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葬於明孝陵,為什麼600年來卻無人敢盜?

2020-12-16 騰訊網

明孝陵是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與馬皇后合葬之墓,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的皇家墓葬之一,現在已經成功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成為南京市唯一的文化遺產中心。帝王墓葬一般都會被盜墓者覬覦,保存完好者甚少。而明孝陵卻相對完整的保留至今。明朝康熙皇帝都曾五次祭奠明孝陵。這座帝陵一直被疑雲籠罩,充滿神秘的色彩。

朱元璋是明代的開創者,公元1368年在新宮南京登上皇位。據記載,朱把死後之所也選在南京,明孝陵定址的原因和經過是:「鐘山上有雲氣,浮浮冉冉,紅紫間之,人言王氣,龍藏蛻焉。明太祖與劉誠意、徐中山、湯東甌定寢穴,各志其處,藏袖中。三人合,穴遂定」。寢址選定後,於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帝陵正式開始建造,主體工程在兩年時間完成。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秋七月「皇后崩」,「葬孝慈皇后於孝陵」。一直永樂十一年(公元1413年),明孝陵的局部工程才正式完成。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天性多疑,治國章法非常嚴厲,特別是對輿論控制十分嚴格。古有「刑不上大夫」。而在洪武朝,士大夫在朝堂上被杖責不過是家常便飯,尤其是言官經常在上奏後,觸怒朱元璋,當堂被鞭笞,有的還會被當庭杖死,因此很多官員為保命甚至都稱病不上朝。朱元璋晚年時候更嗜殺戮,死在其手上的人高達十萬餘人。

據說朱元璋因殺戮過多,害怕死後墓穴被盜,於是在臨死前下了一道密旨,以保護墓穴。就在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元璋駕崩,享年71歲。在出殯當天,應天府的城門全部打開,皇家車馬全部出城,每個城門都有棺槨帶出,最後並不知道棺材被埋在了何處。在古代很多帝王在死後都會設疑塚,但是朱元璋並沒有。葬禮都充滿神秘感,很多人都不清楚朱元璋是否真的被埋葬在明孝陵之中。

由於出殯時的神秘感,後世之人就會懷疑朱元璋是否真的葬在明孝陵之中。正如很多帝王的墓葬一樣,時隔已久連是否真的是其墓穴都無法證實,歷史學家克羅齊說過「一切真歷史都是當代史」。不過還有不少歷史學家及考古工作者們利用精密的儀器對明孝陵勘探和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績。值得注意的是,明孝陵是朱元璋花費大量的人力與物力 歷時良久建造而成,更是馬皇后的安眠之地,朱元璋與馬皇后生前也是伉儷情深,因此朱元璋很可能就被安葬在孝陵之中。

值得慶幸的是明孝陵至今仍然保存的十分完整,明孝陵的設計非常巧妙,很多帝王為了顯示自己的偉大,墓道基本上是直通到自己的棺材所在地,彰顯帝王之氣。而明孝陵的墓道彎彎曲曲,一眼根本都看不到棺材在哪,也無法找到通往墓葬的真正道路。當然這也有效阻止了古時盜墓賊入墓。

而到了近現代,破壞武器已經增多,比如炸藥等都是這些原始的防護所不能夠阻擋的。但明孝陵離南京城很近,如果使用現代武器,很顯然會驚動南京警方,於是很多盜賊不敢動明孝陵。就連民國時期用炸藥炸開慈禧太后定東陵的孫殿英都束手無策。值得注意的是,清朝政權穩定後,為了維護封建統治的需要,對歷代帝王的陵墓採取了保護措施,而明孝陵也正好得到管理,康熙帝南巡時曾親自到孝陵拜謁,還下令要保護好明孝陵。

無論是有意為之還是無心之舉,明孝陵能夠完整的保存到現在,真是一大幸事。

相關焦點

  • 朱元璋的明孝陵,為何600多年無人敢動?
    明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一統江山建立明朝,從此,一個由漢族人民建立的封建王朝開始了長達276年的生涯。提起明朝,不得不提的就是明太祖朱元璋,作為一個從乞丐逆襲到一國之君的人物,朱元璋一統江山靠的就是自己的鐵血手段和出色的軍事頭腦。
  • 古代皇陵幾乎都被盜過,但為何朱元璋的明孝陵,600年來無人敢盜
    朱元璋死後葬在南京,並與自己的髮妻馬皇后合葬於明孝陵。然而非常有意思的是,正常情況下一個王朝只要滅亡,那他們的皇陵就一定會被盜挖,尤其是開國之君的皇陵,因為這裡面的寶物肯定不會少。但奇怪的是,明朝儘管已經滅亡了600多年,但朱元璋的明孝陵卻始終沒有被盜挖,甚至連一個盜洞都沒有出現過。那麼,這到底是因為什麼呢?備註,以下內容皆為昊童個人看法,不喜勿噴,謝謝。
  • 朱元璋去世600多年,陵墓中珠寶文物眾多,為何百年來無人敢挖?
    朱元璋的陵墓--明孝陵 在歷史上,許多帝王的陵墓都被盜墓賊所光顧過,而朱元璋的明孝陵到現在已經過去600多年了,卻倖免於難,這是為什麼呢? 明孝陵最初並不是叫做「明孝陵」,這是因為在陵墓建造好的第二年,馬皇后去世,在同年的九月份葬入了地宮之中,而「孝」是取自於馬皇后諡號中的孝而得來的。
  • 朱元璋陵墓600年從未被盜,為何無人敢動?背後原因很讓人意外
    在此之前,皇帝無疑是中國最高的統治者,屬於說一不二的存在,幾乎無人能夠反抗,尤其是開國皇帝。然而,眾所周知,不僅是中國,包括外國在內的許多國家封建時期的最高統治者都十分注重自己的墓穴,渴望在死後也能夠如生前一般輝煌。因此,歷朝歷代的統治者都會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自己的墓穴。然而隨著朝代的更迭,許多統治者由於其殉葬寶物眾多,常常不能如願,被廣大盜墓者所光顧。
  • 此墓600年無人敢盜,曾國藩孫中山下跪祭拜,洪秀全痛哭稱是其不孝子!
    近代以來,盜墓之風盛行,最著名的是清末孫殿英公開的對清朝皇陵進行公開盜掘,而其他大小盜墓賊早就將古代各大皇陵古墓光顧遍了。但是下面這個陵墓下葬之後600多年無人敢盜,現在裡面珍寶保存完好。而且曾國藩、孫中山進城後都來下跪祭拜,洪秀全下跪痛哭自稱不孝子。
  • 明孝陵為啥運氣這麼好,600年來無人敢盜?專家:主要三點原因
    然而規模宏大、陪葬豐富的明孝陵,修建600餘年,竟一直沒有遭受到盜墓賊的毀壞,著實奇異。因為朱元璋沒當皇帝之前,幹過盜墓的行當,了解盜墓賊的盜墓方法,所以自行設計了防盜的墓地。更有甚者認為,明孝陵所葬的並非朱元璋。直到1997年,考古專家再一次對明孝陵進行全面考古後,終於解開這個謎題。不由感慨,朱元璋實在太聰明。考古專家發現,明孝陵的設計不僅極盡精巧,而且區別於之前的墓葬,在承襲舊制的基礎上獨具一格,有很多的創新。古時的墓葬,凡是依山建造的陵寢,均是按照自上而下的方式開鑿,深度合適之後進行左右延伸。
  • 朱元璋的孝陵為何600多年沒人敢挖?盜墓賊:實力不允許
    朱元璋的陵墓為何600年來無人敢挖?並不是盜墓賊不想挖,而是他們沒有機會挖。這裡說的機會,一是沒人給他們機會挖,二是他們實力不允許。朱元璋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建立了大明朝,其功績足以媲美漢高祖劉邦。朱元璋於公元1368年建立大明朝,歷經276年的時間,前後共有16任皇帝。在明十三陵中,共埋葬了13位明朝皇帝。而朱元璋恰恰就是沒有埋在十三陵中的那三個皇帝之一。
  • 朱元璋死後留下兩大謎團,至今無人能解
    要說最傳奇的古人,毫無疑問應該是朱元璋。朱元璋是一個真正的無產者,在一無錢財,二無依靠的亂世,憑藉自身努力和機緣巧合,從一無所有到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上任之後懲治貪官,恢復民生,開啟洪武之治,從這些來看,朱元璋的謀略智慧,絕非一般人能及的。
  • 從明孝陵說開了去 南京十朝都會開國君王陵墓風水
    東晉司馬睿卒於323年,葬於建平陵(南京市北極閣)東晉政權在於死後存活97年。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卒於422年,葬於初寧陵(南京城東麒麟門外的麒麟鎮),劉宋政權在其死後存活了57年(亡國於479年)南齊開國皇帝蕭道成卒於482年,葬於泰安陵(鎮江丹陽,靠近南京),南齊政權在其死後只存活了20年。
  • 朱元璋明孝陵的傳說
    去過南京的人都知道,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墓,在南京東郊的紫金山,叫明孝陵。史書記載,裡面安葬的是朱元璋和大腳馬皇后。但民間有一種說法,說孝陵裡只有馬皇后,朱元璋並沒有埋在明孝陵,所謂的孝陵只不過是一座疑冢而已。曹操設疑冢很多人都知道,朱元璋設疑冢的說法還是讓很多人覺得新鮮。
  • 朱元璋臨死前最後一個計謀,讓後人頭疼600年,至今無人知曉真相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雖出身貧苦,放過牛,當過和尚,做過乞丐。但卻智勇雙全,神威英武,收攬英雄,北伐中原,平定四海,君臨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在位期間納諫如流,求賢若渴,重農桑,興禮樂,褒節義,崇教化,制定的各種法規都很相宜,前所未有。
  • 朱元璋臨終前設一計,讓後人困惑了600年,成為千古之謎!
    說起中國的皇帝我們會想到很多,今天我們來說說一位傳奇的皇帝,那就是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他的一生非常的傳奇,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都知道,朱元璋出手非常為貧寒,而且從小就給地主家放過牛,還當過和尚,更是當過乞丐,但是出身貧寒的他卻能做上明朝的開國皇帝,這一點不得不讓我們佩服,朱元璋的一生真的是充滿了傳奇的色彩。朱元璋在臨終前更是設下了一計,這個計策讓後人困惑了600年,成為千古之謎。
  • 原創 孤獨明孝陵:帝王陵寢裡程碑
    而這種建築式樣是由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首創的。 中國帝王陵寢形制經歷過一個漫長的發展過程。我國早期的墓葬是沒有封土和墳丘的,大約從周代起出現封土墳頭,到戰國時代,就普遍流行墳丘式的墓葬了。而墳墓的大小、高低是顯示墓主等級的標誌,帝王作為一國之主,其墓當然必須是最高大的,因其大如山陵,故稱之為「陵」。
  • 明朝共16位皇帝,為什麼皇陵叫做十三陵?誰的陵墓不在十三陵中
    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今南京)稱帝,為明朝皇帝,正式建立明朝。
  • 明朝有16位皇帝,為何明皇陵卻叫十三陵?誰的陵墓不在十三陵呢?
    北京十三陵又叫明十三陵,是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但明朝總共有十六位皇帝,為什麼只有十三位皇帝陵墓?為什麼另外三位皇帝死後不去十三陵呢?那三位帝王是誰?朱元璋、朱允炆、朱祁鈺三位皇帝,因不同的原因,沒有進入北京十三陵。朱元璋朱元璋,明朝開國皇帝,建都南京。它是一位勵志皇帝,歷史上聲望很高。1398年,朱元璋在南京去世,享年71歲。
  • 明孝陵朱元璋的墓,「明」字多一橫,有人懷疑是康熙帝有意為之
    南京最有名的景點莫過於明孝陵,這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與皇后的合葬陵墓。明孝陵的位置在今南京市玄武區紫金山,全部佔地面積達到170萬平方米,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帝王陵墓之一。如果有心的朋友可能會發現,明孝陵墓碑上刻著這麼一行字,此山明太祖之墓,其中「明」字的「日」字旁,多了一橫。
  • 中國第一帝王墓,無人敢盜,孫中山跪著立誓,洪秀全邊哭邊拜
    甚至康熙也是三跪九叩,這個墓主就是乞丐皇帝朱元璋和馬皇后合葬的明孝陵。 不僅僅是清朝皇帝的墳墓被挖掘過,就連其它朝代的帝陵也難逃賊手,今天要講的這個帝墓,至今下葬600餘年依然完好無損,就連孫中山、曾國藩都要跪拜,洪秀全哭著稱是不孝子。
  • 康熙六次南巡,為何都要前去跪拜祭祀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
    歷史上的康熙皇帝,在位期間有過六次「南巡」經歷,分別是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以及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
  • 躺在南京明孝陵裡的朱元璋
    70年來,前半生打天下,群雄逐鹿,絲毫不敢懈怠,笑到了最後,在打天下的這個階段,朱元璋對得起那些手下敗將,也對得起自己的手下,顯示了寬容大度;建國後,朱元璋一面以嚴肅法紀為名,大肆屠殺官員,開國元勳也不能倖免,只有徐達、湯和等少數幾位得以安全著陸,朱元璋計劃要建立一個風正氣順、高效廉潔的政府,為此,在30年的皇帝生涯裡,朱元璋一共殺了15萬官員及其家屬,這裡面到底有多少冤魂,已經無法統計。
  • 中國第一帝王墓,600年無人敢盜,乾隆三跪九叩,孫中山祭拜立誓
    清朝初年的基業是鎮壓了許多反抗才換來穩定的,而到了康乾時期,皇帝竟然又對一座漢人帝王陵墓行三跪九叩大禮。 史料記載,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南巡到了南京城,在此之前文武大臣已經做好了充足準備,簇擁著康熙皇帝直接往大明王朝的祖宗根本之地而去,康熙雖然貴為大清皇帝,一路也不敢走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