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東山口 新與舊 日與夜
蟹粉小籠
全牛貴刁粉
廣州文昌雞
魚腸柚皮焗蛋
玫瑰桶子油雞
廣州美食圈3.0升級版
老人家說,有錢住西關,有權住東山;新廣州人說,懷舊吃西關,逛吃走東山。東山口處處洋溢著知性分子的氣息,對平和靚有獨到見解,多認同物有所值,懂得享受,又不過分奢侈,是東山口人的消費理念。這樣的氛圍也吸引了具有同樣風格的食店、餐廳來這裡進駐,它們有內涵而不張揚,或是佇立多時的老字號,或是主題突出的咖啡店,或是精緻幽雅的西餐廳,無論日與夜,你總能在這裡新與舊交替的氛圍中找尋到隱藏的驚喜。
味覺遊走老城區
東山口是廣州的典型老城區代表,整個東山口最旺的地方莫過於東山百貨大樓所在的商圈,也就是署前路至龜崗大馬路、廟前西街至廟前直街所構成的十字路口。老城區必備的粵菜小館、粥粉面飯在這裡一應俱全。
這片區域的「粵菜大佬」自然要數龜崗大馬路上的「廣州酒家」,大清早就有一批叔伯街坊霸位飲早茶,到飯市依舊人流不減,文昌雞、麻皮乳豬等招牌菜仍捧場者眾。而對面的「常來飯店」走的則是平實住家菜路線,秘制的豉油皇鵝腸、碌鵝等點擊率最高,還有鑊氣十足的粵式小炒令師奶們都要臣服。
由於東山口一帶學校眾多,因此快餐小食必不可少,像華輝、第壹面、味然香等,每到午市必然爆滿。而在龜崗大馬路口的「阿貞香雞城」屹立多年,粥粉面飯樣樣齊,而且價錢實惠。如果想試試外地風味,可以多走幾步到旁邊的「食惠裡小籠包麵館」,品嘗地道的上海小籠包。走進廟前直街還有專賣泰國貴刁的「澳泰美食」,據說是來自澳門的老字號,店家貼心地在每一張桌子寫上「調味貼士」:米醋一茶匙、泰國魚露少許、勁辣泰椒粉少許、糖少許,吃一口,熱辣辣又微微的甜酸,這種滋味要試過才知道!
「澳泰」的對面便是成隆行,入秋後來這裡吃當季靚蟹就對了,店家也供應蟹粉小籠包、江南粽子等江浙風味小吃。飽餐之後,不妨再去東山口菜市場門口第一檔熟食檔,來一碗微博上熱薦的豬紅湯。店家做了十幾年街坊生意,用的是土豬豬紅,湯水很清卻又辣又鮮,一碗下肚,額頭馬上冒出細細的汗珠,頓時醒脾醒胃。
新河浦的小館時刻
東山向來是權勢人士的世居地,20世紀初,美國基督教選定東山為傳教基地,教會開闢的幽雅居住環境吸引了大批歸僑結廬定居。現存的新河浦洋樓別墅群,也正是彼時華僑和軍政官僚興建,主要集中在東山口的新河浦、恤孤院路等地。金色的陽光安靜而閒散地從老舊小洋樓瀉下,灑落在凝聚著厚重歷史的小路上;走在幽靜小道,很容易偶遇那些隱秘低調卻又極致文藝浪漫的咖啡小館。
最多文青集中的便是恤孤院路9號的逵園1922畫廊&Café。逵園是東山洋房中的五大名園之一,庭院遍植翠竹、蒲葵、花草,正門前的兩棵假檳榔樹筆直挺拔,直指雲霄。主樓坐北向南,樓高三層,外觀方正,氣宇軒昂。逵園一樓會定期展出不同的藝術作品,從樓梯上去。二樓豁然開朗,是一個陽光小天堂。室內簡潔安靜,露臺視野開闊。一杯咖啡,一本書,一個美好的下午。
跟藝術相關的還有「雲上咖啡藝術會館」,位置比較隱蔽,從東山百貨轉右直走,走到中國銀行旁邊的啟明大馬路,走到盡頭就看到「雲上」標誌了。這是一家非常有藝術氣息的店,店裡有繪畫、工藝品、手工製作等作品,提供正統英式下午茶。
如果你是主題控也熱愛動物和故事,那麼可以來探尋這一家「貓頭鷹主題咖啡館」,主題色調為黑白,一隻只形態各異而又靈動的貓頭鷹,似乎用眼睛告訴你,它的眼裡有很多關於這棟別墅的歷史與秘密。
酒精也別具情調
不要以為東山口就是陳詞老調的感覺,當夜的燈光打開,這裡恍如開啟了另一個世界。
當「雅致」已經不足以形容這一帶的西餐廳,我想「極致」便是一個不錯的形容詞。例如「七號主場」,由兩座上百年歷史的洋房別墅互通而組成,曾在英國生活的老闆經過重新裝修,融入自己在英國感受的獨特文化,讓「七號主場」有了全新的面貌。這裡眾多用來擺設的物件,都是老闆的珍藏,每一件飾品都有著自己的故事。正是出於這樣的理念,希望每位來到7號的客人朋友,能把這裡當成自己的「主場」,甚至如回家一樣,輕鬆,自由,舒適。
這一帶的酒吧都有大隱隱於市的覺悟,在東山口一帶零零散散分布著幾家小酒吧。啟明大馬路上的「落·音樂空間」是一個與音樂有關的地方。時常會有喜愛音樂的人在這相聚,偶爾也會有設計師、媒體人等文化創意工作者出現。不得不提,這兒的長島冰茶很純淨,特意問了調酒師,才知他們用的冰都是自己做的。此外,如果對雞尾酒有自己特別的需求,也可以和酒臺說,這樣,你們定能喝上一杯心滿意足的酒。
另一邊的廟前西街,今年才新開的「廟前冰室」酒吧,被稱為「廣州真正意義上的地下酒吧」,它的酒吧主體隱藏在一個傳統的廣式冰室後面,有著多元特別的調酒風格,氛圍輕鬆愉悅。中外調酒師碰撞出不同風格的雞尾酒,受到許多潮人玩家的追捧。
如果你是文藝範兒的酒客,在新河浦路與東湖路的交界有一家「臨淵茶酒館」,是難得一見的一家集茶與酒於一體的特色小館,店內的酒類主要分為花果酒與黃酒兩大類,花果酒品種豐富,包括枇杷酒、玫瑰酒、草莓酒、桂花酒等十款,黃酒則為老闆從紹興淘回來的古法作坊十年黃酒,十年香雪、二十年花雕均不錯。有酒自有肉,店內還提供醬牛肉、驢肉、江浙沿海的涼拌扇貝肉,以及手剝筍、茴香豆等下酒菜。非常適合在特別的夜晚,小酌怡情、談天說地。(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王敏)
(責編:袁儷芸、王星)
張文:河源要成為廣東的「綠野仙蹤」「我們要建設『綠野仙蹤』的河源,成為深莞惠經濟圈『後花園』。」河源市委書記張文在接受中央駐深記協調研團採訪時指出,「綠野」代表的是河源得天獨厚的優美自然環境,「仙蹤」指的是客家古邑豐富的文化積澱。【詳細】
深圳:當好排頭兵 贏得新優勢「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深圳將集中推出一批具有創新性、突破性的舉措,以實實在在的行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表示,在新時期,勇當「排頭兵」是深圳應有的使命與擔當。【詳細】
大鵬新區:不讓守護綠水青山的百姓吃虧深圳對大鵬半島的生態補償政策自2007年實施,至今從未中斷,9年多來累計發放補助資金13.5億元,直接受惠的大鵬半島原村民共16652人。深圳市大鵬新區黨工委書記王京東說:「大鵬半島原村民為保護生態環境,做出了犧牲,理應得到一定補償。」【詳細】
深圳龍崗端出「民生大盆菜」深圳市龍崗區「社區民生大盆菜」入選「2015年度中國社區治理十大創新成果」。數據顯示,「社區民生大盆菜」自實施以來,在2015年民生投入和2014年基本持平的情況下,龍崗區民生投訴下降了40%。【詳細】
「晚八點」點亮深圳羅湖、南山、中心三大書城均處於各區的中心區域,多年來累計接待讀者近3億人次,銷售圖書近1.5億冊、總額33億元,舉辦各類文化活動1萬多場,為深圳市民提供了一個低門檻、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去處,成為深圳名副其實的文化客廳。【詳細】
問題跑道,除了標準還缺啥「首先要改變現有的招標制度。」業內人士認為,如果不能建立更科學的項目投資管理方式,一味以「誰便宜買誰」為採購標準,問題跑道很難杜絕。「畢竟一分錢一分貨。」【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