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冠中油畫中的江南,好美!

2020-12-15 騰訊網

吳冠中 紅蓮人家

吳冠中 大戶人家

吳冠中 紹興湖

吳冠中 池塘人家 1996

吳冠中 江南居 2000年作

吳冠中 江南居

吳冠中 水鄉

吳冠中 春到江南

吳冠中 燕語 1990年作

吳冠中 運河橋 1994年作

吳冠中 江南初春

吳冠中 江南水鄉

吳冠中 江南民居

吳冠中 水鄉古鎮 1986年作

吳冠中 水鄉

吳冠中 江南水鄉

吳冠中 梨樹 1964年

吳冠中 金色田野

吳冠中 池塘人家

吳冠中 小巷

吳冠中 山村

吳冠中 江南水鄉

吳冠中 牆上秋色 布面油畫

1994年作(1232萬元,2010年5月拍賣)

吳冠中 秋瑾故居 布面油畫

2002年作 (7475萬元,2011年12月拍賣)

吳冠中 雙燕布面油畫 1994年作

吳冠中 小山村 1963年

吳冠中 山村 1972年作

吳冠中 山村

吳冠中 白雲與白牆 2002

吳冠中 富春江畔 1963年作

吳冠中 富春江 1974年作

吳冠中 故宅 1997

吳冠中 夢鄉 1993年作

吳冠中 魯迅故鄉 1978年作

吳冠中 魯迅故鄉

吳冠中 1996年作 嘈嘈皆鄉音

吳冠中 太湖鵝群 1994

吳冠中 水上人家 1996年作

吳冠中 黃山竹林 1973年作

來源:書畫新風景

相關焦點

  • 最具有收藏價值吳冠中油畫
    [3]此作畫於1997年,尺寸為148x297cm,畫面以黑、白、灰三種顏色為主,在點、線、面的形式元素組成中,不僅看得到江南的小家碧玉,更看得到江南人的大氣,是藝術市場上所見最大尺幅的吳冠中佳構。在2009年中國美術館舉辦的「耕耘與奉獻——吳冠中捐贈作品」中,有其精神父親魯迅的形象與野草共生出現在作品《野草》中。
  • 美術研究|淺析吳冠中油畫對中國畫表現方法的借鑑!
    同樣在吳冠中的油畫。《江南水鄉》中,石板路下的水紋似是竹竿上的雨水剛剛落在水面上的水滴產生的。被水滴碰撞的水面蕩起的層層水紋柔和而淺淡,水紋以拖筆的痕跡運行,散開的水紋暈圈符合了拖筆運動時的規律:順行、鬆動、舒展,以拖筆描繪的粼粼水紋更突顯了其流暢的特點。
  • 無錫宜興吳冠中故居 江南多才俊 大師冠中西 花香故人歸
    光棍節的第二天下午,秋風微醉,秋色迷人,秋意漸濃,抵擋不了大自然的誘惑,開車在水鄉江南的大地上遊走,田野間瀰漫著新鮮稻草的香味,真想躺在稻草上,曬著太陽,仰著頭看天上雲捲雲舒。  下午去的第一個地方是東坡海棠園,那是出於對東坡的迷戀,然後立刻奔向吳冠中先生的故居。
  • 一同走進吳冠中的繪畫世界 吳冠中80幅作品在湖南省博物館展出
    (吳冠中生前在客廳中懸掛的唯一一件他本人的作品《眼》。浙江美術館前往吳宅拜訪時,吳冠中當即就將畫從牆上摘下並捐贈,並說道:「在這隻貓的眼睛裡,它已經看穿了一切。」資料圖)  星辰全媒體記者在湖南省博物館了解到,本次展覽將持續至2019年1 月10日,由湖南省博物館與浙江美術館聯合主辦,共展出由浙江美術館珍藏的吳冠中繪畫作品80件。其中包括速寫《雲南行》等41件,油畫《羊圈》、《眼》、《江南舊夢》等10件,墨彩畫《紫禁城》、《竹林》、《老屋》等29件,均從吳冠中及其長子吳可雨先後兩次向浙江美術館捐贈的繪畫作品中精選。
  • 吳冠中的作品隨著年齡成長愈發的成熟
    吳冠中吳冠中《榕樹與蓮花》油畫畫布 吳冠中《夜香港》除了對日常風景的關注外,吳冠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當屬1973年創作的《北國風光》和1974年創作的《長江》,兩幅作品都採用了中國書畫的長卷式構圖,《北國風光》的創作靈感直接得自於毛澤東主席的《
  • 吳冠中兩幅《雙燕》「各自紛飛」
    在12月6日晚舉行的北京保利2018秋拍「現當代藝術夜場」,此前備受矚目的吳冠中江南題材的巔峰之作,彩墨、油畫兩幅《雙燕》以諮詢價上拍。吳冠中 《雙燕》 紙本設色 1988年吳冠中 《雙燕》 油畫 1994年吳冠中曾說:「我一輩子斷斷續續總在畫江南。在眾多江南題材的作品中,甚至在我的全部作品中,我認為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是《雙燕》。」
  • 吳冠中筆下的樹,精妙絕倫,簡直把樹畫活了!
    吳冠中(1919—2010),江蘇宜興人,當代著名畫家、油畫家、美術教育家。油畫代表作品有《長江三峽》、《北國風光》、《小鳥天堂》、《黃山松》、《魯迅的故鄉》等。個人文集有《吳冠中談藝集》《吳冠中散文選》《美醜緣》等十餘種。
  • 靜而不俗,鮮而不豔,來自吳冠中對藝術的堅守
    2016年4月4日,吳冠中《周莊》油畫以1.3億元起拍,經多輪競價,最終以2.36億港元成交,刷新中國油畫拍賣紀錄。畫作以吳老擅長的黑、白、灰三種顏色為主,在點、線、面的形式元素組成中,不僅可以看到江南女子的小家碧玉,更能感受到江南人的端莊大氣。
  • 吳冠中7475萬元《秋瑾故居》的美學啟示
    吳冠中 秋瑾故居 布面油畫 保利2011秋拍 成交價7475萬元《秋瑾故居》的美學啟示文/丁亞雷吳冠中以《秋瑾故居》為題進行過多次創作。上世紀80年代,他就曾用水墨畫過《秋瑾故居》,畫面的構圖與我們在這裡看到的油畫《秋瑾故居》接近,都是以黑白構圖為主。作品的畫面雖然和藝術家在同一時期的其它一些以江南民居建築特徵作為畫面主要構成元素的作品相似,但女革命者的主題卻為作品近乎純粹抽象的畫面賦予了一種厚重的紀念碑性。這幅油畫是吳冠中在2002年根據上世紀80年代的水墨畫改造創作而成的。
  • 吳冠中畫一扇門賣7475萬,除了黑什麼都沒有,專家:這不是門!
    其實,《秋瑾故居》不止一副,吳冠中創作過兩幅《秋瑾故居》,一幅為水墨畫,一幅是油畫,第二幅是吳冠中在第一幅完成近20年後完成的。在第一幅水墨畫中,畫面構成以黑白兩色為主,烏黑寬大的大門,莊嚴地緊閉著厚重的城牆向兩端延伸。
  • 《吳冠中作品選》郵票6枚,為何大部分算不上代表作?
    中國郵政定於2020年3月20日發行《吳冠中作品選》特種郵票一套六枚。郵票選取了吳冠中創作的6幅國畫和油畫,郵票表現內容分別為(1)高粱與棉花;(2)瓜藤;(3)水巷;(4)巴山春雪;(5)鶴舞;(6)雙燕。
  • 吳冠中畫一扇門賣7475萬,除了黑什麼都沒有,專家:這不是門
    實際上,有一個以上的「秋瑾故居」,吳冠中創造了兩個「秋瑾故居」,一個是水墨畫,另一個是油畫,第二個是由吳冠中在第一個完成後將近20年。在第一幅水墨畫中,圖畫主要由黑白組成,帶有寬闊的黑色門,鄭重地關閉了厚壁並延伸到兩端。
  • 尋訪吳冠中畫裡的「交河故城」
    > 吳冠中, 交河故城「《交河故城》是吳冠中於1981年在新疆講學、寫生時創作的,在這幅大約1米見方的彩墨畫中,他用豐富的灰色,描繪了所見到的交河故城的殘垣斷壁。
  • 吳冠中生前最經典的二十幅風景畫,最後一幅,至今無人超越
    吳冠中先生之所以如此出名,一方面是因為他的繪畫作品確實很精彩,他講西方表現主義精神同我們東方古典水墨思想完美的結合在了一起,開創了中國藝術新局面。 我們比較熟悉的是他的水墨下的江南風情,其實他在油畫領域,也有著驚人的成就,特別是在畫面形式上的開拓創新,讓中國美術煥然一新。
  • 香港藝術館展出吳冠中畫作(行攝香江)
    觀眾在拍攝吳冠中的作品《荷塘(雙印)》。新華社記者 李 鋼攝 香港藝術館近期舉辦吳冠中誕辰一百周年展,展出吳冠中的代表作《雙燕》和《秋瑾故居》《憶江南》《維港寫生》等作品。吳冠中是我國當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其筆下的白牆黑瓦,小橋流水,燕子翻飛,都蘊含著他對山河、祖國、民族的真情真愛。香港是吳冠中走進都會速寫和擷取創作素材的重要地點,這城市的舊貌新姿和蘊含中西結合的特色引起他作畫的興趣。
  • 為期一年的吳冠中特展,在他捐贈了最多作品的新加坡展出
    本次展覽以「鄉土」、「江南」、「畫途」、「樹非樹」、「夕照人體」、「古韻新腔」和「生命風景」為索引,結合藝術家所寫評論與同期藝術創作為觀眾鋪陳一條欣賞吳冠中整體創作系統的脈絡。展覽將持續到 2019 年 9 月 29 日,也是藝術家的百年誕辰獻禮。
  • 解讀吳冠中的《北國風光》
    了解吳冠中藝術的人都知道,正是在這一時期前後,他發表了大量闡述其有關「抽象美」、「形式美」、「油畫民族化」等藝術思想的文章,並且引發了美術界的大討論。如若將《北國風光》還原到這樣一個歷史環境中去解讀,那麼我們將會對該作產生新的理解與認識,而非如目前這樣僅僅關注到作品本體之外的問題。
  • 以情動人,吳冠中對生命的讚頌全都融入這幅《故宮松樹》之中
    吳冠中是近現代著名的繪畫大師,說他是大師有兩個方面的依據。第一,他學貫中西,在油畫和國畫領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第二,他教書育人,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畫家。吳冠中是江蘇宜興人,江南自古就是有文化底蘊,注重教育的地區。吳冠中在藝術的起步階段,接受了良好教育,他曾經在杭州藝專學習繪畫。
  • 這幅中國油畫賣了2.36億港元!快來看看長啥樣
    周莊油畫今晚7點,吳冠中《周莊》油畫以1.3億元起拍,經多倫競價,最終2.36億港元成交,刷新中國油畫拍賣紀錄。此作畫於1997年,尺寸為148x297cm,畫面以黑、白、灰三種顏色為主,在點、線、面的形式元素組成中,不僅看得到江南的小家碧玉,更看得到江南人的大氣,是藝術市場上目前所見最大尺幅的吳冠中佳構。拍前便備受關注,為該專場中的重中之重。
  • 吳冠中說,如果虛谷還活著,我要請他喝茶!
    吳冠中 油畫他的三位老師,奠定了他對藝術的認知,並直接影響了他的藝術思想的形成。吳冠中 油畫後來的巴黎留學經歷,吳冠中秉持根植祖國民族文化土壤的理念,創造性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畫面語言,他的油畫,滲透著中國畫的寫意精神,他的中國畫,則以點線面的交響,衝擊著觀者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