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蒙曼,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著名歷史學者,現任中央民族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隋唐五代史及中國古代女性史。她多次登上央視《百家講壇》,主講《武則天》《太平公主》《長恨歌》《大隋風雲》《唐玄宗與楊貴妃》,還是央視《中國成語大會》《中國謎語大會》的點評嘉賓,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
23日,著名歷史學者蒙曼在洛陽市道德講堂總堂,作了題為《洛陽的歷史文化與傳承》專題講座。她用活潑風趣的語言,從獨特的視角對洛陽的歷史和文化進行了解讀,稱洛陽是一座國際性的開放城市,是女性、文人、海客的福地。
洛陽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谷連民發表講話
蒙曼正在進行專題講座
觀眾席無一空缺,認真聽講
蒙曼專題講座現場
蒙曼在接受記者採訪
1 洛陽之美——女性福地
中國古代女性有三次執政高峰,分別是東漢、武周、北宋,其中東漢和武周的都城就在洛陽,北宋時洛陽是陪都。
蒙曼說,東漢一共有13代皇帝,其中有6次太后臨朝聽政,太后雖無統治之名,卻有統治之實;武周雖然只有一代,卻出了獨一無二的一代女皇武則天;北宋一共有12代皇帝,其中有4次太后臨朝聽政。
「中國古代有這麼多傑出的女性在洛陽擔當大任,所以說洛陽是古代女性的福地。」蒙曼說。
洛陽作為女性的福地,不光跟皇帝有關,還跟才女有關。蒙曼列舉了班昭、蔡文姬、上官婉兒、李清照這四大才女的例子。
班昭長期生活在洛陽,她不僅幫哥哥班固續寫了《漢書》,還對婦德、婦言、婦容、婦功等作了具體解釋,提出女性需要具備美德。蔡文姬是洛陽人,東漢文學家蔡邕(yōng)的女兒,既博學能文,又善詩賦,兼辯才與音律。上官婉兒除了會寫詩,還規範了唐朝的格律詩,她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就在洛陽。李清照是婉約詞派代表人物,她年輕時就生活在洛陽。
蒙曼說,因為洛陽是女性福地,而女性和美之間有著聯繫,所以洛陽是一個美的城市。洛陽牡丹,美得雍容華貴,就像洛陽誕生的女性領袖和女才子一樣,既有風骨,又有風情。
2 洛陽之雅——文人福地
「洛陽不但才子眾多,而且有一些非常有代表性的才子。」蒙曼說,首先是西漢的賈誼,賈誼論著以分析秦王朝得失的《過秦論》最為著名,可以說是政論型才子;其次是西晉著名文學家左思,左思的《三都賦》在當時非常有名,可以說是文學型才子;最後是程顥和程頤「二程」兄弟,他們提出了理學的概念,代表了思想型才子。賈誼、左思、「二程」兄弟,代表了當時三個方向的才子,因此說洛陽是文人的福地。
蒙曼說,洛陽的雅,雅在園林。北京的頤和園是山水和皇家氣象的結合,蘇州的很多園林是山水和商人的結合,而洛陽的園林是山水和文人的結合。
「洛陽的金谷園算得上是古代歷史上第一個叫得響的園林。」蒙曼說,當時,左思、潘安等24位著名的文學家會集在茂林修竹的金谷園內,飲酒賦詩。李清照的父親李格非曾寫了一本《洛陽名園記》,所記載的洛陽19個私家園林都具備這樣的特色,「今天洛陽也要發展,文化是一個底子」。
洛陽的雅,雅在養老方式。
古代的洛陽才子怎麼養老?蒙曼說,白居易在洛陽開創了一個養老方式,叫九老會。把9位70歲以上的文人湊在一起,以年齡論資排輩,在洛陽的各個園林裡吟詩作賦,組織活動。這種「獨善其身」的養老方式,對於社會風尚具有帶動作用,這些老人是高雅的人,他們成為當年洛陽最好的風景。
3 洛陽之開放——「海客」福地
蒙曼說,洛陽是一座開放的城市,也是「海客」(經營海外貿易的客商)的福地。
「洛陽居天下之中,有四通八達之勢,把全國的貨物集中到這兒,然後再流散出去。」蒙曼說,洛陽有商業的底子,中國古代南北交通大動脈——大運河,像人們彎曲的胳膊肘一樣,拐了個彎,拐到了洛陽,使得這條運河溝通了東西南北中。
「說洛陽是『海客』的福地,不能光指國內,還有國際。」蒙曼說,現在人們講絲綢之路,往往是把中國和羅馬之間的貿易關係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上。張騫通西域之後,西域路斷,第二次是由班超出使西域,那時候的都城就在洛陽。當時,包括絲綢在內的很多中原貨物的重要集散地就是洛陽。人們常說的東洛陽、西羅馬,就是對洛陽國際地位的詮釋。
蒙曼還舉了隋煬帝「招商引資」的例子。隋煬帝在位時,曾把西域幾十個國家的使者統統請到隋朝。等到過年的時候,把他們帶到洛陽,舉辦了長達半個月之久的全民性文藝會演,並讓這些使者到市場上考察。
「城市的開放離不開精神的開放。」蒙曼說,洛陽是儒、道、佛三教薈萃之地。以佛教為例,佛教對中國人而言是從西邊來的,傳入本土後,修建的第一座官辦寺廟就是洛陽的白馬寺。第一次取經是從白馬寺出發,第一次運回佛經也是到白馬寺「卸貨」。
佛教佛經並不是「一卸了之」,而是從此和中國的精神緊密結合,龍門石窟的佛像就是我們民族吸收外來文化的最好見證,這個也叫開放,是比商業更重要的心態開放。
「古代洛陽的開放就是利用開放的心態,這不是河南心態,不是中國心態,是世界心態。」蒙曼說。(洛陽日報記者 朱豔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