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橋攫趣:嘆息橋、瘦西湖五亭橋及卡裡克空中索橋等

2021-01-11 騰訊網

一,威尼斯嘆息橋。

嘆息橋建於1603年,因橋上死囚的嘆息聲而得名。嘆息橋兩端連接著威尼斯共和國總督府(都卡雷宮)和威尼斯監獄,是古代由法院向監獄押送死囚的必經之路。

死囚通過此橋之時,常是行刑前的一刻,因感嘆即將結束的人生而得名。

威尼斯的人,一定要坐威尼斯小艇;坐威尼斯小艇的情侶,一定要經過「嘆息橋」,且在橋下擁吻。「

二,江蘇省揚州市瘦西湖五亭橋。

五亭橋,又叫蓮花橋。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始建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

「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橋洞正側凡十有五。」建築風格既有南方之秀,也有北方之雄。中秋之夜,可感受到「面面清波涵月影,頭頭空洞過雲橈,夜聽玉人簫」的絕妙佳境,具有極高的橋梁工程技術和藝術水平。

清人黃惺庵贊道:「揚州好,高跨五亭橋,面面清波涵月鏡,頭頭空洞過雲橈,夜聽玉人簫。」

三,卡裡克空中索橋。

著名的卡裡克空中索橋是北愛爾蘭最驚險的景觀之一,坐落於北安特裡姆海岸上巴林託伊東部。索橋連接一個小島。

周圍景色秀美,萊斯林島和蘇格蘭的風光一覽無餘。地下巨大的洞穴清晰可見,這些洞穴曾經是造船的人用來躲避暴風雨的天然屏障。

四,法國霞慕尼鎮勃朗峰上的一座小橋,架在海拔約2800米的山峰上。

五,福建安平橋。

安平橋是中國現存古代最長的石橋,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位於中國福建省晉江市安海鎮和南安市水頭鎮之間的海灣上。享有「天下無橋長此橋」之譽。

安平橋屬於中國古代連梁式石板平橋,始建於南宋紹興八年(1138),歷時十四年告成。

安平橋全長2070米,橋面寬 3~3.8米,共361墩。橋墩用花崗巖條石橫直交錯疊砌而成,有3種不同形式。

相關焦點

  • 世界名橋;嘆息橋、瘦西湖五亭橋及卡裡克空中索橋等
    一,威尼斯嘆息橋。嘆息橋建於1603年,因橋上死囚的嘆息聲而得名。嘆息橋兩端連接著威尼斯共和國總督府(都卡雷宮)和威尼斯監獄,是古代由法院向監獄押送死囚的必經之路。死囚通過此橋之時,常是行刑前的一刻,因感嘆即將結束的人生而得名。威尼斯的人,一定要坐威尼斯小艇;坐威尼斯小艇的情侶,一定要經過「嘆息橋」,且在橋下擁吻。「二,江蘇省揚州市瘦西湖五亭橋。五亭橋,又叫蓮花橋。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 。
  • 試驗你的膽量 挑戰北愛爾蘭卡裡克空中索橋
    著名的卡裡克空中索橋是北愛爾蘭最驚險的景觀之一,坐落於北安特裡姆海岸上巴林託伊東部。索橋連接一個小島。周圍景色秀美,萊斯林島和蘇格蘭的風光一覽無餘。地下巨大的洞穴清晰可見,這些洞穴曾經是造船的人用來躲避暴風雨的天然屏障。
  • 遊覽瘦西湖的美麗風光,賞五亭橋和二十四橋風景的詩情畫意
    瘦西湖位於揚州市北郊,瘦西湖園林群景色怡人,融南秀北雄為一體,在清代康熙乾隆時期即已形成基本格局,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譽。所謂「兩岸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其名園勝跡,散布在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兩岸,儼然一幅次第展開的國畫長卷。揚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麗的風姿獨異諸湖。
  • 張躍攝影:瘦西湖上風光好 別有洞天五亭橋
    張躍攝影:瘦西湖上風光好 別有洞天五亭橋 五亭橋 張躍 攝 瘦西湖為我國湖上園林的代表。隋唐時期,瘦西湖沿岸陸續建園。
  • 旅遊:五亭橋——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瘦西湖上的標誌建築
    ·仿北京北海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宛若瘦西湖的腰帶。橋上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橋,是揚州風景線的一個標誌。五亭橋是清代為迎接乾隆南巡而設計建造的,黃瓦朱柱,配以白色欄杆,亭內彩繪藻井,具有南方建築的特色。橋下則是北方建築的厚實橋墩。
  • 記者探訪瘦西湖清水工程:五亭橋兩側進行保水式清淤
    瘦西湖改造提示牌瘦西湖水系清水工程現場12月11日起,瘦西湖水系清水工程全面開工。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瘦西湖進行的最大規模清淤。目前,瘦西湖河道清淤進展如何?記者昨天上午進行了實地探訪。這裡進行保水式的清淤記者在五亭橋上看到,施工人員正在清理局部堆土挖上來的淤泥。目前,工程正處於緊張而有序的清淤疏浚階段。記者注意到,在五亭橋的東西兩側,已經打造了兩道圍堰。「五亭橋是國家級文保單位,為確保它的安全,我們在橋的兩側施打圍堰,通過絞吸船進行保水式的清淤。」
  • 中外詩人中秋夜瘦西湖五亭橋吟詩作對共賞月(圖)
    中外詩人中秋夜瘦西湖五亭橋吟詩作對共賞月(圖) 2015-09-27 21:19:23 圖為中外詩人中秋夜瘦西湖五亭橋吟詩作對共賞月。
  • 中國最美的橋——五亭橋
    五亭橋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位於國家5A級景區——江蘇省揚州市瘦西湖內,是揚州市的地標建築,五亭橋始建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
  • 瘦西湖藏著個秘密 五亭橋小金山釣魚臺"三亭同框"
    釣魚臺出現在五亭橋橋洞  小金山風亭又在中間橋面  仲玉龍是一名攝影愛好者,幾乎每天都去瘦西湖散步,捕捉美景,他說,「瘦西湖是世界遺產大運河的遺產點之一,五亭橋和白塔也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作為文物工作者,我經常去瘦西湖,也是拍拍遺產點的圖片,工作需要嘛。」同時,他也表示,經常去瘦西湖都會有意外驚喜。
  • 揚州橋,清代高跨五亭橋(組圖)
    老揚州城裡河網縱橫,使古代揚州形成了「車馬少於船」的市內交通特點,或則日午畫船橋下過,或則入郭登船出郭橋,揚州人說白了,叫「一步兩個橋」。  根據橋梁養護所提供的普查資料,揚州始建於清代的橋梁12座。其中,瘦西湖上五亭橋是揚州市的標誌建築,被橋界泰鬥茅以升稱讚為中國古典橋梁中最美麗的橋。
  • 旅行攻略:北愛爾蘭,卡裡克索橋
    卡裡克索橋坐落裡於 北安 特裡姆 海岸 巴林 託 伊東 部,而卡裡克的海,是我見過最美的海,一切對於海的形容,都不足以概括這片海,孤獨的島,碧藍通透的海,和浮躁的人們,雜糅在一起,這裡也許幾百年如一始,不過是主角和發生的故事變了而已,從漁人捕魚變為重找路徑體驗,寂靜的卡裡克卻沒有絲毫變化,
  • VSL威勝利丨聚焦古橋 五亭橋
    揚州瘦西湖,每年都會吸引來無數遊客,去過揚州的一定知道五亭橋,有人說:「如果把瘦西湖比作一個婀娜多姿的少女,那麼五亭橋就是少女身上那條華美的腰帶。」五亭橋不但是瘦西湖的標誌,也是揚州城的象徵。五亭橋,別名蓮花橋,位於瘦西湖水道之上,始建於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仿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的;1990年,重修五亭橋橋亭。橋梁全長57.99米,寬6.16至18.77米,橋身中孔拱圈跨度7.13米。全橋為青條石砌築,橋墩由 12 大塊青石砌成,形成厚重有力的「工」字型橋基。
  • 揚州鎮江遊(2)——揚州二十四橋和五亭橋
          揚州的二十四橋和五亭橋在瘦西湖,瘦西湖的門票150元,不便宜,可來了揚州,總得進去看看吧,況且除了瘦西湖,揚州也沒啥地方可去了,好在都是半票。      從西門到北門,東門到南門,旅遊專線公交繞著瘦西湖開,我們選擇從東門進去,找兩橋一塔,然後橋邊亭下坐下休息,慢節奏,消磨了半日的時光。      瘦西湖,其實就是個大一些的公園,和杭州的西湖無錫的太湖沒法比。
  • 揚州瘦西湖古香古色亭臺樓閣,壯觀二十四橋
    如果你來揚州旅遊,有一個景點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它就是瘦西湖。瘦西湖是AAAAA級風景區。為什麼推薦去瘦西湖逛一逛呢?因為它不只有美麗的自然風光,更有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我覺得最能引起我的興趣的就是二十四橋了,因為有很多古代著名的詩詞當中都有提到過二十四橋。鄭燮就在《揚州慢》中寫到「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整個二十四橋由棧道和拱橋組成,拱橋的長度和它的名字相符為二十四米。
  • 昔冷今熱五亭橋
    文人筆記有些提及,如《浮生六記》的作者沈復,盛讚瘦西湖景色「閬苑瑤池,瓊樓玉宇」,自然包括蓮花橋;但其具體描繪僅是「橋門通八面,橋面設五亭,揚人呼為四盤一火鍋,此思窮力竭之為,不甚可取」。頗疑老百姓「四盤一火鍋」的生活化戲謔之語,幹擾了詩人們歌詠蓮花橋的詩意想像。乾隆年間只有一首詠蓮花橋詩:「橫流曠覽蔚藍天,忽起長虹臥巨川。一空中開餘十二,兩旁攢抱並頭蓮。」自注云:「蓮花橋中泓開一大空,旁二空。
  • 夜話瘦西湖
    每當下午到瘦西湖轉悠到晚上回家時,都能觀賞到瘦西湖夜幕下的美景。我曾拍攝過許多夜幕下瘦西湖的夜景照片,但從未拍過小視頻。 接下來請跟隨我的腳步和鏡頭,一起瀏覽瘦西湖夜晚下的靜謐和詩一樣絢麗色彩。 「 揚州好,高跨五亭橋。
  • 走進美麗揚州,暢遊俊美瘦西湖
    二十四橋明月夜,玉人何處教吹簫已經記不得多少次在瘦西湖遊覽了,記憶中總有十次以上吧。每次到瘦西湖遊覽都是不同感受。次次遊覽都要在二十四橋上極目遠眺,文人們常把瘦西湖比作婀娜的少女,其實我是來看這美少女的的……瘦西湖五亭橋
  • 瘦西湖,美!
    杭州有家喻戶曉的西湖,揚州也有聞名遐邇的瘦西湖。乾隆年間,來自杭州的詩人汪沆來到揚州,在遊覽了當地美景後,賦詩曰:垂楊不斷接殘蕪,雁齒虹橋儼畫圖。也是銷金一鍋子,故應喚作瘦西湖。做為世界文化遺產的瘦西湖成型於清代的康乾盛世時期,享有"園林之盛,甲於天下"之譽。瘦西湖景點眾多,比如包括五亭橋、二十四橋、釣魚臺等等。
  • 瘦西湖,今年第一次看來你
    正好,聽到導遊給介紹瘦西湖的由來,我倒真沒關注過,我以為是它狹長的緣故,風景跟西湖相近吧,所以叫瘦西湖。於是三人又想出了:『長西湖』、「金西湖」、「銀西湖」、「綠西湖」、「藍西湖」、「美西湖」等等,可沒有一個中意的。這時旁邊的書生說,你們說的話,我都聽到了,我看揚州的這個湖是可以與杭州的西湖相媲美,但清瘦過之,依我之見,稱『瘦西湖』可也。」「瘦西湖」三個字一出口,三個鹽商就佩服得五體投地,從此,「瘦西湖」的名聲就傳開了。
  • 揚州瘦西湖是西湖的山寨版?體驗後我沉默了,原來是這樣
    乾隆元年,詩人汪沆從家鄉杭州慕名來到揚州,遊覽豔麗精緻繁華不俗的瘦西湖後,由衷讚嘆瘦西湖的風光綺麗,並與家鄉西湖做對比寫下了「故應喚作瘦西湖」的詩句,因此很多人都覺得「瘦西湖」名字是從這裡來的,也是瘦西湖被稱為盜版西湖的一個重要理由。但事實並非如此,「瘦西湖」名字其實早在清朝初期就已經出現。清初揚州人吳綺在《揚州鼓吹詞序》中寫到:「城北一水通平山堂,名瘦西湖,本名保障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