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欲望兩個世界三次起伏《大佛普拉斯》一個不曾想到的電影故事

2020-12-12 每日老照片

人類永生的孤獨是眾生平等的,每個人都逃脫不了,而有錢人的世界是彩色的,窮人的黑白世界成為了完全的另一種視角,而我今天要說的這部影片就是《大佛普拉斯》,有錢人的世界為什麼是彩色的?窮人的世界為什麼是黑白的?導演用黑色幽默道盡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首先,我想告訴你,這是一部讓人看到脊背發涼的電影。不建議觀看

裡面展現了各種小人物的生存故事,導演用冷靜的幽默表達出來,但還是有著抹不去的悲涼

如果剛開始看,你可能還以為這是一部展現小人物的電影

入迷後的中間部分,它又切換到了一個懸疑故事

到了最後,你才突然發現,這個電影的內涵太深

影片開始,導演的旁白響起,用一個說書人講起了故事

一開場,鏡頭交錯展現著菜埔和肚財的人生,黑白影像流動,再配合導演那黑色幽默類的旁白,他們的背景很好確定,那就是底層

但這部電影跟常規電影不同,沒有把底層拍的太安靜,電影裡面,就算是底層,人們依然要尋找有趣,哪怕那個趣味在別人看來如此無聊

如果喜歡,就去看下吧

相關焦點

  • 《大佛普拉斯》一個承包臺灣金馬獎的電影!
    沒看過電影的人,可千萬別被這名字誤導了,這部影片和宗教沒有關係,和社會卻有千絲萬縷的聯繫。影片以小人物的視角,反映了官商勾結、草菅人命的醜惡現象。這部影片聲、光、影可以說配合的很完美了,不然也不會被提名九次、斬獲五項金馬獎。
  • 黑白和彩色混雜的電影,金馬獎的大贏家《大佛普拉斯》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導演講故事的方法,《大佛普拉斯》很難被歸為某一確定類型的影片。影片一開場導演就跳出來告訴觀眾,我要給你們講一個故事,不過在這個故事進行中呢,我還會時不時地跳出來講兩句。這種手法看起來和《死侍》中很像,但是很明顯在大佛裡這種講故事的風格意涵更為豐富,而不只是間離和突出喜劇效果。在故事進行中,導演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觀眾,這些角色是戲中人,各位眼前看到的是一個故事,它和現實是剝離開來的,而這一形式又天然地和劇情走向相符。片中「窺視」是一個很重要的主題,這種窺視是在欲望驅使下,需要隱秘地去完成的,甚至對窺視者而言是成癮性的。
  • 那部叫做《大佛普拉斯》的電影,在臺灣連續放了一個多月了
    10 月 13 日,電影《大佛普拉斯》在臺灣上映。隔了一個多月,依然還能在臺灣院線影院看到這部影片。《大佛普拉斯》是導演黃信堯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之前,黃信堯拍過一部短片叫《大佛》,《大佛普拉斯》由《大佛》拓展而來,所以取名為《大佛普拉斯》。
  • 這個年度神片,《大佛普拉斯》的電影,在臺灣連續放了一個多月了
    《大佛普拉斯》黃信堯指導2017年上映的作品,電影成為第54屆金馬獎最大贏家,五個獎項五個提名,並獲得第37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影片的名字源於導演之前拍攝的一部短片《大佛》,拍成長篇之後就是普拉斯啦,很隨意對吧,就像它隨口飆出的黃腔和葷腥一樣
  • 那部叫做《大佛普拉斯》的電影,在臺灣連續放了一個多月了
    10 月 13 日,電影《大佛普拉斯》在臺灣上映。隔了一個多月,依然還能在臺灣院線影院看到這部影片。《大佛普拉斯》是導演黃信堯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之前,黃信堯拍過一部短片叫《大佛》,《大佛普拉斯》由《大佛》拓展而來,所以取名為《大佛普拉斯》。
  • 《大佛普拉斯》:這部臺灣限制級電影直面貧富差距
    認真安利一部華語小成本電影《大佛普拉斯》 一個華語電影為什麼取這樣一個「洋氣」的名字呢?是因為導演之前拍過一個叫大佛的短片,而這部電影是大佛的加強版,所以用了「plus」的諧音《大佛普拉斯》作為片名。(當然光明磊落的小朋友是不需要害怕的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窮人與富人的生活有雲泥之別,貧富差距一直都是每個國家主要的社會問題之一,《大佛普拉斯》直面這個問題。電影講的是兩個窮人看到一個富人的行車記錄儀所記錄的一場命案而引發的一系列危機。兩個窮人,一個叫肚財,他是個孤兒,靠撿垃圾為生,愛好抓娃娃和看色情雜誌。
  • 分享一部電影《大佛普拉斯》
    整部電影幾乎都是黑白,只有行車記錄儀裡的生活是彩色的,因為那屬於有錢人,窮人的世界只有黑白。導演說,這部電影裡所有的人,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在努力的討生活。在這個層面上,所有人都一樣,沒有高貴低賤的分別,無非生活而已,我們去區別高下,只是用世俗的物質標準去判斷,有錢為高貴沒錢為低下。用這把世俗的標尺去衡量,未免失之武斷。
  • 《大佛普拉斯》:佛像電影卻滑稽的很,是個有趣的故事
    《大佛普拉斯》:佛像電影卻滑稽的很,是個有趣的故事佛像莊嚴,這部電影關於佛像,卻滑稽的很。很難說他是什麼類型的電影,你說紀錄片,他不是,明顯是虛構的故事,開頭獨白就說了,這是個故事。你說是個現實主義題材的吧,也許故事裡有一些真實的可能會發生的事,但是又很難相信真的會在自己身邊發生。所以總之,這部電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題材很新穎的電影,夾雜著導演的獨白,就這麼個人傾向地向觀眾展示一個經過加工的有趣的故事中的故事。故事的視角來自兩個落魄的人的偷窺,片頭專門演了肚財和菜埔這兩個人是有多落魄,對他們的事情專門加以黑白色鏡頭,此後他們的鏡頭都是黑白的。
  • 這個年度神片,《大佛普拉斯》的電影,在臺灣連續放了一個多月了
    《大佛普拉斯》黃信堯指導2017年上映的作品,電影成為第54屆金馬獎最大贏家,五個獎項五個提名,並獲得第37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影片的名字源於導演之前拍攝的一部短片《大佛》,拍成長篇之後就是普拉斯啦,很隨意對吧,就像它隨口飆出的黃腔和葷腥一樣
  • 孫英剛:一個歷史學家眼中的2018年電影
    在藍看來,為了大局,所有人都可以犧牲,就像他自己的兩個兒子死在廣州和上海,他親手把好友亨德樂推下城牆摔死。每個人都會有意無意地書寫著自己的歷史,都是自己故事的主人公。但在別人的故事裡,每個人又都只是配角。我們撰寫歷史,裁剪掉不想要的支脈,留下一個線性的故事,但是同時也就有意無意地毀滅了部分歷史記憶。
  • 電影《血觀音》和《大佛普拉斯》
    2017年10月13日,電影《大佛普拉斯》在臺灣上映,一個多月後,《血觀音》上映,兩部類型相似,內容雖不同,卻同樣精彩的電影不約而同地被看過的影迷拿來做比較。耐人尋味的是,在第54屆臺北金馬影展上,獲得10項提名觀眾口碑極佳的《大佛普拉斯》卻不敵獲得7項提名的《血觀音》,後者將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最佳女配和觀眾票選最佳影片一一收穫囊中,成為金馬最大贏家。究竟哪一部是你心中的最佳,相信還是要看過才能知道。
  • 這才是文藝片良心,《大佛普拉斯》十年內諷刺窮富差距最辣的電影
    很多文藝片都把故事的核心放在在夢想、人性的解脫、自我解贖、親情等一些主題上。而黃信堯的《大佛普拉斯》則將故事核心聚焦在窮人和富人的生活差異上。在今年的金馬獎上,《大佛普拉斯》獲得十項提名,最終斬獲五個獎項,其中包含兩AN最佳電影獎。
  • 電影鑑賞:《大佛普拉斯》這是一部讓人看到脊背發涼的電影
    有點像金句,很適合豆瓣電影短評人,或者寫上電影日曆。整部電影還沒有開始出畫面,黃信堯的聲音就跳了出來,打擾觀眾講歹勢。畫外音是《大佛普拉斯》在黑白影像、行車記錄儀以外,電影更重要的一個技巧形式。它看起來,並不是因為劇情無法銜接,乾澀需要潤滑,而是導演有話說。
  • 三部角逐奧斯卡的國產片,我最看好《大佛普拉斯》!
    沒想到時間過得飛快,2018已經到了尾聲,2019年也在姍姍來遲的路上了,前十個月紅顏秀影為大家介紹了多部好片,「秀秀」一直在提的是,今年國產電影和恐怖電影都在一定程度上迎來了一個井噴式的小高潮。《大佛普拉斯》講述了一個卑微可憐的故事,卻用了一種極其荒誕的手法,這是一個極其悲涼卑微的小人物們的倒黴故事,一個叫菜圃的夜間保安成日裡一副倒黴相、畏畏縮縮地出現在畫面中,整日低著頭、滿臉愁容,在老闆面前總是畢恭畢敬的奔跑著前去開門
  • 臺灣電影《大佛普拉斯》優於國產喜劇片的這幾點,決定了它的優秀
    《大佛普拉斯》是一部讓人很難暢快地笑出來的喜劇片,你可以說它是一部黑色幽默電影,也可以說它是一部正劇,電影中的笑點十分真實,沒有刻意的誇張和過分的偶然,真實又諷刺。你甚至可以說它是一部懸疑劇或者是犯罪片,不過這並不是電影中要突出去表現的。
  • 臺灣電影《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一部黑白電影,電影中的主要人物,萊埔和肚財還有黃啟文。其實影片講述的故事很簡單,就是萊埔和肚財兩個最底層的人物,在窺探老闆黃啟文的行車記錄儀時發現了老闆殺死自己情婦的秘密。先說一說萊埔和肚財。萊埔,一家雕塑廠的夜間保安,有一個老母親需要照顧。每天認真且無知地活著。
  • 《大佛普拉斯》:這部臺灣限制級電影直面貧富差距
    認真安利一部華語小成本電影《大佛普拉斯》 一個華語電影為什麼取這樣一個「洋氣」的名字呢?是因為導演之前拍過一個叫大佛的短片,而這部電影是大佛的加強版,所以用了「plus」的諧音《大佛普拉斯》作為片名。(當然光明磊落的小朋友是不需要害怕的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窮人與富人的生活有雲泥之別,貧富差距一直都是每個國家主要的社會問題之一,《大佛普拉斯》直面這個問題。電影講的是兩個窮人看到一個富人的行車記錄儀所記錄的一場命案而引發的一系列危機。兩個窮人,一個叫肚財,他是個孤兒,靠撿垃圾為生,愛好抓娃娃和看色情雜誌。
  • 分享一部電影《大佛普拉斯》
    整部電影幾乎都是黑白,只有行車記錄儀裡的生活是彩色的,因為那屬於有錢人,窮人的世界只有黑白。導演說,這部電影裡所有的人,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都在努力的討生活。在這個層面上,所有人都一樣,沒有高貴低賤的分別,無非生活而已,我們去區別高下,只是用世俗的物質標準去判斷,有錢為高貴沒錢為低下。用這把世俗的標尺去衡量,未免失之武斷。
  • 電影《大佛普拉斯》:現實一片黑白灰暗,彩色的永遠是別人的世界
    作為一部要走進院線的電影,《大佛普拉斯》做了很大膽的嘗試,全黑白的影像搭配臺語發音,讓人想起五十年代的黑白臺語片,但經過導演黃信堯的黑色幽默風格式口白在旁講解,插入導演本身想傳達的核心概念,相信即使是一般觀眾也不會覺得難以觀看或是感覺枯燥。
  • 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劇照《大佛普拉斯》電影原聲帶由林生祥製作,樂隊老班底早川徹、大竹研,加上鼓手樹葉,14首曲子詼諧、荒蠻也充滿幽默感。音樂總能讓人想起一些畫面,例如:聽著有點衝浪風格的《跟著董事長去衝浪》,就會想起肚財和菜埔偷看老闆黃啟文的行車記錄儀,那些街道和沙灘美景的畫面,搭配的聲音是尋歡作樂,是一個海歸藝術家的風流,也是底層兩個男人的寂寞之苦;聽著《紅木桌下的秘密》,也會想起桌角下伸出的一條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