片來源:天眼查
圖片來源:天眼查
而因使用「少林功夫」被少林寺指出侵權的森馬,一直未公開發聲,卻悄悄更改了產品標註。
比如在森馬天貓旗艦店上,原本標註為「國潮少林功夫」的系列服裝,就已經更名為「國潮功夫」系列。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悄然更名的背後似乎仍暗藏玄機。
據河南商報記者報導,目前在拼多多平臺森馬品牌店中,輸入關鍵詞「少林寺」依然可彈出女士衛衣、短袖T恤系列產品。在該品牌微信小程序店面上,該產品依然顯示「少林功夫」系列。
雖然森馬遲遲沒有發布公開聲明,但森馬相關負責人在接受AI財經社媒體採訪時卻表示,「森馬是通過少林寺下屬單位的合作公司獲得了授權。」
而對於這一說法,9月3日,少林寺方面表示:這不可能。
雙方一來一回,打得不可開交,網友們對此也是看法各異,有網友覺得少林寺發聲明維權無可厚非。
但對於少林寺懟森馬,也有網友表示, 「少林功夫就是少林寺的功夫嗎?那麼天下武功出少林,是不是所有武功都要給少林繳專費?」
不過雖然少林寺是我國知名的佛教寺院,但其實少林寺商業化的腳步似乎一直都沒有停止過。
說起少林寺,不得不提到的一個人就是釋永信。
作為中國最著名寺廟的方丈,曾有著「精英和尚」、「少林寺CEO」之稱的釋永信一直名聲在外,不過以他為代表的少林寺商業,也曾一度飽受人們的爭議。
從目前少林寺的內部機構設置看,少林寺稱得上是一家架構完備的集團化企業,少林寺旗下既有專門的外聯處、寺務處、少林寺網站等機構,還成立了一系列商業化運作的公司。
儘管在眾多少林寺的產業公司中,釋永信並不是法定代表人,但少林寺最重要的產業卻無疑是釋永信在掌握。
在各種少林寺公司機構中,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被廣泛認同為重中之重。
據少林寺官網介紹:少林無形其前身是少林實業,成立於1998年,當時由中國嵩山少林寺全資所有,其核心任務是保證「少林」、「少林寺」品牌保值升值、永續發展,不過該公司後來卻被註銷。
而目前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少林無形)則由釋永信、釋永乾和中國嵩山少林寺共同出資成立,且該公司的實際控制人正是持股80%的釋永信。
圖片來源:天眼查
而且我們可以發現,以少林無形為投資紐帶的少林寺公司機構非常多,這也意味著,釋永信可以通過持有少林無形的絕對控股權,來掌握少林寺的周邊產業。
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香港中旅國際投資有限公司(下稱港中旅)和登封市政府所屬嵩山少林文化旅遊集團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港中旅(登封)嵩山少林文化旅遊有限公司(下稱港中旅登封公司)。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一方面當地政府希望藉助港中旅來改造登封市旅遊經濟,另一方面港中旅也看上了少林寺的品牌價值。
而這一切的前提卻是擬定2011年實現合資公司——港中旅登封公司上市。
雖說不是少林寺上市,而是少林景區這塊資產上市,但當時也遭到了輿論的普遍反對,因為當時很多人認為登封市政府要將少林寺併入上市公司,這將會侵害少林僧眾和信教公民的宗教感情以及參加宗教活動的合法權益。
釋永信更是首當其衝反對,並稱「少林寺上市的可怕程度,比1928年火燒少林寺還要厲害」。但耐人尋味的是,儘管釋永信反對「少林寺上市」,可其卻一直沒有停止少林寺本身的商業化。
在少林寺官網上,我們可以發現,少林寺的公司網絡包括少林文化傳播中心、少林武僧團、《禪露》雜誌社、少林寺官方網站、少林書局、少林香堂、海外文化中心等等。
此外,少林寺的關聯機構還有少林寺食品發展有限公司、少林寺拳法研究會、少林寺紅十字會、少林書畫研究院、中華禪詩研究會、少林寺慈善福利基金會、少林影視公司...
當然過去曾成立但又關閉的機構也有若干,譬如少林寺寶劍廠、少林食品公司等等。
各種各樣的少林寺公司機構,帶出了各式各樣的少林寺生意。
對此,有網友認為中國已非山林佛教時代,且寺院土地房產均非宗教社團所有,僧人無法靠田產、地租和香火維持生計,須尋找新的生存模式和生活方式。
不過同樣商業化也好比雙刃劍,即使是盛產武林高手的少林寺,舞弄不好,很可能也會傷人傷己。
你對少林寺商業化怎麼看呢?留言跟天眼妹說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