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學院「明德薪火」歷史文化遺產守護人計劃首期學員赴洛陽考察...

2020-12-11 人大新聞網

11月27-30日,歷史學院「明德薪火」歷史文化遺產守護人第一期學員前往河南省洛陽市開展文化考察,參觀了以龍門石窟、白馬寺、二里頭考古遺址為代表的多處歷史文化遺址,並與多位資深研究學者就當地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問題進行深入交流,開展了題為《文化人類學視域下的龍門石窟》《隋唐洛陽城考古與研究新探索》《河洛文明概說》的三場互動講座。本次活動由 「明德薪火」項目執行秘書長、歷史學院黨委副書記白潔率隊,共有項目導師邱靖嘉、杜宣瑩,項目輔導員郭相宜,「明德薪火」首期學員、學生輔導員等三十餘人參與。歷史學院副院長孟憲實為本次考察提供翔實的專業指導,洛陽市洛龍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洛陽市隋唐史學會會長王愷亦對本次考察提供了人員、場地等的大力支持。

11月27日下午,項目組師生抵達關林廟,並在講解員的引領下通過對廟中各類形制的關羽塑像、相關壁畫及歷朝歷代題詞碑刻等珍貴文物的參觀,了解了關林廟的歷史地位和發展過程,對其相關研究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隨後,師生乘車前往定鼎門遺址博物館,實地感受歷史脈搏。遊覽過程中,大家陸續參觀了飛廊、闕樓、城牆、涵道等遺址,並就定鼎門遺址前遺留下的駱駝蹄印,與講解員展開深入討論。

調研團師生在興洛湖河洛書苑聆聽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唐城考古隊隊長石自社關於《隋唐洛陽城考古與研究新探索》的學術講座。石自社以豐富的圖像資料為線索,從「洛陽盆地的古代都城」「隋唐東都與北宋西京城」「隋唐洛陽城的保護與利用」三方面進行了報告,並向調研團成員呈現了「一區、兩軸、三環、兩片」的洛陽城遺址保護規劃思路和實施願景。講座結束後,洛龍區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局長董獻偉致辭,他勉勵「薪火學子」積極發揮己長,依託人大優質的學術資源,潛心鑽研,為講好傳統文化故事,踐行文化遺存保護獻一份力。

11月28日,「明德薪火」師生前往二里頭考古遺址公園進行調研考察。在室外,師生共乘觀光車沿「井」字形大道,對園內宮城遺址、綠松石製造作坊遺址等地進行了細緻考察。隨後,學員們走進二里頭夏都遺址博物館,近距離探訪「最早的中國」,感受二里頭遺址所展示出的厚重底蘊。

下午,調研團一行抵達中國佛教的發祥地——洛陽白馬寺,作為現今探究古代宗教史、建築史、文化發展史和中外文化交流史的重要實物資料,同學們在此了解了佛教傳入中國的歷史,欣賞了白馬寺的古建築、佛教造像、雕刻藝術、繪畫藝術等。

傍晚,調研團一行聆聽了王愷作題為《河洛文化概說》的專題講座,王愷通過介紹洛陽城現存的文物遺址,點明洛陽作為中華文化古都對華夏文明發展的重要貢獻。王愷以把握世界線性文化遺產的角度出發,為洛陽今後的城市定位與文化發展作出分析規劃。通過王愷的細緻講述,同學們從地理位置、地緣優勢、歷史盛況、文化遺產傳承等多角度了解到洛陽獨特的「河洛文化」,並就歷史文化遺產的創新發展和「河洛文化」的歷史研究等方面與洛龍區文保部門工作人員進行了互動研討。

11月29日,「明德薪火」師生一行抵達龍門石窟,依次參觀了潛溪寺、賓陽三洞、萬佛洞、盧舍那大佛等石窟遺蹟,了解了龍門自魏至宋的石窟開鑿歷史,結合各窟造像學習了從北魏到盛唐藝術風格和社會環境的差異與流變。此外,在與講解員進行交流討論後,項目組師生認為針對石窟的保護與開發,在加強監測管理與石窟保護、追回海外流散文物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工作。

下午,調研團一行來到洛陽博物館,不僅跟隨講解員回顧了洛陽的悠久歷史和豐厚遺存,還有幸參觀了今年特設的《梵音華光——敦煌雲岡龍門石窟藝術聯展》,在對比和聯繫中更加深刻地體會了石窟歷史文化的多樣性和傳承性。

在參觀文化遺蹟的間隙,學員們還在實踐中感知鮮活存續的洛陽文化。

當晚,龍門石窟研究院研究員張乃翥結合數十年的研究心得,向「明德薪火」學員以《文化人類學視域下的龍門石窟》為題作了一場詳實生動、富有激情的講座。張乃翥向調研團師生講述了龍門石窟的三個內涵要素,即強烈的國家政教意識的引領、多民族國家參與下的文化業績的創新、國度審美疲勞催生的佛教藝術的引進。張乃翥為保護和發揚歷史文化遺蹟傾注了滿腔熱血和一生心力,「明德薪火」學員們都為張先生的學術熱忱和嚴謹態度所感動,並感受到傳承學術、弘揚文化的深重責任。

11月30日,「明德薪火」項目團隊來到世界上唯一一處原址展示的「天子駕六」博物館——洛陽周王城天子駕六博物館。「天子駕六」這一重大考古發現不僅以直觀清晰的形式印證了古文獻中「天子駕六」的記述,也解開了東周王城陵區之謎,為世人了解東周王城全貌提供了珍貴資料。

最後一站,「明德薪火」項目團隊前往隋唐洛陽城遺址公園參觀學習。

「明德薪火」調研團一行走進歷史古蹟、學習歷史文化、了解文物遺蹟保護、審視歷史得失、感悟歷史傳承,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加深對華夏文明的溫情與敬意、增強文化自信。

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 「明德薪火」 歷史文化遺產守護人計劃立足於中國人民大學厚重人才培養計劃的培養目標,以「立德樹人」為主線,以「好古敏求、博學廣用」為實施理念,將學術研究、方法指導、綜合培養與國際交流貫穿其中,旨在為優秀的本科學生搭建知行合一的成長成才平臺,幫助學生砥礪「批判-反思-創新」式的歷史思維方式,訓練「讀史-知史-用史」的實踐應用能力,塑造「保護-傳承-創新」的文明關懷意識,從而在汲取人類智慧結晶的過程中實現智力與人格的同步發展,人文關懷和經世致用精神的雙重涵養,將人文精神薪火相傳。

相關焦點

  • 明德學院黨校學員赴陝西歷史博物館參觀 「喜迎黨的十九大 追趕...
    西工大新聞網10月31日電(花芸)陝西日報10月30日報導了我校明德學院黨校學員赴陝西歷史博物館參加實踐活動,對學院學生王淑佳、張思靜、韓東,計算機信息技術系輔導員雷夢潔進行了採訪。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簡稱黨的十九大)於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開,目前,學院掀起學習十九大精神的熱潮。為了將學習十九大報告精神用更直觀、更貼切的方式溶於學生的思想,學院黨校組織第30期預備黨員、第35期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共450名學員於10月29日赴陝西歷史博物館參觀學習了《砥礪奮進的五年——喜迎黨的十九大追趕超越在陝西》大型主題展覽。
  • 明德人文項目組前往日本開展文化考察 -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網 |...
    7月4日至9日,明德人文項目在日本東京和橫濱兩地進行了六天的文化考察。明德人文日本行項目組由文學院黨委副書記胡玲莉帶隊,成員包括文學院團委書記黃彥菲和明德人文項目執行老師吳素琴,歷史學院胡恆副教授、哲學院張霄副教授和國學院華建光副教授三位導師,四位研究生輔導員,二十二位來自文學院、歷史學院、哲學院、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藝術學院學員。
  • 杭州市「工藝與民間藝術薪火傳承計劃」正式啟動
    杭州市「工藝與民間藝術薪火傳承計劃」正式啟動大師帶徒傳承工藝美術技藝。2013年1月11日,杭州市「工藝與民間藝術薪火傳承計劃」——大師帶徒拜師儀式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隆重舉行。遞拜師帖、敬拜師茶、收拜師禮……24名學員遵照中國傳統的拜師習俗,分別向蕭山花邊大師趙錫祥、機繡大師王文瑛、陶瓷大師嵇錫貴、手繡大師陳水琴、銅雕大師朱炳仁等五位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行師徒之禮。「工藝美術大師帶徒學藝」活動是「工藝與民間藝術薪火傳承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公開招生後,活動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和熱烈反響,國內包括港澳臺地區在內的眾多有志於學藝的工美愛好者踴躍報名。
  • ...厚重人才成長支持計劃項目學員 赴河北正定、西柏坡實踐調研
    12月18-20日,「明德未來思想家」厚重人才成長支持計劃項目學員前往河北省正定縣、西柏坡進行實踐調研、參訪學習,期間參觀了華北大學舊址、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西柏坡紀念館、臨濟寺、隆興寺等地,觀看專題紀錄片並進行交流座談。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黨委副書記張鵬舉、團委書記楊瀾潔、專職輔導員韋瑩瑩、「明德未來思想家」項目學員及學生輔導員參加調研。
  •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首期飛行學員在金勝飛行學院正式開學
    8月29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首期暨金勝飛行學院第十七期飛行學員開學典禮在金勝飛院中捷分院隆重舉行。參加典禮的有:中國國際航空公司首期學員35人、建新集團董事長朱守琛先生、中捷高新區經濟發展局局長王龍成、建新集團副總裁朱澤瑞、金勝飛行學院院長李軍、建新集團董事長助理高嵩、金勝飛行學院常務副院長餘清華、金勝飛行學院副院長趙軍、中捷基地總經理王廷樹、金勝飛院中捷分院全體教職工及在校學員近百人。典禮由航理部田春雨部長主持。
  • 清華大學「深耕計劃」一期學員赴德國開展海外實踐
    尋訪馬克思初心之路,回溯德意志發展今昔清華大學「深耕計劃」一期學員赴德國開展海外實踐清華新聞網2月25日電 1月22日-1月29日,清華大學「深耕計劃」一期學員首次海外社會實踐走進德國,實踐支隊21名成員在公共管理學院黨委副書記謝矜的帶領下,赴特裡爾、科隆、波茨坦、柏林、慕尼黑等地,開展了為期8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 著名歷史學者蒙曼妙談「洛陽的歷史文化與傳承」
    人物簡介:蒙曼,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著名歷史學者,現任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隋唐五代史及中國古代女性史。  23日,著名歷史學者蒙曼在洛陽市道德講堂總堂,作了題為《洛陽的歷史文化與傳承》專題講座。她用活潑風趣的語言,從獨特的視角對洛陽的歷史和文化進行了解讀,稱洛陽是一座國際性的開放城市,是女性、文人、海客的福地。
  •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方輝:激活「沉睡」在地下的文化遺產
    大眾日報記者 劉一穎激活「沉睡」在地下的文化遺產——訪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方輝「『十四五』時期,打造文化強省11月17日下午,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院長方輝接受記者採訪,圍繞「十四五」規劃提出建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文化遺產不僅生動述說著過去,也深刻影響著當下和未來;不僅屬於我們,也屬於子孫後代。保護好、傳承好歷史文化遺產是對歷史負責、對人民負責。方輝表示,「十三五」時期,山東文化遺產保護事業邁上了新的臺階,在傳統文化價值闡發和挖掘領域形成了特色和品牌。
  • 工商管理專業優秀學員分享會,盛世明德頒發萬元獎金
    華南師範大學,簡稱「華師大」,校本部位於廣州市,是廣東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首批國家「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暨南大學是中國第一所有國家創辦的華僑學府,國家「211」「985」工程重點建設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簡稱「廣外」,坐落於中國廣東省廣州市,是廣東省屬重點大學,入學國家「2011計劃」;深圳大學,簡稱「深大」,位於廣東省深圳,是經由國家教育部批准設立,由廣東省主管、深圳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綜合性大學
  • 走進威海海洋職業學院明德學院 感受職業院校不一樣的傳統文化
    大眾網·海報新聞訊(記者 劉佳琦 攝影 韓春義)作為新興職業院校,威海海洋職業學院在校園文化體系建設上一直以敢於突破、創新培養為亮點,建設明德學院,構建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海洋文化「三化塑造」的校園文化建設體系又一次走在全省前列。
  • 澳門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利用
    2004年國際古蹟遺址理事會(ICOMOS)派遣專家來澳實地考察,特區政府在聽取各方意見後,將「澳門歷史建築群」擴展成「澳門歷史城區」,歷史建築由原來的12處,增加到25幢,並增加了8處廣場空間,將申報範圍連接成一片完整的區域,更能反映澳門400多年來東西文化融合共生的特質。2005年7月15日,世界遺產委員會於南非德班市(Durban)舉行會議,「澳門歷史城區」被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 明德資訊 | 世紀明德集團研學旅行考察團前往東營市實地考察
    集團副總裁兼山東公司總經理唐翠帶領研學旅行考察團一行4人,前往山東省東營市實地考察研學旅行發展情況。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王玉文、市黃河文化博物館館長段濤陪同,市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黃河口知青小鎮有關負責同志參加。
  •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明德創新實驗班開班
    新聞網訊 11月15日下午,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明德創新實驗班開班儀式在學院多功能活動室舉行。學院黨委書記程濟華、院長丁金光、黨委副書記隋曉玲、實驗班授課教師代表馬學勇以及創新實驗班全體學員參加開班儀式。學院團委書記徐偉主持開班儀式。
  • 洛陽的厚重歷史文化
    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從夏朝到唐朝,千年的歷史積澱,凝成了洛陽厚重的歷史文化。偃師二里頭遺址的發現,說明了洛陽為夏朝的都城,證明了洛陽自古就是中原之中心。遺址不僅出土了各種精美的文物,同時還出土了一條玉龍。
  • 歷史文化遺產保護的「福州路徑」
    市委、市政府帶領各級各部門和全市人民,牢記囑託,帶著特殊感情、特殊責任深入學習領會貫徹《〈福州古厝〉序》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遺產保護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保護文物也是政績的科學理念,把文物保護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創新工作策略,構建歷史文化名城治理體系,全力推進各級各類文物保護修復,做好新時代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讓八閩首府、有福之州綻放光彩。
  • 北京首鋼籃球雛鷹計劃首批學員今出徵赴美
    北京首鋼籃球雛鷹計劃首批學員出徵儀式10月11日在首鋼體育大廈舉行。歷時三個多月的北京首鋼籃球雛鷹計劃選拔集訓完畢,首鋼籃球9位小雛鷹從300位籃球少年中脫穎而出,當日踏上了赴美深造之路。
  • 縣政協考察團赴玉門市考察交流文化旅遊工作
    9月8日,縣政協考察團一行來到酒泉市玉門市鐵人幹部學院、鐵人王進喜紀念館、「693」人防工程、中國石油老一井、玉門博物館、玉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中國邊塞詩展覽館等地,學習考察玉門市在深化發展文化旅遊方面的先進經驗和做法。
  • 【中國世界文化遺產】澳門歷史城區
    澳門歷史城區在第29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的2005年7月15日會議上,獲得21個成員國全體一致通過,中國"澳門歷史城區"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為中國第31處世界遺產。
  • 毛昭晰: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的「救火兵」
    縱觀他從大學畢業後所走過的人生歷程,幾乎都與研究和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有關,雖已是米壽之年,但仍為保護我國的歷史文化遺產奔走呼號,貢獻力量 他是位著名的史前史學專家,但非常謙虛謹慎,身上有一種實事求是的治學精神;他曾擔任過全國人大常委、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浙江省文化廳副廳長兼省文物局局長,但平時為人低調
  • 歷史文化旅遊學院召開2020年大創項目評審會議
    根據學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以下簡稱大創項 目)申報、結題重點工作安排,截止2019年11月30日, 我院共申報大創項目14項,根據學院評審,學校統籌,限額上報(10 項)的流程與要求。我院於2019年12月4號下午3:00,召開2020年大創項目評審會議。參與本次評審的教師有:裴書研、崔林、任穎、王筱寧、李銘宇、任志豔、宗靜婷、張蓉珍、王葉、於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