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度神片,《大佛普拉斯》的電影,在臺灣連續放了一個多月了

2020-12-12 天天美食饞貓

《大佛普拉斯》黃信堯指導2017年上映的作品,電影成為第54屆金馬獎最大贏家,五個獎項五個提名,並獲得第37屆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影片的名字源於導演之前拍攝的一部短片《大佛》,拍成長篇之後就是普拉斯啦,很隨意對吧,

就像它隨口飆出的黃腔和葷腥一樣,尺度之大讓人一度以為它是非正經片子,其實話說回來,它真的一部少兒不宜,但成年人卻一定要看的電影,

我一直認為成年人必須要看兩類電影,一類是幫助我們認識自己,一類就是幫助我們認識世界,而這部片子先是帶我們看世界,再來提醒我們審視自己,電影主要選取了兩種極端人物,處於底層的菜脯和肚財,還有處於頂層的黃啟文,他們三個人構成了一個三角形,或者叫金字塔,

底層的人有底層的活法,忙著應對生活的困難,而這幾乎就可以耗盡他們所有的精力了,如果還有剩餘的精力,那就留著幻想,性幻想或者財富幻象,所以他們哪還有精力去管那些公平正義,在他們眼裡,黃啟文生活是彩色的,他們羨慕那樣的生活,渴望美女在懷揮金如土,所以等他們有錢了,他們就會成為下一個黃啟文

但是他們的痛苦就在於,或許這輩子都成為不了黃啟文,因此他們的生活就只能保持著麻木而認命的狀態,而黃啟文呢,海歸藝術家,文藝大咖,還是慈善家,表面上彬彬有禮光環照耀,有如聖人一般,

但私下裡卻是勾結官員,生活糜爛並且草菅人命,還有副議長,高委員,局長等社會規則的制定者和維護者,社會規則與他們而言只是他們滿足欲望的工具或是遮羞布,而像葉女士等一心想往上爬的人們,她們一邊痛罵著規則,一邊卻又利用著規則,所有人都在追逐著,永遠也沒有盡頭的欲望,

眾生皆苦,被欲望支配而不自知,大佛不能渡人能度眾生的只有他們自己,導演只是平靜地揭露了社會真相及其本質,他沒有給出解決方法,或許根本就沒有解決方法,就像釋迦一樣四處逛逛,安靜的看著人世間的這一切,不悲痛,不憐憫,不批判,也不評論就那麼靜靜的看著

或許這個社會的規則很難被改變,因為人性很難被改變,而這個世界的救贖之道,本質上就是人類內心的救贖之道,我們別無它法只能各自去探索各自內心的宇宙,

再來看看電影裡的眾生相,金字塔的底層忙著應付生活,中層忙著向上爬,高層忙著追名逐利,整個社會看起來一片忙碌,一片和諧,就像那尊大佛一樣,表面上金碧輝煌,其實內裡卻是藏汙納垢,充斥著貧窮罪惡和欺騙,又像是迷茫的眾生,過於追求表面的光鮮卻很少去探索關注自己的內心

影片的最後大佛的肚子裡傳出了聲響,導演用這部電影敲了一下這個社會,也順便敲了一下每個人的內心,人們是會鋸開佛首去見真相呢,還是會假裝聽不見裡面的聲音呢,或許這個社會不應該只關注大佛的表面,也應該去看看大佛裡面的世界,同時也探索一下我們自己內心的世界,

今天就聊到這,我們下期見咯

相關焦點

  • 那部叫做《大佛普拉斯》的電影,在臺灣連續放了一個多月了
    10 月 13 日,電影《大佛普拉斯》在臺灣上映。隔了一個多月,依然還能在臺灣院線影院看到這部影片。《大佛普拉斯》是導演黃信堯的第一部劇情長片。之前,黃信堯拍過一部短片叫《大佛》,《大佛普拉斯》由《大佛》拓展而來,所以取名為《大佛普拉斯》。
  • 《大佛普拉斯》 :展示人性「荒謬」和「荒誕」 更新臺灣電影面貌
    電影《大佛普拉斯》海報參考消息網2月8日報導 西媒稱,黃信堯執導的電影《大佛普拉斯》大獲成功,令他成為臺灣電影界的新星,得到李安、侯孝賢、蔡明亮等國際導演的肯定。據埃菲社2月6日報導,黃信堯1973年出生於臺灣重要文化中心臺南市,2014年他的短片《大佛》入圍金馬獎最佳短片,當時擔任評審的導演鍾孟宏看中其獨特的黑色幽默與臺灣生命力,主動提議將其發展為長片。鍾孟宏也為該片擔任監製。
  • 臺灣《大佛普拉斯》角逐奧斯卡 這屆亞洲電影很行
    臺灣《大佛普拉斯》角逐奧斯卡 這屆亞洲電影很行 時間:2018.09.11 來源:1905電影網 作者:阿煩
  • 臺灣選送《大佛普拉斯》角逐奧斯卡
    時光網訊 日前,中國臺灣地區確認電影《大佛普拉斯》將代表臺灣角逐明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      《大佛普拉斯》由黃信堯編劇並導演(《大佛普拉斯》由黃信堯的短片作品《大佛》發展而來,片名《大佛普拉斯》的意思是《大佛Plus》),陳竹升、莊益增、戴立忍等主演。影片的故事內核是一個希區柯克式的犯罪驚悚片,對於臺灣底層小人物的刻畫令人動容。
  • 這個2018最好和2019最值期待華語片榜單,臺灣電影成績單亮眼
    豆瓣今天(12月21日)發布了2018年度電影榜單這一年在大陸影院裡幾乎是完全「神隱」狀態的臺灣電影,以及金馬系電影,卻在2018豆瓣年度電影榜單裡,極為耀眼年度評分最高的華語電影和最受關注的院線電影,都來自豆瓣評分高達9.0的《我不是藥神》《我不是藥神
  • 《大佛普拉斯》是地道的臺灣電影,趕緊點進來看看吧!
    《大佛普拉斯》是地道的臺灣電影。奮侯孝賢、楊德昌之餘烈,關注底層,有血有肉。所不同之處,侯是散文詩,楊長於社會解剖,大佛則是黑色幽默。大佛普拉斯好比蘋果Plus,商業社會,百舸爭流,信仰市場,烈火烹油,佛也不甘寂寞,坐享人間香火。這是電影極熱之處。
  • 分享一部電影《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出來,很多人都說這是臺灣資本主義底層群像,批判現實主義,我覺得導演黃信堯可能一開始沒有想那麼多,而是以一種類紀錄片的方式記錄生活的本原,用他獨有的幽默的方式,對抗一點人間的苦難。人有沒有高低之分?從《大佛普拉斯》的表象來看,高低分的特別明顯,就像黑白和彩色一樣。
  • 影視點評:《大佛普拉斯》大佛肚中的赤裸生命
    《大佛普拉斯》可以說是我的年度期待之一,改編自導演黃信堯之前的短片《大佛》,普拉斯是「Plus」的音譯,《大佛普拉斯》意為加長版的《大佛》,作為紀錄片導演,黃信堯電影長片處女作其實可以說相當超出了業界的預期·,得到了包括金馬最多的十項提名在內的很多讚譽。
  • 現在臺灣最拿得出手的女星,不是舒淇--關於臺灣電影2017最全總結
    於是,我們分了三個大版塊,做了這個臺灣電影2017年總結 一【映畫臺灣】2017年度推薦>【映畫臺灣】作者群每人選出五部推薦臺片,以及自己心目中的年度導演和男女演員,最後匯總成【映畫臺灣】推薦的2017年度臺灣電影和影人名單陳卡卡推薦電影
  • 大佛普拉斯
    《大佛普拉斯》劇照《大佛普拉斯》電影原聲帶由林生祥製作,樂隊老班底早川徹、大竹研,加上鼓手樹葉,14首曲子詼諧、荒蠻也充滿幽默感。我很喜歡菜埔這個角色,他很安靜,眼神裡似乎總是充滿疑惑和不解,他有著和菜埔一樣的工作和人生。可能和上大學時在臺灣小吃打工煎過菜埔蛋有關。可能是因為埔字,我第一次聽說這個菜名的時候,竟認為它很高級,後來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不覺得它是一道菜,因為除了蛋液和醃菜之外,裡面沒有其他的成分。
  • 代表臺灣角逐奧斯卡的《大佛普拉斯》,黑白的人生,彩色的夢
    前段時間,各國家或者地區參加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角逐的電影,都一經確定,很多地方選擇了很多優秀的電影,都是大導演大製作的電影,但是唯獨中國臺灣地區,角逐奧斯卡的電影是一部新導演拍攝的文藝片。這就是黃信堯導演的《大佛普拉斯》,這部電影是黃信堯導演的第一部長片。
  • 臺灣金馬獎電影《大佛普拉斯》:我們永遠無法探索人們內心的宇宙
    臺灣金馬獎電影《大佛普拉斯》我們永遠無法探索人們內心的宇宙可是老天爺給了我們逼仄糟透的現實,卻連一個像樣的白日夢都不願給。肚財與菜埔在行車記錄儀裡看到了有錢人的紙醉金迷,無錢的,有錢的,惦記的都是貌美如花的女人。曾經有個《大佛》的短片,後來拍劇情長片,為了名字糾結不已,後來就如蘋果之類手機後面的Plus,譯成同音,就是《大佛普拉斯》的普拉斯,來自Plus的音譯。
  • 《邪不壓正》《紅海行動》《大佛普拉斯》三片代表中國「申奧」
    至此,代表中國「申奧」的三部影片塵埃落定——分別是代表中國內地的《邪不壓正》、代表中國香港的《紅海行動》和代表中國臺灣的《大佛普拉斯》。自1947年設立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以來,中國內地影片獲提名2次,分別是1991年張藝謀執導的《菊豆》,和2003年同樣出自老謀子之手的《英雄》。
  • 《大佛普拉斯》:這部臺灣限制級電影直面貧富差距
    認真安利一部華語小成本電影《大佛普拉斯》 一個華語電影為什麼取這樣一個「洋氣」的名字呢?是因為導演之前拍過一個叫大佛的短片,而這部電影是大佛的加強版,所以用了「plus」的諧音《大佛普拉斯》作為片名。(當然光明磊落的小朋友是不需要害怕的哦)「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窮人與富人的生活有雲泥之別,貧富差距一直都是每個國家主要的社會問題之一,《大佛普拉斯》直面這個問題。電影講的是兩個窮人看到一個富人的行車記錄儀所記錄的一場命案而引發的一系列危機。兩個窮人,一個叫肚財,他是個孤兒,靠撿垃圾為生,愛好抓娃娃和看色情雜誌。
  • 《大佛普拉斯》:一部值得一看的黑白電影
    《大佛普拉斯》最被討論也較受爭議的,是導演黃信堯貫穿全片的旁白。導演在這裡扮演了「弁士」的角色。我用「扮演」這個詞,是因為「弁士」是要在電影院現場做個人解說的人,本片實現的效果是讓我們感覺到導演在場,其實並不在。
  • 電影鑑賞:《大佛普拉斯》這是一部讓人看到脊背發涼的電影
    有點像金句,很適合豆瓣電影短評人,或者寫上電影日曆。整部電影還沒有開始出畫面,黃信堯的聲音就跳了出來,打擾觀眾講歹勢。畫外音是《大佛普拉斯》在黑白影像、行車記錄儀以外,電影更重要的一個技巧形式。它看起來,並不是因為劇情無法銜接,乾澀需要潤滑,而是導演有話說。
  • 電影《血觀音》和《大佛普拉斯》
    2017年10月13日,電影《大佛普拉斯》在臺灣上映,一個多月後,《血觀音》上映,兩部類型相似,內容雖不同,卻同樣精彩的電影不約而同地被看過的影迷拿來做比較。耐人尋味的是,在第54屆臺北金馬影展上,獲得10項提名觀眾口碑極佳的《大佛普拉斯》卻不敵獲得7項提名的《血觀音》,後者將最佳劇情片、最佳女主、最佳女配和觀眾票選最佳影片一一收穫囊中,成為金馬最大贏家。究竟哪一部是你心中的最佳,相信還是要看過才能知道。
  • 《大佛普拉斯》憑什麼代表中國臺灣地區角逐奧斯卡:控訴與慈悲
    按:中國臺灣地區確認電影《大佛普拉斯》將代表臺灣角逐明年的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項!金馬獎最佳影片苦戰4輪,《大佛普拉斯》以一票之差輸給了《血觀音》。金馬獎只是十幾人的評審團的趣味,其實很多人都更喜歡《大佛》。影片在娛樂性和藝術性的天平兩端做出了示範級的展示,以自由散漫的方式給出了精準的平衡。影片中的階層隔閡是如此的漫不經心,又觸目驚心。
  • 《大佛普拉斯》一部有顏色的臺灣電影
    話說這個世界非常的大,我們人類是相當渺小的,這也是我們都知道的,而在這個世界上時常也會發生一些奇特的事情,總是令人難以想像,而這些事被我們稱作為奇聞,也許說出來你們並不相信,可是這種事是真實存在的。而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也是有關於這方面的趣事,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好了,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今天呈現的精彩內容:   67第54屆金馬獎的plus贏家當屬《大佛普拉斯》。
  • 黑白和彩色混雜的電影,金馬獎的大贏家《大佛普拉斯》
    第一個要說的就是導演講故事的方法,《大佛普拉斯》很難被歸為某一確定類型的影片。影片一開場導演就跳出來告訴觀眾,我要給你們講一個故事,不過在這個故事進行中呢,我還會時不時地跳出來講兩句。到最後這個人的消失不會引起任何的波瀾,大眾記憶中的他只是一個被警察逮捕時反抗的拾荒者,連密友菜埔也是在肚財死後看到他抓的娃娃和居住的太空艙才更了解他,人與人隔膜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