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461年,圍繞著北信濃的川中島地區,日本戰國大名武田與上杉,爆發了第四次川中島戰役。這一次戰役中,雙方都投入了大量兵力,全力以赴,都希望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消除自己的威脅。戰役開始時,武田動員兩萬人,上杉動員一萬八千人,但是為了保證退路,留下了五千人作為後備,因此上杉軍本陣只有一萬三千人,武田方在人數上佔據優勢。
倘若就此決戰,或許雙方會打個平手,但是武田的勝算更大。因此上杉謙信沒有選擇正面決戰,而是在地勢險要的妻女山布陣。上杉軍佔據地利,武田顯然不能強攻。起初武田方希望等到上杉軍糧耗盡,主動下山。但是謙信不惜違背仁義,為了搜集軍糧,在妻女山上展開亂補。這就讓武田意識到,想要讓上杉軍主動下山幾乎是不可能的。
於是主戰派佔了上風,家主武田信玄也同意了主動開戰。問題是不能強攻,該如何打這一仗?正當武田方無計可施時,軍師山本勘助偶然得知,川中島地區將會有大霧,於是決定利用大霧,派出分隊奇襲妻女山,將上杉軍逼下妻女山,而另一分隊則在山下迎擊。這一計策看似天衣無縫。但是山本勘助百密一疏,他只意識到武田方急需與上杉決戰,沒有意識到上杉方軍糧耗盡,也急著下山。
如果這場大霧也被上杉得知的話,上杉會怎麼做呢?如果是我,一定會趁這場濃霧掩護大軍下山。因為再這麼耗下去,只有餓死。所以什麼上杉謙信看到海津城內炊煙增加,從而識破山本勘助的計策,都是扯淡。上杉軍識破山本勘助計策,最主要的原因是,上杉軍也知道這場大霧,所以也想用這場大霧脫身。
不過讓人感到不解的是,上杉軍是如何將保密工作做得如此到位?因為武田的上山部隊,不是傻乎乎的,不管不顧直奔妻女山山頂。而是在行軍的過程中不斷派出斥候,so?上杉軍是如何做到,殺死所有武田方的斥候?只要有一名斥候逃脫,武田大軍便會立即折返。這樣一來陷入困境的就是上杉軍了。
好了,不管那些令人費解的事情。戰役的結果是,武田慘勝,事實上說是平手也可以。戰役的結果我們先不看,有一個問題是,如果武田贏下川中島合戰,能夠趁勢攻入越後嗎?這裡的贏,不是指的武田計策被識破的慘勝,而是指的武田計策成功的大勝。上杉軍受到重創,甚至上杉謙信也被殺死。如果上杉謙信被殺,那上杉本陣的一萬三千人就等於打了水漂。
但即使如此,消滅一萬三千上杉軍的武田,在戰後還有能力攻入越後嗎?我認為沒有能力,不提你打敗一萬三千人,需要犧牲多少士兵。就算是損失了一萬三千人,上杉方在北信濃仍然擁有一萬五千人。五千是留在善光寺的後備,還有一萬是謙信的姐夫政景,留守春日山城的部隊。
精疲力盡的兩萬人,有能力攻擊一萬五千人據守的春日山城嗎?我認為不可能,不過上杉謙信如果戰死,越後的凝聚力一定會大打折扣,日後武田方的調略應該會比較順利,至於武力攻下越後,又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成功。
各位網友對此又有什麼看法?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與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