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的早餐吃法,少不了四大金剛,物美價廉,你知道是哪些嗎?

2020-12-14 食味菜譜

上海是一座繁華的大都市,生活節奏很快,雖然交通便利,但也有諸多不利,為什麼這樣講呢?因為家和公司的距離太遠,每天又要擠公交、擠地鐵,大把的時間都浪費了,有人連吃早餐都沒空,順手買上一根油條就走,要麼在路上吃,要麼在車上吃,其中的辛酸只有自己清楚,拋開這些不說,你知道上海人的早餐都愛吃什麼嗎?居然是麵食居多,物美價廉,而且一個月不重樣都可以,尤其是有代表性的「四大金剛」,是最經濟早點選擇。

上海人的早飯,早飯與早點心是有區別的,在上海,早飯通常指的是吃「泡飯」,早點心絕大多數是麵食、糕點之類的,而且花樣繁多,一次也不次於北方,今天來總結一下上海人的早餐,看一看有你喜歡的嗎?

油條

上海人有多喜歡吃油條,這麼說吧,油條攤位隨處可見,兩元一根,它經濟方便,而且可以隨吃隨走,正是年輕班族的重要選擇,油條最神奇的地方就是百搭,可以夾著大餅吃,可以蘸著豆漿吃,還可以蘸著醬料吃,剛出鍋的油條一定要趁熱吃,外脆裡嫩,營養美味。

稀飯

上海、江蘇及浙江等地用稻米煮成濃稠的白粥,不加其他調料,就是熬的軟爛的稀粥,粥熬好後,上面浮著一層細膩、黏稠、形如膏油的物質,熬煮軟熟的稀飯入口即化,下肚後非常容易消化,很適合腸胃不適的人食用,在上海人的早餐中,稀飯佔據著重要的角色。

包子

沒餡的叫饅頭,有餡的叫包子,它同樣是經濟方便,現在的鮮肉包已經漲價到2元一個,花樣繁多,為了迎接消費者的口味,有菜饅頭、豆沙饅頭、黑洋沙饅頭(芝麻饅頭)、奶黃包、臘肉饅頭、花卷、高粱饅頭、玉米饅頭等等,很多人在等公交地鐵的時候,會順便買上幾個,所以包子鋪的生意一直挺好。

大餅

因為很多上海人喜歡吃甜的,大餅分為鹹味和甜味,疏鬆的餅皮和內餡裡微化的白砂糖,餅皮上沾著不少白芝麻,烘得微焦出爐,微微燙嘴的時候最好吃,這是甜大餅,而鹹大餅,更像是蔥油餅的口感一樣,同樣十分鬆脆,鮮香可口。

粢飯糰

飯糰是上海人的標配早餐,很多人從小吃到大,用糯米蒸製成飯,裹油條包捏而成,特點軟、韌、脆,邊吃邊捏,別具風味,同樣也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添加肉鬆、榨菜等等,熱吃甚美,且經濟實惠,絕對是很實在的一頓早餐。

豆漿

一杯豆漿兩勺白糖,輕輕搖晃之後,滿滿的豆漿香味和淡淡的甜味,舒服的不得了,早上買上2個熱騰騰的包子外加一杯豆漿,那真是一件美事,尤其在寒冷的冬天,真是甜在嘴裡暖在心裡,讓人一個早晨都暖洋洋的。

雞蛋餅

雞蛋餅分北方做法和南方的做法,每個攤位都不能保證統一,烙餅的師傅全國各地都有,每個人的做法大同小異,北方做的比較鬆脆可口,南方做的比較油膩,味道多少有一絲差距,消費者也是各有所愛,早晨買一個雞蛋餅,帶到路上慢慢享受。 

鍋貼

上海的鍋貼不是煎餃,很多人容易混淆於一體,它的皮用開水和面擀成,餡料不加醬油和高湯,鍋貼還有不同的口味,牛角肉餡、羊肉南瓜餡等,當然了,賣得最快的還是三鮮鐵鍋,因為經濟實惠,早餐不會那麼油膩。

生煎

上海生煎很有名氣,餡料以鮮肉為底,再加上各種調味品拌勻起勁,它的湯汁是特色,有肉皮凍,加素油,口感好吃不油膩,每天早上,早餐店門口都是排著長隊,生煎不止是早餐,午晚餐吃的人也非常的多,一咬一口湯,酥脆的底皮吃著特別的過癮,來上海一定要嘗嘗。

泡飯

泡飯雖沒有粥精緻,也沒有饅頭實在,但它隨意、清淡,按照現在的話來說更有點環保的意思。一碗泡飯,幾樣清口小菜,非常的舒服,當然了,這種生活方式只有上海人才懂,外地人幾乎吃不習慣,很多上海人都是從小吃到大。

豆腐花

嫩極了的豆花,只要加上醬油、香油、蝦皮、紫菜、榨菜、蔥末、香菜,立刻就變成了一道上等美味,它和鹹豆漿的配料差不多,香滑可口,營養豐富,是上海人的最愛。

在家吃泡飯,在外面就吃「四大金剛」,飯糰、大餅、油條、豆漿,當然還有一個百年不變的話題,豆漿分為甜豆漿和鹹豆漿,豆腐花也分為甜豆腐花和鹹豆腐花,雖然口味不同,但是各有所好,也有一部分人不理解,鹹豆漿裡面放了蔥花、紫菜、蝦米、榨菜,這樣的豆漿還能喝嗎?當然,鹹豆漿對於上海人來說,就如胡辣湯之於河南人,豆汁兒之於北京人,是離不了的一樣。

做法僅供參考、收藏轉發,謝謝點讚

原創圖文,禁止抄襲,我是食味菜譜,熱愛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麵食的做法,關注我每天學習做菜,總會給你驚喜。

相關焦點

  • 上海的早餐「四大金剛」,或許只有老上海人才知道這些早餐的味道
    上海是一個充滿無窮可能的城市,不僅匯聚了來自五湖四海的人才,更是包括了大江南北的中國美食。上海的美食咱們肯定說不完,今天咱們就大致說一下上海的早餐,曾經有那麼一句話,上海的早餐種類可以讓你一個月的早餐不帶重樣的,這可不是誇大的。
  • 鹹豆漿—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剛」,你吃過嗎?
    作為北方人,豆漿理應是加糖或者不加糖的。來到上海,卻第一次聽說了 鹹豆漿。第一次看到鹹豆漿,有點錯愕。據說, 舊時在上海吃早點要先排隊買籌碼,豆漿是昔日上海人的早餐「四大金剛」之一。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剛」是指大餅、油條、豆漿、漿飯糰。上海鹹豆漿是完全不同與加糖或者不加糖的豆漿,完全是另一種滋味的享受。
  • 老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剛」,圖1北方人都沒見過,圖4全國人都愛吃
    老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剛」,「四大金剛」,上海人心中最為經典的早餐,現在卻越來越難找到賣它們的小攤。老虎腳爪老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剛」,上海人尤其喜歡在飯糰中央包裹油條、榨菜、香腸等不同食材。糯米蒸熟後捏成的飯糰,帶著一絲糯米的香甜和嚼勁,夾著不同的食材一起吃下肚,巨大的滿足感。
  • 要知道老閔行可是上海四大金剛聚集地
    安縵養雲,全上海最貴的酒店,居然就開在我們單位附近…要知道老閔行可是上海四大金剛聚集地,除了工廠還是工廠,所以這樣一座奢華的酒店來最後選址是在馬橋,著實讓我和同事們驚訝了一番……借著之前餐廳周的活動來這裡用午膳,簡單的三道式,每道菜的量倒是很可觀,至於味道麼……時間太久遠,但回看當時拍的照片,一陣膩膩的感覺堵在了食道……除了海鱸魚還算清單,其他的都是加了濃濃的奶油,不太適合我這個中國味啊……
  • 老上海飲食:早餐「四大金剛」,三輪車夫的最好朋友
    上海人早餐吃大餅、油條、粢飯、豆腐漿,俗稱「四大金剛」。從前,這種做點心的小攤,大都開設在緊靠菜市場的馬路邊,搭個簡易的大棚,也有的租間小平房。做大餅油條的面是隔日發好,每天凌晨開始工作,小缸爐火也是隔夜封好。
  • 四大金剛、泡飯+醬菜、粢飯糕……上海人的早餐一個月不重樣
    都說上海的早餐一個月不重樣?這絕對是謙虛的說法上海人的炫富帶你去吃一頓早餐就夠了DAY 1-四大金剛-上海早餐最經典的當然還是「四大金剛」——大餅、油條、豆漿、粢飯,上海人對它們的執著程度由來已久,甚至已經超過了美食本身的意義,成為了上海這座城市的味道回憶。
  • 上海人的「四大金剛」
    最大眾化的上海早點,非「四大金剛」莫屬。大餅、油條、豆漿、粢飯,雄佔上海灘早點市場半壁江山,走的是傳統平民路線。過去的上海,在弄堂口、菜場裡,不怕見不著這樣的早點攤:一個烘大餅的爐子,一口炸油條的鍋子,一隻燜粢飯的木桶,一個盛滿豆漿的大煲,外加一張桌子、幾條凳子,隨到隨買,隨買隨吃,熱乎乎、香噴噴,生意非常得好,人潮絡繹不絕,要吃最新鮮可口的,往往還要排上一小會兒隊。和上海人的早餐有關的最著名的段子,就是那個全國聞名的「半兩糧票」。
  • 你知道鹽城早點的「四大金剛」嗎?粢飯糰是真的好吃
    鹽城人的早點從來都不缺少選擇,無論是麵食還是米食,從炸點到蒸糕,還是全葷的到淨素的。面對這樣的各種各樣的美食,鹽城人也有不同的選擇,有的人每天變著花樣吃,而有的人就吃那麼幾樣,這叫熱愛。鹽城人的早飯選擇裡,有這「四大金剛」:燒餅、油條、豆漿、粢飯糰。這四樣美食是鹽城歷史流傳下來的經典,即使沒有吃過,他們也不會拒絕。
  • 上海早餐圖鑑 | 為什麼老阿姨不去網紅店?
    逸桂禾 上海有多少種面數不過來,但陽春麵哪家好吃我還是知道的。開春的第一碗麵,就是逸桂禾的小陽春,選用細面,活水下面,靈魂豬油,色如琥珀的醬油高湯,最後撒上一大把蔥花,不加澆頭自有清白滋味。阿文夜市豆漿油條店 老上海早飯四大金剛——油條、豆漿、大餅、粢飯。在阿文可以一次點全套,大餅鹹香酥脆,飯糰是甜口,油條蘸著滾燙的鹹漿,賽過可頌配拿鐵,一定要趁熱現吃,打包帶走滋味都會折損一點。
  • 上海最傳統的美食,不是網紅阿大蔥油餅,只有老上海人才知道
    哪個來上海的外地遊客不對阿大蔥油餅趨之若鶩的?其實你只要仔細觀察就會發現,雖然排隊等候的隊伍很長,但是你有見過幾個上海人在那裡排隊的?幾乎沒有,看來網紅的阿大蔥油餅對上海人幾乎沒有吸引力。
  • 話說老上海之早餐,很多人一下就想到了「四大金剛」
    對很多上海人來說,一天的開始,是從吃早點心開始的。而提起上海的傳統早點,首先想到的就是四大金剛。大餅、油條、豆漿、粢飯,雄佔上海灘早點市場半壁江山,走的是傳統平民路線。大餅,常常被說成是「四大金剛」的老大。其形態,通常有甜餅,鹹餅之分。甜餅多為圓形,而鹹餅多為長方形。
  • 上海早餐有名的「四大金剛」之一,食材多樣營養豐富,比壽司好吃
    一日之計在於晨,早上是新一天的開始,早餐也相對很重要。作為一名合格的家庭主婦,我基本都會在前一晚就想好第二天的早餐,有時還會把準備工作提前做好,這樣就不會手忙腳亂的,在保證時間的情況下還能做出美味又營養的早餐,然後和家人一起享受這難得的小確幸,我覺得這樣的生活才是幸福而有意義的。
  • 正規早餐店廣受市民歡迎 「四大金剛」能否多點連鎖店
    東方網12月14日消息:前幾天,安圖路上的「四大金剛」早餐店開張了,來自正規品牌的大餅、油條、粢飯、豆漿一露面,就受到周邊居民熱烈歡迎。小小的一家早餐店,每天客流量超過2000人次。作為今年市政府實事項目「早餐工程」的成果之一,銷售「四大金剛」的正規早餐網點,開一家火一家。   一年來,圍繞「早餐工程」的爭論並不少。
  • 生煎、小籠竟不是上海人的最愛?「四大金剛」才是老上海的首選!
    身為一個上海人,我們今天就來談談上海的美食。一日之計在於晨,早飯是三餐裡面最重要的一餐。尤其是到了周末,關閉了鬧鐘,在上海這座大城市裡,叫醒我們的是那香噴噴的早飯。而上海的早飯最出名的就是那四大金剛,大餅,油條,豆漿和餈飯糰。周末的早上,看到這些食物擺放在餐桌上也就開啟了一天的好心情。「四大金剛」的歷史也是源遠流長。
  • 上海人的早餐,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從最常見的「四大金剛」說起,再到網紅小籠包和餛飩湯,還有鮮為人知但地道本地人常吃的辣醬湯。讓我來細數這些地道的老上海傳統早餐。 油條 還有比油條更受歡迎的早餐嗎?就算是油炸食品再怎麼被定義為不健康,油條的受歡迎程度也沒有減小,這種輕脆美妙的食物已經佔領了大多數上海人的味蕾。
  • 【享讀】上海早餐「四大金剛」的前世今生(附滬語音頻)
    油條和大餅是形影不離的「兄弟」,這在《點石齋畫報》的茶館圖中已經初見端倪。不過,一百年前拿豆漿做早點的還很少,「四大金剛」當時還沒有成為一條生產鏈,只有等到一個小型的飲食店出現,這四樣點心才風雲際會地走在了一起,特別是四五十年前,食物供應匱乏的時代,這些個經濟又實惠的早點最能夠滿足工人學生的需要。
  • 【上海印記】當年魔都引以為傲的「四大金剛」,你聽說過嗎?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四大金剛」被比喻成了上海人的早飯,成了大餅、油條、粢飯和豆漿的代名詞。其實,在上個世紀的五、六十年代裡,「四大金剛」說的是位於上海閔行的四家大廠,它們分別是:上海電機廠、上海汽輪機廠、上海鍋爐廠和上海重型機器廠。
  • 老上海人一定不會陌生的滬式早餐 你pick哪款
    每天換一個都能一個月不重樣真的是小時候最幸福的時刻了長大後,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似乎也逐漸地消失不見了時間不停地向前走模糊了記憶也模糊了曾經的味道那些過去經常出現在上海早市上的早餐你還記得多少呢?大餅上海早餐「四大金剛」之一好吃好拿又非常管飽
  • 早餐的四大金剛之一的粢飯糰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上海早餐的四大金剛之一的粢飯糰 也是非常快手,而且口味也可以自由發揮,很百變哦!
  • "網紅"扎堆武康路周圍 上海"四大金剛"重出江湖
    原標題:大調研|「網紅」扎堆的武康路周圍,老上海「四大金剛」重出江湖「走出家門除了西餐和咖啡,還能有上海人最愛的『四大金剛』,」成為家住興國路的92歲老人柴紅英最大的心願。  3元吃飽,10元吃好  3月20日,湖南街道首次在社區鄰裡匯開放便民早餐服務,豆漿、油條、粢飯糕、辣醬面等上海風味小吃不僅選擇多樣,且就餐環境也寬敞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