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金剛、泡飯+醬菜、粢飯糕……上海人的早餐一個月不重樣

2020-12-19 澎湃新聞

都說上海的早餐一個月不重樣?

這絕對是謙虛的說法

上海人的炫富

帶你去吃一頓早餐就夠了

DAY 1

-四大金剛-

上海早餐最經典的當然還是「四大金剛」——大餅、油條、豆漿、粢飯,上海人對它們的執著程度由來已久,甚至已經超過了美食本身的意義,成為了上海這座城市的味道回憶。

油條放在籃子裡,交了錢就自己拿。有時候能看見爺叔阿姨端著個鋁鍋,這是要為全家買豆漿。

排隊買早餐時也有不少看報紙消磨時光的,手裡的報紙終將成為大餅、油條的簡易包裝。

即便報紙上一直說那些染了墨印的食物對身體不好,但這曾經是上海人的一種習慣。

上海大餅的麵團不用發酵粉發麵的,講究點的是用老酵面將麵團捂上十幾小時左右才揉麵團。

現磨豆漿裡依次放入油條片、榨菜末、蝦皮、蔥花、紫菜、鮮醬油、辣油等,就是一碗道地的上海鹹漿,非盛在粗瓷大碗中大聲吃喝不可。

90年代以前,粢飯糰多為甜食,其內餡為一根油條和白砂糖。現在則以鹹為主流,油條加榨菜末,受臺灣人影響,還加入肉鬆。粢飯則分紅白兩種,紅色即為血糯米。

粢飯糕一般和油條攤並存,長方形仿佛撲克,油炸後,外層金黃,脆,內層白色粢飯糕軟糯可口,上海人用以早餐配甜豆漿。

DAY 2

-米飯餅-

米飯餅是由大米粉調成糊,略發酵,傾倒米漿放在大平底鍋的中央凹處,中火,蓋蓋烘烤10分鐘即成,底面金黃,面白,略略甜中帶酸。

現在有些米飯餅還會加入酒釀,一股酒釀香,配上油條,也是出奇的搭。

DAY3

-包腳布-

「包腳布」這仨字對於現在的小年輕來說,可能乍一聽讓人摸不著頭腦,但是老上海人卻都有說不出的屬於回憶的滋味。

在攤好的麵餅上加雞蛋,塗上各類醬料,撒蔥花,加油條,最後裹成卷狀。

DAY 4

-燒賣-

燒賣是很常見的早飯了,糯米為主,裡面加上豬肉和竹筍,皮薄餡多,口感豐富,再沾點香醋,一口一個滿足,元氣滿滿的一天就從這裡開始了。

DAY 5

-油墩子-

弄堂口永遠少不了油墩子,散發著蘿蔔與蔥花香氣的油墩子,是上海最幸福的味道,用零用錢買上一兩個,借著剛出鍋的熱乎勁兒咬上一口,香!

DAY 6

-老虎爪-

因為形狀長得像老虎的爪子,因此得名「老虎爪」,老虎爪真的算是老上海人最深刻的記憶了,做老虎爪的過程也很複雜,很費功夫,顏色金黃,吃起來要先吃皮,香噴噴的。

DAY 7

-蔥油餅-

一把蔥,一團豬油,抹上豬油酥,在高溫作用下,香氣滲到骨子裡,剛出爐的蔥油餅,還微微燙,順手掰開,嘎嘣嘎嘣的脆裂感,耳朵能聽得見!

DAY 8

-小籠包-

蒸籠上一屜屜冒著熱氣的湯包簡直是嗲到心窩裡去了!上海的小籠包有很多種餡料,常見的是鮮肉小籠,名氣大一點的有蟹黃和蟹粉小籠。

DAY 9

-生煎-

生煎又叫生煎饅頭、生煎包子,生煎底部焦黃不糊,口感鮮香酥脆,早上來一份生煎,令人頓覺小確幸!

DAY 10

-餛飩-

上海的餛飩還分很多種,有小餛飩,大餛飩,冷餛飩等,還有一種叫柴爿餛飩,是上海早先對流動餛飩攤的一種稱法,如今也有很多人習慣了,把上海的鮮肉小餛飩叫做柴爿餛飩。

DAY 11

-麻球-

麻球是上海最著名的小吃,近100年來,在上海極為盛行,色澤金黃,皮薄香脆,甜糯適口,咬開來,裡面是芝麻糖,真的愛不釋手。

DAY 12

-鍋貼-

鍋貼皮薄汁多,皮子有嚼勁,裡面的肉新鮮不油膩,鍋底脆脆的。

DAY 13

-雞蛋餅-

雞蛋餅包油條在上海的街頭巷尾也十分常見,雞蛋餅皮十分柔軟,雞蛋味十分濃鬱,裡面再包一根油條,可以說是相當完美了。

DAY 14

-油饊子-

小時候經常能看到大餅攤師傅做麻油饊子,把麵團用勁揉透,甩打結實,搓成細長勻稱的麵條,然後盤成環狀或柵狀的餅,放進油鍋,任其自由翻滾,不一會兒,香氣四散飄逸,令人垂涎。

DAY 15

-豆腐花-

小時候吃豆腐花的時候,會拿到一碗光滑的「白色豆腐」,色澤潔白,滑嫩爽口,鮮鹹微甜,還加了不少紫菜蝦仁榨菜等作料,自己動手拌一拌,好吃!

DAY 16

-粽子-

特別大一個,幾乎是正常的兩個大,頂一頓飯足夠了,沉甸甸拿在手裡特別滿足,蛋黃鹹香,肉的調味很好,糯米油亮,甜甜鹹鹹非常糯,肥肉化開,肉汁流出,香的不得了。

DAY 17

-海棠糕-

海棠糕歷史可謂悠久,創製於清代,因糕形似海棠花而行名,後逐漸成為上海傳統糕類小吃之一,香甜可口,趁熱吃美味得不要不要~~

DAY 18

-湯糰-

說起湯糰,甜甜糯糯,上海小囡最愛,作為老上海,最最情有獨鐘的還是鮮肉餡兒,又大又多汁,咬一口一包湯,4個就管飽。

DAY 19

-各種糕團-

當然,還有沈大成的各種糕團,雙釀團、條頭糕、糯米餈……甜甜糯糯,都是阿拉上海寧的最愛。

DAY 20

-烘山芋-

冬天的早餐,路過烘烤山芋的爐子旁邊,都會忍不住買一個,熱乎乎地捧在手心裡,真是暖和到了心裡。

DAY 21

-蔥油拌麵-

上海人愛吃麵,尤愛吃蔥油拌麵,那一碗熱乎乎亮油油的蔥油拌麵,大概是所有吃貨都不會拒絕的美食了吧!油潤的麵條,加上自己喜歡的澆頭,然後拌一拌、勻一勻,簡直口水都要流下來啦!

DAY 22

-辣肉麵-

阿拉上海人吃麵,當屬辣肉麵最經典!一碗辣肉麵就悶頭開吃,吃完一抹嘴,爽!這種花不了十幾塊錢就能吃撐的感覺,踏實又熨貼。

DAY 23

-澆頭面-

除了辣肉麵,還有大腸面、大排面、黃魚面、牛蛙面、鱔絲面……一碗最簡單不過的面,澆頭確是千千萬每一款都是上海人的至愛,一餐換一種澆頭,至少一周不重樣,怎麼吃都不厭!

DAY 24

-燜蹄面-

上海愛吃麵,一碗燜蹄面,老湯味濃稠唇,鮮潔醇真,雖說呈現醬油色,但卻是清可見底、層次分明,帶著微甜喜人的肉香,量足湯濃,讓人回味無窮。

DAY 25

-蟹殼黃-

用油酥面加酵面制坯,做成扁圓形餅,餅面粘上一層芝麻,貼在爐壁上經烘製而成。餡料有鹹有甜,咬一口脆到掉渣。

DAY 26

-小紹興雞粥-

小紹興雞粥是上海地區傳統小吃,由三黃雞、上白粳米輔以各種佐料製成。本粥雞肉白嫩滑韌鮮美,粥中帶綠,顏色鮮亮,營養豐富,是一道滋補佳品。

DAY 27

-油豆腐粉絲湯-

油豆腐粉絲湯創始於20世紀20年代初期,雖然它看上去有點清湯寡水,但看它的燒制過程卻算是一種享受:鍋內湯汁翻滾,煮著鐵絲網勺裡的線粉,聞一聞,香氣四溢。

DAY 28

-咖喱牛肉湯-

湯濃味鮮,牛肉酥爛,頗具風味哦,搭配生煎食用,這一天別提多滿足了!

DAY 29

-爛糊面-

爛糊面是上海人的叫法,通俗一點說就是把面煮得爛爛的,帶有一定的糊狀,爛而不黏,糊而不焦。考究點的爛糊面,裡面有青菜,肉絲、蝦仁,鴨肫幹碎粒,茭白碎粒等不少輔料,味道鮮美,鮮的落眉毛。

DAY 30

-泡飯-

如果想在自己家裡解決一頓早餐,泡飯+醬菜的「黃金組合」是很多上海寧的第一選擇,一碗泡飯,可以搭配十多種的醬菜。

阿娘自己醃的醬瓜、爽脆鹹鮮的榨菜、「奇形怪狀」的大頭菜、寶塔菜或者是「高檔」的黃泥螺……一周都吃不完這些新花樣。

雖然現在的早餐又翻了不少新花樣

但最念念不忘的還是這些「老味道」

每一口都是幸福和回憶

來源:上海老底子、上海生活君、開始上海、東方網、網絡

原標題:《有一種「炫富」,叫上海人的早餐》

相關焦點

  • 正宗老上海早餐,上海人的Hash Brown|粢飯糕
    大家都知道上海人對於吃是很講究的,上海的餐飲文化不僅吸收了各式西餐、日料,五湖四海的各類菜系,並且老上海的傳統美味也被完整的保存了下來。 說起傳統早餐,「大餅、油條、粢飯和豆漿」被老上海們稱做「四大金剛」。
  • 有一種炫富,叫作上海人的早餐!
    都說上海的早餐一個月不重樣? 這絕對是謙虛的說法 有人說,上海寧不炫富,也不用炫富 帶你去吃一頓早餐就夠了
  • 上海人的日常生活即景:知道泡飯的10個黃金搭檔是啥伐
    作者沈嘉祿在這本《上海老味道》的書中收錄了老上海的風味小吃、時令美食和濃油赤醬的本幫菜點等共78篇美食隨筆,構成了一個只屬於上海人的味覺檔案。 周到君暫且拿出幾樣解解饞。 四大金剛 對大部分上海人來說,一天是從吃早點開始的。而提起上海的傳統早點,最先想到的就是「四大金剛」了。 四大金剛:大餅、油條、粢飯、豆漿。
  • 上海的早餐「四大金剛」,或許只有老上海人才知道這些早餐的味道
    上海是一個充滿無窮可能的城市,不僅匯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才,更是包括了大江南北的中國美食。上海的美食咱們肯定說不完,今天咱們就大致說一下上海的早餐,曾經有那麼一句話,上海的早餐種類可以讓你一個月的早餐不帶重樣的,這可不是誇大的。
  • 【享讀】上海早餐「四大金剛」的前世今生(附滬語音頻)
    油條和大餅是形影不離的「兄弟」,這在《點石齋畫報》的茶館圖中已經初見端倪。現在上海做磨豆腐的生意人,賣豆腐的同時會兼賣豆漿。不過,一百年前拿豆漿做早點的還很少,「四大金剛」當時還沒有成為一條生產鏈,只有等到一個小型的飲食店出現,這四樣點心才風雲際會地走在了一起,特別是四五十年前,食物供應匱乏的時代,這些個經濟又實惠的早點最能夠滿足工人學生的需要。
  • 粢飯糰,大餅、油條、豆漿和粢飯被稱為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剛!
    大餅、油條、豆漿和粢飯被稱為上海早點的四大金剛。 記得小時候在上海,看到很多公共汽車站臺旁邊都有個大餅油條粢飯糰攤,很多上海人,都買個粢飯糰,邊乘車邊吃早點,粢飯糰不貴,但是很耐飢,不錯的早餐選擇。做法很簡單,但是做出來真的不簡單,很值得一學!
  • 上海市資訊|早餐不知道吃什麼?強烈推薦老上海經典早餐粢飯糕
    強烈推薦老上海經典早餐粢飯糕有時候早飯可能是你早起的動力,所以選擇愛吃的早飯特別重要,一部紀錄片分享老上海的經典早餐——粢飯糕,據說這是很多人首選早餐,腫麼樣是不是很有食物的鴨子?所以一起看看吧,衝鴨!這個經典的粢飯糕,之前在上海早點鋪很多,但是現在不常見,但還是有很多人會尋找這份記憶美食。
  • 上海人的「四大金剛」
    最大眾化的上海早點,非「四大金剛」莫屬。大餅、油條、豆漿、粢飯,雄佔上海灘早點市場半壁江山,走的是傳統平民路線。過去的上海,在弄堂口、菜場裡,不怕見不著這樣的早點攤:一個烘大餅的爐子,一口炸油條的鍋子,一隻燜粢飯的木桶,一個盛滿豆漿的大煲,外加一張桌子、幾條凳子,隨到隨買,隨買隨吃,熱乎乎、香噴噴,生意非常得好,人潮絡繹不絕,要吃最新鮮可口的,往往還要排上一小會兒隊。和上海人的早餐有關的最著名的段子,就是那個全國聞名的「半兩糧票」。
  • "網紅"扎堆武康路周圍 上海"四大金剛"重出江湖
    原標題:大調研|「網紅」扎堆的武康路周圍,老上海「四大金剛」重出江湖「走出家門除了西餐和咖啡,還能有上海人最愛的『四大金剛』,」成為家住興國路的92歲老人柴紅英最大的心願。  3元吃飽,10元吃好  3月20日,湖南街道首次在社區鄰裡匯開放便民早餐服務,豆漿、油條、粢飯糕、辣醬面等上海風味小吃不僅選擇多樣,且就餐環境也寬敞明亮。
  • 老上海的早餐吃法,少不了四大金剛,物美價廉,你知道是哪些嗎?
    因為家和公司的距離太遠,每天又要擠公交、擠地鐵,大把的時間都浪費了,有人連吃早餐都沒空,順手買上一根油條就走,要麼在路上吃,要麼在車上吃,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清楚,拋開這些不說,你知道上海人的早餐都愛吃什麼嗎?居然是麵食居多,物美價廉,而且一個月不重樣都可以,尤其是有代表性的「四大金剛」,是最經濟早點選擇。
  • 話說老上海之早餐,很多人一下就想到了「四大金剛」
    對很多上海人來說,一天的開始,是從吃早點心開始的。而提起上海的傳統早點,首先想到的就是四大金剛。大餅、油條、豆漿、粢飯,雄佔上海灘早點市場半壁江山,走的是傳統平民路線。大餅,常常被說成是「四大金剛」的老大。其形態,通常有甜餅,鹹餅之分。甜餅多為圓形,而鹹餅多為長方形。
  • 上海萬人迷小吃,四大金剛,三大天王,吃完這條街,包滿意
    大家都聽說過上海的小吃最出名,但是到了上海卻不知道怎麼吃,今天要跟大家分享我吃上海小吃的全部,喜歡的朋友可以跟著吃,包滿意,我們先來給上海小吃分分類。四大金剛(油條大餅豆漿粢飯)三大天王(我編排的,鍋貼小籠生煎)我可以單獨寫一天一夜各種面(蔥油拌麵、爆鱔面、黃魚面、辣肉麵、冷麵、大腸面、腰花面)我可以單獨寫一天一夜各種湯(油豆腐粉絲湯、牛肉粉絲湯、雞鴨血湯、綠豆湯)各種包子(菜包、肉包、豆沙包)各種餅(米飯餅、槍餅、蔥油餅、鮮肉月餅也算在裡面吧)各種海派西點產品(奶油小方
  • 油炸粢飯糕,外脆裡糯,做法簡單又好吃
    油炸粢飯糕By 食無涯大餅,油條,粢飯糕,豆漿為上海早點四大金剛。粢飯有粢飯糰和粢飯糕。粢飯糰是糯米蒸熟包油條,餈飯糕是糯米加大米煮熟後再油炸。第6步、平底鍋中放油燒7成熱,撕掉粢飯上的保鮮膜放鍋裡炸至兩面金黃。第7步、瀝乾油,外焦裡糯,香噴噴的餈飯糕就炸好了。小貼士:1. 餈飯糕一定要壓實不然炸的時候容易散。2.包保鮮膜裡面擀厚片不會粘,冷凍過的粢飯糕易切不易散。3.
  • 最受上海人歡迎的早餐排名,TOP10清單請收下!
    早餐吃什麼、午餐吃什麼對上班族來說是兩大世紀難題,今天視線君給大家羅列了最受上海人歡迎的top10早餐排行,看看有你喜歡吃的麼?生煎早餐首選當然是生煎,生煎形態飽滿,上半部有細碎的芝麻和碧綠的蔥花,鬆軟可口;下半部分金黃脆香,餡心湯汁飽滿。
  • 粢飯
    粢飯是江南江淮地區漢族傳統小吃之一,最普及的民間早點品種。大餅、油條、豆漿和粢飯被稱為江南早點的「四大金剛」,廣泛流行於江蘇省的揚州鹽城泰州南通以及上海和安徽江蘇江南部分,可見江南人對它的喜愛程度了。用粢飯包熱油條捏緊,或可加其他配料,如榨菜等,熱吃甚美,且經濟實惠。用糯米蒸製成飯,裹油條包捏而成。特點軟、韌、脆,邊吃邊捏,別具風味。
  • 俄羅斯街頭賣中式早餐?中國遊客笑而不語:上海人海南人絕對不服
    很多人去歐洲旅遊最大的不適應,就是飲食。吃過幾天的咖啡麵包,中國胃就忍不住渴望家鄉的味道。這就是為什麼,在俄羅斯聖彼得堡街頭,突然看到一家標榜著「中國製造」的中式早餐,我們都難言內心的喜悅,湊上前去看,有什麼可以一解思鄉之情。
  • 米飯壓緊炸一炸,金黃色的粢飯糕,口口留香,外酥裡糯吃不停
    粢飯糕,是老上海極其普通的早點之一,除了四大金剛之外,最常見的,就要數是粢飯糕了。很多本地人,總是少不了這一口。「粢」在上海話裡,發音讀作「雌」,指的是糯米。但實際上粢飯糕並非是糯米製成,大多數的粢飯糕,用的是大米。做粢飯糕要將大米淘淨後蒸煮成飯,讓後盛出並撒上鹽拌均勻。剛燒好的飯,要將之打散並攤開,以散去水分,待到米飯冷卻卻又略帶餘溫時,就放入到方方正正的厚木板容器中,事先不忘塗上由,搭成一個長方形的樣子。木板最好厚實,不容易散開,有榫頭得更好,可以拆放自如。
  • 早餐的四大金剛之一的粢飯糰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剛之一的粢飯糰 也是非常快手,而且口味也可以自由發揮,很百變哦! 準備材料:大米糯米各一半 油條 榨菜 黑芝麻 操作步驟: 1、大米和糯米混合一下洗好煮成粢飯
  • 包吃一年的嘉定早餐地圖!整整30天,天天不重樣!
    大餅油條粢飯糕,豆漿生煎小餛飩……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但是早餐可以~而嘉定人的早點之豐富,就算暢吃一個月也不會重樣!鹹豆漿對於嘉定人,就好比胡辣湯之於河南人,豆汁兒之於北京人。一碗新鮮的嫩豆腐,一勺醬油、一勺香油、榨菜、香菜,最後撒上一點小蝦米和紫菜,搭配油條或者蛋餅,怎麼吃都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