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東新區,位於城區以東,濱涪江東岸,西瀕16.8平方公裡浩渺觀音湖,東依東山萬畝森林帶,聯盟河蜿蜒新區全城。山地、森林、河流、湖泊、溼地總面積達18平方公裡……
新區城市總體規劃面積39平方公裡,現總人口約13萬人,著力發展文化旅遊、教育體育、商貿會展、新聞傳媒、軟體外包、商務樓宇等生產、生活性現代服務產業。
按照遂寧市「綠色發展、環境立市兩化互動」的戰略,河東新區立足「生態、景觀、文化與產業共榮互動」的發展理念,不斷創新城市經營模式,通過做實基礎、做大城市、做強產業,強化「產城互動」,讓一座基礎完善,功能配套,環境優美的現代新城形象已全面彰顯,日益成為遂寧市以建設現代生態田園城市為載體的、新型城鎮化的主戰場。
綠色規劃引領新型城鎮化路徑
新型城鎮化,規劃是基石。河東新區十分注重規劃前瞻性、科學性和權威性,充分發揮規劃的指導、引領和調控作用。新區以打造「文化旅遊區、現代生態田園城」為目標,以建設國內一流城市為標準,以「一心、一谷、兩翼、兩帶」為城市總體布局,每年拿出4000萬元資金,用於城市發展及項目建設規劃。超前的城市規劃、卓越的項目設計、一流的生態理念……規劃帶來的強大內生動力,為新區新型城鎮化建設推進尋找到一條良性發展路徑,城市化進程充滿活力。
加拿大畢路德、德國易城、美國HLZ等10多家國際、國內一流設計團隊,實施了河東新區城市規劃、土地利用、產業發展和生態系統等規劃,形成了總體規劃、重點規劃、專業規劃等各類規劃功能互補、銜接有序的規劃體系。同時,以總規、分規為依據,立足地域文化,結合綠色、低碳理念,精心創意了四大中心、一路一園等20多個城市地標項目。其中,五彩繽紛路設計方案獲得「2008·中國人居典範建築規劃設計獎最佳設計方案金獎」,聯盟河觀音文化園設計方案獲得 「2009年·環境設計及民居建設金獎」。遂寧市體育中心設計方案獲得「上海市優秀建築創作獎」。
現代生態田園城理念下的新型城鎮化
森林、河流、湖泊、溼地總面積達18平方公裡,地表水達到Ⅱ類水質全年超過200天,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二級標準高於300天……建設現代生態田園城市,河東得天獨厚。不止於此,新區更是將田園城市的打造與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做到了水乳交融、天人合一。
「先造環境後造城」是規劃理念,也是實際行動。
依山傍水、江河環抱的獨特半島型自然環境,讓現代生態田園城市打造渾然天成,新型城鎮化也於此發韌:新區投資20億元,對城市周邊沿岸灘涂進行了整理和利用,打造了長6.5公裡的五彩繽紛路以及長5公裡的聯盟河觀音文化園,將城市圍合環抱,形成了「一路一園」人文景觀帶、經濟帶,以此為紐帶,形成了濱水觀光帶和城市高尚居住區,城市價值大幅提升。與此同時,造環境造城過程中,也探索出一條內陸河堤改造的新路子。利用觀音湖、聯盟河沿岸灘涂,精心規劃建設了集生態保護、鳥類棲息、旅遊觀光、休閒遊憩為一體的城市溼地公園。 「山、水、田、林、城」共融互動、天人合一之境呈現無遺。
為進一步改善城市生態,以建設生態田園城市為契機,河東新區已然啟動了河東二期生態系統全面改造:佔地3000畝的東湖國際溼地公園、佔地1200畝的水寨門城市公園、鹽湖溼地公園等生態項目的規劃工作正在完善; 5-10年時間裡,河東新區「城市生長在森林溼地中、森林溼地融入在城市中」的現代生態田園城市,藍圖將換為現實。
而一場以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國家環保模範城市等為龍頭的 「五創」聯動戰略實施,成為新型城鎮化推進的巨大動力。高標準實施了城市道路的黑化、景觀園林綠化、美化工程,城市綠化率達到45%;學校、醫院、政務服務中心、橋梁、汙水處理、公共運輸、會展中心、星級酒店等城市基礎設施基本完備,城市社區、居住組團人氣漸旺,景區遊客如織……
綠色經濟催生「產城互動」
按照 「強基礎、壯產業、聚人氣、惠民生」工作思路,河東新區以發展綠色經濟、建設國際化休閒旅遊目的地為目標,在強化要素保障、加快城市設施配套、全面提升城市競爭力和承載力的基礎上,結合城市發展定位,通過政策扶持、龍頭帶動、項目攻堅、平臺建設,大力發展文化旅遊、商貿會展、新聞傳媒、軟體外包、樓宇經濟等現代綠色服務產業,推動人氣聚集,促進商業繁榮。
目前,西部職業教育基地基本形成,規模達到5000畝,在校學生超過5萬人。休閒旅遊產業不斷壯大,每年遊客超過200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達到6億元。文化創意園佔地730畝,總投資50億元,主要發展文化演出、新聞傳媒、會展商貿等產業,遂寧文化中心、傳媒中心、會展中心等項目加快推進,建成後將實現年產值8億元。體育產業園佔地450畝,總投資30億元,主要發展體育賽事、商業演出、餐飲住宿、體育商品等產業,遂寧體育場、遊泳館、運動員公寓、醫院等項目已啟動建設,建成後將實現年產值5億元。
生態樓宇經濟園佔地面積2000畝,一期規劃800畝,總投資200億元,主要發展軟體研發、服務外包、商務樓宇等生產生活性現代服務業,並配套有酒店、教育、休閒、娛樂等生活設施,計劃2015年全面建成,預計實現年產值35億元,吸納就業人員3萬人。目前,已籤約日本、臺灣軟體外包企業20餘家,引進上海晟峰、日本寶司大公司投資軟體外包服務園。該項目總投資10億元,建築面積16萬平方米,計劃2011年開工,2012年竣工投入使用。將實現年產值8億元。
五彩繽紛路、觀音文化園濱水經濟帶,佔地8000畝,主要發展濱水觀光、休閒旅遊、餐飲娛樂等產業,目前一期工程已基本建成,已聲名遠播,成為成渝遊客和市民休閒遊、觀光遊、度假遊必來之地。
「十二五」期間,河東新區將全面實施五彩南路、中華養生谷休閒旅遊度假區、四大中心、一路一園北延工程等一批高品質的產業項目,進一步推動新區綠色現代服務業發展。
市場化運作 消除發展資金瓶頸
在當前銀根緊縮、土地資源日益緊張的情況下,河東新區解放思想,創新思路,通過多渠道籌集,較好地解決了發展資金瓶頸約束。
一是加快完成已報徵土地的徵地、拆遷、安置、補償工作,通過市場公開競價拍賣,有償轉讓土地使用權,回籠資金,支持基礎設施及公共項目建設。
二是創造性地實施了河道整治工程,平整了仁裡組團大片低洼水淹地,整理經營性土地近2000畝,預期經濟效益良好,為城市後續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是採取文化+旅遊+樓宇經濟+地產的方式,引進大型企業或上市公司,實現帶產業、成片、成規模開發建設土地或投資公益項目。五彩繽紛路及聯盟河觀音文化園項目,採取帶規劃拍賣景觀營業房樓面地價的方式市場運作,自2009年4月28日首次拍賣以來,現已累計回收建設資金約9億元(含五彩繽紛路CBD商業區),實現「自求平衡,還有盈餘」的預期目標。實施地產+酒店捆綁運作模式,河東五星級酒店成功招商。
四是實施招大引強,2011年1-6月,完成招大引強「248」招商項目15個。其中,引進投資10億元以上企業3家,引進投資5億元以上企業3家,引進投資1億元以上企業9家。同時加強項目招商對接。EBD城市綜合體等9個項目已完成策劃和包裝,形成招商公告與方案。目前,已與江蘇中南集團、綠地集團、藍光集團等40餘家國內500強、全國100強、行業前20強上市公司、大企業進行了反覆溝通,客商非常看好河東發展,表示出了明確的投資意向。
前景可期未來向好
「十二五」期間,河東新區將按照 「一心、一谷、兩翼、兩帶」的總體布局,以「強基礎、壯產業、聚人氣、惠民生」為工作思路,以建設國際化休閒旅遊目的地為目標,以召開省十二屆運動會為契機,計劃投資500億元,全面完成河東一期開發,實施河東二期和養生谷區域道路基礎設施及100餘項文化旅遊產業引爆點項目建設;加快完善城市配套設施,強化要素保障,全面提升城市競爭力和承載力;扶持發展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文化旅遊、商貿會展、新聞傳媒、軟體外包、樓宇經濟等支柱產業,推動新區城市人氣聚集,促進商業繁榮,實現產業轉型。
到2015年末,河東新區將初步達到建成區面積20平方公裡,城市人口18萬,三產業總產值500億元,產業特色鮮明、功能完善、設施配套、幸福優美、和諧平安、安居樂業的文化旅遊新區、現代生態田園城市。
連結
●河東新區基本情況
河東新區是遂寧城市總體規劃中的一部分,位於涪江東岸,與老城隔江相望,橋水相連。為加快遂寧城市化進程,改善老城擁擠的現狀,提升遂寧城市形象,拉動遂寧經濟發展, 2002年市委、市政府確定開發建設河東,作為擴展遂寧城市規模、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味、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區域。同年9月,河東新區成立,轄永興、仁裡兩個鄉鎮,幅員面積158平方公裡,轄區人口10.4萬人,城市規劃建設面積30餘平方公裡,首期規劃面積10平方公裡。2004年3月,遂寧市進行區劃調整,河東新區原託管的永興鎮及及仁裡鎮大部分村社不在納入管轄範圍,由船山區管理,其管轄範圍為首期城市規劃面積10平方公裡,轄靈泉、慈音兩個街道辦事處,9個社區居委會,常駐人口2.8萬人。
河東新區黨工委、管委會作為市委、市政府的派駐機構,全面負責河東新區開發建設和經濟、社會各項事務管理工作。根據開發建設需要,河東新區管委會相繼設立了辦公室、財政局、經濟發展局、社會事業局、建設局、勞動保障與民政事務局、組織人事局、招商服務局、市政管理局、執法分局、拆遷辦公室、社區服務中心、信訪維穩辦、失地農民基本生活保障中心等十四個工作部門,並組建了遂寧市河東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遂寧市靈泉風景區開發投資有限公司、遂寧市方興公司、靈山園藝公司以及與中鐵八局合作的四川成東河東實業公司,負責城市建設融資、基礎設施及配套設施建設。同時,市上在河東新區設立了國土三分局,負責新區範圍內的土地使用管理工作。
●河東新區開發建設歷程
河東新區從成立以來共經歷了三個大的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從2002年9月新區成立到2004年9月的開發建設啟動階段。剛成立的河東新區幾乎是白手起家,只有市政府注入的2000萬元作啟動資金,當時主要採用由施工企業墊資建工程,待政府出售土地後支付工程欠款,或以土地折價抵付工程款的方式開始啟動城市建設,相繼建成了涪江東岸防洪堤、東平幹道和涪江三橋。
第二個階段,是從2004年9月到2007年12月與中鐵八局合作,進入以道路為主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階段。經過多方考察,引進了中鐵八局合作整體開發河東新區,由河東新區所屬的河東開發投資有限公司與中鐵八局成都鐵路工程有限公司共同出資2億元人民幣,組建「四川成工河東實業有限公司」。其中,中鐵八局出資1.2億元,河東新區出土地資產折資8000萬元,計劃融資9億元人民幣對河東新區實施整體開發建設。在此基礎上,中鐵八局又以自己的資質和信譽,以及在河東的開發項目與農行四川省分行籤定了銀企合作協議,獲得了銀行對該項目4億元人民幣的授信。全面拉開了河東新區以城市道路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到2008年底基本完成了城市交通主次道路建設。
第三個階段,是2008年以後,進入以形成城市經濟支柱產業為主的全面開發建設階段。進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配套建設,以美化、黑化、亮化為主的環境建設全面實施,房地產開發、文化教育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河東新區「人居第一城」新城形象得到全面提升。以四川職業技術學院為龍頭的「西部農村職業教育基地」;以靈泉風景區、五彩繽紛路景觀帶、觀音文化園為重點的旅遊休閒產業;以光電高科技產業園為平臺的電子高科技產業;以河東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濃厚的文化底蘊為依託的房地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
●河東新城初步形成
城市道路基礎設施建設全面完成。截至2008年底,河東新區基礎設施建設已累計投入資金近30億元,建成了河東新區(一期)10平方公裡規劃範圍內的15條共50公裡長的城市道路、18公裡防洪堤、4座城市橋梁,形成了縱橫交錯、四通八達的城市道路網絡體系,並全面實施了城市綠化、亮化和黑化工程,新區城市的骨架已全面形成。
城市功能配套項目不斷完善。目前,轄區現有各類學校8所,其中,中高等職業院校3所、基礎教育學校5所,在校學生規模超過3萬人,教育產業發展形勢良好;現有市級人民醫院1座,在建醫院1座;汙水處理廠1座,在建現代食用農產品市場3個;水、電、氣、光纖等設施基本配套完成;國家4A級風景區,以及正在修建的五彩繽紛路景觀帶和聯盟河觀音文化園為新區市民提供了一個理想的休閒、觀光、購物場所,整個城市服務配套功能正在日趨完善。
房地產業蓬勃發展。河東新區作為市城區城市建設拓展唯一的規模用地區域,房地產投資和建設規模佔了市本級的七成以上。目前,在河東新城內已取得土地並通過規劃審批的房地產項目有16個,規劃建設面積約260萬平方米,其中在建和已建成商品房面積約210萬平方米,河東新城塔吊林立,房地產業方興未艾,充滿生機。新區土地價值得到的極大提升,由建區時的每畝23萬元增長到目前的195萬元,東城綠洲、中鐵龍城、龍騰御錦等大型精品樓盤進一步彰顯了河東宜居宜業的新城形象。
實現了市行政中心東移河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四大班子及其職能部門已入駐環島商務中心辦公。市中級法院、市武警、市公安、市檢察院、市商檢大樓、中石油公司遂寧總部、市人民醫院河東分院、市電力公司調度行政大樓、市移動公司總部等20餘家市級部門和企事業單位相繼搬遷建河東。這些單位的入駐和建設確立了河東新區在全市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為新區儘快聚集人氣、商氣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
光電高科技產業園建設初見成效。已累計投入建設資金1億元,基本形成了產業園地下排汙管網、道路網體系,建成了1.1萬平方米電子標準廠房。目前,已有東盛電子、東信電子等十多家高科技電子企業入駐,豐富了新區城市產業結構。
2009年,河東新區實施的五彩繽紛路景觀帶、聯盟河觀音文化園、210萬平方米房地產開發項目、整理土地1300畝的農村河道整治項目、三大現代食用農產品市場等十大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達到75億元,目前已啟動投資超過40億元。
到2015年,河東新區將全面完成一期範圍內的住宅和商業用地開發,城市常駐人口達到15萬人,初步建成一個城市規劃布局合理,功能設施完備,城市經濟健康發展,人居環境優美的宜居宜業現代山水園林城市。
河東新區招商局電話:0825-2911106、2911011(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