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德人文項目組前往日本開展文化考察 -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網 |...

2020-12-14 人大新聞網

7月4日至9日,明德人文項目在日本東京和橫濱兩地進行了六天的文化考察。明德人文日本行項目組由文學院黨委副書記胡玲莉帶隊,成員包括文學院團委書記黃彥菲和明德人文項目執行老師吳素琴,歷史學院胡恆副教授、哲學院張霄副教授和國學院華建光副教授三位導師,四位研究生輔導員,二十二位來自文學院、歷史學院、哲學院、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藝術學院學員。

日本時間7月4日下午5點在東京大學,東京大學文學部人文社會系研究科藤井省三教授接待了明德人文項目組一行。胡玲莉副書記向藤井教授轉達了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孫鬱院長的感謝與問候,並介紹了明德人文的項目建制與組成成員;黃彥菲書記介紹了明德人文一行人接下來的行程規劃。三位導師與藤井教授針對中日雙方的文科發展現狀、大學教師的生涯發展、學術研究的方式方法、資料的保存與收藏等問題進行了探討。藤井教授表達了對於項目組參觀訪問日本的祝願,並為青年學子提出了建議,「大學四年是最自由的時間,要好好把握,多看看新的東西,多交朋友」。胡玲莉副書記為藤井教授贈送了紀念品,並邀請他再次來到人大,與更多的人大學子進行交流。

7月5日,明德人文項目組來到了位於東京的日本皇居、國會議事廳、NHK放送博物館與東京防災館進行參觀。皇居位於東京市中心,四面環繞護城河,現今日本天皇明仁與皇后美智子就住在其中;項目組員在遊覽的過程中加深了對日本君主立憲政體的認識。NHK為日本民營的放送協會,在其體驗館當中,項目組員們了解到了NHK的發展歷史及日本電視節目的誕生過程,並親自體驗了動畫配音、新聞播報和節目剪輯等電視節目製作項目;通過參觀國會議堂內天皇御用休息室、中央大廳和眾議院會議大廳,項目組員對於日本的現代政治有了深入理解。在東京防災館,組員們通過實景體驗地震、火災等緊急事故,了解到了日本的防災體制和防災教育發展狀況。

7月6日,項目組的學員與老師開展自由活動。學員們以小組的形式,在東京城區內進行自由走訪。胡玲莉副書記與三位導師則來到了神保町古書街。古書街自明治維新以來,已有百餘年的歷史,以書店紛繁、版本齊全、多古舊珍本為特點,被稱為「世界第一古書街」。在觀覽的過程中,老師們感受到了東京古樸、傳統的一面。

7月7日,明德人文項目組來到了位於東京的明治神宮、讀賣新聞印刷廠、相撲博物館和江戶東京博物館。組員們通過走訪,感受了日本傳統的神社文化。讀賣新聞曾經為世界上發行量最高的日報,其工廠內報紙的製版、印刷、分裝甚至紙張的回收,都達到了全自動水平,不到百人的工廠所具備的高效運轉能力;在相撲博物館內,組員們領略了大和民族獨特的相撲文化,對於相撲運動員的人生與職業發展也有了更深的理解;而江戶東京博物館展示的是東京都從古至今的文明發展過程,博物館通過模型、文字、實物等的方式,對於東京都地區各個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生活有了系統全面的介紹,讓組員們身臨其境地領略江戶地區的文明徑路。

7月8日,明德人文項目組來到了橫濱,參觀了橫濱中華街、山下公園、未來二十一世紀港、新橫濱拉麵博物館,領略其獨特的日本港口文化。橫濱中華街作為日本規模最大的華人聚集區,其建築、飲食都極具中國風味。山下公園毗鄰港口,它和未來二十一世紀港共同象徵著橫濱人對於未來的展望。新橫濱拉麵博物館展示了日本拉麵的歷史和文化。下午在回到東京的途中,項目組還來到了具有典型和式風格的園林六義園,在其中體味傳統的抹茶技藝。

7月9日,明德人文項目組參觀了東京國立博物館。該館所陳列的日本古代器具製造、繪畫、武士、歌舞伎等文化遺產,都讓組員們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和西方近代文明對日本文化發展的影響。作為亞洲最高水準的博物館之一,東京國立博物館所營造的人文環境也讓組員們印象深刻。

在項目組日本行的過程中,胡恆副教授、張霄副教授和華建光副教授帶領各學習小組,針對本次出行的調研課題進行了討論。胡玲莉副書記帶領輔導員和學員開展了團隊自我建設活動。學員分為四組,輔導員通過工作會議的形式與小組組長制定出行紀律與懲獎制度,並由各組組長統籌本小組的集合、出行、課題研究和宣傳工作。

中國人民大學「明德人文」厚重人才成長支持計劃由學生處發起,旨在對人文學部本科學員通過一年半的課程學習、研究實踐、國際交流、社會實踐等方式,培養出專業紮實、學識淵博,兼具國際視野和本土情懷的厚重人才。本屆「明德人文」計劃由文學院擔任執行學院,本次日本之行為「明德人文」厚重人才成長支持計劃暑期遊學的重要舉措。

相關焦點

  • 歷史學院「明德薪火」歷史文化遺產守護人計劃首期學員赴洛陽考察...
    11月27-30日,歷史學院「明德薪火」歷史文化遺產守護人第一期學員前往河南省洛陽市開展文化考察,參觀了以龍門石窟、白馬寺、二里頭考古遺址為代表的多處歷史文化遺址,並與多位資深研究學者就當地文化遺產的保護與開發問題進行深入交流,開展了題為《文化人類學視域下的龍門石窟》《隋唐洛陽城考古與研究新探索》《河洛文明概說》的三場互動講座。
  • 明德資訊 | 世紀明德集團研學旅行考察團前往東營市實地考察
    集團副總裁兼山東公司總經理唐翠帶領研學旅行考察團一行4人,前往山東省東營市實地考察研學旅行發展情況。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王玉文、市黃河文化博物館館長段濤陪同,市旅遊開發有限公司、黃河口知青小鎮有關負責同志參加。
  • 響應《新文科建設宣言》:首屆「明德藝術論壇」 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11月6-7日,首屆「明德藝術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張淳主持,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牛宏寶代表學院致辭並對分論壇進行學術總結。吳付來在致辭中指出,新文科戰略的實施為藝術學科的繁榮與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人民大學專門創設第一屆「明德藝術論壇」,就是要打造開放多元的學術平臺,拓寬與國內外學術界交流對話的新渠道。
  • 法國駐華大使羅梁訪問中國人民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網 | NEWS...
    12月22日上午,法國駐華大使羅梁(Laurent Bili)來訪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會見了羅梁一行,就進一步推進中法教育和文化交流作了深入交流。她表示,中國人民大學與法國在高等教育、學術與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中國人民大學作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高等教育重鎮,理應在兩國交流合作方面作出更大貢獻。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高等教育交流合作帶來了巨大衝擊,我們面臨著發展的新挑戰和新機遇。
  • 中國人民大學中歐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揭牌
    6月5日上午,中國人民大學中歐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逸夫會堂舉辦。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劉偉、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楊曉春、歐盟駐華大使史偉(Hans Dietmar Schweisgut)、比利時駐華大使馬文克(Marc Vinck)、歐盟駐華使團文化教育參贊馬慶(Marcin Grabiec)、中國人民大學國際交流處處長時延安、中國人民大學科研處副處長劉金龍、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黨委書記牛彤、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中國人民大學中歐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閆瑾出席了揭牌儀式
  • 中國人民大學茶道哲學研究所赴潮州單叢茶產區考察
    中國人民大學茶道哲學研究所(簡稱茶哲所),隸屬於中國人民大學,是我國目前唯一的茶道哲學研究機構。
  • 人民大學第四期明德思源學生領袖培訓計劃開營
    7月10日上午,第四期明德思源學生領袖培訓計劃開營式在明德商學樓舉行。入選培訓計劃的10名來自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戴維斯分校等名校的美國學生和30名人大學生參加開營式。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楊慧林、美國國際專業教育服務機構代表錢秉毅先生、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永庚項目辦公室主任王燦女士出席會議並致辭。楊慧林副校長與錢秉毅先生共同為中美學生代表授旗。
  • 中國人民大學與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籤署學術合作協議
    中國人民大學與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籤署學術合作協議 2014-05-24 06:51:58中新網莫斯科5月23日電(記者 賈靖峰)中國人民大學代表團23日在此間與聖彼得堡國立大學籤署校級學術合作諒解備忘錄,兩校擬開展聯合研究、共建研究機構、人才聯合培養、學生交流等合作。
  • 文學院2018級「明德計劃」實驗班北京交流學習活動舉行
    11月8日至10日,文學院2018級「明德計劃」實驗班全體同學在常務副院長王宏林教授的帶領下於北京開展了為期三天的訪學交流之旅。回首七十年,展望中國夢——北京行之北京展覽館11月8號下午,北京之行的首站來到了北京展覽館,同學們參觀了北京展覽館中舉辦的「偉大曆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
  • 甘肅敦煌「牽手」中國人民大學建敦煌文化學院
    (資料圖) 王斌銀 攝中新網蘭州7月28日電 (周斌全 王翼敏)甘肅敦煌市官方28日披露,經過一年多的籌備,由敦煌市攜手中國人民大學合作共建的敦煌文化學院成立,面向全國開展以敦煌文化為主的各類培訓和研學搭建平臺,並列入大敦煌文化旅遊經濟圈的重點項目。
  • 浙江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日本文化遺產考察行記(一)
    浙江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日本文化遺產考察行記(一)2019年7月5日,浙江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受東京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邀請,開啟了在日本為期12天的文化考察活動。從杭州出發,經過兩個小時的飛行,飛越東海,7月5日中午,浙大文博系一行於關西機場平安著陸,在清涼的海風中開始了第一天的考察項目。文博系師生代表團首先前往的是位於堺市臺地上的仁德天皇古墳(大仙陵古墳),這是百舌鳥古墳群中分量極重的一座,不僅是日本最大的古陵墓,還與古埃及金字塔、中國秦始皇陵同居「世界三大古陵墓」之列。
  • 中國人民大學與日本金澤大學籤署合作協議
    2月29日上午,劉偉校長會見日本金澤大學(Kanazawa University)校長山崎光悅,雙方籤署了校際合作協議及《學生交換諒解備忘錄》。劉偉校長回顧了中國人民大學與日本金澤大學在相關學科的交往、合作情況,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的學科優勢和發展戰略。
  • 世紀明德召開研學營地建設研討會 明德未來推出營地開發運營...
    調研期間,JohnJorgenson出席了國內研學教育專業機構、新三板掛牌企業世紀明德在西安召開的陝西省中小學生綜合型研學營地建設研討會,與西安市碑林區大學南路小學校長李茵,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校長雷玲,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附屬小學校長劉悅,世紀明德聯合創始人、明德未來國際營地董事長王京凱,世紀明德副總裁、明德未來國際營地副總裁薛元樂,世紀明德副總裁、陝西公司總經理、明德未來國際營地聯合創始人張兵等嘉賓圍繞
  • 帶你走進中國人民大學校園
    中國人民大學一直都被認為是國內人文社科類重點建設的高校,甚至是國內人文社科實力最強的高校。圖中是中國人民大學明德樓廣場。中國人民大學的圖書館在國內也是一流的,不僅藏書豐富,而且圖書館擁有大量的自習室。圖中是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
  • 上海交通大學全球挑戰計劃項目組赴保加利亞、匈牙利調研
    上海交通大學全球挑戰計劃「『一帶一路』在中東歐的實踐調研」項目組日前赴保加利亞和匈牙利進行了為期10天的考察調研。項目團隊由2位上海交大國務學院的教師與8名學生組成,團隊訪問了政府部門、企業團體和學術機構,深入了解了「一帶一路」倡議在中東歐地區的落地情況、中國在中東歐地區的國家形象、中國企業在中東歐地區的發展前景以及中保關係、中匈關係、中歐關係等一系列重要議題。近年來,我國與中東歐國家不斷擴大合作範圍與合作深度。
  • 世紀明德召開研學營地建設研討會 規劃營地教育「中國方案」
    調研期間,John Jorgenson出席了國內研學教育專業機構、新三板掛牌企業世紀明德在西安召開的陝西省中小學生綜合型研學營地建設研討會,與西安市碑林區大學南路小學校長李茵,西安交通大學附屬小學校長雷玲,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附屬小學校長劉悅,世紀明德聯合創始人、明德未來國際營地董事長王京凱,世紀明德副總裁、明德未來國際營地副總裁薛元樂,世紀明德副總裁
  •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人文之蘊——北京城的空間記憶》獲評2018...
    4月23日,2018年度「中國好書」頒獎盛典「世界讀書日」在央視一套、十套播出。盛典上揭曉了32種年度「中國好書」並舉行了頒獎儀式。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人文之蘊——北京城的空間記憶》獲此殊榮。中宣部副部長梁言順、中國圖書評論學會會長鄔書林、中宣部出版局局長郭義強等出席頒獎儀式。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社長李永強代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登臺領獎。
  • 南開大學紮實開展新生入學教育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南開大學紮實開展新生入學教育 2018-11-05 來源:南開大學   南開大學積極搭建育人平臺,凝聚育人合力,把握關鍵節點,持續發力,紮實開展新生入學教育,著力培養「公能」
  • 明德實驗學校高中部(公立)首度招生
    明德教師隊伍廣納賢才,既有北京師範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教育部直屬師範院校畢業生,也有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國內重點院校的畢業生,更有英國利物浦大學、杜倫大學、澳大利亞皇家墨爾本大學等國際著名大學的畢業生。 明德課程 在課程構建上,學校建成了以基礎課程、拓展課程和特需課程為主要形式的明德課程譜系。
  • 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第十七屆國際文化節
    10月13日,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第十七屆國際文化節。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黨委常務副書記張建明出席活動並與現場師生交流。今年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外學生參加在明德廣場上舉辦的風情展。各國留學生精心準備,充分展示豐富多元的風情文化,為人大「小世博」更增添一抹絢爛。靳諾來到風情展各個展位,與同學們親切交談,祝願每位同學都能盡情享受在人大的青春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