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大學茶道哲學研究所赴潮州單叢茶產區考察

2021-02-19 潮州市茶產業促進會

       

中國人民大學茶道哲學研究所(簡稱茶哲所),隸屬於中國人民大學,是我國目前唯一的茶道哲學研究機構。2020年8月1-6日在潮州組織開展專項考察調研,將對我國最具代表性的潮州工夫茶文化及潮州單叢茶產業進行相關的深入考察調研。

考察團於8月1日下午抵達潮州後,在潮州市委大樓三樓市委宣傳部會議室召開「中國茶道哲學理論研究座談會」,座談會由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劍鋒主持,潮州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翁鵬程,潮州市文廣旅體四級調研員蘇懷傑及相關科室負責人,潮州市茶產業促進會會長陳玉春及幾位副會長單位參加座談會。

會後,李萍所長帶領的考察團受到市委常委、市委宣傳部部長王文森會見,在與潮州當地政府及有關部門、主要茶文化代表座談後,了解潮州單叢茶產業及文化傳承發展等基本現狀。

       由中國人民大學在職教授和其他相關院校資深學者構成,主要從事中國茶道哲學理論體系的構建,重點探討當代中國社會茶道的思想源流及其文化呈現等學術研究與傳播工作。

    當天晚上,中國人民大學茶道哲學研究所一行前往參觀頤陶軒潮州窯博物館。 

第一站乘坐專車來到啟正單叢茶供應鏈

聽取千庭負責人對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規划進行介紹

千庭工夫茶博物館

成立於2002年廣東天池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是有機生態茶園基地

在茶促會監事長黃佳武帶領參觀古茶園

來到市茶促會會員單位日月茗茶業參觀

    第三天上午,來到鳳凰鎮鎮政府,與潮州單叢茶產區政府領導座談交流,鳳凰鎮委書記陳銳生、副鎮長陳賢歡介紹了鳳凰生態文化茶旅發展情況、存在問題,以及茶產業的規劃。

陳玉春會長向李萍教授一行介紹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情況

潮州茶促會副會長林偉周(潮安區茶葉協會會長)

潮州茶促會副會長魏繼業(潮州市茶農協會會長)市茶農協會新會址。

參觀建設中的鳳凰單叢茶博物館

「中國瓷都」陶瓷陳列館

百年老字號「祥記」手拉壺第四代傳人吳錦全大師合影

潮州有代表性的作品一網打盡——百師園。

  「茶百戲」又稱分茶、水丹青、湯戲、茶戲等等,是一種能使茶湯紋脈形成物象的古茶道,其特點就是僅用茶和水不用其他的原料能在茶湯中顯現出文字和圖像。

天池茶藝館「潮州工夫茶21式」表演

宋凰茶業--世界欠您一杯好茶。

綠島生態農業產業園

本次考察調研最後一天,將形成專項調研報告,提交地方相關政府部門和市茶產業促進會,潮州市外事辦四級調研員盧明濤、謝昭榮科長等領導出席座談會,盧副處長就潮州單叢茶產業的發展狀況和未來對外銷售的趨勢與專家茶企進行對話。考察團在考察的同時撰文在專業學術刊物發表和學術會議上發言,並將每日活動內容和重要觀點及時在中國人民大學茶哲所網站推送,同時也在茶哲所微博和公眾號刊發。其後還將轉赴英德、清遠等地。


專家發言

歡迎向潮州市茶產業促進會投稿

投稿郵箱:322647@qq.com

 

 

 

相關焦點

  • 茶界盛會擦亮潮州單叢茶品牌
    前天,在潮州東方國際茶都舉辦的首屆廣東潮州單叢茶爭霸賽圓滿成功。該大賽由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指導,潮州日報社和潮州東方國際茶都主辦。經過評委們專業嚴謹的評比,「茶王」在參賽的156件茶樣角逐中誕生。
  • 鳳凰單叢茶的前世今生
    而在潮州,這個茶字一般指的是單叢茶。《中國名茶志》記載:鳳凰單叢茶為歷史名茶,屬烏龍茶類。單叢是鳳凰水仙的優異單株,各個單株形態或品種各具特點,自成品系,因而單株採收、製作,故稱單叢。單叢茶,是這種優異單株的總稱。據廣東省茶文化研究專家黃柏梓介紹,現在人們喝到的鳳凰單叢茶,都源於古時候鳳凰山上的一個古茶種,而且演變的過程中還有許多傳說。
  • 天人合一的生命追求:茶道哲學與自然國學的合奏
    茶經故裡,陸羽家鄉……」在主題曲《茶經故裡》悠揚的旋律中,「第二屆全國茶道哲學高峰論壇暨首屆全國自然國學專題研討會」於近日在浙江湖州舉行。來自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浙江省社會科學院等二十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者,以及中國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湖州陸羽茶文化研究會等多家茶文化社會組織的代表共200餘人參加了會議。
  •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哲學」學科,連續3年排名中國高校第1!
    學院特色1、中國頂尖,學術重鎮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前身為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成立於1956年,國家文科基礎學科(哲學)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教育部「211」工程重點基地、「985哲學院擁有哲學、倫理學、宗教學、PPE(與經濟學院、國際關係學院合辦)4個本科專業,相互促進,彼此融合;擁有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國哲學、外國哲學、倫理學、宗教學、美學、邏輯學、科學技術哲學、管理哲學、政治哲學10個碩士點和博士點,囊括所有哲學二級學科;建設有「倫理學與道德建設研究中心」「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兩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單叢茶巔峰對決 七茶類「茶王」出爐
    評委們認為,通過此次評比大賽,可以檢驗單叢茶茶葉的質量和生產水平,促進潮州單叢茶產業的發展,助推潮州單叢茶走向更大的舞臺。恭喜所有獲獎者。此時此刻,獲獎者心情如何?他們送評的茶樣有何特色,為何能過關斬將、獲得佳績?
  • 單叢茶「圈粉」無數行內人「點讚」不斷
    「這次茶葉產業大會成功舉辦,對於推廣宣傳潮州單叢茶,提高單叢茶知名度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希望潮州能舉辦更多這樣的展會,把單叢茶推向全世界,而不是局限在潮汕地區。」林程輝說。潮安區茶葉協會會長林偉周告訴記者,近年來,潮安區茶葉企業通過參加一些茶葉推介會,取得一定的成效,相信通過本屆茶葉產業大會,潮州單叢茶知名度將進一步得到提高。接下來,將積極做好相關政策宣傳引導,組織茶農做好病蟲防治培訓,不斷提高茶葉質量,努力走出一條茶葉企業抱團發展的新路子。
  • 【聚焦】中國茶藝的現狀與未來 誰說了算?
    我們來看看研討會的陣容:茅盾文學獎獲得者、浙江農林大學文化學院名譽院長、著名茶文化專家王旭烽,中國高等院校茶文化教材編委會主任、西安六如茶文化研究所所長林治,中國茶文化學首倡者與理論奠基人、著名茶文化專家餘悅,中華茶人聯誼會副理事長、泊園品牌創始人張衛華,中華合作時報社《茶周刊》副主編趙光輝,「潮州工夫茶藝」非遺傳承人、
  • 重磅‖潮州鳳凰單叢茶博物館開館!開啟茶文化新篇章
    在聞名中外的中國烏龍茶之鄉潮州市鳳凰鎮肩負傳承千年宋茶文脈的使命賡續鳳凰茶萬裡飄香揭牌開館儀式▲潮州鳳凰單叢茶文化和潮州工夫茶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將砥礪前行,致力於傳播好單叢茶故事、工夫茶故事、中國傳統文化故事。
  •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一級教授張立文:中國哲學之道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一級教授張立文:中國哲學之道】世界各種的哲學體系,各說各的,沒有一定的模式,且各不相同。中國哲學可依據中國哲學的實際,自己講中國自己的哲學。中國自古以來有致廣大、盡精微的自成系統的哲學理論思維邏輯體系,已經完全突破古希臘意義上的形上學,可以不照著西方哲學之謂哲學講中國哲學。
  • 中國人民大學外國語學院代表團訪問拉美三所大學
    11月30日,中國人民大學代表團應邀訪問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與該大學歷史學院、現代語言和教育學院、哲學文學院、語言學院會談中,王建平常務副院長介紹了中國人民大學和外國語學院的歷史、現狀以及本次來訪的目的,隨後與墨西哥學院的亞非研究所、拉美研究所、語言文學研究所、國際關係研究所、哲學研究所等研究所所長就兩校間的學術合作與交流交換了意見。
  • 潮州市潮安區赤鳳鎮煒業茶園打造有機茶生產基地 推動單叢茶健康發展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鄞柱平、魯利韋、吳伍金、記者羅勉報導 從潮州市潮安區赤鳳鎮了解到,該鎮煒業茶園以生態野化水仙單叢茶老茶園為基礎,加大單叢茶的有機種植、加工、銷售和研發,著力打造有機單叢茶新型綜合茶產業基地。
  • 臺灣科技大學赴廣安交流考察
    臺灣科技大學赴廣安交流考察 2017年01月23日 14:12:00來源:中國臺灣網 >   中國臺灣網1月23日廣安訊 1月11日至12日,臺灣科技大學酷點校園董事長黃丙喜教授一行赴廣安交流考察。
  • 梅州  :中國單叢茶之鄉
    此文發表於梅州首發的《中國單叢》雜誌時,正好第五屆客家文化創意產品博覽交易會「茶博會」正在院士廣場開展,其中,中國單叢茶之鄉——梅州的金字招牌非常搶眼。>撰寫此文,特紀念梅州被授榮「中國單叢茶之鄉」20年。
  • 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
    人們在品茗的過程中除了對茶的色、香、味、形等感官上的享受外,還上升到心靈的感受,發展為一種精神境界上的追求;與此同時,還伴生著一種哲理上的追求,即在品茗過程中所體現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風尚,經常是和人生處世哲學結合起來而有啟迪教化作用,這就是所謂的品茶之道,簡稱為茶道。
  • 第二屆中國經濟學教材建設高峰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
    11月26日下午,第二屆中國經濟學教材建設高峰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論壇主題是「中國經濟學教材建設的總體思路與實施路徑」,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經濟學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主辦。國家教材委員會委員、國家教材委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馬工程)專委會主任顧海良,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西南財經大學原副校長劉燦,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裴長洪,雲南財經大學校長伏潤民,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遼寧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謝地,中國人民大學漢青經濟與金融高級研究院院長汪昌雲,中央黨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賴德勝,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建華,湖南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院長潘敏
  • 中國茶道與日本茶道的關係,茶道起源於中國,後傳入日本
    人草木茶禪文化茶道最早起源於中國,盛於中國南方以及日本,日本的煎茶道、臺灣地區的泡茶道都來源於中國廣東潮州的工夫茶。陳香白先生認為:中國茶道包含茶藝、茶德、茶禮、茶理、茶情、茶學說、茶道引導七種義理,中國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國茶道就是通過茶是過程,引導個體在美的享受過程中走向完成品格修養以實現全人類和諧安樂之道。陳香白先生德茶道理論可簡稱為:「七藝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