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2月6日晚舉行的北京保利2018秋拍「現當代藝術夜場」,此前備受矚目的吳冠中江南題材的巔峰之作,彩墨、油畫兩幅《雙燕》以諮詢價上拍。彩墨版《雙燕》以4000萬起拍,4700萬落槌,加佣金5405萬元成交;油畫版《雙燕》以7500萬元起拍,9800萬元落槌,加佣金1.127億元成交,共拍出1.6675億元高價。
吳冠中 《雙燕》 紙本設色 1988年
吳冠中 《雙燕》 油畫 1994年
吳冠中曾說:「我一輩子斷斷續續總在畫江南。在眾多江南題材的作品中,甚至在我的全部作品中,我認為最突出、最具代表性的是《雙燕》。」
本季秋拍,吳冠中先生創作於1988年的水墨版《雙燕》和1994年的油畫版《雙燕》罕見地共同亮相,正如那畫中的兩隻輕倩的燕子帶著春天的消息銜泥歸來。
吳冠中是江蘇宜興人,青年時就讀於杭州藝專,江南水鄉是他最重要的創作母題。白牆黛瓦、小橋流水、湖泊池塘,白亮亮的水鄉,帶給他無限的創作靈感。
吳冠中在宜興寫生
黑、白、灰是江南的主調,也是吳冠中作品銀灰色主調的基石。他曾言道:「銀灰調多呈現於陰天,我最愛江南的春陰,我畫面中基本排斥陽光與投影,若表現晴日的光亮,也像是朵雲遮日那瞬間。」
這一切,在《雙燕》一畫裡有淋漓盡致的體現。《雙燕》的構型最早來自於上世紀80年代吳冠中自蘇州返京時在寧波火車站附近對濱河幾家民居的寫生。經考證,這家民居應為寧波月湖的花嶼袁宅,如今已改建為寧波茶文化博物院。
此畫採取極為簡淨的構圖,以宅邸白色的牆面為主體,屋前一棵槎枒老樹正抽出蒼翠青枝,銀灰溼潤的空氣中飛來兩隻築巢的燕子。關於此畫,吳冠中自述:「《雙燕》著力於平面分割,幾何形組合,橫向的長線及白塊與縱向的短黑塊之間形成強對照。蒙德裡安畫面的幾何組合追求簡約、單純之美,但其情誼之透露過於含糊,甚至等於零。《雙燕》明確地表達了東方情思,即使雙燕飛去,鄉情依然。」
因為媒介的不同,1988年的水墨版《雙燕》清新靈動,長於筆墨情趣,1994年的油畫版《雙燕》則細節豐富,更顯洗鍊和抱樸。而《雙燕》中塊面的使用和橫、直,黑、白的對比,後來又出現在了吳冠中的《秋瑾故居》、《憶江南》等名作中,體現了吳氏將西方抽象的概念與東方寫意的精神相融匯的創作思想,成為吳冠中「江南水鄉」母題的範本。
彩墨、油畫兩版《雙燕》同時現身拍場,此前被業界視為千載難逢之事。然而今晚一槌定音,短暫相聚之後,《雙燕》又將各自紛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