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維和女警廖潔:「枕著槍聲入睡,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

2020-12-18 瀟湘晨報

在世界各地,每天有近萬名聯合國維和警察在執行巡邏任務,防止暴力發生,支持東道國執法機構能力建設,恢復並維持法律秩序和社區安全,在衝突中和衝突後地區加強和重建安全。廖潔,中國第八支赴南蘇丹維和警隊隊員,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分局民警。2019年12月,她主動請纓前往聯合國最危險的維和任務區之一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在聯合國的考核中,她憑藉優異表現,獲得任務區僅有百分之二維和警察才能得到的「非常優秀」評價,更是朱巴戰區唯一兩獲嘉獎的維和警察,在聯合國半年考評中得到「傑出」等次評價。

主動延期半年,繼續維和事業

12月4日一大早,廖潔早飯還沒來得及吃,就接到工程部門的電話,就協調貨櫃(維和部隊所在營地內的宿舍辦公樓都是貨櫃)為當地婦女建設宿舍一事進行面談磋商。緊接著,義大利代表團前來考察。直到會議結束,她才有時間吃飯。

12月,重慶已進入寒冷的冬季,而在南蘇丹,酷熱的旱季剛剛到來。

「2019年剛到這裡的時候,適應不了這裡的氣候,發燒、皰疹,一整晚地咳嗽,現在好多了。」在電話裡,廖潔仍然止不住地咳嗽,這個重慶姑娘說,感覺在這裡要被「曬化了」,難受時氣都提不起來。

條件是艱苦的——幾乎沒有蔬菜,連方便麵都是奢侈品。

從7月到現在,廖潔沒有休過一天假,儘管如此,她仍樂呵呵地說,現在只想要一瓶防曬霜和一雙運動鞋。

「去年剛到這裡時,想著先來看看,就沒帶多少東西。」沒想到,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將廖潔困在了這裡。最初的幾個月,她只帶了兩件貼身衣物,長期換著穿,已經穿破了。

同事玩笑地說:「你只有這兩件衣服嗎?」

廖潔無奈地笑道:「我確實只有兩件衣服,連鞋底都要被磨平了。」

即使想買一雙新運動鞋的願望都難以實現,但當一年維和任務期滿時,廖潔還是主動提出了延期。和這個小小的願望相比,廖潔想得更多,維和警察從最初的監督停火,後來逐漸發展到巡邏、報告,以及對當地警察能力建設提供支持。聯合國維和警察越來越被視作整個聯合國系統的服務提供者,不僅對維和任務區、特別政治任務區提供專業支持,還對聯合國各個機構,包括一些會員國、地區性組織等都提供支持。

處於動蕩和暴亂之中的南蘇丹,亟需恢復正常的生活和秩序。作為維和警察中的一員,廖潔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在推進這個進程,「再延期半年,因為好多事情已經上手了,繼續做下去,為下一批警隊的到來做準備。」

編寫防疫計劃,把中國防疫經驗推廣到南蘇丹

榮譽和責任感支撐著廖潔,她現在是南蘇丹朱巴戰區後勤管理官。

剛到後勤崗位,廖潔就發現戰區後勤管理中的不規範。白天處理、協調各種紛繁瑣碎,詢問、掌握各方需求;晚上留在辦公室整理臺帳,清理資產和文件……「功夫不負苦心人」,她迅速改變了朱巴戰區管理混亂問題,得到任務區內部考評部門的高度評價,讚揚中國警察真正將維和當成了自己的事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廖潔時刻關注國內抗疫情況和國際形勢。2020年3月15日,她提前謀劃,和同事編寫了朱巴戰區防疫計劃。該計劃借鑑並提煉了中國公安機關在防疫期間的優秀做法,比如採取彈性工作制度、居家辦公,要求所有單警在工作中必須佩戴口罩等。

計劃被上報至上級部門,得到肯定並在整個任務區推廣。

與此同時,廖潔還結合自身後勤崗位職責提前謀劃,提早為朱巴戰區申請了大量口罩、手套備用。由於抗疫工作出色,她被任命為朱巴戰區新冠病毒防範工作事務官,負責保障整個戰區抗疫工作的防護、統計、隔離及協調工作,站在了南蘇丹新冠肺炎抗疫第一線。

制定朱巴戰區疫情統計上報制度、車輛和辦公場地定期消毒制度、維和單警和防暴隊培訓制度,對當地軍警和戰區警察進行抗疫培訓,編寫防疫指南,向居民普及防疫知識,把中國防疫經驗推廣到南蘇丹。

作為一名維和女警,廖潔會更加關注當地婦女兒童的權益,積極參與維護當地婦女權益的活動。她還積極關注當地警局的建設,為他們送去桌椅板凳,又跟工程部門的負責人討論整修當地派出所的事項,爭取拿到審批手續。

土生土長的重慶姑娘,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外國同事親切稱廖潔「shiny」(閃著光)。他們談起她來,常常會說這樣兩句英文:「She is so shiny」(她多麼閃亮),「She is amazing」(她真了不起)。

可是,在真正工作之前,警察這份職業對廖潔來說,是陌生的。

廖潔出生在渝中區,用她的話說,打小玩耍在兩路口、菜園壩。這兩個地方人來人往,久而久之,她不再懼怕陌生人,有了一種果敢,習慣了笑著面對困難和挑戰。

正式成為一名警察後,廖潔先後在重慶北站派出所、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分局崗位上工作。

「最關鍵的是,我真正喜歡上了這份職業。」2019年3月,在同事的建議下,廖潔報名參加維和選拔。她說:「最初是為了維和警察這個光榮的頭銜,一腔熱血,看看自己能走多遠。」

經過兩個月廢寢忘食的學習,廖潔成功通過聯合國外語、射擊和駕駛技術等各項甄選,加入了維和警察這支隊伍,獲得了通往南蘇丹任務區的「通行證」。得到這個消息時,她在電腦上搜索了「南蘇丹」,因為2013年爆發的內戰,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南蘇丹同時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之一。

「儘管心裡是『打鼓』的,但我的維和生涯已經開始了。」廖潔說。

2020年2月,當地政府軍和反對派籤署了協議,眼下正處於轉換期,維和警察的職責是加強難民營守衛。

這裡,搶劫、暴亂時有發生。6月,難民營發生暴亂,「從那時起,冷槍不斷,常常是枕著槍聲入睡。」廖潔住在單人宿舍,有一天,隔壁的印度警察正在宿舍裡,一把冷槍就朝著宿舍打過來。「還好當時我在辦公室。」想起這件事,她仍然心有餘悸。

有些難民會故意針對聯合國人員,向車輛扔石頭,「幾個其他國家的警察頭都被打傷了。」當衝突發生時,防暴隊或者軍隊武裝力量會前來鎮壓,廖潔作為後勤部門,會配合行動部門,和與難民營或者當地武裝力量談判,促成緩和關係。

廖潔說:「街上都是真槍實彈的武裝軍隊,每次出門,我都感覺自己像一個移動的靶子。」一年以來,她先後參與維和行動50餘次,提出戰區難民營工作防護計劃,得到戰區通報表彰。

「南蘇丹盛產美麗的傍晚。」廖潔發來一張照片,火紅的晚霞染透了天空,遼闊的天穹下,維和警察的執勤車安靜地駐紮在這片土地上。

地面裸露的沙石還殘留著戰火的硝煙,一批又一批聯合國警察來到這裡,在很多和平進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並且得到了認可。「我們在朱巴戰區執行的一些任務,對當地警察,特別是在處理群體性事件和一些能力建設方面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持。這是中國維和警察對世界和平作出的貢獻。」廖潔說。

【來源:七一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維和女警廖潔:綻放在南蘇丹任務區的鏗鏘玫瑰
    疫情爆發後,她第一時間收集國內抗疫經驗,主筆撰寫《朱巴戰區新冠病毒抗疫工作指南》,向世界推廣中國抗疫經驗,廣獲讚譽。快滿一年,廖潔沒離開過南蘇丹,沒休過假。在聯合國考核中,她的優異表現獲得「非常優秀」評價(任務區僅有百分之二的維和警察才能得到),她也是朱巴戰區唯一兩獲嘉獎的維和警察,在聯合國半年考評中得到「傑出」等次評價。
  • 重慶維和女警廖潔:綻放在南蘇丹任務區的鏗鏘玫瑰
    照片上只有兩隻手,一隻柔柔有力,散發出東方美的瑩瑩潤麗,手腕拴一條中國風紅繩,重慶維和女警廖潔的手;另一隻黝黑,戴一枚白金戒指,南蘇丹首都朱巴一位居民的手。兩隻手顏色迥異,但都指向同一點:新冠病毒防範指南。照片無意拍攝,當時廖潔正給當地居民講解防疫知識。
  • 在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之一——南蘇丹來自重慶的中國維和警察廖潔...
    處於動蕩和暴亂之中的南蘇丹,亟需恢復正常的生活和秩序,廖潔作為維和警察中的一員,她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在推進這個進程。「再延期半年,因為好多事情已經上手了,繼續做下去,為下一批警隊地到來做準備。」作為一名維和女警,她也更加關注當地婦女兒童的權益,積極參與維護當地婦女權益的活動。廖潔的愛心、執著、堅強以及專業精神感動了周圍所有人。
  • 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分局廖潔:巾幗有豪情!為和平勇毅前行
    為和平勇毅前行 2021年01月14日 10:03 兩江新區官網  閱讀量: 人物簡介:廖潔,女,35歲,中國第八支赴南蘇丹維和警隊民警。
  • 在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之一——南蘇丹
    處於動蕩和暴亂之中的南蘇丹,亟需恢復正常的生活和秩序,廖潔作為維和警察中的一員,她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在推進這個進程。「再延期半年,因為好多事情已經上手了,繼續做下去,為下一批警隊地到來做準備。」作為一名維和女警,她也更加關注當地婦女兒童的權益,積極參與維護當地婦女權益的活動。廖潔的愛心、執著、堅強以及專業精神感動了周圍所有人。
  • 首個警察節|在南蘇丹,他習慣了枕著槍聲入睡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18 年4 月22 日,六安市公安局特警支隊民警黃磊與其他11 名隊友組成的中國第七支(安徽)赴南蘇丹維和警隊,抵達南蘇丹首都朱巴。300 多天裡,黃磊在矛盾錯綜的聯合國任務區,始終戰鬥在一線,堅守了整整一年,在遠離祖國的萬裡之外,他用忠誠鑄就警魂,用實際行動捍衛著中國維和警察的風採。
  • 濟南天橋區民警赴海地維和槍聲下的'海地日記'
    2005年12月13日,凌晨4時30分(均為海地時間),一架波音767專機徐徐降落在海地太子港的國際機場。來自濟南市天橋區公安分局特警大隊中隊長吳利和其他同事,經過19小時的飛行,終於到達海地。作為中國第三批海地維和防暴隊,他們將在這裡執行8個月的維和任務,這也是吳利第一次赴海外執行維和任務。
  • 警花怒放在異域——在東帝汶維和的中國女警
    當機倉裡走出一位英姿颯爽,身著警服的女警時,前來迎接的人群歡呼雀躍。這位叫段中慧的女性是廣東省佛山市第一位聯合國維和警察,剛剛結束在東帝汶為期一年的維和任務,載譽歸來。也許是這麼多迎接的人出乎她的預料之外,她先是一愣,隨後是百感交集,這一年來的酸甜苦辣一起湧上心頭。
  • (維和白皮書)《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白皮書(2)
    中國維和官兵的足跡遍布柬埔寨、剛果(金)、賴比瑞亞、蘇丹、黎巴嫩、賽普勒斯、南蘇丹、馬裡、中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推進和平解決爭端、維護地區安全穩定、促進駐在國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  (一)監督停火  監督停火旨在確保衝突各方履行停火協議,是聯合國維和行動的初始職能,也是中國軍隊承擔的首項聯合國維和任務。
  • 中國維和警察親歷南蘇丹動亂:放羊百姓身背AK47
    結束為期13個月的聯合國維和任務,二次參加維和的廣西桂林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處調查科副科長胡景儀11月回到了祖國。12月6日,再次與記者談及這一年多的維和工作經歷時,胡景儀表示,能再次作為桂林警察的普通一員代表廣西,代表中國,走出國門,在世界舞臺上與其他國家維和警察一道,為世界和平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他特別自豪和驕傲。
  • 為世界和平出徵(和音)
    中國願同所有愛好和平的國家攜手努力,讓和平與正義之光照亮世界每一個角落9月1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白皮書,回顧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來的光輝歷程、堅定實踐和重要貢獻,展示中國軍隊全面落實習近平主席出席聯合國維和峰會時宣布的承諾,介紹新時代中國軍隊維護世界和平的理念和行動,深入闡明中國軍隊為世界和平出徵,是和平之師
  • 徐工「維和戰士」,奔赴非洲大地保衛和平!
    我們在為中國維和戰士帥氣剛毅氣勢所感染的同時,也深刻感受到了維和戰士身處海外,為保國際和平不懼重重危險,在徐工,也有一群「維和戰士」整裝待發,為和平而戰。近日,數十輛身披聯合國標誌的徐工裝載機、挖掘裝載機排列整齊,他們將化身「維和戰士」,奔赴非洲大地保衛和平。
  • 馬裡穩定團為犧牲中國維和戰士申亮亮舉行追悼會
    6月7日,聯合國馬裡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馬裡穩定團)在位於馬裡首都巴馬科的總部,為犧牲的中國維和戰士申亮亮舉行追悼會。這是馬裡穩定團司令洛斯加德將聯合國和平勳章放置在申亮亮烈士的靈柩上。當地時間7日上午,聯合國馬裡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馬裡穩定團)在位於馬裡首都巴馬科的總部,為犧牲的中國維和戰士申亮亮舉行追悼會。馬裡穩定團民事和軍方官員、馬裡政府和軍隊代表、中國駐馬裡大使館工作人員、中國軍隊工作組成員以及中國赴馬裡維和部隊和參謀軍官代表等200餘人參加悼念活動,為英雄送行。
  • 中國與聯合國:為和平發展與和諧合作風雨同舟
    在國際安全方面,中國一直積極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是聯合國第二大維和攤款國和會費國,是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第一大出兵國。30年來,先後參加25項聯合國維和行動,累計派出維和官兵4萬餘人次,忠實履行維和使命。為全面落實2015年聯合國維和峰會的承諾,近五年以來,中國8000人規模維和待命部隊和300人規模常備維和警隊在聯合國完成註冊,已有6支維和待命分隊晉升為三級待命部隊。
  • 中國首批蘇丹維和官兵憶與毒蛇食人蜂相伴的日子
    因戰亂導致的人道主義危機,一度讓達爾富爾成為世界的焦點。2007年11月,由聯合國授權,中國向該地區派出了首批315人的維和工兵分隊。達爾富爾到底是一個什麼地方?維和官兵到底經歷怎樣的驚險,他們身處異國他鄉內心有什麼感受,執行任務中又遇到了哪些困難?讓我們來聽聽剛剛執行完維和任務順利歸國的官兵的親身經歷吧。
  • 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這是新形勢下軍事力量建設與運用的重大舉措,標誌著中國軍隊維護世界和平的能力有了新的提升。 中國軍隊是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鋼鐵長城,也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世界需要和平,更需要維護和平的力量。近年來,中國軍隊承擔的國際維和、遠海護航、國際人道主義救援等任務越來越多,贏得的讚譽越來越多。
  • 維護世界和平的關鍵力量-石家莊日報-03版-2020年09月19日
    9月18日,中國首次發布《中國軍隊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白皮書,用政府重要文件的形式向世界宣示:中國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
  • 中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為了和平 我們出發
    為了和平 我們出發  ——中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30年(上)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06日 第 17 版)  自1990年以來,中國參與聯合國維和行動已走過30年曆程。30年間,一批批中國維和軍人不畏艱險,前赴後繼,為衝突地區和當地民眾帶來和平與希望  從首批軍事觀察員到首支維和醫療分隊,再到首支維和直升機分隊,一個個故事,講述著中國維護世界和平的擔當和作為,見證著中國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作的不懈努力  1990年,首批軍事觀察員——  參與維和行動的「開門紅」
  • 中國倡議首個維和人員安全問題決議 積極參與全球維和與疫情防控
    倡議首個維和人員安全問題決議 積極參與全球維和與疫情防控中國為推進聯合國維和行動貢獻力量日前,聯合國安理會一致通過由中國倡議並共同提交的首個關於加強維和人員安全問題決議,該決議旨在系統性應對聯合國維和人員所面臨的日益增長的傳統及非傳統安全威脅
  • 豐碑不朽鑑忠勇:銘記犧牲在海地的八名中國維和警察
    王樹林,公安部裝備財務局原調研員,在公安裝備戰線工作了整整30年,無論研發、列裝、推廣、培訓還是倉儲等業務樣樣精通,為公安現代化裝備建設作出了突出貢獻。此次赴海地執行任務,領導擔心他的身體不能承受長途飛行,他果斷地說:「組織信任我,我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