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餐飲報告:去年關店數是開店數的91.6%

2020-12-24 聯商網linkshop

一、行業脈絡

1、2017年餐飲營收3.9萬億,在線餐廳880萬家

社會主要矛盾推動餐飲消費升級

消費連續3年成為拉升經濟增長的首要動力

小康PLUS催生生活方式餐廳

移動網際網路技術擴容消費規模

2、 2017年關店數為開店數的91.6%

3、餐飲從業者一年增加700萬人

跨界高知促進行業人才基因突變

傳統餐飲人行業積累優勢顯現

4、中餐出海新浪潮

海外中餐廳約50萬家

超過1/3美國人每月至少吃一次中餐

5、外賣成餐飲通用能力模塊

2017線上外賣2046億

外賣消費頻次3年翻了3番

2018年平均滲透率13%是及格線

6、單品餐飲爆發式增長,一道菜開火一家餐廳

7、二三四線城市成餐飲增長潛力點

8、投融資:60多家投資機構頻繁「掐尖」,投資100多個餐飲項目

9、餐飲混次變化:認知有瓶頸,商業無邊界

新物種:餐飲+零售+休閒+娛樂+N

新模式:「堂食+外賣+外送+流通食品」多核驅動

新時速:從5年一個周期到3年一個周期


二、 品類報告

全品類概況


1.店鋪數變化:小吃快餐一年增加61萬家,麵包甜點一年減少10萬家

2.訂單量波動:輕餐品類單均價走高,正餐、西餐、自助餐單均價下行

3.價格帶分析:170萬家!小吃快餐客單價15~25元的店鋪數最多

4.搜索量排名:飲品熱度大漲,「餐」和「飲」平分秋色

重點品類分析

1.小吃簡快餐:5個城市小吃簡快餐店鋪年增量超過5000家

小吃簡快餐快速發展的原因

品類品牌化成小吃簡快餐最大機會

小吃是食品化、零售化的最大孵化器

2.飲品新勢力:飲品店數量超越火鍋成第三大賽道

飲品市場基本面:迎來史上「三高」

現制飲品行業規模超過千億

二線城市的飲品消費潛力遠超一線

用戶人群:平均年齡25.5歲,七成為女性

用戶口味偏好:北方更愛奶味,南方更愛茶味

飲品投資熱力圖

3.火鍋細分圖:細分趨勢明顯,串串香、魚火鍋表現搶眼

店鋪變化:北京火鍋數量超過重慶,各地火鍋店都在減少

細分品類:串串香成火鍋第一大細分品類

零售新物種:方便小火鍋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00億

排隊指數:清湯涮追趕川渝辣

客單價分布:50~80元是競爭最密集價格帶

4.燒烤新熱力:北京燒烤店鋪最多,哈爾濱燒烤一年倒閉2000多家

三把火烘熱燒烤:生產標準化、消費場景化、客群年輕化

三大因素導致燒烤高倒閉率

新定位、新模式給燒烤帶來新動力

5.川菜熱辣值:全國川菜店一年減少4萬家,13個城市川菜門店倒閉率超過10%

6.日韓料理競爭加劇,上海日料、韓料店1年減少4700家

品牌熱力

1.訂單量排名:前5名全是做「雞」的

2.品牌在線門店數排名,正新雞排奪冠

3.全國口味、環境、服務排名:海底撈均名列前五

三、外賣報告

外賣十年,人間巨變

1.從2011到2017,外賣行業增長8.4倍

2.外賣用戶超3億,將與淘寶用戶相當

3.日訂單量近3000萬,每天至少有1成用戶點外賣

4.消費頻次3年翻3倍,客單價3年漲10元

5.20~30歲的人群貢獻了65%的訂單量,35~45歲人群客單價最高

6.從送餐到送一切,非餐飲類外賣佔據7.4%

7.非正餐時段增長迅速,早餐、夜宵空間巨大

8.用餐場景更加豐富,酒店成為新增長點

中國外賣發展的四大有利因素

1.中國人飲食的獨特性、豐富度

2.中國的人口紅利:人口多,且密集

3.平臺、網際網路公司的推動

4.行業傳統勢力相對薄弱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1.超過三成商戶接入外賣,覆蓋1600個城市

2.三四線城市外賣市場廣闊,一二線城市仍有空間

3.馬太效應明顯,1/4訂單來自知名品牌商家

4.外賣交易額前20的品牌佔據了整體12.6%的份額

水深浪大、催動進化

1.政策嚴格規範

2.資本投向中上遊

3.智能系統不斷進步

4.商家自我革命

金百萬的效率革命

海底撈堅持高端市場

小縣城裡的「玉子屋」

5.新零售呼嘯而起

零售類品牌保持超高速增長

眉州東坡一年增收3個億

周黑鴨外賣收入2.84億,電商收入3.44億

伏牛堂:新餐飲的「破除邊界」

品類戰爭

1.快餐小吃比重略降

2.地方菜快速崛起

3.日韓料理全線冷遇

4.海鮮/燒烤漲勢最猛

5.廣東人更愛吃西餐

6.甜點飲品成潛力賽道

四、消費者報告


1.90後消費崛起:90後餐飲消費是80後的近兩倍

2.年輕人的消費需求

3.年輕人在餐飲消費中關注的元素

產品方面非常關注口味

格調方面非常關注顏值

服務方面喜歡恰到好處

價格方面看的是性價比

4.甜鮮味餐廳比麻辣味餐廳多了94萬家

五、城市報告

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杭州

武漢|重慶|南京|天津|西安|瀋陽

鄭州|東莞|寧波|長沙|哈爾濱|昆明

(來源:餐飲老闆內參 譚野

相關焦點

  • 中國餐飲報告2018首發:去年關店數為開店數的91.6%
    這份報告的目錄   序1 張川:從餐飲大數據看未來大趨勢   序2 秦朝:當餐飲系統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維度   一、行業脈絡   1、2017年餐飲營收3.9萬億,在線餐廳880   2、 2017年關店數為開店數的91.6%   3、餐飲從業者一年增加700萬人   跨界高知促進行業人才基因突變   傳統餐飲人行業積累優勢顯現   4、中餐出海新浪潮
  • 北京建拓極光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細數2017年商場餐飲關店10087家!
    2017年,商場餐飲活得怎樣了?2018年,哪些優質餐飲品牌將賦能商場招商?(98個熱門新興餐飲品牌拓展特性、創新趨勢解讀)   國家統計局等機構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雖然整個餐飲市場呈現兩位數的增長,但餐企死亡率卻高達30%,商場餐飲則更為嚴峻,呈現20%盈利、40%保本、40%虧損的「244結構」。
  • 數說上半年餐飲開關店:火鍋、燒烤亮了
    /關店數:比值>1,表示品牌門店發展呈現擴張狀態;(開店數>關店數)比值=1,表示品牌門店發展持平(開店數=關店數);比值<1,表示品牌門店發展呈現收縮狀態(開店數<關店數)   「連鎖品牌」界定:跨省開店、本省跨市開店的品牌。
  • 十大超市企業2019年開店316家、關店29家 永輝、步步高、物美穩居...
    據贏商網統計,2019年,永輝、步步高、華潤萬家、物美、大潤發、沃爾瑪、家樂福、卜蜂蓮花、永旺、麥德龍十大超市企業旗下的大賣場及精品超市等業態共開店316家,同比增長3.268%;6個品牌關店29家,關店數量較前兩年明顯下滑。(文末附詳細盤點表格)
  • 「超市+餐飲」新零售2019年開店159家、關店12家
    經過前兩年的「狂飆突進」,以盒馬為首的「超市+餐飲」新零售品牌在2019年驟然減速,集體進入調整期。據贏商網統計,2019年18家「超市+餐飲」新零售品牌共開店159家,與2018年17個品牌開店201家,品牌拓店熱度明顯冷卻。
  • 又一知名餐飲關店150家、原麥山丘關13家、海底撈又出事……|周報
    《2019-2020中國青年消費報告》調查顯示,年輕人的消費態度開始趨於理性和有度。55.8%的年輕人消費時更傾向於只買生活必需品,40.2%的年輕人選擇少買點、買好點,39.6%的年輕人認為購買決定比之前更慎重。
  • 報告:中國大陸亞洲餐廳超12萬家 門店數年增超50%
    (亞洲文明對話)報告:中國大陸亞洲餐廳超12萬家 門店數年增超50%  中新社北京5月17日電 (記者 杜燕)5月17日公布的《2019亞洲美食消費趨勢報告》顯示,近年來中國大陸開設亞洲餐廳門店數每年同比增長率均超50%。
  • 星巴克:到2019年在中國門店數要達3400家
    值得關注的是,休閒餐飲在這輪逆市擴張中,比的不再是簡單的開店或價格戰,而是拼服務和用餐體驗。如此定位之下,反而讓休閒餐飲得到了更為可觀的利潤以及逆市向中高端市場擴張的機遇。  瘋狂的開店潮  毫無疑問,2014年中國又稱為星巴克全球增長最快的單一零售市場。「在中國和亞太市場,星巴克正處於一個『轉變時刻』。」
  • 呷哺呷哺2019年門店數將達1000家,富貴鳥欠債42億|91開店日報
    最新披露的融資在2018年3月,彼時,奈雪的茶便已以60億元估值的獨角獸姿態,躋身新式茶飲第一梯隊。在聚焦新茶飲的同時,今年以來,奈雪的茶開始嘗試進軍酒水業,開起酒吧,稱為「奈雪酒屋」(Bla Bla Bar)。目前,已在北京、深圳、南通、重慶等開出數家門店。
  • 沃爾瑪中國2019年動態:開店放緩、社區店暫停拓展、華東「大撤退...
    2019年,沃爾瑪(需求面積:8000-10000平方米)在中國市場依舊是一邊開店、一邊關店,但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去年沃爾瑪的關店數量竟然超過了開店數量,同時社區店(惠選)也按下了「暫停鍵」,但這並不代表沃爾瑪在中國市場敗退。
  • 中國餐飲數誰強,都在這一篇裡了|全網首發
    一、回顧與驗證  2017年12月,我們發布中國餐飲產業第一份投融資報告(),報告裡我們發現全球餐飲的上市公司的數據,與中國A股餐飲上市公司的差距,和中國餐飲對中國經濟的貢獻嚴重不成正比。我們預判,中國餐飲未來10年可能出現超過100家的餐飲上市公司!
  • 餐飲「比慘」!吉野家、麥當勞、星巴克等「大牌」為何紛紛關店?
    來源:政商參閱微博近日,「吉野家將關閉含中國市場內150家門店」消息登上熱搜。國外疫情的影響還在持續,不只是吉野家關店自救,麥當勞關店200家,星巴克關店400家……曾經「開疆拓土」的國際餐飲知名品牌紛紛關店應對經營危機。
  • 中國火鍋十大品牌揭曉:一超多強格局形成 三四線城市待開發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12日訊 2018年全國餐飲總收入突破4萬億元,其中火鍋業總收入達8757億元,增速仍然高於餐飲大盤。巨大的市場吸引了無數入局者。截至2018年底,全國火鍋門店數量已經接近40萬家,一片紅海中,各大玩家盡情廝殺,你方唱罷我登場。
  • 一年接待460萬人,2018開店數猛增500%:中高端海鮮殺出一匹黑馬
    作為湖南餐飲行業的標杆,徐記海鮮成立20年來,平均一年開一店,但今年提出「五店齊開」。開店加速背後,是否意味著它正走在風口最前列。◎ 餐飲老闆內參 李新洲 發自長沙10個月內門店數增幅高達300%人均180元的輕商務海鮮酒樓正在崛起?
  • 日本上市餐飲企業疫情期間關店超千家
    來源:金融界網站北京時間30日消息,根據一項對日本100家主要上市餐飲企業的調查,截至7月29日,這些企業受疫情影響計劃永久關閉的門店數量已超過1000家。一些企業認為低迷局面將會長期持續,開始轉向專注於外賣等或者跨行業共享員工。
  • 「網紅餐飲」佔據未來市場?
    騙鬼的話  「雖然4萬億的餐飲市場,佔據了國內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0%左右,看似門檻和壁壘最低的行業,卻也最為變化多端,集中率低,淘汰率高,據《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每年以70%的比例洗牌,2017年關店數為開店數的91.6%,風險與機遇並存。」
  • 餐飲上市企業2019年報:盈利持續承壓 新品牌迎新機遇
    味千中國2019年營收25.65億元,同比增長7.9%,主要是門店增加帶來增長;經營利潤率4.7%,下降9.7%;毛利率由去年的約75.4%下降至2019年的約72.3%;歸母淨利潤1.56億元,同比下滑71.6%,2018年增速為213.2%。
  • 《2018餐飲行業招聘總結報告》:服務員崗位供需量最大 求職者偏愛...
    3月19日,58同城發布了《2018餐飲行業招聘總結報告》,報告顯示,去年全國中小餐飲企業招聘需求持續加大,服務員崗位供需量最大,重慶地區對求職者最具吸引力。&nbsp&nbsp&nbsp&nbsp餐飲用工流動性大 二三季度現求職高峰&nbsp&nbsp&nbsp&nbsp據58同城招聘研究院《2018餐飲行業招聘總結報告》顯示,2018年整體求職者意願分布行業排行榜中,餐飲業職位求職意願位居第二,僅次於普工/技工。
  • 【0元開店】銷量排名靠前的好多肉漢堡,來餐飲情報直播了!
    縱觀國內外快餐行業,西式快餐以方便快捷的特點在中國餐飲市場佔得一席,是不可忽視的「餐飲大軍」。好多肉漢堡是近年來增長勢頭強勁的西式快餐品牌!餐飲業作為重災區,在所有人都閉門不出時,缺乏經濟收入,無法正常運轉,「關店」成為了不得不去接受的現實。  在一片哀怨聲中,好多肉既沒關停門店,也沒出現營業額斷崖式的下跌,在堂食被禁止的日子裡,依靠外賣,每日平均200單的出餐數,實現了逆勢增長。好多肉作為第一批覆工復產的企業,5月份,大部分門店營業額已經恢復了80%。此外,好多肉品牌迅速發展,諸多品牌投資商加入!
  • 天津31個商業項目半年關店892家餐飲零售關店佔比近80%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成為影響中國商業地產市場的「黑天鵝」事件,商業項目客流驟減、暫時閉店帶來的現金流壓力……各個業態類型均受其影響。而從另一個方面來看,疫情是行業分化的催化劑,加速了購物中心的反思改革,積極開展線上渠道業務,也加速了購物中心對於未來業態類型的調改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