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各地,每天有近萬名聯合國維和警察在執行巡邏任務,防止暴力發生,支持東道國執法機構能力建設,恢復並維持法律秩序和社區安全,在衝突中和衝突後地區加強和重建安全。廖潔,中國第八支赴南蘇丹維和警隊隊員,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分局民警。2019年12月,她主動請纓前往聯合國最危險的維和任務區之一南蘇丹執行維和任務。在聯合國的考核中,她憑藉優異表現,獲得任務區僅有百分之二維和警察才能得到的「非常優秀」評價,更是朱巴戰區唯一兩獲嘉獎的維和警察,在聯合國半年考評中得到「傑出」等次評價。
主動延期半年,繼續維和事業
12月4日一大早,廖潔早飯還沒來得及吃,就接到工程部門的電話,就協調貨櫃(維和部隊所在營地內的宿舍辦公樓都是貨櫃)為當地婦女建設宿舍一事進行面談磋商。緊接著,義大利代表團前來考察。直到會議結束,她才有時間吃飯。
12月,重慶已進入寒冷的冬季,而在南蘇丹,酷熱的旱季剛剛到來。
「2019年剛到這裡的時候,適應不了這裡的氣候,發燒、皰疹,一整晚地咳嗽,現在好多了。」在電話裡,廖潔仍然止不住地咳嗽,這個重慶姑娘說,感覺在這裡要被「曬化了」,難受時氣都提不起來。
條件是艱苦的——幾乎沒有蔬菜,連方便麵都是奢侈品。
從7月到現在,廖潔沒有休過一天假,儘管如此,她仍樂呵呵地說,現在只想要一瓶防曬霜和一雙運動鞋。
「去年剛到這裡時,想著先來看看,就沒帶多少東西。」沒想到,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將廖潔困在了這裡。最初的幾個月,她只帶了兩件貼身衣物,長期換著穿,已經穿破了。
同事玩笑地說:「你只有這兩件衣服嗎?」
廖潔無奈地笑道:「我確實只有兩件衣服,連鞋底都要被磨平了。」
即使想買一雙新運動鞋的願望都難以實現,但當一年維和任務期滿時,廖潔還是主動提出了延期。和這個小小的願望相比,廖潔想得更多,維和警察從最初的監督停火,後來逐漸發展到巡邏、報告,以及對當地警察能力建設提供支持。聯合國維和警察越來越被視作整個聯合國系統的服務提供者,不僅對維和任務區、特別政治任務區提供專業支持,還對聯合國各個機構,包括一些會員國、地區性組織等都提供支持。
處於動蕩和暴亂之中的南蘇丹,亟需恢復正常的生活和秩序。作為維和警察中的一員,廖潔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在推進這個進程,「再延期半年,因為好多事情已經上手了,繼續做下去,為下一批警隊的到來做準備。」
編寫防疫計劃,把中國防疫經驗推廣到南蘇丹
榮譽和責任感支撐著廖潔,她現在是南蘇丹朱巴戰區後勤管理官。
剛到後勤崗位,廖潔就發現戰區後勤管理中的不規範。白天處理、協調各種紛繁瑣碎,詢問、掌握各方需求;晚上留在辦公室整理臺帳,清理資產和文件……「功夫不負苦心人」,她迅速改變了朱巴戰區管理混亂問題,得到任務區內部考評部門的高度評價,讚揚中國警察真正將維和當成了自己的事業。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廖潔時刻關注國內抗疫情況和國際形勢。2020年3月15日,她提前謀劃,和同事編寫了朱巴戰區防疫計劃。該計劃借鑑並提煉了中國公安機關在防疫期間的優秀做法,比如採取彈性工作制度、居家辦公,要求所有單警在工作中必須佩戴口罩等。
計劃被上報至上級部門,得到肯定並在整個任務區推廣。
與此同時,廖潔還結合自身後勤崗位職責提前謀劃,提早為朱巴戰區申請了大量口罩、手套備用。由於抗疫工作出色,她被任命為朱巴戰區新冠病毒防範工作事務官,負責保障整個戰區抗疫工作的防護、統計、隔離及協調工作,站在了南蘇丹新冠肺炎抗疫第一線。
制定朱巴戰區疫情統計上報制度、車輛和辦公場地定期消毒制度、維和單警和防暴隊培訓制度,對當地軍警和戰區警察進行抗疫培訓,編寫防疫指南,向居民普及防疫知識,把中國防疫經驗推廣到南蘇丹。
作為一名維和女警,廖潔會更加關注當地婦女兒童的權益,積極參與維護當地婦女權益的活動。她還積極關注當地警局的建設,為他們送去桌椅板凳,又跟工程部門的負責人討論整修當地派出所的事項,爭取拿到審批手續。
土生土長的重慶姑娘,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外國同事親切稱廖潔「shiny」(閃著光)。他們談起她來,常常會說這樣兩句英文:「She is so shiny」(她多麼閃亮),「She is amazing」(她真了不起)。
可是,在真正工作之前,警察這份職業對廖潔來說,是陌生的。
廖潔出生在渝中區,用她的話說,打小玩耍在兩路口、菜園壩。這兩個地方人來人往,久而久之,她不再懼怕陌生人,有了一種果敢,習慣了笑著面對困難和挑戰。
正式成為一名警察後,廖潔先後在重慶北站派出所、重慶市公安局兩江新區分局崗位上工作。
「最關鍵的是,我真正喜歡上了這份職業。」2019年3月,在同事的建議下,廖潔報名參加維和選拔。她說:「最初是為了維和警察這個光榮的頭銜,一腔熱血,看看自己能走多遠。」
經過兩個月廢寢忘食的學習,廖潔成功通過聯合國外語、射擊和駕駛技術等各項甄選,加入了維和警察這支隊伍,獲得了通往南蘇丹任務區的「通行證」。得到這個消息時,她在電腦上搜索了「南蘇丹」,因為2013年爆發的內戰,世界上最年輕的國家南蘇丹同時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地方之一。
「儘管心裡是『打鼓』的,但我的維和生涯已經開始了。」廖潔說。
2020年2月,當地政府軍和反對派籤署了協議,眼下正處於轉換期,維和警察的職責是加強難民營守衛。
這裡,搶劫、暴亂時有發生。6月,難民營發生暴亂,「從那時起,冷槍不斷,常常是枕著槍聲入睡。」廖潔住在單人宿舍,有一天,隔壁的印度警察正在宿舍裡,一把冷槍就朝著宿舍打過來。「還好當時我在辦公室。」想起這件事,她仍然心有餘悸。
有些難民會故意針對聯合國人員,向車輛扔石頭,「幾個其他國家的警察頭都被打傷了。」當衝突發生時,防暴隊或者軍隊武裝力量會前來鎮壓,廖潔作為後勤部門,會配合行動部門,和與難民營或者當地武裝力量談判,促成緩和關係。
廖潔說:「街上都是真槍實彈的武裝軍隊,每次出門,我都感覺自己像一個移動的靶子。」一年以來,她先後參與維和行動50餘次,提出戰區難民營工作防護計劃,得到戰區通報表彰。
「南蘇丹盛產美麗的傍晚。」廖潔發來一張照片,火紅的晚霞染透了天空,遼闊的天穹下,維和警察的執勤車安靜地駐紮在這片土地上。
地面裸露的沙石還殘留著戰火的硝煙,一批又一批聯合國警察來到這裡,在很多和平進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並且得到了認可。「我們在朱巴戰區執行的一些任務,對當地警察,特別是在處理群體性事件和一些能力建設方面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支持。這是中國維和警察對世界和平作出的貢獻。」廖潔說。
【來源:七一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