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書單|外國文學有哪些好書值得期待:去年諾獎得主有新書

2021-01-08 澎湃新聞

新年到,諸多出版機構的新年好書已在計劃之路上「奔跑」。在2020年第一個周末到來之際,澎湃新聞記者特按華語文學、外國文學、社科學術分別整理了新年書單,以饗讀者。

《馬可瓦爾多》簡體中文版首次面試

「卡爾維諾作品」系列

該系列由譯林出版社於今年年初出齊第一批五本,包括《馬可瓦爾多》、《看不見的城市》和「我們的祖先」三部曲——《不存在的騎士》《分成兩半的子爵》《樹上的男爵》。其中《馬可瓦爾多》為簡體中文版首次面世。

伊塔洛·卡爾維諾是義大利當代具有世界影響的作家,對現代小說藝術和文學先鋒思潮產生巨大的影響。其最為人所知的《馬可瓦爾多》是卡爾維諾創作生涯裡一部承前啟後、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作品,卡爾維諾從此走向創作的黃金時代。也是從這個時期開始,卡爾維諾把早期對政治的關注轉移到了城市生活中,從而塑造了馬可瓦爾多這樣一個有著詩人氣質的小人物形象。卡爾維諾在這個系列故事中對城市生活的觀察和思考,也為其後來的代表作《看不見的城市》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保羅·索魯《旅行之道:來自路上的啟示》

在全球各地漫遊五十餘年之後,「現代旅行文學教父」保羅·索魯將自己讀過、寫過的有關旅行的哲思、洞見與智慧箴言濃縮在27個主題章節之下,結集為這本「文學愛好者旅行指南」。

書中有從索魯本人的遊記中摘錄的精彩散記,也有諸多文學大師書寫的旅行經歷和見聞。塞繆爾•詹森、斯蒂文森、海明威、亨利•詹姆斯、D. H. 勞倫斯、列維-史特勞斯、紀德、納博科夫……在去往異國他鄉的路上,作家們不斷觸及了廣闊幽微的風景與參差多態的人生,他們萃取異域視野下陌生的經驗,也由此探索著人類生存與思考的方式。該書由理想國於今年2月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東野圭吾《沉默的巡遊》

東野圭吾全新長篇小說。這是一樁眾目睽睽下的兇殺案,有華麗的多重反轉。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卻會給讀者特別的溫暖。東野圭吾曾說:「《沉默的巡遊》是我的集大成之作,希望能將《嫌疑人X的獻身》沒能拿到的愛倫·坡獎一舉拿下。」該書簡體中文版計劃於今年2月底上市。

《糜骨之壤》同名電影曾被提名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怪誕故事集》、《糜骨之壤》(暫名)

《怪誕故事集》是波蘭作家、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最新故事集。十篇中短篇小說都圍繞「怪誕」這個概念展開。既有充滿魔幻色彩的超現實主義寫作,有對歷史和神話的戲仿,也有深入日常生活的,對於人類生活狀態的摹寫;既有繁複的意象、詭譎的情節,也充滿荒誕的戲諷和黑色幽默。這些小說,每一篇都發生在不同的地域,每一篇都帶給我們全新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和我們自身的生活。

《糜骨之壤》(暫名)則是一個綜合了懸疑、偵探、童話等多種元素的神秘故事。小說的主人公雅尼娜是一位生活在波蘭偏遠山村的老婦人,她熱愛動物和自然,多次就當地頻發的偷獵事件給警局寫信。一個冬天,她的鄰居大腳突然死亡,是被獵到的一隻鹿的小骨頭噎死;此後兇案接二連三發生,隨著案件的內情被層層剝開,雅尼娜豐富的內心世界也在向我們呈現:她的孤獨與軟弱,勇敢與恐懼,對美的嚮往和對其被毀滅的憤怒……同名電影曾被提名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兩本新書皆由浙江文藝出版社於今年3月出版。

繁體中文版封面

喬治·桑德斯《林肯在中陰界》

這是美國鬼才作家、天才怪誕作家喬治·桑德斯榮獲2017年布克獎的作品,首次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引進大陸出版。

《林肯在中陰界》一經推出,便震動了歐美文壇,並成為《紐約時報》暢銷書榜銷量冠軍。小說講述了南北戰爭期間,林肯時年 11 歲的兒子威利突然病逝。於悲痛中,林肯來到墓地,與死去的兒子以及滯留在中陰界的形形色色的鬼魂對話。藉由這些鬼魂的講述,我們看到他們生前的種種執著與不幸,也看到作為總統的林肯在家國之間的艱難抉擇。該書預計於今年4月由浙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松本清張短經典」系列

該系列包括日本推理小說作家松本清張所著《共犯》《眼的氣流》《憎惡的委託》,收錄《恐嚇者》《愛與空白的共謀》《青春的彷徨》《典雅的姐弟》《遠距離的女囚》《點》《潛在光影》《影》《忐忑》《暗線》《美麗虛像》《鈴蘭花》《明信片上的少女》《大臣之戀》《金色日環食》等經典短篇小說。

「如今的推理小說,太過輕視動機。對此我覺得非常不滿。」松本清張曾說,對動機的追求,換言之就是性格描寫,其實就是描寫人物。該系列由九久讀書人首次引進大陸,計劃於今年3至4月出版。

馬庫斯·蘇薩克《克萊的橋》(暫名)

這是《偷書賊》作者馬庫斯·蘇薩克突破性新作,是充滿心碎與感動的家族史詩。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故事,故事裡總有一座橋,這座橋,就是家人。鄧巴家的男孩們面對著母親病逝、父親離家。有天父親突然回到家,他希望兄弟五人跟他去蓋一座橋,五人中只有克萊願意答應。該書計劃於今年4月由新經典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雨果·克勞斯《比利時的哀愁》

《比利時的哀愁》以第二次世界大戰為背景,借十一歲少年路易斯的視角,勾勒出社會動蕩不安的生活畫卷與複雜激進的歲月影像。

雨果·克勞斯是比利時國寶級作家,是少數堅持用弗拉芒語創作而享譽世界的文學巨擘。《比利時的哀愁》是他傾力七年完成的自傳性質巨作,有歐洲大陸的「百年孤獨」之稱。作家庫切評價它是「戰後歐洲最偉大的小說之一」。該作品將於今年4月由譯林出版社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大衛· 福斯特· 華萊士《無盡的玩笑》

這是美國天才作家大衛· 福斯特· 華萊士的曠世巨作,入選《時代》評選的1923 年以來世界百部最佳英語長篇小說。今年5月,這部備受關注的奇書將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首次引進大陸出版。譯者俞冰夏的中文版翻譯達100 萬字,它將全景呈現被欲望與娛樂操控的當代社會,揭示人類困境的根源。

繁體中文版封面

喬納森·弗蘭岑《純潔》 

《純潔》(中文簡體版譯名)是《自由》之後,弗蘭岑書寫網絡時代的傑作。《紐約時報》評:「弗蘭岑最為輕快、最少自我同時又最為私人的小說。」

睿智、充滿性魅力、有謀殺前科的網絡英雄沃夫,外號「純真先生」,遇上對世界真相知道太少的少女碧普,本名「純真」。他們互相吸引,卻也彼此猜忌。他向她坦承罪行、想得到最直接的信任與愛,而橫亙在他們之間的,是再也回不去的純真。

《純潔》臺版譯名為《純真》。大陸簡體中文版由新經典首次引進,計劃於今年5月出版。

伊恩· 麥克尤恩《我這樣的機器》

麥克尤恩首次觸及科幻題材的新作,重建「麥克尤恩式」的80年代平行世界裡的英國。該書由上海譯文出版社計劃於今年6月出版。

這個故事的背景設定於20世紀80年代平行世界的倫敦,彼時人工智慧研究已經遠遠超過了我們當前的發展水平。英國在馬島戰爭中落敗後,託尼·本恩當選為英國首相,圖靈也沒有自殺;與此同時,32歲的倫敦人查理開始了兩段新的關係:一,他愛上了樓上的鄰居米蘭達;二,他用繼承來的錢購買了一款新型人形機器人「亞當」。「亞當」擁有以假亂真的智能和外觀,能夠完成逼真又不失自然的動作和表情變化。在米蘭達的幫助下,查理重塑了「亞當」的性格,於是一組奇怪的三角戀關係漸漸形成……

小說中麥克尤恩給了圖靈他應得的生命,而非受到審判、監禁、自殺。在小說中,他生活在老年,尊敬和崇敬之中,他的作品創造了技術奇蹟。麥克尤恩在小說中探討了人類與人工智慧的區別,究竟是什麼使我們成為人類——我們外在的行為還是內在的生命?機器人能夠明白人類的心嗎?這部極富啟示意義的小說將帶給讀者深入的思考,對於那些人類無法掌控的技術,提出警告。

安東尼奧·洛博·安圖內斯《審查官手記》《在世界盡頭的土地上》

1942年生於裡斯本的安東尼奧·洛博·安圖內斯是葡萄牙國寶級作家,2007年獲得葡萄牙語文壇的最高榮譽卡蒙斯文學獎。《波士頓環球報》評價:「當安圖內斯把所有心思用在寫作上時,他的作品讀起來有威廉姆·福克納或路易-費迪南·塞利納的感覺。」今年安東尼奧·洛博·安圖內斯的《審查官手記》《在世界盡頭的土地上》將由中信出版集團·大方首次引進大陸。

《小津安二郎全日記》

小津安二郎是日本電影史上三大導演之一,和溝口健二、黑澤明鼎足而三,也是世界電影史上風格鮮明、辨識度極高的大師級導演。國內外知名電影人侯孝賢、賈樟柯、維姆·文德斯、是枝裕和等等都對小津推崇備至。

本書由日本小津安二郎研究最權威學者田中真澄編注,由小津電影及文化學者、知日翻譯家周以量翻譯。這是《小津安二郎全日記》在華語世界首次翻譯引進,將由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

查妮爾·米勒《知曉我姓名》

2015年,斯坦福校園性侵案震驚全美。化名為艾米莉·多伊的受害者面對法庭的不公判決,寫下七千字的證詞,這份證詞被美國國會認為是「繼《湯姆叔叔的小屋》以來美國最重要的歷史文檔之一」。

2019年,艾米莉·多伊以真名出版回憶錄《知曉我姓名》,她不願沉默,不願是符號化的受害者,而將在書寫中重新獲得名字和尊嚴。這本書既是公開的愴痛,也是自我的療愈,既是沉默的飲泣,也是大聲的呼喊。查妮爾·米勒,這個勇敢的女孩有華裔血統,中文名字叫作張小夏。《知曉我姓名》計劃於今年6月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首次出版簡體中文版。

《因為她蠢》日文版封面

姫野薫子《因為她蠢》

這是一部「讀完100%讓人不爽快」的青春小說。

2016年,日本發生了一起震驚全國的性暴力案件。日本頂級學府東京大學的5名男性高材生在將一名普通私立大學女生灌醉後集體對其實施了一系列猥褻行為,本書根據此事件改編而成。

東大學生集體猥褻事件中,備受大眾指責的為何是學歷平平的受害女大學生?為什麼不是「完美受害者」,就要被稱為「偽裝的受害者」?隱藏在「猥褻事件」背景下的校園暴力、校內性別歧視、文科歧視……圍繞在日本大眾內心的「以學歷分階級」的意識,都是讓人心痛的「超越事實的真相」。該書計劃於今年7月由中信出版集團·無界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凱特·柯克派屈克《成為波伏娃》

這是自有關波伏娃的信件、早期日記和給情人克勞德·蘭茲曼的信在國外出版以來,西蒙娜·德·波伏娃的第一部傳記。

波伏娃說過:「一個人不是天生成為女人,而是變成女人的」。這位傳奇女性的小說《名士風流》贏得了龔古爾文學獎,《第二性》被稱為「女性聖經」。她和薩特保持了50多年的開放性愛情關係,但是在2018年才曝光的信件中,她給電影製片人克勞德·蘭茲曼寫道:「你是我的命中注定,你是我的永恆不朽,你是我的一生一世……」。

本書將薩特從他在公眾想像中佔據的浪漫巔峰轉移開來,全面、詳細的審視了納爾遜·艾格林、奧爾加·科斯基耶維奇、雅克-洛朗·博斯特和克勞德·蘭茲曼等人的愛情對波伏娃一生的重要影響。翔實的資料配以珍貴照片資料,波伏娃生活的許多細節在此處得以展現。該書計劃於今年12月由中信出版集團·無界首次引進大陸出版。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新年書單|社科學術有哪些好書值得期待?
    新年到,諸多出版機構的新年好書已在計劃之路上「奔跑」。在2020年第一個周末到來之際,澎湃新聞記者特按華語文學、外國文學、社科學術分別整理了新年書單,以饗讀者。他會穿上有傳承的深藍色校服,和其它「小愛因斯坦」們一起學習,而作為太郎的母親,自己則會像太郎同學的嚴苛父母們一樣,沉浸在自己孩子的天才成就之中。自此,他們將會過上日本成功精英式的生活。然而,事情並不如槙原想像的那樣。進入私立小學只是長期嚴酷競爭的開始。學校中有非常激烈的內部競爭,教育體系嚴苛,孩子與父母的壓力奇大。這一現象不僅在日本,在全球其他國家也有多見。
  • 諾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新書《衣櫃》上架
    央廣網上海9月7日消息(記者傅聞捷 通訊員易肖奇)近日,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推出了新晉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的小說集《衣櫃》。這是自今年7月引發熱潮的《怪誕故事集》之後,浙江文藝出版社策劃出版的又一部備受期待的託卡爾丘克作品,也是該社託卡爾丘克作品系列(共九部)中的第二部。本書從波蘭語原文直接翻譯,完全根據原著編排,直觀展現了託卡爾丘克作品的原貌。
  • 2020京東文學盛典:60+本好書推薦書單新鮮出爐
    2020京東文學盛典自8月31日開啟以來,經過了第一階段面向社會各界人士廣泛徵集並列出100本年度文學作品的書單,讀者通過點擊「增加閱讀值」推介心目中的優質好書,於9月27日正式結束第二階段全民薦書環節。
  • 探訪諾獎得主的「門羅書店」:維多利亞文學活動中心
    我不禁跟朋友感嘆:看來在加拿大,文學比在中國更小眾,去年此時,有哪個中國人會不知道莫言呢?門羅書店推重加拿大當代小說家又過了兩天,我去溫哥華島維多利亞市看望住在島上的朋友,朋友開車到輪渡碼頭接我,見面就說:「前兩天愛麗絲·門羅還在島上,十號那天一早很多記者圍在門羅書店門口,但老太太沒露面。」
  • 與諾獎得主面對面
    新華網德國林道7月1日電(記者唐志強)「不要害羞,無論是茶歇還是在其他社交場合,抓住機會去接觸那些諾貝爾獎得主!」德國林道諾貝爾獎論壇委員會主席康特斯特·貝蒂娜·貝納多特1日對數百名來自全球各地的青年學者呼籲。當天,第62屆林道諾貝爾獎得主論壇在德國南部小城林道開幕,來自全球69個國家和地區的約590名青年研究人員將在今後一周裡近距離接觸27名諾獎獲得主。
  • 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20大好書」與「最美的書」!
    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20大好書」與「最美的書」的評選,首先由我社各編輯部室從2020年出版的新書中提名得出參選書單,而後由九位專家、學者、媒體人組成的評委會對初選書目進行評選。2020年12月15日下午,經評委會投票,最終產生了「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20大好書」及「人民文學出版社2020年最美的書」。
  • 直擊諾獎 | 歷年諾獎得主帶你親歷最強大腦的頂級書單
    其實,各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著作中都有非常好的科普性作品,理論有趣,深入淺出,可以簡單高效地了解經濟學中的前沿知識。本期我們精選了歷年諾貝爾獎得主權威著作和力薦好書,帶你一起品讀大師經典。01.諾獎得主相關著作2020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
  • 2019年,這些新書值得我們期待
    我們從近期「開卷信息」公布的暢銷書單中發現,暢銷榜排名基本很少動搖,以經典老書(例如餘華的《活著》)和東野圭吾的推理系列為主,鮮有新書登榜。這一方面體現出了經典作品確實經久不衰、廣受歡迎,另一方面,圖書市場的多元性也令人擔憂——畢竟,我們期待未來會有更多的好書出現。
  • 石黑一雄、村上春樹……這些外國文學值得期待
    新年到,諸多出版機構的新年好書已在計劃之路上「奔跑」。在2021年第一個周末到來之際,澎湃新聞記者特按華語文學、外國文學分別整理了新年書單,以饗讀者。《克拉拉與太陽》[英] 石黑一雄 著宋僉 譯這是英籍日裔作家石黑一雄自2017年摘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出版的首部長篇小說,已成為2021年萬眾期待的文壇盛事之一。
  • 好書搶先看 | 近期最值得期待的新書來了
    好書搶先看 | 近期最值得期待的新書來了 2020-04-26 1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展望2021|石黑一雄、村上春樹……這些外國文學值得期待
    新年到,諸多出版機構的新年好書已在計劃之路上「奔跑」。在2021年第一個周末到來之際,澎湃新聞記者特按華語文學、外國文學分別整理了新年書單,以饗讀者。小說榮獲澳大利亞最高文學獎「邁爾斯·富蘭克林獎」,併入選《理想藏書》英語文學書單前50名,被譽為戰後澳大利亞的百科全書。該書即將由浙江文藝出版社推出。
  • 諾經濟學獎得主讚譽塞在東地中海區域發揮作用
    原標題:諾經濟學獎得主讚譽塞在東地中海區域發揮作用 來源:駐賽普勒斯共和國大使館經濟商務處據《賽普勒斯郵報》6月16日報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美國著名經濟學家傑佛裡·薩克斯在6月12日接受塞通社採訪時,讚揚賽普勒斯在東地中海地區可持續發展中所發揮的作用
  • 【新書推薦】2017年,哪些新書值得你我期待?
    各家2016年好書榜單已經齊備,想必你已把不少心儀之書放進了購物車,那麼,2017年我們該讀點兒啥?全國三大書展之一的北京圖書訂貨會即將開幕,一大波新書已在路上。界面文化(ID:BooksAndFun)趕在訂貨會之前為你呈上這一份熱氣騰騰的新年厚禮:「2017期待之書」書單。在「買買買」和「讀讀讀」之外,願我們能夠一直保持對智識和文學的熱盼,享受更多閱讀的美好與快樂。
  • 2020新書淘寶之文學:以文學的力量勇攀高峰
    2020圖書訂貨會期間,作家出版社將會有一批有看點的精品好書出版。韓敬群說,一方面,需要慢慢耐心等待好作家好作品的出現,另一方面也要主動出擊,抓一些好作品,比如2020年將推出的鐘求是的《等待呼吸》(暫定名)寫命運的波譎雲詭,愛情的千迴百轉,這部非常優秀的長篇小說,也很值得期待。
  • 諾獎得主賽珍珠《大地》三部曲再版
    她是「最能讓西方了解中國的作家」 她的作品是再現百年前中國農民關於土地的信念史 諾獎得主賽珍珠《大地》三部曲再版 還有一位諾獎作家的獲獎作品,寫的也是中國人與土地的關係,那就是美國作家賽珍珠和她的作品《大地》。  2019年11月,由聯合讀創出品的賽珍珠《大地·三部曲》(《大地》《兒子們》《分家》)全新未刪節版與中國讀者見面。此次譯本由中國社科院著名學者王逢振、師從學者朱光潛的著名翻譯家韓邦凱等人傾力獻譯。
  • 對不起,我不要諾貝爾獎:那個第一個拒絕諾獎的男人,他有何底氣
    我喜歡文學,對諾貝爾文學獎關注比較多。文學獎今年沒有出現,毫無疑問是有些遺憾。不過今天便說點有趣的,歷史上最奇葩的諾獎得主。說是奇葩,乃是因為,這一位諾獎得主拒不接受諾獎的獎勵,甚至是有些瞧不起諾貝爾獎。這位便是法國的著名文學家,哲學家薩特。
  • 諾獎得主克萊齊奧:寫作像是旅行 閱讀跟著感覺
    諾獎得主克萊齊奧:寫作像是旅行 閱讀跟著感覺 2008年10月14日 12:53 來源:東方早報 發表評論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上周揭曉之後,諾貝爾獎官方網站
  • 屠呦呦獲諾獎 媒體盤點歷任中國領導人的諾獎情結
    10月5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致信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祝賀屠呦呦獲諾獎。微信公共號「政事兒」(gcxxjgzh)梳理發現,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和習近平等領導人都同樣關注諾獎,或接見諾獎獲得者、或閱讀諾獎作品等。以下為文章原文:10月5日起,媒體及社交網絡因為一個中國老人的名字而沸騰:屠呦呦。
  • 理察·塞勒:從差點輟學到諾獎得主
    理察·塞勒:從差點輟學到諾獎得主【名詞解釋】理察·塞勒於1945年9月12日出生於新澤西州東奧蘭治,他是行為經濟學的最知名的理論家之一,曾獲得文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1995年開始在芝加哥大學任教,主要研究領域是行為經濟學、行為金融學與決策心理學。塞勒還曾客串出演獲得2016年奧斯卡最佳改編劇本獎的電影《大空頭》。
  • 6月值得關注的日文新書好書
    這次的日文新書好書分5類,漫畫、小說、寫真、畫集、日語學習。吉川英治文學獎、江戶川亂步獎等重要獎項得主,擅長在生與死的故事中表現人性的善與惡。羽生結弦的天賦表現在他不僅有很強的跳躍能力,還有其他男選手所不具備的柔韌性,貝爾曼旋轉得心應手。身上有著獨特的偶像魅力和精神力量,冰上姿態舒展開放,肢體古典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