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應《新文科建設宣言》:首屆「明德藝術論壇」 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2020-12-11 人大新聞網

11月6-7日,首屆「明德藝術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此次論壇是對教育部《新文科建設宣言》的及時響應,旨在以跨學科、大視野為學術導向,著重關注藝術管理學科建設、音樂表演理論本土話語建構、學院藝術跨界融合趨向等命題,以多維視角探討藝術實踐、理論研究、學科建設等問題,以全面推進高校藝術學科發展,推動新文科背景下藝術學科研討與交流的新常態,構築藝術理論與創作實踐互動共促的新平臺。中國人民大學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吳付來代表學校在開幕式上致辭。

(論壇現場)

(出席分論壇一「新文科背景下藝術管理學科建設」的嘉賓)

(出席分論壇二「音樂表演理論話語體系學術研討」的嘉賓)

11月6日下午,首屆明德藝術論壇舉辦開幕式。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作為發起與主辦方,邀請了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美術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上海戲劇學院、中央財經大學、西南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國內數十名高校知名專家學者參與現場討論。同時,論壇還通過在線方式,邀請了英國劍橋大學、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等國外知名高校的學者實時互動。在兩天時間內,專家學者從自身研究領域出發,結合國內外藝術發展動向,共同探討了新文科背景下藝術學科建設的新視域、新路徑、新方法。論壇由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黨總支書記張淳主持,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院長牛宏寶代表學院致辭並對分論壇進行學術總結。

吳付來在致辭中指出,新文科戰略的實施為藝術學科的繁榮與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人民大學專門創設第一屆「明德藝術論壇」,就是要打造開放多元的學術平臺,拓寬與國內外學術界交流對話的新渠道。他指出,藝術論壇之所以用「明德」命名,闡明了以「藝」明「德」的目的, 「學藝明德」本乎於「心」,至少包括三層內涵:第一是砥礪初心,築牢明德根基;第二錘鍊匠心,創造樹德經典;第三緊貼民心,豎起立德標杆。唯有如此,新時代的藝術學子才能在不斷變化的世界格局中,獲得文化自信的充沛底氣。

上海戲劇學院黨委副書記、院長黃昌勇以《新時代新文科背景下的藝術管理專業學科建設的思考》為題進行了主旨發言。他從中國與世界、傳統和現代、理論與實踐三個維度,探討藝術管理學科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提出藝術管理學科應當朝著厚基礎、重人文的方向發展。中央音樂學院原院長王次炤進行了《中國傳統音樂表演中的速度現象及其文化根源》的主旨演講,通過比較中國式快板與西方音樂的速度現象,體現中西方審美的差異與藝術的特色,從文本分析的角度給予與會者帶來啟示。中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院長餘丁以《新時代藝術管理學科的任務》為題,從「十三五」期間有關文藝的重要講話和學習五中全會精神的視角出發,聚焦2035年建設文化強國,提出了藝術管理學科建設新發展階段的幾個趨勢,如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將5G和大數據等技術應用在藝術的交叉區塊鏈中,「大藝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等。他提出,應當用中國實踐建立中國學派,使中國的藝術管理成為新文科中領先世界的學科。

(黃昌勇、王次炤、餘丁)

(牛宏寶、張淳)

在論壇的研討環節,專家們圍繞學科融合、課堂教學、教材建設、實踐實習、技術應用等多個議題展開討論,為高校藝術教育資源整合和機制創新提供了富有見地的新觀點與新思路。現場發表演講的主要有中央財經大學文化與傳媒學院院長劉雙舟,中國音樂學院科研處處長陳楠,北京師範大學教授郭必恆,中國傳媒大學教授齊驥,中央音樂學院研究員項筱剛、高拂曉,上海戲劇學院教授董峰,首都師範大學教授吳明娣,清華大學副教授章銳,西南大學教授周全,上海音樂學院教授楊健,中國音樂學院董芳,哈爾濱師範大學劉路希,深圳室內樂會會長黃海昌,山西藝術職業學院副教授王珂等專家學者。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副院長、藝術學院雙聘教授黃雋,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顧亞奇、齊悅,公共藝術教育中心副主任張放以及教授齊柏平,副教授劉潔、武洪濱、郭春寧、劉琉、周源、房博然等全程參與交流與互動。

(部分參會學者作現場或線上報告)

在線上互動環節,英國劍橋大學聖約翰學院院士、音樂表演研究中心主任約翰·林克( John Rink)以《從音樂表演到音樂表演研究》為題,梳理了表演研究學科在西方的發展歷程及最新的前沿動態,分析了近30年來此領域重要的研究理論和方法。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教授多羅迪亞·費比安(Dorottya Fabian)的發言題目為《20、21世紀巴洛克音樂的表演風格:以J.S.巴赫的錄音為依據》,此演講概述了巴洛克音樂的表演風格,涉及音樂美學、樂器特性、樂團配置和表演風格特徵,為探討當時的表演風格提供了豐富的研究資源。

此次「明德藝術論壇」的舉辦,是中國人民大學踐行「立學為民、治學報國」理念的具體落實,對於新文科背景下藝術學研究如何開拓新格局、科學技術如何應用於藝術繁榮與發展等重大問題給予了學術回應。論壇的舉辦,不僅加強了藝術學科的內部融合,也將推動藝術與其它學科的交叉互動,開拓了藝術實踐與理論研究的新視域,也為當下新文科建設和藝術學各學科創新培養模式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首屆明德藝術論壇的分論壇三「跨界與融合:當代學院藝術新趨向」,將於11月23日繼續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辦。

相關焦點

  • 推進新文科建設:上海師範大學成立數字人文研究中心
    會議研究了新時代中國高等文科教育創新發展舉措,發布了《新文科建設宣言》,對新文科建設作出了全面部署。數字人文是國際學術界的前沿領域,也是一個目前正在蓬勃發展的新興交叉學科,旨在以數字、技術方法介入人文學術研究,促進其學術創新與知識生產轉型。
  • 首屆上海交通大學-大阪大學學生論壇舉辦
    上海交通大學積極進行交流方式的變革探索,做到跨國文化交流不斷線。11月27日,上海交通大學與大阪大學線上舉辦了第22屆兩校學術研討會,上海交通大學副校長黃震、大阪大學副校長河原源太、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副總領事張玉萍通過視頻致辭祝賀,兩校科研團隊按學科設分會場進行了深入交流。11月28日,首屆上海交通大學-大阪大學學生論壇通過線上會議方式舉辦。
  • 廈門大學百年影像史暨影像辭典高峰論壇成功舉辦
    人民網北京12月6日電 12月5日,廈門大學百年影像史暨影像詞典高峰論壇在科學藝術中心舉行。作為廈門大學百年校慶系列論壇之一,本次論壇由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主辦,廈門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進功,廈門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餘清楚先後致辭。
  • 首屆中國青年旅遊論壇在京舉辦
    旅遊管理學科是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的特色學科、優勢學科,過去30多年,二外高度重視旅遊管理學科建設和發展,培養了大量旅遊人才,從這裡走出了多位全國著名的旅遊學者。今天,我們創辦「中國青年旅遊論壇」,旨在為全國青年學者搭建交流平臺,為中國旅遊研究的推進貢獻力量。
  • 新文科建設下的 「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在上海開幕
    在上海美術學院建設世界一流的美術學院的戰略目標下,由中國雕塑學會、上海市美術家協會、上海美術學院共同主辦、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和上海美術學院雕塑系承辦的「東西南北中:學院雕塑邀請展」於2020年12月8日下午在上海大學上海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
  • 新文科建設背景下高端阿拉伯語人才培養暨阿拉伯語專業課程思政...
    8月24至25日,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外國語言文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阿拉伯語分委員會、中國阿拉伯語教學研究會主辦,高校國別和區域研究人才培養院系聯盟、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中東學院協辦,中山大學國際翻譯學院承辦的新文科建設背景下高端阿拉伯語人才培養暨阿拉伯語專業課程思政雲端研討會通過騰訊會議平臺成功舉辦
  • 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在江蘇盱眙舉辦
    9月15日,一場以「科學素養與星空對話」為主題的論壇——首屆中國·天泉湖天文論壇在江蘇盱眙舉辦。來自海內外的6位知名天文學家、30餘位來自國家天文臺、紫金山天文臺、全國各高校天文系統專家與近300名各地天文愛好者一道,圍繞世界前沿天文科學話題展開了一場精彩對話。
  • 中國人民大學第三十四屆「一二·九」合唱音樂節舉辦
    12月6日,由校團委主辦、學生文藝聯盟承辦的中國人民大學第三十四屆「一二·九」合唱音樂節在明德堂舉辦,來自30個學院(書院)的19支代表隊(聯隊)參加比賽,參演師生逾2000人。本次「一二·九」合唱音樂節以「壯闊百年路,奮鬥新徵程」為主題,各參賽隊伍唱響了人大青年的時代新聲,共同紀念偉大的一二九運動,以飽滿的熱情和昂
  • 首屆「兩湖論壇」昨在南投縣舉辦
    本報臺灣專電(記者 鄧國芳)傳統「七夕」情人節後的第二天,杭州市人民政府與南投縣政府共同主辦、暨南國際大學和中臺禪寺共同承辦的首屆西湖、日月潭 「兩湖論壇」在暨南國際大學拉開帷幕。與會領導和嘉賓就「如何強化兩湖旅遊吸引力」進行了深入研討,共推杭州市和南投縣經濟文化特別是旅遊領域的交流合作。
  • 天津城建大學舉辦2020年第四屆城市綠色發展論壇
    天津北方網訊:2020年11月28日,2020年第四屆城市綠色發展論壇在天津城建大學成功舉辦。本次論壇聚焦「推動城市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主題,為推進城市綠色發展建言獻策。
  • 2016首屆農村發展太行論壇在河北農業大學舉行
    2016首屆農村發展太行論壇在河北農業大學舉行2016-12-17 21:35:51 來源:河北新聞網 責任編輯:田士威12月17日,2016首屆「農村發展太行論壇」在河北農業大學舉行,來自北京、河北、甘肅、陝西等地的專家、學者與社會各界相關人士100餘人參加此次論壇。
  • 明德人文項目組前往日本開展文化考察 - 中國人民大學新聞網 |...
    7月4日至9日,明德人文項目在日本東京和橫濱兩地進行了六天的文化考察。明德人文日本行項目組由文學院黨委副書記胡玲莉帶隊,成員包括文學院團委書記黃彥菲和明德人文項目執行老師吳素琴,歷史學院胡恆副教授、哲學院張霄副教授和國學院華建光副教授三位導師,四位研究生輔導員,二十二位來自文學院、歷史學院、哲學院、國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藝術學院學員。
  • 推動漢文化傳承與創新 徐州舉辦首屆漢文化論壇
    中國江蘇網10月19日徐州訊(記者 彭頌珂)10月17日,首屆漢文化論壇在徐州市金龍湖畔隆重開幕。論壇圍繞「兩漢文化傳承與發展」為主題,匯集了海內外文化名家、學術領袖、文旅精英等150餘人,深入探討了兩漢文化所蘊含的哲學智慧、人文底蘊和文學藝術成就,為推動世界級漢文化傳承與旅遊目的地建設,強化文旅融合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 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第十七屆國際文化節
    10月13日,中國人民大學舉辦第十七屆國際文化節。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黨委常務副書記張建明出席活動並與現場師生交流。今年共有37個國家和地區的中外學生參加在明德廣場上舉辦的風情展。各國留學生精心準備,充分展示豐富多元的風情文化,為人大「小世博」更增添一抹絢爛。靳諾來到風情展各個展位,與同學們親切交談,祝願每位同學都能盡情享受在人大的青春歲月。
  • 「鄉鑑」論壇暨鄉創、花博會藝術研討會在上外賢達學院召開
    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和澎湃新聞合作舉辦的首屆「鄉鑑」論壇暨鄉創、花博會公共藝術作品研討會於12月27日在上外賢達學院崇明校區召開。本次論壇以「鄉鑑」為主題,設有「鄉鑑」論壇、鄉創作品展、花博會公共藝術作品研討會三大主題板塊。
  • 首屆中國舞蹈發展論壇在山藝舉辦
    時報11月30日訊 (記者曹莫)11月27日至29日,首屆「中國舞蹈發展論壇」在山東藝術學院舉行。論壇由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藝術人類學專業委員會、山東藝術學院共同發起,本屆主題為「後疫情與5G時代的民族舞蹈」。
  • 藝術高校音樂產業人才如何培養? 聽聽他們怎麼說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7日訊 2020年是新文科建設的重要一年。今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教育工作組專門發布了《新文科建設宣言》,從共識、遵循及任務三個方面對新文科的建設進行了全面部署。
  • 上海交大與日本大阪大學聯合舉辦首屆學生論壇
    28日,上海交通大學聯合日本大阪大學舉辦了首場學生論壇。論壇在上海交大和大阪大學分別設有分會場,學生代表們通過視頻連線方式,圍繞「科學防疫、大學生活、志願者活動、國際交流」四個主題進行主旨發言。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專業學生周佳表示,在上海交大學習和生活感覺十分放心,學校採取多項舉措做好疫情防控,嚴格控制進出校人群,對高風險地區返校學生進行隔離觀察;校內定期清潔殺菌,提供手消毒設施;進行新冠防護相關的健康傳播,普及防疫知識等。首屆上海交通大學-大阪大學學生論壇現場。
  • 第二屆中國經濟學教材建設高峰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
    11月26日下午,第二屆中國經濟學教材建設高峰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論壇主題是「中國經濟學教材建設的總體思路與實施路徑」,由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經濟學教材建設重點研究基地主辦。國家教材委員會委員、國家教材委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馬工程)專委會主任顧海良,北京大學新結構經濟學研究院院長林毅夫,西南財經大學原副校長劉燦,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原所長裴長洪,雲南財經大學校長伏潤民,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遼寧大學經濟學院院長謝地,中國人民大學漢青經濟與金融高級研究院院長汪昌雲,中央黨校社會和生態文明教研部副主任賴德勝,華中科技大學經濟學院院長張建華,湖南大學金融與統計學院院長潘敏
  • 首屆櫻花中西醫結合論壇在京舉辦
    12月23日,中日友好醫院院長周軍(中)、人民衛生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長王雪凝(右)、國家衛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務中心主任張學高在首屆櫻花中西醫結合論壇上進行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中國日報記者 朱興鑫 攝中國日報12月24日北京電(記者 朱興鑫) 2020年12月23日,中日友好醫院首屆櫻花中西醫結合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邀請了中西醫結合領域知名院士、國醫大師、岐黃學者等知名教授,對如何促進中西醫結合傳承與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為「健康中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