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 丁洋濤 文 朱哲 圖
打今兒起,哈囉、青桔和美團(原摩拜單車)三大單車企業在鄭州的車輛投放份額將進入動態平衡狀態。
4月10日,記者從鄭州市城管局官網獲悉,鄭州市區共享單車市場投放總量將再次縮減至18萬輛。同時,鄭州市城管局分季度對單車企業考核,分數墊底兒的單車企業將核減3000輛投放份額,投放總量不變的情況下,空餘出的份額將獎勵給單車企業「優等生」。
這意味著,共享單車企業在鄭州的市場佔有率和利益格局,或將迎來新的平衡契機。
新規出爐
單車總投放量「瘦身」
12萬輛單車要限時清運
鄭州街頭為民眾出行提供多元選擇的共享單車,未來將迎來一波「瘦身」行動。
4月10日,記者從鄭州市城管局獲悉,該局公布的《鄭州市城市管理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市區共享單車管理的通知》中規定,從今年二季度開始,鄭州市區(除航空港區)共享單車投放總量最新確定為18萬輛,其中青桔、哈囉、美團(原摩拜單車)均為6萬輛。
此前,鄭州市城管局曾公布消息稱,截至2019年1月1日,鄭州共完成全市共享單車二維碼標籤備案工作,共計322950輛單車納入系統綁定監管。彼時,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其對共享單車接手實施管理前,已委託第三方公司測算出鄭州市區共享單車市場,總計配額為38萬輛,即可滿足市民總體需求。
但今年3月初,鄭州市區兩級城市管理部門在加強對單車疫情防控措施的檢查時披露:30萬輛共享單車已經消殺完畢,市民可放心騎行。意即,當前活躍在鄭州市區的共享單車,雖然較之2019年初有所減少,但至少還有30萬輛。
這也意味著,與最新規定的18萬輛定額投放量相比,大約有12萬輛超額共享單車將成為「黑戶」,美團、青桔、哈囉三家單車平臺要在通知下發15個工作日內,完成多餘車輛清運工作。
獎勵「優等生」
考核排名末位將讓出3000輛市場份額給頭名
共享單車解決了市民出行「最後一公裡」,但其亂停亂放、運維力量不足、清運維修不及時等問題,也給城市運行帶來了挑戰。
鄭州市城管局公布信息顯示,從今年二季度開始,季度考核成績將直接和各品牌單車投放量掛鈎。鄭州市城管局公布了2020年一季度鄭州市共享單車企業服務質量考核成績。其中,美團得分為71.4分,青桔69.5分,哈囉59.7分。
根據《關於進一步加強市區共享單車管理的通知》,排名第一名的企業增加3000輛市場份額,排名末位的企業在考核通報下發後的10個工作日內,核減3000輛市場份額,核減車輛封存並運離鄭州。
為提升對單車企業的監管效率,鄭州市城管局要求各單車企業開放後臺監管權限,根據現有市場配額上報市區投放車輛車鎖編碼資料庫。如此,執法隊員與辦事處管理人員即可通過掃碼定期抽查認定投放車輛的合法性,經核驗合規車輛低於60%的企業,將終止其在鄭運營資格,在核驗通告下發後10個工作日內完成車輛清運。同時,車輛停放秩序、車輛完好率等指標,都將影響企業最終考核評分。
為避免大量共享單車積壓影響市容,城管部門要求各單車企業要加大運維力量投入,必須滿足人車比例大於等於1∶1000,運維車輛比例大於等於1∶3000,在接到管理部門清運通知後,務必在30分鐘內趕到現場處理。
此外,如果單車企業在鄭州運營過程中出現新聞媒體負面報導或市民投訴,市、區兩級管理部門視情對單車企業約談、行政處罰、責令清運車輛、列入黑名單、終止運營等處罰。
投放量決定營收規模
新規催化市場利益再平衡
在鄭州市區單車出行市場規模既定的情況下,單車投放量決定了三家企業的營收規模,也決定了其能否在新政實施後脫穎而出。可以說,新規在一定程度上,將催化市場上三方企業的利益再平衡。
縱觀往期鄭州共享單車企業考核結果,除了已經基本被清出鄭州市區的ofo小黃車以外,其他三家尚存的企業考核評分排名均有變動,也都坐過第一把交椅。
但在鄭州市共享單車新規之下,各家重新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公平競爭」,過往成績全部清零。車輛數量一致、適用政策一致,如此一來,擴大單車市佔率的唯一途徑,就從以往的單純擴大車輛投放量,變成了以合規運營換取更多單車投放權。
共享單車企業也不得不由粗放的跑馬圈地式的擴張,變成依靠提供優質服務、承擔企業責任來獲得每季度的高評分,從而拿到更多的投放車輛的授權。不過,更多的投放權,也意味著更高的運維投入和車輛調度費用投入。
拋開目前各大單車企業常用的諸如App開機廣告、周邊產品售賣等盈利方式,騎行費才是其穩定的收入來源。
4月10日,大河報·大河財立方記者通過比較三家平臺在鄭州區域的單車騎行套餐,僅以月卡為例,目前,青桔單車騎行月卡費用為14元,美團單車騎行月卡費用為18元,哈囉單車為13.9元。除此之外,各平臺也針對不同用戶推出了騎行次卡,但綜合來看,預付款購買月卡更為划算。
但無論是從改善城市環境,還是提高用戶騎行滿意度,新規都為單車企業設定了一個良性發展的路徑,那就是通過合規高效經營,攫取更大的市場份額。這也讓三大單車企業相對固化的市場份額佔比,實現動態平衡。
責編: 劉贇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