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0日,第二屆「金龍魚精英100%烘焙大師賽」在上海舉行,36名烘焙精英,以自己精湛的烘焙技藝,展開對冠軍的爭奪。
大師賽期間,通過層層海選脫穎而出的精英烘焙達人,齊聚上海金龍魚烘焙學院,在法國最佳手工業者獎得主和麵包世界盃冠軍見證下,聯手呈現一場烘焙榮耀之戰。
經過激烈角逐,36位精英選手,通過烘焙作品,傳達了他們專業和熱情。最終,專業組的趙豔(豆果ID木子甜品)和李新(豆果ID李敢敢),愛好組的程媛媛(豆果ID好吃的坨坨)和沈圓圓(豆果ID承燦媽咪CCM),以其出色的作品和烘焙技藝,摘得本次烘焙大師冠軍榮譽。
大賽總顧問法國最佳手工業者獎得主Philippe Bordat點評:Your showpiece is fantastic, beautiful and difficult, you can be proud of this.(你們的作品讓人驚豔、漂亮、難度大,你們可以為此驕傲。)。
「烘焙的靈魂在於麵粉」 法國最佳手工業者獎得主Philippe Bordat一語道破烘焙的真諦。優質的麵粉才能讓烘焙的藝術塑造更有底氣與信心,每一顆優質麥粒成就著每一克烘焙粉的品質,每一克烘焙粉成就著烘焙大師的藝術雕琢。」 正如Philippe所說,沒有好的麵粉,烘焙將變得毫無藝術性。
烘焙是一種技藝,更是一種熱愛。「精彩的烘焙,香甜的味道,背後源自於大師的熱愛,更是好麵粉的展現,這是做好烘焙的靈魂」。將烘焙視為畢生摯愛的Philippe對此深有感觸。
將原料混合後,在烘焙師的揉、搓、拍、打間,小麥蛋白搭建起富有彈性的網狀組織,形成密實的「手膜」,在酵母的催化中麵團發生著美味的進化,最後在烤箱的炙烤下呈現賞心悅目的金黃,瀰漫的自然麥香刺激著敏感的嗅覺神經,技藝正在轉化為烘焙獲得的滿足感。
而事實上,中國從來就不缺少烘焙的物理基因,5000年的小麥栽培史讓麵食的美味從古代傳承至今,從饅頭麵條,到大餅油條,再到國民美食餃子,中國人對麵食的創造從未停止,中國美食同樣博大精深,在幾千年的浩瀚長河中,孕育了舉世聞名的粵菜、川菜、魯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八大菜系,驚豔世界幾千年。
但是,「烘焙」在中國發展較晚。為什麼同樣的小麥,中國人發明了包子饅頭,但是西方人卻做出了麵包蛋糕呢?
中國人最早的主食並非小麥,而是「粟米」,食用方便,簡單脫殼後再進行煮或者蒸即可,不需要研磨製粉。後來隨著氣候的變遷,適合粟米種植的環境在中國北方不再存在,小麥這才逐漸登上國人餐桌。受工具限制,麥子的餐桌之路是從直接蒸煮的「麥飯」開始的。
與中國不同,在西方工業革命推動下,先進的研磨製粉技術,在義大利、法國等催生了一大批專業麵包師,得到歐洲貴族熱衷追捧,並由此註定了烘焙在西方世界的王者地位和文化。
另外,歐洲小麥種植區域比中國緯度高,以高筋小麥的種植為主,更適合製作西點麵包、披薩、意面等。中國小麥以中筋居多,更適合用來製作中式的蒸煮類面點,食物源的不同,也決定了烘焙在東西方的不同之路。
時至今日,烘焙西學東漸,中國烘焙文化正在生根與生長,從早餐到加餐,從生日到紀念日,西方烘焙正在中國人的手中不斷嘗試,用烘焙雕琢儀式生活的人也越來越多。金龍魚精英100%烘焙大師賽正是為美好而生。這也為金龍魚烘焙粉去探尋全球更好的小麥提供了不竭動力。
從嚴苛的全球甄選原料,到複雜工藝下的烘焙粉誕生,再到烘焙技術的大師傳遞,金龍魚烘焙粉為每一個擁有烘焙大師夢想的人努力著。
20多年前,金龍魚母公司豐益國際投資的第一間麵粉工廠投入運營,卓越品質的麵粉就成為金龍魚人的一種追求。為追求精緻烘焙美味,金龍魚全球遍尋麥源,精選100%進口優質小麥,以執著的匠心,卓越的中國智造,採取分層提取、專粉專用的工藝,每一顆小麥都要經過多臺磨粉機輕研細磨;最後根據不同烘焙製品要求,進行精心搭配,確保最終呈現上佳的烘焙品質。
正是這份固執的匠心,讓每一克金龍魚烘焙粉都承載得起「烘焙靈魂」的重量,讓金龍魚烘焙粉成為烘焙世界冠軍摯愛之選,也讓每一個擁有烘焙夢想的人都可以感受到烘焙藝術之美。
正是有這樣的品質,在2019年,來自東方的金龍魚烘焙粉,代表中國麵粉,獲得了第58屆「食品世界品質評鑑大會金獎」(即Monde Selection,蒙特獎)。
MondeSelection蒙特獎始創於1961年,是歷史悠久、權威的第三方食品品質評鑑機構之一,堪稱「食品世界盃」。
蒙特獎大會由70位國際專家(包括星級大廚、高校教授、營養師、飲食學家等),以完全獨立的方式品鑑和測試來自世界各地的產品。
金龍魚負責人表示,金龍魚100%進口小麥烘焙粉,將攜手金龍魚烘焙學院和麵包世界盃冠軍團隊,鼓勵並幫助新一代烘焙界的年輕人,共同成就中國烘焙之美。
封面新聞記者 喻奇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