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聞說上海人吃早餐可以一個月不重樣,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小編為了探究這個事情專門來到了上海進行實地考察,在問到上海民眾和對上海早飯的品用之後,發現上海人的早餐是真的很豐盛。
最樸實的早餐往往藏在巷子裡,那就是家喻戶曉的豆漿油條,大餅,粢飯,作為早餐屆的四件套,在天還沒亮的時候,成為了很多上班族和學生的回憶。油條和大餅蔥油鍋裡撈出,散發著熱氣,往旁邊籃子裡丟進幾塊錢,拿著熱騰騰的油條和豆漿在路上大快朵頤著,很多排隊買早飯的大爺們總喜歡看看報紙,到他們時,報紙就成了裝大餅和油條的工具了,這已經成為了上海人的習慣。
上海大餅源於蘇北,用老酵面將麵團裹上十幾個小時再搓,大餅不會太硬,味道也好,粢飯糰主要以鹹為主,分為血糯米和白糯米,裡面放上一個鹹蛋或者榨菜,一口下去十分滿足。
吃完簡單的,來看看上海其他早飯,比如上海獨特的「包腳布」,其實就是煎餅果子,加上醬料,蔥花,裹成卷裝。燒賣作為早上填飽肚子的不錯選擇,有肉有菜,一口一個,吃了之後一上午都不會餓,和燒賣一起出售的還有生煎和小籠包,兩者一起,擺在蒸籠裡,等待著人們來購買,都是當地有名的小吃。
上海的早餐也有主菜,比如餛飩,當地特色蔥油拌麵,辣肉麵,尤其是辣肉麵,最為經典,肉末的味道伴隨著辣椒的香味在嘴裡爆炸開來,悶口吃完,不要太爽,價錢也不貴,吃點主食,感覺十分踏實。
還要有名點的地方就要當屬城隍廟了,作為蟹黃包最出名的產地,很多來旅遊的食客都會來體驗一番,不論好吃與否,至少不枉此行,城隍廟的早餐店是半自助的形式,你儘管拿,吃完了結帳就可以,品種也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的湯圓,牛肉粉,包子,應有盡有,讓人眼花繚亂,忘記了自己是來品嘗蟹黃包的了,蟹黃包咬一口,裡面金黃的湯汁就流露出來,一口包子一口湯汁,真的是早餐最奢侈的選擇,每天早上城隍廟都會排上很長的隊伍,基本都是外地的食客。
生在上海也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早餐的多種多樣,讓上海人有了非常多的選擇來讓一天精神飽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