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3-7歲是兒童身高最佳幹預及治療年齡

2020-12-21 中國新聞網

專家提醒:3-7歲是兒童身高最佳幹預及治療年齡

2019-07-30 15:20:08來源:廣西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梁靜

2019年07月30日 15:20 來源:廣西新聞網

參與互動 

  專家提醒:3-7歲是兒童身高最佳幹預及治療年齡

  廣西新聞網桂林7月29日訊(通訊員 李先帥)為幫助家長及時了解矮小身材兒童的生長狀況,全面掌握孩子的生長趨勢,使矮小兒童得到及時治療,健康成長,解決因身高問題給孩子和家長帶來的困擾。7月27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南溪山醫院內分泌科在該院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開展兒童生長發育義診活動。

  當天一早,問訊趕來的家長們就帶著孩子早早守候在義診現場。義診剛開始,家長們就蜂擁而上,你一言我一語,急切地向專家進行諮詢:「我這孩子平時不好好吃飯,個子長不高,愁死了!」「我的孩子能吃能睡就是長不高,怎麼辦呀?」「我兒子現在身高蠻正常的,但是我們想讓他長到180CM,不知道可不可以?」……義診活動中,面對家長們的各種難題,南溪山醫院內分泌科的專家們耐心地安撫家長們,免費為前來就診的兒童進行了仔細地體格檢查,通過精準測身高、體重,詢問家庭情況,了解出生時身高體重及後期生長發育情況,為他們繪製了生長曲線,還為部分遠低於標準身高的矮小兒童免費進行了骨齡片檢測,認真為每個孩子制定了個性化的診療方案。同時向兒童家長進行兒童生長發育知識的普及和治療方法的介紹,解除他們的顧慮,並提醒他們多關注兒童日常的飲食及生活習慣,觀察生長發育狀況,發現異常及時就診,把握幹預治療的最佳時機。短短一上午,專家們就為將近50名兒童提供了義診服務和諮詢。

  據南溪山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陸新虹介紹,隨著生活水平和社會期望的提高,現在兒童的身高問題越來越受到重視,他們科每年暑假都會開展針對兒童生長發育的義診活動,旨在科學地指導兒童的生長發育問題,為家長和兒童解決困擾。陸主任特別提醒道:「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是促進人體長高的關鍵,營養、運動、睡眠、心情等都會影響生長激素分泌,因此通過對這些方面進行科學指導和管理,可以促進人體生長激素分泌進而提升身高。由於部分家長存在認識誤區,導致很多孩子錯過了3-10歲這個最佳幹預和治療的年齡。正常兒童每年都能長高5-7cm,如果孩子生長速度正常,骨齡在正常範圍內,仍可以繼續觀察,不急於幹預,如果孩子在50人的班級裡身高排在最後那就應該及時到醫院就診,以便及時、正確地判斷孩子生長發育情況,及早幹預治療。如果孩子骨齡發育過快,也要提防有性早熟的可能。」

相關焦點

  • 怎麼讓孩子更高 幹預最佳年齡在5~12歲之間
    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張樺教授表示,身高干預最佳年齡在5~12歲之間,超過12歲,骨骺接近閉合,就很難再進行幹預了。如何為孩子進行身高管理?該多久量一次身高?怎樣發現身高發育異常?後天怎樣促進身高發育?針對家長們的「盲區」,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內分泌代謝科張樺教授進行了詳細分解。應該多久給孩子測量一次身高?
  • 合肥3歲女童身高1米3!專家提醒:生長發育異常治療要趁早
    3歲女童身高飆到130釐米15歲女孩身高剛剛150釐米上周六,在安醫大一附院長江路門診,舉辦了一場「兒童生長發育義診暨科普講座」活動。「醫生,你看我女兒,才剛剛3歲,個子卻有一米三,這正常嗎?」說話的是一位略顯焦灼的父親。
  • 兒童生長發育早期科學幹預
    梅州市人民醫院兒內科副主任醫師溫志園表示,兒童的生長發育是有規律的,應時刻關注孩子的成長發育,及時診斷和幹預兒童生長發育遲緩,讓孩子們茁壯成長。如何判斷孩子發育是否遲緩?「很多有生長障礙的孩子在幼年與正常孩子無異,但是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就會出現生長發育遲緩。」溫志園說。
  • 骨骼也有年齡 別錯過了孩子最佳長高期!
    今天張大夫給家長朋友們做一期關於骨齡科普-《骨骼也有年齡,別錯過了孩子最佳長高期!》,目的是希望家長儘早關注孩子身高問題,選擇合適時機檢測骨齡,不要錯過孩子身高最佳幹預期。什麼是骨齡?  雖然拍骨齡過程有少量輻射,但是還是安全的,一般不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傷害的,而且與錯過孩子發育和身高最佳幹預期相比,危害更加微不足道。3-15歲的孩子,都適宜接受這項骨齡測試。當然如果孩子的身高沒有特別地與其年齡段不符,也沒必要去測骨齡,以免遭受不必要的輻射。通常情況下,兒童的骨齡與實際年齡一般都是相符的,上下浮動不超過1歲。  骨齡與身高有什麼關係?
  • 骨骼也有年齡 別錯過了孩子最佳長高期!
    今天張大夫給家長朋友們做一期關於骨齡科普-《骨骼也有年齡,別錯過了孩子最佳長高期!》,目的是希望家長儘早關注孩子身高問題,選擇合適時機檢測骨齡,不要錯過孩子身高最佳幹預期。什麼是骨齡?  雖然拍骨齡過程有少量輻射,但是還是安全的,一般不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傷害的,而且與錯過孩子發育和身高最佳幹預期相比,危害更加微不足道。3-15歲的孩子,都適宜接受這項骨齡測試。當然如果孩子的身高沒有特別地與其年齡段不符,也沒必要去測骨齡,以免遭受不必要的輻射。通常情況下,兒童的骨齡與實際年齡一般都是相符的,上下浮動不超過1歲。  骨齡與身高有什麼關係?
  • 你的孩子身高達標了嗎?矮小症不容忽視 要早發現早治療
    超過半數家長不知道0歲至3歲就需要觀察兒童身高;1/3的家長沒有科學測量兒童身高的習慣;三成家長誤認為只要營養跟上了,身高就能追趕上;70%以上的家長對矮小症缺乏足夠的了解,不認為矮小可能是一種疾病,在發現孩子矮小後固守「早長晚長」、「二十三竄一竄」這樣的錯誤觀念盲目等待。 其實最佳治療時機是在10歲之前。
  • 兒童身高體重對照表兒童身高體重對照表1-12歲
    遺傳因素的影響佔70%,但後天的30%,也許會造成孩子實際身高和預測身高10~20cm的巨大差距!所以如果現在還認為孩子身高100%是由遺傳決定的,那就是非常錯誤的了。抽樣調查顯示,我國兒童矮身材的比例在3%左右,其中3歲~15歲需治療的患兒約有700萬。但目前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的患兒不到30萬,接受合理治療的患兒不到3萬,總體治療率嚴重偏低。
  • 兒童身高體重對照表兒童身高體重對照表1-12歲
    遺傳因素的影響佔70%,但後天的30%,也許會造成孩子實際身高和預測身高10~20cm的巨大差距!所以如果現在還認為孩子身高100%是由遺傳決定的,那就是非常錯誤的了。抽樣調查顯示,我國兒童矮身材的比例在3%左右,其中3歲~15歲需治療的患兒約有700萬。但目前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的患兒不到30萬,接受合理治療的患兒不到3萬,總體治療率嚴重偏低。
  • 專家呼籲:矮小症已超800萬 關注兒童身高問題刻不容緩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兒童的生長發育規律嬰幼兒期(3歲以下,及快速生長期):出生至3歲,是孩子快速成長期,出生後第一年生長速度最快,可增長25CM。第二年生長速度為10CM。此期主要是營養狀態和生長激素的調控。
  • 兒童免票 看年齡還是看身高
    河南商報記者孫科再過幾天就是六一兒童節了,關於兒童免票的標準引發社會關注。不少家長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兒童的體格也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兒童免票身高標準是不是也要「長長個」?對此,專家提議,採取身高、年齡相結合方式,更有利於讓孩子們享受平等的優惠待遇。
  • 兒童免票兼顧身高和年齡:上海迪士尼等景區表示積極支持
    旅遊景點兒童免票,看身高還是看年齡?6月24日,長三角消保委聯盟召開主要景點兒童免票規則聯合消費調查結果發布會,並倡議:景點應做到身高和年齡兼顧,除設置身高免票標準外,增設年齡免票標準。自然資源類景點帶有一定公益屬性,對兒童免票的身高和年齡限制較為寬鬆,最高的為18周歲和1.5米;而主題樂園類景點身高和年齡限制較為嚴格,最低為2周歲和0.75米。人流量大的景點為保障通行效率、避免造成擁堵,選擇身高作為兒童免票標準,而人流量小的景點具備核驗兒童年齡的條件。業內專家認為,以身高作為兒童免票標準保證了效率,卻有失公平。
  • 兒童出行購票看身高還是看年齡?網友專家各抒己見
    與此同時,兒童優惠乘車標準的老話題,也隨著親子遊熱度的增長一同升溫:乘地鐵身高免費標準是1.3米,坐公交卻變成了1.2米;乘坐長途汽車,有的優惠以身高、年齡雙標準並行,而乘坐火車則要按身高買票。兒童優惠乘車標準,究竟應該「看身高」還是「看年齡」?不同場景下,劃分標準是否應有差異?針對網友普遍關心的熱點話題,強國論壇進行了解讀及梳理。
  • 孩子不長個兒家長有誤區 不同年齡段標準身高計算法
    受訪專家/中華醫學會兒科學分會內分泌遺傳代謝學組組長 羅小平教授   我國兒童矮小發病率約為3%,4~15歲生長發育遲緩的矮小患兒達700萬名,但每年真正接受合理治療的患兒不足3萬名。65%的家長在孩子身高偏矮時,會首先考慮使用增高保健品,甚至盲目進補。這是記者近日在「中國兒童生長發育健康教育系列活動」啟動儀式上獲得的一組令人擔憂的數據。
  • 男童不分泌生長激素 12歲只有5歲身高(圖)
    停滯了7年長高的程程能長高,得益於奶奶胡小萍的堅持。去年7月,她懷揣積攢了3年的2000元錢,來到湖南省兒童醫院治療。如今,孩子7年停滯的身高有了質的變化。  12歲男孩只有五歲身高  60歲的胡小萍是婁底新化縣人。5年前吸毒的兒子離開家再沒回來過,隨後媳婦也走了。在她的世界中,剩下她和孫子程程相依為命。
  • 昆明兒童身高增長明顯 市民建議免票標準改身高為年齡
    她說,因為發育得快,她家孩子雖然才5歲半,身高已過1.3米,不僅坐地鐵,在去電影院、逛景區、坐公交車時也會被要求購票。「現在生活條件好,娃娃普遍身高增長明顯,以身高為免票標準,肯定有個別娃娃會超過。」部分市民建議,應該改為以年齡為免票標準。
  • 2020兒童身高體重百分位表:孩子的身高能高一點,再高一點嗎?能
    任何時候,身高總是家長關心的話題。雖然孩子身高受遺傳因素影響,但可以通過科學幹預,而且有最佳幹預階段。但是,如果錯過了這個階段,孩子的身高很難再長高了。先看看孩子到底能長多高?(0~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百分位數值表(男)(0~18歲)兒童青少年身高、體重百分位數值表(女)可以對照這張表,看孩子每個年齡段身高體重得多少分。
  • 合肥天使兒童醫院專家團受邀參加安徽電視臺《名醫零距離》節目錄製
    張翠英,合肥天使兒童醫院專家,副主任醫師,從事兒童發育行為障礙臨床、教學和科研工作40餘年,對多種發育行為障礙特別是在兒童心理障礙、遺尿症、多動症等疾病的治療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顯著的療效深受患者家長好評。
  • 調查:「兒童票」收費該按「身高」還是「年齡」?
    近幾年來,國內已把免票和兒童票的身高上限上調了10釐米,但仍有部分兒童被排除在外。在國內家長和專家呼籲使用年齡和身高「雙重標準」來界定兒童免票或優惠時,讓我們看看其他國家兒童票的標準如何界定?制定時又有怎樣的考量?
  • 女孩性早熟,最晚「末班車」是多少歲?醫生:這一年齡幹預還有救
    一般情況下,性早熟的孩子第二性徵出現的年齡比正常人群的平均年齡要早於2個標準差。目前一般認為,女孩在8歲之前第二性徵發育或者10歲之前月經來潮,男孩在10歲之前開始性發育,則可診斷為性早熟。具體的表現形式為:女孩8歲之前:胸部發育、長腋毛、身高加速發育、骨盆發育、皮下脂肪增多等。男孩10歲之前:出現喉結、身高加速發育、睪丸增大、腋窩以及上唇出現長而細,淺色的長毛。
  • 專家呼籲關注兒童矮小症 山西啟動兒童生長發育健康科普行動
    公開資料顯示,中國兒童矮小症發病率約為3%,所有矮小人口中,3至15歲需要治療的患兒約有700萬。 範麗芳 攝中新網太原11月29日電 (高瑞身)「身材矮小不是天生的,許多家長不知道這個問題可以通過醫學方式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