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麻黃|在海邊站立的樹

2021-03-04 說木頭

中文規範名:木麻黃

學名:Casuarina equisetifolia

中文不規範名:駁骨松、牛肉木


木麻黃的果實

龍應臺《大江大海》第72篇為《木麻黃樹下》,道出的是她的鄉愁:「墳場外,沿著公路有一排木麻黃。一個十歲小女孩倚著樹幹,遠遠看著煙霧繚繞中的人們,更遠的地方有一條藍色的線,就是大海。」木麻黃,也是我鄉愁的樹,它抵抗風雨,保衛土地。


海邊的木麻黃


木麻黃樹

走進木麻黃的樹林裡,能聽到沙沙沙的聲音。直至今日,我也還記得小時候常常跟媽媽去海邊掃掉落的木麻黃的葉子,木麻黃的葉子起火快易燃燒,適合用作給古早的窯起火。

木麻黃是常綠樹,高度可達40m,樹皮褐色,厚5mm,原產於緬甸、越南、澳洲等地,葉子由直徑為0.5~1mm的綠色或者灰綠色細枝組成。木麻黃最適合生長在海邊的鹽鹼地(亞熱帶、熱帶),常常用作防護林。木麻黃的木材為斜紋理,甚重(氣幹容量1.043克/立方釐米),材質硬,幹縮甚大,乾燥時容易開裂、變形。

木麻黃的葉子

木麻黃的心材形成很晚,一般在15年之後才有心材形成,心材與邊材區別不明顯或略明顯,由外往內材色逐漸加深。由於木麻黃心材的顏色是紅褐色,花紋類似牛肉,因此也被成為牛肉木。

木麻黃的果實是天然的印章。我媽媽會在自己做的年糕上,用木麻黃沾上紅色的顏料,在年糕上開出一朵又一朵樸素美麗的花兒。

在國外,木麻黃被用作書寫紙及印刷紙的造紙原料,同時也被用於製作木炭,是優良的薪炭材。

而在國內,木麻黃的木材常常作為建築所用,也用作河帆船的桅杆、船槳、電桿,枕木等,但是在利用之前一定要先經過專業的防腐處理,由於木材本身構造的原因,木材容易產生徑裂,導致木材縫隙裡容易繁殖家天牛,海邊用木麻黃建造的房梁,晚上睡覺的時候屋頂會有一些聲響,那就是家天牛在作怪。

說木頭

微信號:wooden_world

聯繫:Tangheidi@hotmail.com

如需轉載,請務必事先聯繫,謝謝!

相關焦點

  • 木麻黃
    在石梅灣最美海灘的沿岸生長著一種很像松樹一樣的植物,它就是耐鹼、耐旱、耐海水浸漬,能夠在沙灘上迅速生長的木麻黃。木麻黃樹亭亭玉立、鬱鬱蔥蔥,就像一道綠色的屏障。海邊土質含沙量高,鬆軟,特別是鹽鹼性重。其他樹種在這兒難於存活,而木麻黃樹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它能固沙土、涵養水源,守護著一方百姓。
  • 倔強成長的木麻黃
    ▲掉落地上的木麻黃「球果」在濱海的故鄉,木麻黃遍植於海邊沙地和鹹水稻田的堤埂上,孩提時,三五成群的孩童從池塘邊挖一團黏土,作成兩層的泥爐,中間夾層挖幾排通透細圓孔,風乾後,撿來木麻黃乾燥的「球果」放置泥爐的上層,點燃後我們就開始烤花生、紅薯等,享受野餐。爐火紅通通、火苗「嗶剝」響的情景宛在眼前。
  • 【海角壹號@潭人原創】故鄉的木麻黃
    我認識的第一棵樹,是木麻黃。木麻黃,就在我的家門口,在那個斜斜的坡上。木麻黃,就在我上學的路兩旁。那次行軍去海邊,在那拍擊一波波海浪的黑褐色礁石後面,在布滿粗沙的海灘邊上,海風呼嘯而來的時候,我也看到了木麻黃,一排一排的木麻黃。聽到人們對青松的稱頌,大部分的美辭都給了松樹。我看到松樹時,發現木麻黃和松樹其實長得很像,特質也相似。
  • 好大一棵木麻黃
    人有時會物化為樹,高大飄逸,偉岸挺拔。  樹有時會異化成人,充滿情感,有血有肉。  那島,那人,那樹。  東山島,谷文昌,木麻黃。一青山綠水間,更令我心為之動神為之牽的是那鬱鬱蔥蔥、傲然挺立的木麻黃。  木麻黃,有點拗口,有點特別,但記住了就不會忘記。該樹原產於太平洋諸島,中國引種約有80多年歷史。它屬常綠喬木,樹幹通直,姿態優雅。木麻黃生長迅速,抗風力強,不怕沙埋,能耐鹽鹼,是中國南方濱海防風固林的優良樹種。在東山島,只要有海堤,就有木麻黃防護林。
  • 谷文昌:做一株紮根於人民的木麻黃
    那時,有這麼一句民謠:抬頭張口沙滿嘴,出門走路三七抽;沙蓋屋頂可放牛,作物十種九無收……」  在該村海邊風口處,如今已是幾個人還合抱不攏,長勢森森然的當年那「九棵木麻黃」沙地裡,曾經是「治沙小鬼」,年已76歲的林財平和他兒子林進興介紹道,當年的風沙危害有多大?全東山島,解放前就有11個村莊,被風沙掩埋;湖塘村一帶,原本有7個自然村莊叫「七蔡」,就被風沙埋掉「三蔡」。
  • 木麻黃,難忘故鄉的那一抹翠綠
    在我故鄉海島的海灘、村落、路邊、田野上,隨處都能看到一片片、一排排蒼翠的木麻黃樹,或粗或細、或高或矮、或挨或擠,鬱鬱蔥蔥,蒼勁挺拔。
  • 樹上自然長出數字 漳州東山木麻黃樹幹上遍布「Ⅲ」
    原標題:樹上自然長出數字 東山木麻黃樹幹上遍布「Ⅲ」   「寫」著羅馬數字的木麻黃   3月10日,記者在漳州東山島大帽山風電場後面的山麓路旁,發現一棵奇異的木麻黃:直徑10來釐米的樹幹上遍布羅馬數字「Ⅲ」,針狀型的樹葉較粗,顯得很雅觀。
  • 美人魚家園——沙田的那一片海(十一):木麻黃下飄出月餅香
    特別是那沙田海邊的木麻黃下,中秋時節飄出的月餅香,至今還繚繞在我的腦海裡,在心中留下了溫馨的回味。——1960年代的沙田公社駐地很荒遠,在布滿墳墓的海岸沙灘上,只有兩三座瓦房,那就是公社行政機關的所在地了。好在,當時合浦是全國海岸防護林建設的先進單位,海岸沙灘上種著密密麻麻的木麻黃,遮掩了密密麻麻的墳堆,擋住了些許浪吼潮嘯中的荒涼。
  • 人生一粒種 漫山木麻黃——谷文昌的生前事身後名
    聽說廣東電白縣成功種活了一種名為木麻黃的樹,谷文昌立即派人前去。捧著樹苗,他像孩子捧著地瓜一樣興奮。   「上戰禿頭山,下戰飛沙灘」。1958年一開春,一連4天,數十萬株木麻黃遍植全島。   然而,失敗又至。持續一個多月的倒春寒,凍死了幾乎全部樹苗,也寒透了所有人的心。幾近絕望之際,技術員小林告訴谷書記,白埕村有9株還活著!
  • 麻黃,張仲景的心頭好
    麻黃的應用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最早記載於成書東漢末年的《神農本草經》中。何以稱「麻黃」?說法不一。有一種說法是「其色黃,其味麻,故名」。還有一種說法稱,麻黃全身都可入藥,草質莖為「麻黃」,根為「麻黃根」,雖同為一草,但作用大不一樣,莖能發汗,根能止汗,一旦用錯,命懸一線,故有人將它稱作「麻煩草」,久而久之就成為「麻黃草」。
  • 做南海邊的綠色生態屏障——走進海南島東林場
    每到冬天,從海邊刮來的沙子可以將村莊淹沒。」島東林場書記楊朝暉說。  近年來,島東林場以推進國有林場改革為動力,在推行科技興林,提高營林成效、實行多種經營和改善職工生活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  為充分發揮林場資源使用效率,創造更多經濟效益,島東林場結合海邊沙地適於種植西瓜的有利條件,利用採伐後林地的空閒間隙,實行林下西瓜種植輪作。
  • 天下第一奇石名曰「風動石」,位於海邊危崖,卻怎麼也弄不掉
    這裡,到處都生長著木麻黃,到處都生長著相思樹,到處都長著與颱風和飛沙抗爭的生命,到處都生長著與海峽那邊夢繞魂牽的思念。昔日的東山島,400多座山頭,全都是光禿禿的,3萬多畝沙灘,全部是赤裸裸的。每當颳起大風,飛沙瀰漫, 仿佛撒哈拉大沙漠刮到這裡來了。天和地一片混濁。
  • 三沙市委書記大年初一赴西沙洲調研 用手丈量樹高
    三沙市委書記、市長肖傑高興地站在一片木麻黃前量樹高。許文攝  「這些樹長得真快啊!」今年大年初一,三沙市委書記、市長肖傑赴西沙洲調研時,又來到了「西沙洲綠化林」。他一邊抬頭望著高高的樹梢,一邊用手比劃著丈量著樹高。這是肖傑自2013年親手種下這批木麻黃樹後養成的習慣,每次來西沙洲他都要量一量、看一看。
  • 最獨特的南澳景觀,長在海邊的植物~
    然而在海邊創作植物景觀也絕非易事,與當地農林局交流時發現許多園林植物在這種高鹽、高海潮風的高危條件下,紛紛選擇以死相抗,種植成活率也低的可觀。木麻黃(木麻黃科木麻黃屬)常綠喬木,樹幹通直,樹冠狹長圓錐形,枝紅褐色,有密集的節,最末次分出的小枝灰綠色,纖細常柔軟下垂。鱗片狀葉每輪通常7枚,披針形或三角形。木麻黃根系具有根瘤菌,生長迅速,抗風能力強,不怕沙埋,能耐鹽鹼,是華南沿海地區造林的主要樹種。
  • 中藥麻黃—治腎的切入「著力點」
    中藥麻黃這味藥,在治腎當中,如果恰到好處的切入治療,會發揮很不錯的效果;這味中藥最能體現了「中病即止」這一治療的精髓;因為用好了治療效果非常出彩,用不好反而會出現副作用而加重病情;麻黃的主要成分有麻黃鹼、偽麻黃鹼、D_N_甲基偽麻黃鹼、去甲基偽麻黃鹼、去甲基麻黃鹼和麻黃次鹼,還含有芹菜素
  • 《傷寒論》名方麻黃升麻湯方解,治療咽喉癌、食道癌、肝癌、肺癌
    麻黃升麻湯是《傷寒論》裡的一個處方,這個處方是《傷寒論》裡藥味最多的方子,其中包含麻黃、升麻、當過、知母、黃芩、玉竹、石膏、白朮、乾薑、白芍、桂枝、茯苓、甘草、天冬。共14味藥,由於平臺關係,具體的用量大家去翻《傷寒論》。
  • 魚木花開 「蝴蝶」滿樹
    魚木花開。記者 文秋華 攝近日,記者跟隨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工作人員在吳川市吳陽鎮調研時發現,該鎮多處可見一種開滿黃白花朵的喬木,花朵繁盛,微風吹過,仿佛滿樹蝴蝶振翅欲飛,煞是好看。南亞熱帶作物研究所花卉課題負責人武麗瓊介紹,這種樹叫魚木,樹形美觀,花姿美麗,可栽做庭園綠蔭樹或是行道樹,適合湛江種植。「看吶,樹上開滿了花,好像無數的蝴蝶落在樹上,真美!」
  • 8月帶娃 去海邊露營啦!
    N海都記者 林舒帆 在金色的沙灘奔跑,坐上漁民的小漁船出海去捕魚,在露營地享受清涼的海風,在原生態的沙灘夜觀滿天星鬥……這些一定是不少小朋友夢想中的海邊露營方式吧!來吧,8月15日至16日海都寶貝出發將帶孩子們前往霞浦大京,一起去參觀擁有600年歷史的大京古堡,去大京沙灘捉螃蟹、堆沙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