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山風景區位於安徽省樅陽縣浮山鎮,瀕臨白蕩湖畔,三面環水,形成了「山浮水面水浮山」的奇觀,因名浮山。現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安徽省風景名勝區。
浮山地處皖江城市帶中心,京臺高速(G3)穿境而過,祁濟高速和北沿江高速縱橫交錯於境內,臨近寧安城際鐵路,經白蕩湖可通江達海,區位十分優越。
浮山風景區包括浮山、白蕩湖、白雲巖三大景區,總面積76.7平方公裡,主景區浮山面積19.1平方公裡,浮山最高峰208米。
浮山是一座文山,有「中國第一文山」的美譽。現存483塊摩崖石刻,已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你可以從中聆聽到「唐宋八大家」、孟郊、白居易、範仲淹等文人墨客對浮山的讚譽,「鬼斧何年開石室,人行此地作金聲,山中信是神仙宅,不羨繁華浪得名」,這首詩就是孟郊當年遊覽浮山發出的羨慕和讚嘆。浮山孕育了明清時期以著名的思想家、科學家方以智為代表的中國最大的家族學派「方氏學派」;孕育了清代獨領風騷的文學流派桐城派;孕育了現代美學大師朱光潛;孕育了革命家、軍事家、外交家黃鎮等一批歷史文化名人。
浮山又是一座沉睡億年的白堊紀早期保存完好的古火山,獨特的火山奇觀「世界罕見,亞洲唯一」,36巖,72洞,洞幽壑奇,峰巒疊嶂,美不勝收。
浮山還是一座宗教名山,古有寺廟8座,現存6座,早在晉梁時期,智顗大師創建浮山寺,「園鑑」大師與歐陽修「因棋說法」傳為美談,宋仁宗敕賜大華嚴寺,明神宗頒聖旨、賜藏經,中國佛教協會原會長趙樸初為浮山寺廟題字:「金谷禪寺」、「會聖古剎」、「聖旨碑」、「浮山勝境」,足以見證浮山佛教文化的久遠流長和繁榮昌盛。道教名觀張公巖是北宋進士張同之的修道福地,巖內的「浮山夕照」景觀,為古「桐城八景」之一。
如今,在浮山旅遊開發公司的精心打造下,浮山風景區將建成集旅遊度假、休閒娛樂、購物美食等為一體的旅遊景區,成為國內著名、國際知名的旅遊度假勝地。
旅遊產品線路:
1.地質科考線:海島雪浪巖→張公巖→天池→會聖巖→晚翠巖→仙人橋→金谷巖
2.浮渡風光線:海島雪浪巖→琵琶階→百步雲梯→天池→會聖巖→晚翠巖→仙人橋→文昌閣→飛來峰→華嚴大峽谷→龍秋池→盤谷關→滴水巖→雙瞻閣
2.文山鑑賞線:野同巖→總巖→碧雲巖→ 會聖摩崖石刻長廊→文昌閣→勝集巖→雙瞻閣→浮山中學
3.紅色緬懷線:王步文革命遺址→講學洞→雙瞻閣→浮山中學
優惠政策(門票價格):
2016年元月8日起,浮山風景區將採用動態門票價格政策,其中,銅陵市民和樅陽人持有效身份證件均享受半價優惠,即60元/人。
具體門票政策見浮山風景區官網(www.zyfush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