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雲南建水怎樣買紫陶

2020-12-05 紫陶閣

去雲南建水怎樣買紫陶?在建水,紫陶比較集中的幾個地方:一個是建水紫陶街,一個是碗窯村,一個是建水古城。從昆明有高鐵直通建水,到了建水拼個車到縣城也不過十幾塊錢。

建水紫陶街:裡面集中了大概數十家紫陶店鋪,其中包括紫陶四佬之一的馬成林老師的工作室也在裡面。紫陶街除了賣紫陶,還有很多美食,應該是建水最熱鬧的地方了吧,沒有之一,本地人都非常喜歡去。閣主每次去,都會去裡面轉轉,吃吃東西。還有紫陶街周邊街道也有很多的紫陶店鋪。

碗窯村:碗窯村應該是最早的紫陶聚集地,離建水紫陶街很近,碗窯村村口離建水紫陶街不過是一街之隔。沿著碗窯村一直往裡走,兩邊都是紫陶店鋪,要想好好逛完,還是需要花不少時間的,閣主到目前為止,也沒能把裡面所有的店鋪都好好逛完。

建水古城:建水古城裡面,隱藏了不少好的賣紫陶店鋪,在這裡面經常能見到精品。但是你得慢慢逛,很多店鋪都藏在一些不太顯眼的地方和一些小路裡邊。

如果時間不充裕,你只能買到一些通貨,如果有足夠的時間逛,你才能發現精品,當然也有一種方法,就是找我們咯,我們幫你搜羅了各種紫陶精品。

相關焦點

  • 雲南建水遊記 下
    唐南詔時築惠歷城,漢語譯為建水,明代稱臨安府。建水古城立於雄滇大地之上既有多個民族混居而成就的豪放爽朗亦有古時雲南文人聚集之地而孕育的毓秀靈氣千載歷史悠悠而過朝陽樓屋簷下的驚鳥鈴卻仍在作響除了上篇裡花浮介紹的幾處景點外,這次我們還去了文廟和學政考棚以及天君廟。
  • 雲南建水的清真美食這麼多,是該去旅遊一趟了
    建水,這個位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縣城,如今已是滇南旅遊的代表。古時候建水又叫做「臨安府」,明清到民國時期這座小城的名字在「建水」和「臨安」之間改來改去,如今走在建水的街道上,仿佛也是在建水和臨安之間穿梭,因為它聚集了每一個年代的建築和生活印記。
  • 雲南豆腐PK:石屏與建水,孰美?
    很早以前就聽說建水豆腐好,有名氣。去建水途中在鄰居縣石屏汽車站等車,看見一家米線店有烤豆腐賣,就過去問,你這是建水的豆腐嗎?賣者當即不高興:「你在石屏說什麼建水豆腐?」我直說聽說建水豆腐好吃,而石屏離建水這麼近,誤以為這裡也賣建水豆腐呢?賣者更不高興:「怎麼說建水豆腐好。
  • 雲南建水小城印象
    建水是雲南紅河州建水縣的一座小城。其實曾經在心裡是把建水放在輕描淡寫的位置。之前幾次路經建水。在不經意間,有一次參觀建水的孔廟和朱家花園後匆匆離開,卻留下了深刻印象。建水有保存完好的孔廟,在去過曲阜的我粗略看來規模不亞於山東的孔廟。朱家花園則是少見的古代精品大宅,房間布局錯落有致,裝飾繁複精美,傳統儒家文化在家庭中的傳承處處體現出來。
  • 雲南建水:穿越斑駁古城,觸摸「活著」的歷史
    他們喜歡開車去騰衝參觀和順古鎮,然後去熱海溫泉。文藝的不妨去撫仙湖邊散個步拍拍照。豪邁的也可以帶上裝備走一趟滇藏線,也許還能去看看梅裡十三峰。與主流旅遊線路「綱要」相比,建水是雲南一個非常特殊的存在,只有古老的傳統建築和樸素的生活方式。這個小鎮在古代被稱為「臨安」,它是一個比雲南更古老、更野蠻的地方,是通往越南和南亞次大陸的交通樞紐,也是一個活生生的古城博物館。
  • 「遊記」「雲南」建水閒篇
    2018年3月27日-28日,雲南建水。建水除了有我最喜歡的小火車,滇南大觀園&34;,莊嚴華麗的&34;,還有走著走著就偶遇的好吃好看好玩的歷史。建水古城從南詔政權於唐元和年間(公元810年前後)在此築惠歷城算起已經有1200多年歷史了。惠歷為古彝語,就是大海的意思,漢語譯為建水。
  • 人氣景點-雲南建水臨安古城。
    初到雲南建水,被悠久的人文古城迷戀臨安飯店建水原汁原味汽鍋雞永貞門建水紫陶十七孔橋建水原生公園一角
  • 生活於社區,參觀雲南建水「紫陶博物館」
    因為雖屬本地故鄉人,可這是最近新陳列的「建水紫陶博物館」,大多數人還從沒去過,新鮮感湧上心頭,所以牢牢記住,決不可錯過這次大好時機,滿懷期待的好心情。5月18日清晨一覺醒來,眼看窗外藍天白雲,又是一個睛朗的好天氣。穿好制服,配戴徽章,很顯酷的自我感覺。提前到達了社區院內集合,同志們紛紛趕上到齊,我們書記講解今天活動的概要內容,交待注意事項後,帶隊走向了去「建水紫陶博物館」的道路方向。
  • 想去雲南建水旅遊?除了風景,這幾味美食不容錯過
    它是滇南重鎮建水悠久歷史的主要標誌之一,也是祖國邊境老城的象徵。唐朝和元和時期,南詔政權在這裡建立了歷城,這座城市就是土城。在明洪武二的十年裡,明軍平定雲南後,他們建立了臨安衛隊,建立了巴以,並在原來的土城基礎上建造了磚城。門的名字叫西門。明朝末年,西南地區北部的三樓被戰爭摧毀,只剩下東城建築。
  • 雲南有一個大觀園,名字叫建水朱家花園
    生活在雲南建水有26個少數民族,佔人口的三分之一,因此它的民居也是十分豐富多彩,既有漢族的青磚四合院;又有哈尼族的蘑菇房、竹瓦房,還有彝族的土掌房,傣族的土平房等,形態各異,獨具特色,特別是有「滇南大觀園」美稱的朱家花園和古村團山村內的張家花園,更是民居古建築的典範。
  • 雲南建水遊記 上
    不久前月沉提議趁著端午小假去建水玩兩天我欣然應允,是有此記。(攻略在下一篇~)1.建水古城建水是雲南的一個小縣,古鎮名曰臨安。我好奇道:「臨安不是杭州麼?」月沉解釋道:「建水古時候又稱『化外小江南』,模仿個名字有何奇怪?」
  • 雲南建水,滇南一座儒雅的千古之城
    建水是全國&34;之一,屬雲南紅河州。建水城最早為南詔時修築的土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擴建為磚城。建水 | 它是雲南最後的秘境古城,比大理麗江私藏更多絕美風光,慶幸鮮有人知!建水文廟很大,在這裡可以了解到很多儒家知識文化,帶著孩子來這裡薰陶一下,真的很不錯。建水文廟每年都會舉行祭孔儀式,時間一般在中秋節前後,而孔子文化節也成為了建水當地一年一度的盛事。
  • 汽鍋雞、燒豆腐、草芽...尋覓雲南建水特色美食
    原標題:汽鍋雞、燒豆腐、草芽......尋覓雲南建水特色美食  建水美食種類繁多,極具特色,歷史積累也讓這裡的美食充滿了細膩、精緻和深遠。到建水旅遊,若是沒有將美食列入規劃,將是一大遺憾。建水街頭食館林立,餐飲非常方便。
  • 對雲南建水古城的戀戀不捨,不只是美食!#遇見美好目的地#
    上篇已經和大家聊過建水古城的美食,但是如果你以為建水只有這些,那就錯了! 建水古城位於雲南昆明之南220公裡,南詔政權於唐元和年間(810年前後)在此築惠歷城,屬通海都督。惠歷為古彝語,就是大海的意思。漢語譯為建水。明代仍稱建水州,改路為府,臨安府治移至建水,清乾隆年間改建水州為建水縣。民國元年改建水縣為臨安縣,次年復稱建水縣。
  • 雲南建水只會去「朱家花園」和「團山民居」?這些地方更有趣……
    雲南建水,古稱「臨安」,距今有1200年歷史,是名副其實的千年古城。1994年被國家評為「歷史文化名城」 ,至今還保留著大量的古建築群。如雄鎮東南的「迎暉門」,建於明末年間距今已有600多年歷史,經歷了多次戰火和修復,早於北京「天安門」,非常雄偉,壯觀,只因名氣不如北京天安門,後被譽為「小天安門」。21世紀後建水政府先後重建了西、南、北三道城門,整個古城才算完整。
  • 遊雲南,逛昆明——建水!建水!美食,美景,不負公子,不負卿
    下車的霎那,抬頭看天,建水的天不加濾鏡也藍得不像話,純淨,自然,這樣的風景讓身體裡面的每一個細胞都放鬆了,建水的藍天真的是美極了。順著高鐵站邊叫喊著到縣城的聲音走去,2元的公交,不出半個小時就可以到達縣城,直達建水古鎮。
  • 在成都吃地道的雲南建水豆腐
    每次去雲南都想去吃地道的建水豆腐,烤得香香的豆腐,裡面包滿漿汁,實在是很享受的一種吃法。沒想到回到成都現在也能吃到雲南建水的資格烤豆腐。份量足,豆腐資格,價格還便宜。環境:在新城市廣場中間那個空壩子裡,政府為了搞活地攤,經濟繁榮消費,在這裡組織了專門的美食夜市,有非常非常多的夜市選擇,這家店是有固定營業用房,招牌比較大,在一群眼花繚亂的美食當中仍然算是好找的。
  • 喜歡文藝小火車何必跑去阿里山或京都,雲南建水便有
    「說走就走」其實誰都可以雲南湘貴雲川自駕遊DAY17建水DAY17建水古城小火車建水縣一個文藝的小眾旅遊地2015年,在個碧石鐵路開建100周年之際,作為雲南米軌鐵路保護與開發利用示範項目的建水古城小火車於5月1日開始運營,所以這是一條很年輕的旅遊專線。小火車外觀為黃色,內飾全為原木色,配有白色的紗簾,老式的壁燈,車上沒有空調,用來解暑的是頂板上的搖頭扇,小火車從內而外處處散發著復古風味。她承載著厚重的歷史人文價值,也滿載著一路的美景。
  • 中國四大名陶展在雲南建水閉幕
    此次活動包括「中國四大名陶(4+n)」精品展、陶瓷技藝大賽及「陶彩千秋、建水紫陶」精品展等三個部分,來自江蘇宜興陶、廣西欽州坭興陶、重慶榮昌陶、建水紫陶和貴州牙舟陶、廣東石灣陶以及各地黑陶產地的陶瓷名匠齊聚「中國紫陶之都·建水」,共饗陶瓷文化盛宴、共商技藝傳承發展。
  • 疫情時代的雲南尋味之旅 - 建水
    轉身入巷,才發現古城的生活別有洞天:沿街的叫賣聲越來越遠,如隔雲端;烤豆腐的阿姨身邊圍滿人群,雙眼焦渴地望著阿姨手中的長筷;貓和狗在巷子口相遇,彼此對望然後並肩往巷子深處走去。登上客棧三樓的走廊,一個個屋頂相連,一直延伸到遠方。幾棟古建築的瓦片在頗為嶄新的屋群中顯得格外顯眼。古城的大,似乎望也望不到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