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這處最可惜的石窟,千尊佛像可媲美龍門石窟,卻少有人知

2020-12-15 奶爸帶娃旅行記

文/ 奶爸帶娃旅行記 【原創文章,歡迎轉載】

旅行要學會隨遇而安,淡然一點,走走停停。

陝西的歷史悠久,地處我國內地,這裡古代也是抵禦匈奴的重要之地,曾有14朝在陝西的西安建都,所以在陝西的古蹟文物非常的多,秦始皇陵、兵馬俑、大雁塔等等,除了這些人文景觀之外,這裡的佛教文化建築也非常深厚,除了非常多的寺廟之外,在陝西還有不少的石窟,但是卻少有人知,有些石窟甚至可以媲美龍門石窟。一起來看看吧。

這裡就是千佛院石窟。位於陝西寶雞市的百尺崖。百尺崖的山頂較為平整,但是兩邊卻是懸崖峭壁,形狀就像是一個帽子一樣,所以這裡的人也把這裡稱為喇嘛帽山,懸崖上的幾根鐵鏈因年久失修,斷了幾根。

在山上本來有一座唐代的千佛院,但是因為各種原因這個寺廟已經不復存在了。只剩下後崖的上千個佛像,因為這些佛像依崖而建,所以這裡被稱為千佛崖,在千佛崖上有大佛、菩薩、天王等等眾多佛教人物,且大多保存完好,只是依舊有一些是被毀壞的,但是因為數量極多,且造型精美,所以這裡的藝術價值也是比較高的。

上千尊的佛像都是在百尺崖上一塊突出的巖石上面雕刻的,在一塊長不過十幾米,寬也不過五米左右的崖上刻千尊佛像,也算是一大壯舉了,這些佛像大的有一米左右,小的也不過十釐米左右。這些佛像的形態各異,且都雕刻得栩栩如生,就連表情都各有不同,有的喜笑顏開,也有的愁眉嘆氣,喜怒哀樂皆有,讓本來沒有生命的懸崖變得有了幾分生機。

在佛像的旁邊還有一個小黑屋,也不知道是誰留下的,是一座全木質的雕木建築,在下面還有殘留的木梯和鐵索,但是都被破壞,倒是可以順藤而上,不過非常的難,所以在這裡有一句話,叫做「麟遊千佛崖,沒有輕功上不去」。

在山上的小道邊也有一些石窟,雖然不知道為什麼要把佛像刻在懸崖上,但可惜的是如今這裡經歷了時間的推移,並沒有得到較好的保護,或許再過幾年這裡就要損毀殆盡了。所以對於石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這裡看一看。

那麼你去過這裡嗎?你對這裡有什麼看法呢?你想去這裡看看嗎?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歡迎留言評論。

福州這處山洞古寺,有世界最小大雄寶殿,被譽為「羅川八景之首」

浙江這一著名5A級景區,風景優美歷史文化深厚,還免費開放

相關焦點

  • 陝西寶雞這個足以媲美龍門石窟的景點,卻鮮為人知,真是「可惜」
    位於我國內陸腹地的陝西,一直以來都是我國一個非常著名的旅遊省份,尤其是陝西的西安,更是憑藉著悠久的歷史背景以及諸多的歷史遺蹟而聞名全國,但其實在陝西省內的寶雞,還擁有著一個極其珍貴的石窟,據說這個石窟可與龍門石窟媲美。
  • 中國第五大石窟,距今1400年與雲岡石窟媲美,卻少有人知
    其中名氣最大為四大石窟,即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不過,中國第五大石窟,距今1400年與雲岡石窟媲美,卻少有人知!這就是響堂山石窟,位於河北省最南端的邯鄲市峰峰礦區,是河北省規模最大的石窟,也是與雲岡石窟齊名的中國第五大石窟。
  •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
    國慶假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景區遊客爆棚。由於一些千年佛像緊鄰過道,許多遊客伸手觸摸,甚至還有小孩鑽進護欄拍照,令不少佛像都被摸出了包漿。據景區工作人員介紹,這嚴重地違反了景區規定;保安人員則表示,佛像本來就在風化,遊客觸摸會加劇損壞。
  • 中國石窟藝術巔峰之作,雲岡石窟佛像莊嚴肅穆,龍門石窟又如何?
    據說這尊露天的大佛像,是參照北魏開國皇帝的形象而雕刻,下令開鑿雲岡石窟的正是13歲登基的北魏第五位皇帝,拓跋浚,也就是我們看過的電視劇《錦繡未央》中羅晉出演的角色。雲岡石窟的佛像,個個氣勢恢宏,大佛的造型大氣,眼神堅定,仿佛向世人傳遞著不可拒絕的力量。按照開鑿的時間,雲岡石窟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石窟,風格也各有不同。
  •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抹黑
    #千年佛像被摸得黝黑髮亮#【辣眼睛!龍門石窟千年佛像再遭「黑手」  被遊客摸得黝黑髮亮】10月1日,河南洛陽,龍門石窟遊客爆棚。景區有幾處千年佛像緊鄰過道,景區內有幾處千年佛像緊鄰過道,雖有圍欄保護但還是慘遭「黑手」。不少遊客輪流撫摸,整個佛像被摸得黝黑髮亮。景區工作人員稱 ,明令說過不讓摸,還是有人來摸。
  • 古都洛陽龍門石窟,石窟壯麗景色優美,看到殘缺的佛像令人心痛
    洛陽龍門石窟自然風光秀麗,位於十三朝古都 洛陽 市南十二公裡處,在伊河兩岸的 龍門 山與香山山上。由東門與西門兩窟組成。兩窟隔河相望,有伊河橋連通。 龍門石窟 ,與麥積山石窟,雲岡石窟,莫高窟並列為我國四大石窟。是我國石刻藝木瑰寶。2000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 你摸我也摸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遊客摸出包漿?
    其中,「龍門二十品」是書法魏碑精華,褚遂良所書的「伊闕佛龕之碑」則是初唐楷書藝術的典範。2009年,龍門石窟被中國世界紀錄協會收錄為中國現存窟龕最多的石窟,創造了現存窟龕數量中國之最。這次國慶假期,如同國內其他很多著名景區一樣,這裡也迎來了大量遊客。
  • 洛陽龍門石窟中「盧舍那佛像」的原型你知道是誰嗎?
    我在河南龍門石窟中,看到了一處與我們尋常供奉的菩薩有點不一樣。當我剛到龍門石窟時,我被旁邊的小佛像吸引了,等我再往前走上幾步,一個高大的佛像引入眼帘,我抬頭仰望著佛像,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盧舍那佛像。幸好我去的時候是淡季,遊客不多,這倒是為我們遊覽著不同的摩崖佛像提供了有力的條件。
  • 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卻少有人知
    說起石窟,大家都知道的是,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同被列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的,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卻少有人知。我的甘肅之旅,第一站就是天水麥積山石窟,欣賞了佛教藝術文化的魅力。這座藝術寶庫,讓我驚嘆,流連忘返。今天帶大家一起探訪,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
  • 龍門石窟與武則天——雲崗龍門石窟探秘之四
    大大小小的石窟沿著伊水兩岸,排列在兩山的崖壁上。因為伊水西的龍門山崖壁陡峭,可能是開鑿容易一些,所以石窟特別多,像蜂巢一樣,密密麻麻綿延一公裡,伊水東邊的香山石窟少。據資料提供的數字,龍門石窟有2300餘座窟龕、10萬餘尊造像、2800餘塊碑刻題記的石窟遺存,規模比雲岡石窟多一倍。
  • 鄭州也有石窟,與洛陽龍門石窟同時期建造,卻幾乎沒有遊客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規模小一點的石窟,但名氣就不那麼大了。在河南鄭州也有一處石窟,跟洛陽龍門石窟差不多同一時期建造,但卻非常冷清。石窟寺距離洛陽龍門石窟並不太遠,規模遠比龍門石窟小,但也有極高的歷史價值,保留了許多精美的佛像。
  • 洛陽龍門石窟佛像被遊客摸出包漿
    昨日,一則關於洛陽龍門石窟佛像被遊客摸出包漿的消息,上了熱索,引起了大家的關注,針對此消息,小編整理了相關的資料信息,下面一起來了解下。據了解國慶長假首日,許多景區開啟人山人海模式,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景區也不例外,但遊人一多,總有一些人的素質似乎停留在過去,隨意觸摸佛像等。
  • 國內最惋惜的世界文化遺產,「龍門石窟」被破壞成千瘡百孔
    河南省洛陽有龍門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山西雲岡石窟、甘肅敦煌莫高窟是我國著名的三大石窟藝術珍品。它位於沂河兩岸,河南省洛陽以南12公裡處。從北魏到北宋四百餘年的發掘,至今仍有2100多個洞窟,10多萬尊雕像,3600多個碑文,分布在美麗的沂水西岸。然而,由於長期的自然和人為破壞,龍門石窟遭到破壞和破壞。許多大佛和小佛像早已在別處流傳過。
  • 除了龍門石窟,這幾個石窟也是你應該知道的
    四大石窟是以中國佛教文化為特色的巨型石窟藝術景觀,一般指甘肅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雲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是「三大石窟」加上麥積山石窟形成的並稱。下面小編就帶大家走進四大石窟,看看四大石窟的特色。 1.
  • 陝西這座大佛比龍門石窟大佛還高,入選世界遺產卻只是3A景區
    在陝西鹹陽彬州市,有一座石窟,堪稱陝西版的「莫高窟」。彬州的這座石窟,叫做大佛寺石窟,簡稱大佛寺始建於唐朝貞觀二年,至今已有近1400年的悠久歷史,本名應福寺,因為石窟中有一座巨大的佛像,而俗稱為大佛寺。
  • 龍門石窟千年佛像被摸出「包漿」?
    前幾日,河南龍門石窟佛像被遊客摸出「包漿」一事引發熱議龍門石窟佛像被摸出「包漿」國慶期間河南洛陽龍門石窟景區遊客爆棚景區有一些千年佛像緊鄰過道雖然有圍欄保護但還是有許多遊客伸手觸摸還有人鑽進護欄觸摸佛像
  • 洛陽龍門石窟備受歡迎,佛像竟被摸出「包漿」?
    國慶期間,6.37億的遊客湧向各大景點,而洛陽龍門石窟每天也有上萬的客流量。有些佛像距離過道較近,遊客們看到都紛紛上手觸摸,最後竟然把佛像摸出了「包漿」。龍門石窟擁有數百年歷史,佛像經歷過數百年的風吹雨淋,最後卻被遊客摸出「
  • 是誰把洛陽龍門石窟砸爛的?
    ,經歷了400年才建設才得以完成,它是世界上佛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寶庫,而經歷了千年以後,龍門石窟也有了損害,有一部分是自然原因,但大部分的是人為破壞的。  龍門石窟延續時間長、跨越朝代多,所處地理位置優越,自然景色優美,更是許多石窟難以比擬的。
  • 中國最低調石窟,精美不輸莫高窟,石窟界的鼻祖卻鮮有人知
    這座石窟就是天梯山石窟,具體位置是在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城南50公裡處,它也是我國開發最早的一座石窟,卻有很多人只知道敦煌石窟,不知道涼州石窟,看到這裡的佛像,不得不讚嘆我國古代人民的雕刻技術,那時候沒有像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他們能夠雕刻出這樣完整的石像,也是全靠技術水平了,這座石窟始鑿於東晉時期,距今已有1600年的歷史,這些雕像所在的山體平均海拔是2100米,
  • 殘破的龍門石窟
    席地而坐,掏出一罐粥,這就是今天中午我的午餐。之一,也是最負盛名的龍門石窟。以滿崖壁的數千座佛像石窟,數量龐大和造像精美而聞名世界。可一路走來,石窟的殘破程度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四處遍布著空蕩蕩的石窟,和依稀殘存的佛像遺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