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樂隊吧》再侵權,音樂綜藝真就什麼都不怕?

2020-12-15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讀娛,作者 | 林不二子

9月21日晚,《一起樂隊吧》被指節目中翻唱歌曲《環形公路》涉嫌侵權,被侵權的哪吒樂隊主創成員邵宸北在微博發文後,截至目前也沒有得到官方的正式回應。但有意思的是,《一起樂隊吧》雖未正式認錯,卻不聲不響地把節目中涉嫌侵權的表演內容刪除,導致兩組競演卻只有一組樂隊的表演鏡頭,讓觀眾看得摸不著頭腦。

僅看今年,音樂綜藝的音樂侵權事件就不只一例。今年4月,《歌手2019》涉嫌侵權翻唱皇后樂隊四首歌曲,同時,節目中也另有三首作品被質疑沒有獲得授權,而在《一起樂隊吧》被指侵權哪吒樂隊前,節目第五期中也未經授權使用椎名林檎歌曲的編曲,兩日前音樂人林海也發現了節目的侵權表演行為。可以說,在音樂侵權這件事上,音樂綜藝的底線總是超出人們想像。

面對明顯的違法行為,他們就真的什麼都不怕?

音樂侵權兩連招:上車補票、小錢打發

音樂綜藝被指侵權幾乎是每年都有的消息,在音樂綜藝領域裡侵權似乎已經成為了常態,而毋庸置疑的,這種常態會產生極其不良的影響,就像這次《一起樂隊吧》被指侵權後,就有評論表示「辛辛苦苦做的節目,為什麼還要被人說侵權」,並且這樣類似的評論並不在少數。

由於音樂綜藝侵權的常態化,讓中國觀眾仍然不具備足夠的版權意識,尤其是當下節目裡常會出現流量明星,他們的粉絲大部分年齡偏小,這種違法行為會在年輕群體中形成怎樣的影響是可以想像的。

那麼,為什麼音樂綜藝侵權會成為常態?答案顯而易見——侵權成本過低。

在以往的音樂綜藝侵權案例中,大部分矛盾都以「先上車再補票」的形式解決,也就是侵權歌曲的版權擁有者在指出侵權後,節目方通過私下聯繫並協商,補充授權合同給予相應版權費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這種解決方式看似是雙方公平的解決,但被掩蓋的情況是,大部分涉嫌侵權事件的版權擁有者維權成本過高,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打版權官司,因而只能接受事後補充協議的解決方案。

但對於節目方來說,這樣的解決方式足夠輕鬆簡單。在節目製作期間不用關注每一首歌曲的版權資質,未經授權的歌曲沒被當事人發現就可以當作無事發生,同時,因為市場的版權意識不夠,侵權的消息也不會形成足夠的負面影響,這也是讓節目方可以毫無壓力地無止境侵權之原因。

在市場版權意識增速跟不上侵權發聲速度的情況下,從去年開始,被侵權的音樂人們開始了與「作案人」硬剛的新趨勢。

近兩年最知名的一場音樂侵權案,就屬某獨立音樂人與音樂綜藝《明日之子2》製作方哇唧唧哇的對拼,雙方經過幾輪「交手」後,被侵權方拒絕了「上車補票」式的追認授權並選擇上訴法庭,最終以哇唧唧哇敗訴為終結,這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音樂人用法律手段維權的趨勢,但壞消息是,音樂人們仍然難以獲得相應的補償。

在這次連上兩日微博熱搜的侵權案中,獨立音樂人一方最終獲得了20萬元的賠償,這幾乎已經是音樂侵權賠償中的天花板,但和《明日之子2》超過2億元的總冠名數字相比太過渺小,並且,這還是在該獨立音樂人有一定市場影響力的基礎之上才得到的。

今年發生的「MCN商用音樂侵權第一案」,在相關視頻全平臺總播放量超過2309萬、轉贊評總計超過25萬的情況下,最終也只獲得了7000元的賠償,其中4000元為音樂人的經濟損失費,3000元為合理支出,這樣的結果難免會讓音樂人們失望。要知道,目前國內流媒體平臺的侵權事件的一般賠付方案是千次點擊一元,結合此案相關視頻播放量數據,應獲賠償也遠超4000元。

由此可見,哪怕音樂人決定耗費時間與精力進行維權,可能也很難獲得與付出匹配的賠償,這也是音樂人消極上訴,籤訂追認授權的一個原因。

那麼再說回當下《一起樂隊吧》的侵權問題,雖然哪吒樂隊已經表態要上法庭維權,但等待他們的可能也不會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他們也有怕的

擁有侵權兩連招的音樂綜藝,看起來似乎「所向披靡」,但實際上,也有他們不敢惹的。

在所有的綜藝音樂侵權案例中,我們很難見到華語流行樂壇大牌的作品,那些人們耳熟能詳的歌曲經常出現在各種節目中卻從未發生侵權,觀察近兩年綜藝侵權歌曲也能看到,他們要麼是獨立音樂人作品,要麼是海外知名音樂人作品,所以簡單來說,就是節目方「欺軟怕硬」。

樂壇大牌的音樂作品往往都有大音樂公司管理,這些大公司的維權能力較強,且藝人影響力較大,無論是從維權話語權上還是負面影響上,節目方都不會佔優,因而才會把罪惡的手伸向更容易欺負的獨立音樂人和外海音樂人群體。

在這次《一起樂隊吧》的侵權事件中,哪吒樂隊無疑是沒有「破圈」的獨立音樂人,並且,哪吒樂隊也已經解散,這更能讓節目方無所顧忌。一個體現就是,自稱負責該節目版權授權事宜的人,在節目被指侵權後通過微博私信邵宸北,表示此前沒找到歌曲版權具體聯絡人希望能進一步協調,但邵宸北的微博在節目播出前就保持持續更新,為何在被指侵權後才私信聯繫?

而在《環形公路》之外,《一起樂隊吧》中另一個表演作品《無地自容》,也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採用了日本藝人椎名林檎《歌舞伎聽の女王》的編曲,原本該情況只限於音樂愛好者對節目的聲討,直到日本音著協公開說明將進行調查後,《一起樂隊吧》才發布說明表示版權獲取在積極推進中,無疑也是出於對海外知名機構發聲的忌憚。

這樣的行事作風,足以讓人感到驚嘆。沒有流量的創作者就隨意欺負,有流量有維權能力的就「退避三舍」,我們音樂綜藝製造者的道德底線實在是堪憂。

要知道,製作《一起樂隊吧》的幕後團隊正是曾做出《中國好聲音》這一現象級作品的燦星,導演林一迅也曾多次參與「好聲音」系列綜藝的製作,在熟悉的領域還出現多次侵權行為,這也難免讓人對中國音樂綜藝的未來擔憂。

但是,音樂綜藝就真的很難實現對獨立音樂人權益的尊重嗎?今年夏天另一檔樂隊綜藝《樂隊的夏天》告訴我們答案並非這樣。

在《樂夏》中每一首表演歌曲都有詳細的版權頁顯示,並且,該節目的製作方米未傳媒也特意找來了服務於獨立音樂人的平臺街聲負責溝通表演作品版權獲取,據了解街聲版權部經過8個月的時間,聯繫了幾十家版權公司,諮詢了幾百首歌曲版權狀況,最終有了《樂隊的夏天》對於每一位音樂創作者的尊重,這也是一檔音樂綜藝應該有的樣子。

一個是對音樂綜藝完全沒經驗的公司,一個是做出了多檔知名音樂綜藝的公司,兩者在對音樂版權重視度上的對比顯而易見。

也許,《一起樂隊吧》呈現出的問題,正是我們市場上大部分綜藝製作上的一個縮影,他們懶於追究細節,不在乎任何人的創作成果(不只是音樂版權,還包括綜藝製作版權等等),只會擔心對自身商業回報產生影響的因素。

但實際上他們應該怕的不是流量和法律,而是自己那顆不求進步不會尊重的卑鄙之心。

相關焦點

  • 《一起樂隊吧》遇冷 樂隊綜藝想出爆款不容易
    《一起樂隊吧》節目圖。這是屬於樂隊的一個夏天,至少從網上的綜藝節目看,是這樣的。緊隨著火爆暑期檔的《樂隊的夏天》開播的《一起樂隊吧》,開播三期,豆瓣評分在4.2分的低位徘徊,口碑似乎已經走上了不可逆轉之路。
  • 《一起樂隊吧》8月開播,優酷強勢打造年輕樂隊領跑綜藝「夏」半場
    8月7日,由優酷重磅打造、燦星承制的中國首檔樂隊成長類音樂綜藝《一起樂隊吧》在上海舉辦發布會。發布會上,汪峰、李榮浩、郭採潔、白舉綱四位樂團領隊集體亮相,阿里大文娛優酷內容業務部和商業化副總裁王俊,星空華文傳媒CEO、燦星文化總裁田明蒞臨現場並致辭,宣布節目將於8月在優酷獨播。
  • 《一起樂隊吧》得謹防一手好牌打爛
    這個夏天,當之無愧是「樂隊的夏天」。愛奇藝的熱播綜藝《樂隊的夏天》剛落下帷幕,優酷的另一檔樂隊綜藝《一起樂隊吧》也於8月17日播出。節目由燦星承制,號稱是中國首檔樂隊成長類音樂綜藝。我們也有音樂人才,只是亟待挖掘韓綜《超級樂隊》播出時,太多中國觀眾感嘆:什麼時候我們也能出一部這樣的綜藝?我們也有這樣多的音樂人才嗎?中國的音樂類選秀可謂汗牛充棟,不過絕大多數都是選歌手,選VOCAL,很少人會注意到歌手演唱時背後的樂隊,注意到吉他手、貝斯手、鼓手、鍵盤手等等。
  • 「五音不全」的馬東嘗試音樂綜藝,樂隊真能迎來事業的「夏天」嗎?
    「其實我是樂盲、音痴,在現場,樂隊他們都懟我。如果說《奇葩說》也許我們做的是對待問題多的觀點,那樂隊做的則是一些生活方式。」5月25日,由愛奇藝出品、米未傳媒聯合出品並製作的2019原創音樂綜藝節目《樂隊的夏天》開播。這次,曾笑言「說的比唱的好聽的」馬東帶領《奇葩說》團隊嘗試了「音樂節目」。
  • 《一起樂隊吧》官宣:汪峰李榮浩郭採潔白舉綱回憶殺
    7月12日,由優酷重磅打造的中國首檔樂隊成長類音樂綜藝《一起樂隊吧》嘉賓陣容正式揭幕,汪峰、李榮浩、郭採潔、白舉綱四人擔當樂團導師。「音色透露演奏者的態度」、「堅持初衷」、「完成當下」、「把樂隊作為一輩子必須要做的事情」,4位導師用態度表露一切,一起樂隊吧,一個個驚喜正在趕來的路上!
  • 借鑑韓國《超級樂隊》?《一起樂隊吧》回應稱沒影兒的事
    《一起樂隊吧》總導演林一迅、總製片人岑俊義日前接受媒體採訪,在談及節目和韓國綜藝《超級樂隊》有相似之處時,林一迅表示,節目策劃以及早期找選手的時間都要早於《超級樂隊》播出,「除非我潛入他們電視臺看了他們的方案,不然我是沒有辦法借鑑的。」
  • 從《好聲音》到《一起樂隊吧》,燦星為何難以再現「爆款」?
    就是原創》再到《一起樂隊吧》,從個人選拔到團隊作戰再到最終舞臺呈現, 這樣的邏輯是燦星製作的優勢,也在某種層面上成為了「桎梏」。在音樂綜藝整體頭部稀缺的市場背景下,燦星製作要憑何破出重圍?其次,「我覺得在這個節目中,我們中國的年輕人,中國這幫非常年輕的音樂人所展現出的魅力並不比超級樂隊差。」 《一起樂隊吧》希望先把樂手的個人能力悉數呈現給觀眾,再將這些年輕樂手們的「真人秀「層面逐漸袒露給觀眾。
  • 首檔樂隊成長音綜《一起樂隊吧》來襲 展現新時代樂隊文化
    8月7日,由優酷重磅打造、燦星承制、可口可樂獨家冠名的中國首檔樂隊成長類音樂綜藝《一起樂隊吧》在上海舉辦發布會,汪峰、李榮浩、郭採潔、白舉綱四位樂團領隊悉數到場,阿里大文娛優酷內容業務部和商業化副總裁王俊,星空華文傳媒CEO、燦星文化總裁田明蒞臨現場並致辭,宣布節目將於8月在優酷獨播
  • 《一起樂隊吧》播了4期,你都記住了那些樂手?
    #一起樂隊吧#也已經播了4期!可能對於樂迷觀眾來說,《一起樂隊吧》看著沒什麼意思,不過當成一檔綜藝看,其實這節目還是蠻有趣的,即使是作為一檔音樂類綜藝,它其實也出了一些蠻特別的改編作品,如果把它當選秀綜藝看,其實選手水平還是蠻不錯的!
  • 《一起樂隊吧》:你一定要有做樂隊的朋友
    雖然我已經有了很多音樂人朋友,但看《一起樂隊吧》的時候,我還是在想,好想和這些人做朋友啊。《一起樂隊吧》和別的樂隊節目不一樣,別的節目,歌手和樂隊出場的時候,就已經武裝到牙齒,剩下的就看臨場發揮和博弈策略了。▲《一起樂隊吧》的英文名字LOGO,這個名字簡單直接。
  • 《樂隊的夏天》大熱:綜藝在向有價值的音樂靠攏
    《樂隊的夏天》火了。節目播出的三個月中,7萬網友衝進豆瓣為其打出了8.7分;百度的搜索指數峰值超過了84.5萬,基本上是上半年綜藝節目裡最高的;節目前11期,總共霸佔了全網233個熱搜榜;還產生了超過快1.4萬篇的媒體報導……這些數據都說明,在這個夏天,樂隊們以音樂性和個人魅力徵服了觀眾。
  • 這檔樂隊綜藝,燥不起來啊
    下一個能讓人「燥」起來的樂隊綜藝會是哪檔,受到了不少樂迷的關注。 特別是在現在livehouse去不了,音樂節辦不成的情況下,「雲現場」也是一項不錯的活動。 而各大平臺自然也都想從中分一杯羹。
  • 音樂綜藝再出侵權,重視版權不能靠李志一個人戰鬥
    因此說起來,綜藝節目中或者是音樂相關平臺中反覆出現的歌曲侵權事件,其實與我們每個人都多多少少存在著關係,犯事主體有著最主要的責任,而吃瓜群眾也可能是隱形的助推者。提高國民版權意識難道都要靠維權?其實關於此次綜藝侵權事件,最讓人失望的大概還是有TME的參與。
  • 花兒樂隊後大張偉重新出發,音樂是信仰,綜藝是工作!
    2002年花兒樂隊獲得了第二屆「華語流行音樂」傳媒大獎。大張偉年少成名,性格也十分的放蕩不羈,直言直語快嘴性格也引發了不少的矛盾。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09年大張偉的樂隊正式宣布解散,大張偉也正式單飛。湖南衛視的兩檔綜藝《快樂大本營》和《天天向上》一直都是旗鼓相當,主持人汪涵和何炅也都是衛視一哥,在很多大型的跨年等晚會上,快樂家族和天天兄弟也都會分成兩個陣營進行對壘和主持,可以說只要和這兩個綜藝沾上邊,在娛樂圈中的國民度和觀眾喜愛度將會大大的提升。
  • 《一起樂隊吧》貝斯組12人 鼓手組11人名單揭曉
    貝斯組鼓手組由優酷出品、燦星承制的中國原創樂隊成長類音樂綜藝《一起樂隊吧》連續發布參賽樂手陣容,今日再公開貝斯、鼓手組名單,其中貝斯組12人,鼓手組11人,共計23人。周駿、鹿小草領銜「最不低調貝斯組」貝斯音色低沉,在樂隊中扮演著血液串連和安全穩定的角色,樂隊合奏時較難感覺到貝斯的力量,但少了它,音樂就缺了厚重,丟了韻味。《一起樂隊吧》讓貝斯手們同場競技,展現貝斯不易為人感知的音色,舞臺呈現令人期待。
  • 中國的綜藝節目裡竟然能有Bealtes的正版音樂授權?
    關於此片,我從頭哭到尾,之前也寫過了:《昨日奇蹟 Yesterday》repo:我無法想像生活在一個沒有披頭四的世界裡但今天想說的,則是另一件事:上周的《一起樂隊吧》,其中一參賽樂隊改編了The Beatles的come together。有朋友問,小櫻,之前你說湖南衛視《歌手》搞Queen的那些,都是侵權,那這次呢?披頭四的版權更難搞吧?《一起樂隊吧》侵權了嗎?
  • 「像一個古城變成了網紅」,綜藝讓樂隊身價暴漲了嗎?
    他們仍享受於「遺世獨立」的音樂,沒有把自己歸入所謂娛樂藝人的圈子。摩登天空副總裁沈玥接受新京報記者獨家專訪時坦言,商業、綜藝都是順勢而為的事,但對樂隊的藝術沒有任何意義。「我們更關注樂隊的藝術價值。」新褲子主唱彭磊曾在採訪時透露,以前樂隊每周差不多工作兩天就可以,如今每天都滿了。鍵盤手龐寬也坦言,現在每天睡覺前都要想一下,明天要去哪兒,做什麼,「真的很累。」除新褲子之外,第一季HOT5樂隊痛仰、刺蝟、Click15#、盤尼西林在過去一年的通告熱度,也不亞於愛豆在巔峰期的狀態。
  • 《一起樂隊吧》冠軍旅行新蜜蜂籤約酷漾 共譜音樂新徵程
    中國國內首檔樂隊成長類音樂真人秀《一起樂隊吧》本周終於迎來總決賽。汪峰導師戰隊組成的「旅行新蜜蜂」樂隊斬獲全國總冠軍,同時賦予最強樂隊的稱號,同時籤約阿里文娛酷漾娛樂,成為旗下藝人。來自五湖四海有著不同故事的樂手們,通過《一起樂隊吧》走到了一起。
  • 「Mirror頭條」《一起樂隊吧》:時代速寫下,樂隊文化的想像移民
    獵奇的新鮮觀感之外,樂迷們對於《一起樂隊吧》也給予了不同的評價。各花入各眼,但有一點是基本相同的——儘管已經見識了諸多小眾文化的奇特表達,但這仍是一場大膽的實驗。從誕生地到落夢池,新建一座音樂城池作為曾經的女團成員,陳樂一重新站在《一起樂隊吧》的舞臺上時,是讓人出乎意料的。而比女團身份更讓人驚訝的,是這個女孩歌聲中強大的共情能力。
  • 上一個維權的人已經消失了,但哪吒不怕
    《一起樂隊吧》第六期播完,與當今各大音樂綜藝紛紛打著「原創」牌不同,本期終於我們聽到了《一起樂隊吧》裡的第一首原創:即將淘汰的主唱王二狗唱了一首自己寫的歌,而絕大部分以翻唱改編為主的《一起樂隊吧》,也終於迎來了版權的暴雷。猶記得之前在滾堂的評論區裡有一個先知先覺的哥們說「預測下《一起樂隊吧》這節目後期會出現版權問題」,果然是一語成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