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五亭橋——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瘦西湖上的標誌建築

2021-01-18 小張帶你遊遍天下

·仿北京北海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宛若瘦西湖的腰帶。橋上建有五座亭子,故名五亭橋,是揚州風景線的一個標誌。

五亭橋是清代為迎接乾隆南巡而設計建造的,黃瓦朱柱,配以白色欄杆,亭內彩繪藻井,具有南方建築的特色。橋下則是北方建築的厚實橋墩。

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教授曾評價:「中國最古老的橋是趙州橋,最壯美的橋是盧溝橋,最秀美的、最富藝術代表性的橋,就是揚州的五亭橋了」。

五亭橋是瘦西湖景區最經典的景點,也是遊人最多的一處景點了。距今已有兩百多年的歷史,因為五個亭子看著像盛開的蓮花,所以它還有個名字叫蓮花橋,從各個角度看都很美,它已成為揚州的地標。

五亭橋有15個橋洞,十五月圓之夜,每洞各銜一月,15個圓月倒懸水中,爭相輝映,泛舟穿插洞間,別具情趣。乘坐81路公交到二十四橋站下車步行1.1公裡到達五亭橋

瘦西湖最有識別性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五亭橋了,湖水潺潺流過,五亭橋在碧波蕩漾的湖水中間佇立。在五亭橋上遠眺釣魚臺,寒冬時節無人的釣魚臺,頗有遺世而孤立之感。

相關焦點

  • 張躍攝影:瘦西湖上風光好 別有洞天五亭橋
    張躍攝影:瘦西湖上風光好 別有洞天五亭橋 五亭橋 張躍 攝 瘦西湖為我國湖上園林的代表。隋唐時期,瘦西湖沿岸陸續建園。
  • 世界名橋;嘆息橋、瘦西湖五亭橋及卡裡克空中索橋等
    嘆息橋建於1603年,因橋上死囚的嘆息聲而得名。嘆息橋兩端連接著威尼斯共和國總督府(都卡雷宮)和威尼斯監獄,是古代由法院向監獄押送死囚的必經之路。死囚通過此橋之時,常是行刑前的一刻,因感嘆即將結束的人生而得名。
  • 世界名橋攫趣:嘆息橋、瘦西湖五亭橋及卡裡克空中索橋等
    嘆息橋建於1603年,因橋上死囚的嘆息聲而得名。嘆息橋兩端連接著威尼斯共和國總督府(都卡雷宮)和威尼斯監獄,是古代由法院向監獄押送死囚的必經之路。 二,江蘇省揚州市瘦西湖五亭橋。 五亭橋,又叫蓮花橋。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
  • 深度揭秘五亭橋的前世今生!
    五亭橋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位於國家5A級景區——江蘇省揚州市瘦西湖內,是揚州市的地標建築,五亭橋始建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的,又叫蓮花橋。
  • 中國最美的橋——五亭橋
    五亭橋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位於國家5A級景區——江蘇省揚州市瘦西湖內,是揚州市的地標建築,五亭橋始建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
  • 五亭橋除了煙花三月,其他的景色也令人流連忘返
    五亭橋(Wuting Bridge),別名蓮花橋,是中國江蘇省揚州市境內的一座橋梁,位於瘦西湖水道之上,是揚州市的地標建築之一,是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五亭橋北起於瘦西湖風景區,上跨瘦西湖水道,南至瘦西湖白塔、月觀,橋梁全長57.99米,寬6.16至18.77米,橋身中孔拱圈跨度7.13米。五亭橋是瘦西湖的標誌,其最大的特點是陰柔陽剛的完美結合,南秀北雄的有機融和。五亭橋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的。"上建五亭、下列四翼,橋洞正側凡十有五。"
  • 揚州橋,清代高跨五亭橋(組圖)
    老揚州城裡河網縱橫,使古代揚州形成了「車馬少於船」的市內交通特點,或則日午畫船橋下過,或則入郭登船出郭橋,揚州人說白了,叫「一步兩個橋」。  根據橋梁養護所提供的普查資料,揚州始建於清代的橋梁12座。其中,瘦西湖上五亭橋是揚州市的標誌建築,被橋界泰鬥茅以升稱讚為中國古典橋梁中最美麗的橋。
  • 煙花三月下揚州之揚州瘦西湖
    朋友們,今天由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我眼中的風景秀麗的瘦西湖景象。我們可以趁著早上遊人不多的時候,來到瘦西湖賞景。進入瘦西湖的園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以二十四橋一帶為中心的瘦西湖西部景觀。二十四橋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古代就有「二十四橋明月夜」的佳句。
  • 中外詩人中秋夜瘦西湖五亭橋吟詩作對共賞月(圖)
    圖為中外詩人中秋夜瘦西湖五亭橋吟詩作對共賞月。 崔佳明 攝  中新網南京9月27日電 (記者 崔佳明)9月27日是中秋佳節,有月亮城美譽的揚州在瘦西湖舉行中秋賞月詩會。當晚,正在揚州參加「瘦西湖虹橋修禊秋祀」活動的中外詩人聚首在瘦西湖五亭橋上吟詩作對共賞月。五亭橋是瘦西湖景點的核心,這裡是揚州最好的賞月地點。
  • 淺唱低吟:遊揚州瘦西湖詩詞六首(作者 劉凌林)
    按:釣魚臺是揚州瘦西湖一處著名景點,原名吹臺,是吹奏絲竹管弦之地。乾隆年間,鹽商江鶴亭等於今瘦西湖一帶建離宮別苑迎駕。一日乾隆遊覽瘦西湖,垂釣興起,於吹臺處垂釣,苦於無魚上鉤,尷尬異常。諸鹽商遣人攜活魚潛水下,舉荷葉,靠荷莖換氣,將魚掛於勾上,於是勾落魚起,皇帝異常開心。
  • 瘦西湖藏著個秘密 五亭橋小金山釣魚臺"三亭同框"
    釣魚臺出現在五亭橋橋洞  小金山風亭又在中間橋面  仲玉龍是一名攝影愛好者,幾乎每天都去瘦西湖散步,捕捉美景,他說,「瘦西湖是世界遺產大運河的遺產點之一,五亭橋和白塔也是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作為文物工作者,我經常去瘦西湖,也是拍拍遺產點的圖片,工作需要嘛。」同時,他也表示,經常去瘦西湖都會有意外驚喜。
  • 瘦西湖航拍,五亭大橋真的像荷花,宛如一幅寫意山水畫
    瘦西湖是揚州優雅奢華的象徵,剛到揚州就不能錯過,瘦西湖的美在於它的曲折,像一個苗條美麗的淑女,以「瘦」為特徵,湖面寬窄,河兩岸樹木稀疏,園林建築古樸多彩,各種詩畫都在其中得到體現。我習慣了從地面拍攝瘦西湖,你知道上帝眼中的瘦西湖是什麼樣子嗎?
  • 中國歷史上經典橋梁建築藝術!
    中國古代橋梁的建築藝術,有不少是世界橋梁史上的創舉,充分顯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非凡智慧與才能。 盧溝橋 五亭橋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是古代橋梁建築的傑作,位於國家5A級景區--江蘇省揚州市瘦西湖內,是揚州市的地標建築,五亭橋始建於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是仿北京北海的五龍亭和十七孔橋而建的
  • 揚州鎮江遊(2)——揚州二十四橋和五亭橋
          從西門到北門,東門到南門,旅遊專線公交繞著瘦西湖開,我們選擇從東門進去,找兩橋一塔,然後橋邊亭下坐下休息,慢節奏,消磨了半日的時光。      瘦西湖,其實就是個大一些的公園,和杭州的西湖無錫的太湖沒法比。
  • 中國最美五大古橋,圖2被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
    盧溝橋亦稱蘆溝橋,在北京市西南約15公裡處,豐臺區永定河上。因橫跨盧溝河(即永定河)而得名,是北京市現存最古老的石造聯拱橋。盧溝橋為十一孔聯拱橋,拱洞由兩岸向橋中心逐漸增大,拱券跨徑從12.35米至13.42米不等,橋身中央微微突起93.5釐米,坡勢平緩。
  • 中國古代十大名橋,每一座都是建築史上的奇蹟
    廣濟橋 位於廣東潮州東門外,橫跨韓江,聯結東西兩岸,為古代廣東通向閩浙交通要津,也是潮州八景之一。該橋始建於南宋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明朝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被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譽為「世界上最早的啟閉式橋梁」。有「一裡長橋一裡市」之說。
  • 江蘇旅遊:暢遊揚州瘦西湖(圖)
    沿長堤漫步而行,賞心悅目的弱柳拂岸,碧波蕩漾,花團錦簇的景色清香撲鼻,一路上分花拂柳。如果把杭州西湖比作豐滿嫵媚的少婦,那麼揚州瘦西湖可比作清秀婀娜的少女,因為杭州西湖給人一種雍容華貴的韻味,而揚州瘦西湖卻給人幾分纖柔羞怯的情意。多少年來,她那獨具的魅力,不僅使揚州人民喜往樂遊,也使不少海內外的文人名士為之傾倒,單單一個「瘦」字,就引出許許多多詩人的佳句。
  • 園林風景美如畫.揚州瘦西湖
    錦鏡閣:錦鏡閣是根據李鬥《揚州畫舫錄》中所述錦鏡閣重建的一座橋和樓閣合為一體的水閣,三開間飛簷重樓,形如品字,跨越一小河(夾河)之上,左右兩間橫跨兩岸,中間空著,可通小船,行人過河時必須從樓梯上第二層樓如過橋一般,然後從另一邊下樓梯到對岸。錦鏡閣現為水泥和木材混合建築。
  • 揚州瘦西湖有中國南方四大秋色之一,還有許多寶藏地,你知道嗎?
    鬱達夫曾評論說,瘦西湖二十四橋的明月是中國南方的四大秋色之一。今天Abby給大家分享的地方就是揚州瘦西湖。為什麼叫瘦西湖?,認為瘦西湖之名確實形象而貼切。,別名蓮花橋,是揚州市著名地標之一,中國古代十大名橋之一,有「中國最美的橋」之稱。
  • 奇妙假期陽春三月重遊揚州瘦西湖
    我借朋友前往揚州考察康養中心和訂購車輛之際打上順風車,選擇來揚州的瘦西湖旅遊。瘦西湖原名保障湖,位於揚州市城西北郊,總面積2000畝,水上面積700畝,遊覽區面積100公頃。瘦西湖世界文化遺產點、國家文化旅遊示範區、國家5A級風景名勝區,遊覽面積達2.5 萬平方公裡,是在清代康乾時期就已形成的湖上園林群,融&34;於一體,有&34;之譽,擁有徐園、小金山、五亭橋、白塔、二十四橋、萬花園、雙峰雲棧等名園勝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