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關一店利潤跌九成 新世界百貨管理轉型前路漫漫

2020-12-21 手機鳳凰網

來源:北京商報

繼瀋陽新世界百貨中華路店結束營業後,武漢新世界百貨漢陽店也步入後塵。近年來,新世界百貨頻繁出現閉店事件。2018年以來,新世界百貨陸續實施「一店一策」管理模式,希望藉此轉型以擺脫困境。業內人士表示,「一店一策」管理模式可以更大優勢發揮自身特色,然而也會有分散經營的風險存在。

再閉一店

據新世界百貨漢陽店的現場公告顯示,「因業主武漢萬順置業有限公司進入破產程序後,現已解除與武漢新世界百貨漢陽店的租賃合同,我店將於2018年12月30日起閉店。並提醒有預存消費金額卡的消費者儘快與售卡專櫃協商處理」。

對於漢陽店的閉店,新世界百貨區域市場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正如公告所說,閉店是由於物業方破產所致,與商場經營狀況無關。不久前,公司還準備斥資重新裝修漢陽店。但他坦言,鍾家村商圈有老齡化趨勢,加上百貨業態經過這麼多年的變革,總要有一些變化。「未來,新世界百貨漢陽店會另外選址開店,方向應該是現在新世界集團力推的購物藝術中心,如2017年亮相的光谷K11和2019年開始翻新的航空路K11。具體的計劃還要看總部的規劃。」

資料顯示,成立於香港的新世界百貨於1994年11月進入武漢,以西北湖國貿店作為進入內地市場的第一家店,拉開了拓展內地的序幕。同時,這也是進入武漢市場的第一家港資百貨。2005-2008年前後,新世界百貨在武漢進行快速擴張。北京商報記者從新世界百貨中國有限公司的官網看到,目前武漢共有新世界百貨國貿店、新世界時尚廣場、新世界百貨武昌店以及新世界百貨徐東店4家店。值得注意的是,武漢的門店數僅次於上海的11家,與北京共同位居全國第二。

利潤跌九成

這已不是新世界百貨在內地第一次閉店了。頻繁關店背後是下滑嚴重的利潤表現。

新世界百貨2018年9月發布的2018全年業績顯示,截至6月30日,年度內,新世界百貨收益為38.21億港元,較上年同期僅增長3%。新世界百貨中國實現經營利潤18.54億港元,較上年同期27.78億港元下降約30%,年度利潤較上年度1.28億港元減少至1100萬港元,按年狂跌91%。

公開資料顯示,2014年11月30日,武漢新世界百貨礄口店閉店調整業務;2017年6月30日,大連新世界百貨閉店;2018年12月20日,瀋陽新世界百貨中華路店因新零售的發展需求而停止營業。截至2018年6月,新世界百貨在中國共經營35家百貨店及兩家購物中心。就北京市場而言,有北京新世界百貨、北京新世界彩旋百貨、北京新世界利瑩百貨、北京新世界千姿百貨共4家門店。

新世界百貨頻頻閉店,北商研究院特約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指出,百貨業衰落是由於消費者對百貨業態的需求越來越弱,百貨店的核心是零售,賣商品為主,而現在的消費者出行更多的是隨機的購買,以及對休閒、娛樂、體驗等生活方式中心的需求,因此傳統零售的比重也在下降。整體來說,百貨的轉型較慢,面臨的壓力也越來越明顯。

管理模式難題

對於未來的發展,新世界百貨相關負責人曾向北京商報記者坦言,集團根據各門店的經營狀況疏理其市場定位,將門店劃分為「新型百貨」、「類購物中心」、「鄰裡中心」和「城市奧萊」四個類別,繼而按照「一店一策」的管理模式確立門店經營策略。新世界百貨2018年9月發布的全年業績公告中指出,集團積極推行門店分類管理,鼓勵分店面對市場採取不同策略。本年度內,燕郊新世界百貨及武漢新世界百貨徐東店兩家管理店轉為自有店,調整後,新世界百貨零售網絡中所有門店均為自有店。

對此,賴陽表示,「一店一策」策略對企業是有一定的好處。「轉型最重要的就是整合資源,包括休閒、娛樂、教育、體驗等功能,除了餐飲有較多的全國連鎖品牌,大量功能需要考量當地消費水平、消費習慣,在招商和選擇方面也與當地品牌有關,不可能進行統一管理。企業應根據自身特色,掌握的資源和對當地消費者的分析,進行品牌調整。」

但賴陽也指出,分散式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風險,「各店自己去經營,需要店長對於業態發展趨勢的認識和理解等要求較高,個人的水平可能決定一個店的經營好壞。整體運營可以在某些方面減少一些短板,但很難往更高的水平提升,因為不能整體統籌各個店的實際狀況。」賴陽坦言,調整改造後的新世界百貨崇文店增加了大量餐飲品牌,也具有一定特色。但零售比重還是較大,未來還是需要進行一些調整。

相關焦點

  • 新世界百貨自救危機:3年關9家門店利潤仍暴跌9成馬雲躺槍?
    報告顯示,截至6月30日,新世界百貨2018財年收益同比增加9.7%,為38.21億港元;年度利潤由上年的1.28億港元減少至0.11億港元,暴跌九成。 中期業績還顯示,新世界百貨縮減了三家分店,分別為鹽城新世界百貨、武漢新世界百貨-漢陽店、鄱陽新世界百貨-中華路店。另外,新世界百貨在期內還減少了305名僱員。
  • 升級、轉型難逃關店「宿命」 新世界百貨上海的「困境」之戰
    118廣場「敗走」中環:調整不斷 難逃關店命運   巴黎春天118廣場店位於上海普陀區金沙江路1685號,面積62600平方米,也是目前新世界百貨在上海的最大門店。   公開資料顯示,該物業是2013年新世界百貨從農工商超市集團租賃而來,2014年11月試營業。
  • 廣州摩登新光百貨陷關店門
    去年以來百貨業的關店潮至今並未停歇。業內專家指出,未來一兩年,百貨業關停調整的動作還會比較頻繁。    文/記者林曉麗圖/CFP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全國百貨關店數量超過23家,本土及外資百貨都難逃厄運。
  • 新世界女子百貨將黯然離場 女性又失一購物「天堂」
    現場或轉型為重體驗的購物中心前天,記者來到原新世界女子百貨所在的東打磨廠街7號,商場門口並未見到任何經營權變更的通知,店內各樓層依然正常營業,偶爾幾家正在甩賣的店也表示是年底促銷。不過對於未來百貨業前景,新世界方面也承認「確實充滿挑戰」,將密切監察分店的營運情況,堅持生活時尚百貨定位,增加店內的餐飲及生活配套租賃項目及拓展自營業務。新世界百貨2015財報也表示,集團會繼續嚴謹執行成本控制,對表現欠佳的分店採取即時行動,提升管理效益。原因收入不符管理層預期新世界女子百貨於2010年5月開業,初步籤訂了為期三年、最長租賃15年的協議。
  • 徐家匯新路達百貨第4次轉型 將變身品牌街鋪
    新路達百貨、新路達生活館,在歷經多次轉型後,位於徐家匯中心商圈的新路達商業廣場再度啟動轉型之路。根據百聯股份日前發布的公告,由百聯集團控股的上海新路達商業集團旗下的新路達廣場將由百聯股份租賃經營,新路達廣場將被重新打造成全新的時尚多品類組合業態商街。
  • 解析百盛關店轉型:如何從單體百貨走向購物中心
    「一兩家品牌撤場不奇怪,但這麼多品牌一起撤場就不正常了,」夏懿告訴本刊記者,後來她看報紙才知道,百盛大坪店將在3月底關店。   1995年,重慶萬友百盛廣場有限公司(大坪店)開業,這是繼百盛進駐北京後,在中國的第二家店,也是最早進入重慶的外資百貨。對於百盛大坪店,重慶人是有感情的,「當時在百盛裡能買到很多其他地方沒有的東西,而且商場也顯得很洋氣。」
  • 百貨周報:百盛人事大變動 新世界百貨漢陽店將關閉
    從此,國內外IP「入淘」將享受從版權管理、內容營銷、商品授權到前臺場景匹配等一站式的「管家服務」。以消費者為中心、全渠道的經營成為零售企業轉型的主流方向。5、只賣內衣 馬莎百貨進軍西班牙高街市場持續收縮本土門店陣營的Marks and Spencer Group PLC (MKS.L)馬莎百貨(M&S)試圖在西班牙尋找新的機會,該公司宣布將在馬拉加開設西班牙第二間門店和第一間高街店。
  • 日本大丸百貨戰略轉型給大陸百貨什麼啟示?
    問題出在機制上——啟示:百貨店轉型,是個世界性話題。百貨店的難題或者痛點,主要在內部機制模式,再加上外部國情、體制因素。機制養成以後,很難改變。日本百貨的總體趨勢可以說明這個問題。2010年3月1日,J.FRONT商號誕生,部分百貨事業合併,2012年成立大丸松坂屋百貨公司,管理公司旗下的百貨門店。2009年2月,大丸拿出379億日元,以閃電速度買下大阪心齋橋的崇光百貨,該店位於大丸心齋橋店臨近位置,當年8月份閉店,11月14日即作為大丸心齋橋店北館重裝亮相。當時這個店面積約為4萬平米,和臨接的大丸本館、南館合併面積約為7.75萬平米。
  • 轉型失敗 北京莊勝崇光百貨遭知名品牌集體拋棄
    不過,一層幾個化妝品品牌專櫃店員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與其他百貨向高端定位或向體驗業態轉型不同,多家知名品牌或將在調整中撤出莊勝崇光百貨。曾因新館轉型喪失大量人氣的莊勝崇光將再次遭受沉重打擊。業內人士認為,莊勝崇光的轉型方式仍在稀釋品牌價值。名牌逃離曾經屢次刷新北京單體百貨銷售紀錄的莊勝崇光百貨早已不再是品牌的福地。
  • 國內百貨業跌跌不休?還好有這三條路可走
    增長因素一是新開店帶來的增量,二是培育期門店在低基數基礎上的高增長,老店幾乎都是下降的。一些知名的百貨大店如杭州銀泰、南京金鷹、成都王府井、武漢廣場等,都難逃下降厄運。  「關店表」顯示,去年全國主要零售企業關店201家,比2013年的35家增長474%,創歷年之最。其中百貨店關店23家,為2012年首現「關店潮」以來的峰值。
  • 新世界百貨業績全面下滑,半年關店3家
    記者|牛牧江曲2月26日,新世界百貨中國(00825.HK)公布2018年至2019年中期業績,除經營利潤外,期內同店銷售、收益、利潤均錄得下跌。公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31日止6個月,新世界百貨期內收益為18.099億港元,較去年同期的18.733億港元下跌約3.4%;期內利潤由去年同期的1.03億港元減少至0.897億港元,下跌約12.9%;期內同店銷售下跌8.3%,去年同期的同店銷售增長為2.0%。
  • 王府井、新世界、巴黎春天等老百貨店接連關閉 百貨老矣!
    這一切的背後,實為百貨老矣!   瀋陽:新世界百貨中華路店12月20日停業   地址:瀋陽市和平區中華路88號,太原街商圈   近日,新世界百貨中華路店貼出停業告示,因應新零售的發展需求,對整體戰略經營及商業布局規划進行調整優化,新世界百貨瀋陽中華路店將於2018年12月20日停止營業。
  • 遠東百貨北城店今日閉店 成都百貨轉型進入加速期
    遠東百貨北城店今日閉店 成都百貨轉型進入加速期來源:聯商網2017-04-10 14:47貼在大門處的停業告示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多家百貨閉店停業,有專家認為,成都百貨進入轉型升級的加速期,未來舊式百貨閉店將成為新的常態。
  • 天虹、王府井、銀泰、茂業、百盛,誰才是百貨之王?
    最近,國內百貨公司一連串發布了第一季度業績報告,在大家唱衰百貨發展和百貨謀求轉型的今天,「成績單」顯示不少企業出現了「開門紅」。但有業內人士認為,儘管一季報利潤增長的現象普遍,但真正實現營收、利潤雙增的企業主要還是那些在創新商業模式、轉型升級等方面初見成效的。以下選取了王府井百貨、天虹商場、銀泰百貨、百盛集團、茂業國際,通過其2016年業績報告從不同維度分析解讀國內百貨對轉型和創新的探索及其成效。
  • 【歐股收盤】英國脫歐長路漫漫 歐股周二全線收跌 市場靜待首場...
    【歐股收盤】英國脫歐長路漫漫 歐股周二全線收跌 市場靜待首場美國大選辯論 文/爾東琛2020-09-30 00:30:32美股周二小幅下跌,在前一交易日大幅上漲後,市場暫時休整。投資者正在為美國總統川普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之間的首場辯論做準備,這可能會引發一些市場波動。
  • 日本300年老店大丸百貨轉型給大陸百貨哪些啟示?
    ——啟示:多元化,不是簡單的擴充事業價值點,而是要符合社會需求潮流,尋求市場優勢、有價值的資源合作;多元化,還要看長遠,有一個可實施的戰略構想。大丸的變革下手早,起初有一些諷刺性議論,當公布了變革業績以後,引起了普遍好評,在此期間,老字號松坂屋百貨一直在關注大丸的變革。
  • 天津易買得關店、遠東百貨停業 「寒冬」蔓延
    近幾年本市多家百貨商場、大型超市、家居賣場接連遭遇經營困難甚至關店,曾經引以為榮的「大賣場」模式不斷遭遇「寒流」。這也是國內商業轉型的一個縮影,成本上漲稀釋了利潤是「內憂」、電商衝擊則是「外患」。  進入「臘月」本應是百貨業的銷售旺季,但在上周末,一紙「閉店公告」卻讓很多忠實的顧客「一聲嘆息」,曾經的商業地標、近10歲的遠東百貨,以「即將停止營業」的悲情方式迎接春節。  記者梳理發現,一個月前進入天津近10年的易買得關店,近幾年本市多家百貨商場、大型超市、家居賣場接連遭遇經營困難甚至關店,曾經引以為榮的「大賣場」模式不斷遭遇「寒流」。
  • 日本大阪百貨完成蛻變轉型 這些成功經驗值得借鑑!
    去百貨店已經成為固定旅遊項目,其中去百貨地下食品館的比例佔接近60%。2012—2013年度,大阪百貨銷售合計6100億日元。新大阪車站城附近的梅田地區已經成為日本最大的百貨業態集聚地。到2014年,日本最大面積的綜合百貨店是位於大阪阿倍野的近鐵本店,總體營業面積達到10萬平方米。2012年梅田地區四個百貨店基本情況
  • 萬達百貨「投奔」蘇寧,新名字上熱搜!還有這些家門口的店關了!
    還有福州本土老牌零售巨頭   新華都也出現「關店潮」   想出門約會的   千萬別約錯地點!   硬核官宣
  • 乾貨:看日本百貨如何成功完成蛻變轉型
    國內百貨蕭條,到底是業態出了問題,還是百貨業本身出了問題。日本百貨成功轉型的經驗,說明了一個問題:如果某種零售業態不自身採取重啟的態度,就會被新一輪商業模式所取代。  自2005年開始提出整體轉型任務,日本百貨業一直在嘗試探索經營轉型,包括自營、整合兼併、跨業經營、海外拓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