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教授:大陸對臺灣戰術有所改變,但是統一目標沒有變

2020-12-12 臺海網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灣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王佳煌接受中評社採訪時分析稱,大陸對臺灣戰術有所改變,但是統一目標沒有變,方式從「促統」漸漸變成不排除「武統」,他提醒臺灣不要挑釁、做好備戰準備,平常也要留意相關徵兆,尤其陸生來臺也是指標,當雙方禁令持續並且擴大,全面緊縮人才交流,大陸下一步會採取哪種行動?要提高警覺。  王佳煌說,臺美關係這麼好,當然美方不會說要用臺灣當棋子去壓制中國大陸,蔡英文也自認臺灣不會挑釁,但是站在戰術戰略來看,臺灣身處兩大強權底下,如果太傾向美國,當然會被視為打「臺灣牌」跟大陸談判的籌碼。  王佳煌表示,臺灣要覺悟,不能太靠美國,美國真心對臺灣好嗎?終究還是希望賣魚雷、坦克車等武器裝備、賣美豬美牛等農產品給臺灣,中國大陸也沒有放棄統一目標,未來怎麼走?看執政者的決定,但是單押一方太冒險,最聰明睿智作法,就是兩邊都不得罪,才是最好的戰略。  王佳煌認為,大陸對臺戰術上有改變,但是大戰略還是不變,就是促進兩岸統一,過去可能和平促統,現在和平聲音變小,「武統」聲量被放大,大陸要把臺灣打下來,以兩岸軍力比較,當然輕而易舉,只是中國大陸還要面對美國勢力,就要評估發動「武統」的代價有多少?  他坦言,國民黨馬英九時代,雖然兩岸立場被罵得很慘,但是仍維持兩岸交流,相對「武統」聲量就小很多,反觀現在臺海容易陷入緊張,怎樣化解衝突?還是要努力趨吉避兇。  王佳煌表示,衝突發生之前,往往會有徵兆,現在因為疫情,臺灣基於防疫限制陸生來臺,大陸官方也宣布今年暫停陸生來臺讀書計劃,但是舊生仍維持。等於今年臺灣沒有大陸新生,如果這樣政策持續且擴大,未來兩三年都是這樣,這不是中斷兩岸學生交流這麼簡單,就要留意陸生、交換生都不來了,把這些人清空,下一步會怎樣?值得好好思考。

相關焦點

  • 「美國軍力指數報告」談及臺灣:大陸統一臺灣目標從不曾改變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今日公布「2019年美國軍力指數報告」,該報告聲稱,「與臺灣交往法」通過後,未來幾年美軍訪臺人數與層級可能會顯著增加。但中國大陸從未放棄「武統」,隨著解放軍現代化,中國大陸對臺採取軍事行動的能力正在升高。據臺灣「聯合新聞網」5日報導,這份「2019年美國軍力指數報告」,針對美國軍力、美軍在全球履行使命的能力以及美國利益威脅進行評估。該報告在談及臺灣時聲稱,美國基於「臺灣關係法」等與臺灣維持「堅實的非官方關係」。
  • 「2019年美國軍力指數報告」談及臺灣:大陸統一臺灣目標從不曾改變
    【環球網綜合報導】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Heritage Foundation)今日公布「2019年美國軍力指數報告」,該報告聲稱,「與臺灣交往法」通過後,未來幾年美軍訪臺人數與層級可能會顯著增加。但中國大陸從未放棄「武統」,隨著解放軍現代化,中國大陸對臺採取軍事行動的能力正在升高。
  • 熊玠教授:2030年大陸「人均收入」將超臺灣,兩岸統一水到渠成
    作者:滕飛 審稿:淺夢 關於「何時才是兩岸統一的最佳時機」的問題,此前身為美國紐約大學政治系終身教授的熊玠曾指出,在兩岸問題中,真正影響全局的關鍵因素就是經濟。據估算,預計在大陸2030年真正達成人均GDP超越臺灣的目標後,兩岸統一的問題也就水到渠成了。
  • 大陸追求統一目標不變 時間不站在臺灣這邊
    美國主動提升臺美關係、大量對臺軍售、美國軍機軍艦頻頻穿越臺灣海峽,造成臺海空前緊張局面。當前大陸發動「武統」的機率極低,維護臺海和平穩定應是兩岸最大公約數,但大陸追求統一目標不變,兩岸敵意仍深,更缺乏互信、溝通機制,美國學者的觀察並非無的放矢。
  • 親綠學者聲稱大陸統一臺灣有三大目標 臺灣至少要做到三件事
    據香港中評社報導,臺灣如何預防大陸武力攻臺?臺灣中正大學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所助理教授林穎佑18日出席民進黨舉行的一場座談會聲稱,降低戰爭風險的關鍵在於嚇阻,而臺灣在戰略嚇阻上至少要做到三件事,包括建構「打不下來的意志、打不過來的戰略、打不起來的環境」,三個要件完備,大陸就無法輕易動武。林穎佑以防範大陸武力攻臺為題,分享臺灣如何在軍力不對稱的狀態下,避免戰爭風險。
  • 2020是統一臺灣關鍵點?臺嘉賓與大陸專家激烈討論
    從宏觀來講,國民黨選勝了,兩岸關係會緩和,但是統一的時間更長;民進黨繼續執政,兩岸關係會緊張,但有可能加速統一的進程。王在希尤其談到,現在民進黨配合美國的對華遏制戰略,支持「港獨分子」鬧事,不斷給大陸製造麻煩,這樣最終將迫使大陸不得不下決心實現祖國統一,解決臺灣問題。歷史證明,隨著中國的發展強大,統一是歷史的必然。
  • 若大陸啟動統一程序,美多位高官不看好美軍協防臺灣
    不過,大陸用軍事手段收復臺灣機率升高,這連一些美國官員及智庫都看出來了,並紛紛在公眾場合表態,不知臺灣當局聽了會是什麼滋味? 喬治·華盛頓大學11月17日舉辦在線研討會,邀請2017年至2018年期間擔任美國國防部戰略與軍力發展助理部長幫辦的埃爾布裡奇·科爾比及美國戴維森學院政治系教授任雪麗,針對未來兩岸與美臺關係進行討論。
  • 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邱毅:沒有壓力下的和平統一沒有可能
    不過,大陸一直以來都在積極推動兩岸的友好溝通,希望能夠在和平穩定的道路上繼續前進,所以2021年的臺海局勢也註定會引發全球關注。據媒體報導,環球時報年會於近日在北京正式舉行,而此次年會主題就是「疫情下,世界的危局與變局」,而這其中所涉及到的兩岸議題就是,「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在對「兩岸和平統一的希望有多大?」
  • 臺灣專家稱大陸開啟漢唐般盛世 統一不可逆轉
    厚植共同利益 對此,大陸學者也為我們臺灣同胞設身處地的著想,例如廈門大學陳孔立教授、上海東亞所章念馳所長早在13年前,就認真思考如何給予臺灣好處。章念馳所長在中國評論月刊上發表過多篇關於統一的論述;陳孔立教授還在《人民日報》(2000年5月30日)發表《和平統一的十大好處》等,他們對臺灣民眾的深情善意,令人感佩。
  • 馬英九老師:十年後大陸人均GDP超越臺灣,統一水到渠成
    美國紐約大學政治系終身教授熊玠指出,兩岸問題中經濟是關鍵因素。預計大陸2030年人均GDP超越臺灣後,統一問題就「水到渠成」。熊玠甚至稱,「中國統一,不是會與不會的問題,而是何時發生的問題。」據中評社報導,熊玠認為,美國國會通過經川普籤署的「美國臺灣旅行法案」,使川普能讓美國的衛生部長阿扎以官方身份訪問臺灣,隨後又有國務院次卿克拉奇訪臺。這打破了自1979以來美國與臺灣之間沒有部長級以上官員互訪的規矩,達到川普政府「聯臺抗中」的目的。
  • 2021年是臺灣最後機會?臺學者:大陸進入啟動統一前期階段
    進入2020年之後,臺海局勢出現「波動」,主要是民進黨當局多次惡意詆毀大陸。針對不思悔改的「臺獨」分子,大陸方面已多次發出警告。然而,民進黨當局等「臺獨」分子並沒有緩和兩岸關係的想法,而是在不斷「詆毀」大陸。 由於民進黨當局等「臺獨」分子的囂張態度,所以兩岸形勢已經到達「重要的時刻」。在這如此關鍵的時刻,「臺灣競爭力論壇」正式召開。
  • 馬英九:臺灣必須對大陸的統一建議做出回應
    ,未來臺灣不能只靠「九二共識」,必須要對大陸提出的統一建議做出適當的回應。另外他還警告臺當局,不應該成為美國的棋子,「如果棋子變不成,變成棄子就糟糕了」。  據臺灣「東森新聞網」2月25日報導,馬英九接受美媒訪問,對過去主張「不統、不獨、不武」而現在則改為「不排斥統一,不支持臺獨,不使用武力」,馬英九也解釋稱,兩岸關係已經發生一些變化,臺灣民眾對大陸的看法也逐漸在改善。
  • 臺灣「民心在變」!臺籍代表:生於臺灣 願歸於大陸
    陳雲英始終心繫故鄉臺灣,心繫兩岸關係。全國兩會期間,陳雲英在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說:「兩岸最終會統一,近年來用腳投票的人越來越多,去年臺灣地區『九合一』選舉更是證明,用手投票的人也在增加。」談到「一國兩制」的臺灣方案,陳雲英用「蛋糕論」來形容。
  • 大陸教授臺媒撰文:兩岸怎麼統一?「武統」肯定不是首選
    以老美的南北戰爭為例,如果不是林肯承受巨大的代價,堅持統一,美國不可能有今天這樣在各個領域獨佔世界的鰲頭。他們的反分裂戰爭是在各州都有權脫離邦聯的體制下展開,統一對他們遠沒有我們這樣重要。我們有幾千年大一統的體制,統一的文化沉澱對於民族復興具有無比重要的意義。
  • 港媒:大陸對臺「和平統一」方針未變
    十九大報告提出了今後一個時期對臺工作的指導思想、重要理念、目標任務、原則方針和主要措施,體現了大陸對臺大政方針一以貫之的堅定性、與時俱進的開創性,集中反映了習近平總書記推進祖國統一大業的新理念、新主張、新要求,構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基本方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做好新時期對臺工作具有重要指導思想和深遠歷史意義。
  • 大陸何時武力統一臺灣?美專家這樣說...
    大陸何時武力統一臺灣?美專家這樣說...... 19日,《美國之音》報導了前天(周四)美國國會眾議院情報委員會召開的一場關於中國的聽證會內容,其中美國專家預測,中國大陸至遲將在2030年前武力統一臺灣。
  • 臺灣又向大陸「統一」了!
    普通臺灣民眾家中,電冰箱、洗衣機、微波爐、電視機、電風扇等電器全都是使用110V電壓,只有冷氣機使用220V,而電腦、筆記本、平板和手機等電子產品則是110V至220V全球通用。此次臺灣電力公司提議將家用電壓從110V改為220V,擬採用臺科大電機系教授陳在相提出的技術改壓構想,將家庭插座改四孔插座,並增設線路,以提供220V電壓。
  • 蔡英文頻頻出手也沒有用!臺胞:臺灣的未來在大陸,也在兩岸統一
    在民進黨政客頻繁鼓吹「臺獨」的同時,臺軍不斷舉行各種軍演,試射飛彈,對大陸進行武力挑釁。此外,民進黨當局還在叫囂所謂的「兩岸經濟脫鉤」,並在過去幾年內中斷了海峽兩岸的「小三通」。然而近日,一組數據曝光,蔡當局被無情「打臉」。
  • 臺灣大學名譽教授:臺灣的小確幸離不開大陸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9月2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臺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參訪團返臺後,於近日舉行了座談會,探討的主題是「臺灣的出路在哪裡」。臺灣大學政治系名譽教授張麟徵便是參訪團的一員,在座談會上,她對於兩岸關係的發展提出很多自己的觀點。
  • 臺媒:民進黨「去中」動作刺激大陸對臺政策轉向「武力統一」
    臺灣《中央網絡報》18日發表點評文章指出,民進黨執政以來,大陸出現的「武力統一臺灣」之聲不斷,經中共十九大重申「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但是「武統」的議論仍然持續,並且顯著。若把這些議論視為違背十九大精神,其實是誤判大陸的對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