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部省級《基本建設考古工作管理辦法》發布

2021-02-24 文博圈
近日,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文物局)官網發布《關於印發<江蘇省基本建設考古工作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以下簡稱《辦法》)。
該《辦法》經廳黨組會議研究通過,《辦法》共三十四條,分考古調查勘探管理、考古發掘管理、檢查驗收管理、考古資料和出土文物管理、監督管理等 ,執行過程中如有問題或意見、建議,請及時反饋給江蘇省文物局。

江蘇省基本建設工程考古工作管理辦法

(試行)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我省基本建設工程考古工作管理,保護我省歷史文化遺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其實施條例、《江蘇省文物保護條例》《中辦國辦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和國家文物局《考古發掘管理辦法》《考古發掘項目檢查驗收辦法(試行)》《田野考古工作規程》《考古勘探工作規程(試行)》的有關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適用於江蘇省行政區域內的土地儲備(劃撥)或基本建設工程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活動。

第三條 一切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都必須履行報批手續,並在工作實施前向省文物行政部門書面報備。

第四條 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堅持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強管理的方針,貫徹有利於文物保護、有利於工程建設的原則。

第五條 考古調查勘探、發掘項目由考古發掘資質單位或省文物行政部門認可的其他考古機構承擔。考古工作實行項目負責人負責制,項目負責人資格按照國家文物局有關規定執行。

第二章  考古調查勘探管理

第六條 基本建設工程考古調查勘探工作實行分類管理。大型基本建設工程考古調查勘探由省文物行政部門或其委託的設區市文物行政部門組織實施。其他建設工程的考古調查勘探由設區市、縣(市)文物行政部門根據相關法律或本地區相關規定組織實施。

大型基本建設工程是指:涉及文物埋藏區、省級以上文物保護單位「兩線」範圍,或者佔地面積達5萬平方米以上的土地儲備(劃撥)或建設工程。

第七條 符合大型基本建設工程條件的土地儲備主體或依法取得土地使用權的建設單位(以下簡稱申請單位,涉及用地簡稱為申請地塊),應依法向省文物行政部門或其委託的設區市文物行政部門提出考古調查勘探申請。

第八條 對於已經完成考古調查勘探的地塊,在進行儲備(劃撥)或建設工程時,不再重複開展考古調查勘探。已完成文物資源區域評估的地塊按照省文物行政部門出具的評估意見執行。

第九條 省文物行政部門或其委託的設區市文物行政部門確定考古單位後,應及時向其發送委託函或通知書。

第十條 考古單位在接收文物行政部門委託函或通知後,應及時與申請單位對接,核實申請地塊的調查勘探範圍,制定工作方案,指導申請單位開展清表工作,與申請單位籤訂協議,在具備實施條件後進場實施。

第十一條 考古單位在進場前,如申請地塊不具備實施條件,應書面通知申請單位按要求清理場地。已開工建設的應要求停工,並書面報告當地文物行政部門和委託實施的文物行政部門。

第十二條 考古調查勘探工作一般應分為兩個部分:

(一)調查。應採取區域系統考古調查方式,主要工作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申請地塊所在區域的相關文獻記載、地形地貌的變遷、周邊歷年來考古和文物發現情況、登記在冊的不可移動文物分布、原住民口碑調查、現場踏查和初探等資料。

(二)勘探。根據調查情況對於可能有文物埋藏的區域進行重點勘探,確認地下文物埋藏情況,了解文物遺存的類型、分布範圍和大致時代,為下一步保護工作提供依據。

勘探工作應執行《考古勘探工作規程(試行)》的有關規定。探孔密度應按照謹慎原則,視實際情況確定,不宜過密,防止對文物造成過多破壞。

第十三條 大型基本建設工程考古調查勘探工作結束後,考古單位應於10個工作日內完成文物調查勘探工作報告。未發現地下文物遺存的,或者發現地下文物遺存,經組織調查勘探的設區市文物行政部門與申請單位商定實行原址保護的,由設區市文物行政部門向省文物行政部門提交驗收申請。

第三章  考古發掘管理

第十四條 基本建設工程考古調查勘探工作結束後,發現有地下文物遺存、經組織調查勘探的文物行政部門與申請單位商定確需發掘的,由組織調查勘探的文物行政部門確定考古機構在履行發掘報批手續後開展發掘工作。

發掘面積由考古單位根據地下文物遺存埋藏情況科學合理確定。

第十五條 申請考古發掘前,設區市文物行政部門應將考古調查勘探報告、與申請單位商定的意見報送省文物行政部門。

第十六條 承擔發掘任務的項目負責人應及時制定考古發掘計劃,履行發掘報批手續。發掘過程中,項目負責人應嚴格執行《田野考古工作規程》相關規定,切實落實項目負責人職責,確保發掘質量。

第十七條 考古發掘過程中如有重要發現,考古發掘單位應及時向省文物行政部門書面報告,在報告前不得擅自向社會公開發布。

第十八條 項目負責人應加強發掘現場安全管理,定期排查和消除工地及臨時設施的安全隱患,確保發掘現場的文物和人身安全。

第十九條 考古發掘工作結束後10個工作日內,考古發掘單位應完成考古發掘工作報告,經設區市文物行政部門向省文物行政部門提交發掘驗收申請。省文物行政部門直接組織的,由考古單位直接向省文物行政部門申請。

第四章  檢查驗收管理

第二十條 文物行政部門應根據工作進度,適時對考古調查勘探、發掘項目開展質量和安全檢查。

第二十一條 大型基本建設工程考古調查勘探和考古發掘工作驗收由省文物行政部門或其委託的設區市文物行政部門組織,其他基本建設工程的考古調查勘探工作驗收由項目組織實施的文物行政部門組織。驗收工作應在收到驗收申請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完成(雨雪、冰凍等特殊天氣除外)。

第二十二條 基本建設考古項目的驗收工作實行專家評議制度,驗收專家組原則上由不少於3名省級文物保護專家庫(含國家文物局和其他省級文物保護專家庫)相關領域的專家組成。

第二十三條 基本建設考古調查勘探工作的驗收程序應包括:現場抽樣勘探核查,查閱勘探資料和採集的標本,聽取工作匯報。經專家組對調查勘探項目進行評議,對下一步工作提出建議。

第二十四條 考古發掘工作的驗收程序應包括:發掘現場踏查,查閱發掘資料、出土文物和標本,聽取工作匯報。經驗收專家對發掘項目進行評議,填寫《考古發掘項目驗收評價表》《考古發掘項目驗收意見書》,並對下一步保護措施提出建議。

在考古發掘工作驗收時,前期未驗收的調查勘探工作應按第二十三條規定一併予以論證驗收。

第二十五條 根據驗收專家組意見,組織驗收的文物行政部門應及時研究並出具申請地塊的文物保護意見,由屬地文物行政部門及時書面告知申請單位。省文物行政部門直接組織考古單位承擔的調查勘探和發掘項目的文物保護意見,由省文物行政部門書面告知申請單位。

由受省文物行政部門委託的設區市文物行政部門出具的文物保護意見,應報省文物行政部門備案。

第二十六條 在文物行政部門出具意見前,考古單位不得擅自同意建設單位在申請地塊開展工程建設。如建設單位在考古工作期間擅自施工,項目負責人應及時制止,並向當地文物行政部門和組織實施的文物行政部門報告。

第五章  考古資料和出土文物管理

第二十七條 考古調查勘探、發掘資料和出土文物歸國家所有,任何個人不得侵佔和擅自長期私存。

第二十八條 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結束後,項目負責人應及時組織做好出土文物、各類標本、有關考古資料的整理工作。

第二十九條 在考古驗收結束後30個工作日內,項目負責人應將考古資料、出土文物和各類標本移交暫存。

由江蘇省考古研究所或項目所在地考古機構承擔的調查勘探或發掘項目,移交給本單位暫存。

其他非本設區市所轄考古單位承擔的考古項目移交給項目組織實施的文物行政部門指定的考古文博單位暫存。

第三十條 負責接收考古資料、出土文物和各類標本的考古單位應加強資料和文物庫房的管理,健全考古資料、出土文物和標本的暫存檔案,做好進出庫記錄。

第三十一條 考古發掘報告發表後6個月內,考古單位應將出土文物移交給省文物行政部門指定的文物收藏單位收藏。

未經省文物行政部門確認,不得擅自向文物收藏單位移交出土文物。

第六章  監督管理

第三十二條 項目負責人存在下列行為之一的,省文物行政部門可暫停項目或要求考古單位更換項目負責人;情節嚴重的,暫停其主持項目的資格:

(一)長期不在工地,不能保證考古工作質量;

(二)嚴重違反國家文物局《考古發掘管理辦法》和《田野考古工作規程(試行)》,考古調查勘探或發掘質量存在嚴重問題,難以勝任後續調查勘探或發掘工作;

(三)重要發現不及時報告,擅自處理或向社會公開發布,造成不良影響;

(四)不如實報告調查勘探或發掘結果,發現文物隱匿不報或者拒不上交的,或販賣文物信息,造成文物被盜或破壞的;

(五)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或惡劣社會影響;

(六)擅自長期私存考古資料或出土文物。

第三十三條 考古單位有下列行為之一的,省文物行政部門依法對相關單位給予通報批評;情節嚴重的,向國家文物局建議暫停或取消其考古發掘資質:

(一)未履行報批手續,擅自進行建設用地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的;

(二)承擔的考古調查勘探或發掘項目發生重大質量問題;

(三)不按規定履行出土文物指定收藏手續,造成不良影響的;

(四)項目實施過程中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造成人員傷亡或惡劣社會影響。

第七章  附  則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自2021年2月1日起實施,《江蘇省搶救性考古發掘暫行管理辦法》同時廢止。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文博圈立場

文博圈投稿:wenboquan01@163.com

相關焦點

  • 江蘇省省級機關食堂管理工作實施辦法
    省級機關食堂管理工作實施辦法蘇事管【2015】年12號第一章  總  則第一條  為規範省級機關食堂管理,落實厲行節約要求,提高機關食堂服務保障水平,根據《江蘇省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有關規定》和《江蘇省機關事務管理辦法》,以及機關食堂管理的有關要求
  • 全國考古工作會在武漢召開 公眾考古講座同期開講
    他高度評價了「十二五」期間我國考古事業各項成就:基本建設考古有力保障了國家重大建設項目順利實施,學術研究工作碩果纍纍,水下文化遺產保護實現跨越式發展,考古科技化水平不斷提高,國際合作廣泛開展。堅持服務基層一線,國家文物局將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加強頂層設計,找準制約考古工作發展的關鍵問題,積極與相關部委進行溝通、協調,出臺相關辦法、標準、規範和政策,加大人才培養力度,為一線考古工作人員創造更好的工作條件。  宋新潮系統總結了「十二五」時期全國考古工作各方面所取得的成績,分析了當前考古工作面臨的新形勢和存在的問題。
  • 鎮江市積極推進考古前置工作
    7月28日,鎮江市文廣旅局(文物局)會同鎮江博物館、句容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句容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在句容市召開專題會議,就貫徹落實考古前置工作進行研究。會議交流了《句容市土地儲備、出讓、劃撥及建設項目考古前置工作實施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編制等前期工作開展情況,句容市工業集中區、開發園區等土地出讓管理的基本情況,考古前置工作流程等具體問題。
  • 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辦法
    現發布浙江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加強河道管理,保障防洪安全,發揮江河湖泊的綜合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和有關法律、法規,結合本省實際情況,制定本辦法。
  • 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
    《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已於2019年12月8日經市第十六屆人民政府第78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2月1日起施行。市長 孟凡利2019年12月20日  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第一條 為了加強嶗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的管理,保護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根據法律法規有關規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辦法。
  • 上虞區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入選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名單已公示上虞區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成功獲選啦!!!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位於紹興市上虞區上浦鎮大善小塢村鳳凰山麓,是紹興地區首個青瓷主題的考古遺址公園。公園依山而建,風景優美,擁有鳳凰山窯址、禁山窯址、尼姑婆山窯址等上虞早期越窯重要考古發掘遺存,其中的鳳凰山窯址群是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禁山窯址榮獲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 財政部關於會計師事務所從事基本建設工程預算結算決算審核暫行辦法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財政廳(局):  為了下一步提高基本建設工程預算、結算、決算、編報與審核質量,充分發揮社會中介機構在投資監督體系中的作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會計師法》  和《國務院關於整頓會計工作秩序進一步提高會計工作質量的通知》(國發[1996]  16號)等規定,現將《會計師法》印發給你們
  • 《河南省省級溼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頒布實施
    中國園林網6月19日消息:6月5日,《河南省省級溼地公園管理辦法(試行)》發布實施。該《辦法》的頒布實施將有效促進溼地資源可持續發展,規範河南省省級溼地公園建設和管理。
  • 《河南省省級溼地公園管理辦法》本月開始實施
    中國園林網6月13日消息:河南省林業廳昨日向媒體發布消息,《河南省省級溼地公園管理辦法》本月開始實施,該辦法規定,省級溼地公園定期向中小學生免費開放。
  • 《泰州市遊泳場所衛生管理辦法》發布 系江蘇省首部遊泳場所衛生...
    7月12日,泰州市第8號政府令正式發布《泰州市遊泳場所衛生管理辦法》,從遊泳場所、設施、布局、水質、消毒、應急等方面作出了詳細規定。《辦法》明確,遊泳場所應當設置池水循環淨化和消毒設施設備,池水循環周期不超過4小時,兒童戲水池不得與成人遊泳池連通,必須有獨立的池水循環淨化消毒設備及連續供水系統。
  • 紹興新添兩處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紹興新添兩處省級考古遺址公園。日前,浙江省文物局公布浙江省第三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全省10處,紹興市宋六陵考古遺址公園、鳳凰山考古遺址公園名列其中。這是紹興市項目首次列入省級考古遺址公園項目,是紹興市考古遺址公園創建工作新的突破。宋六陵考古遺址公園依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宋六陵豐富的地下文物遺存及深厚的歷史文化內涵而規劃。2018年起,宋六陵考古遺址公園建設工作列入市政府重點工作。宋六陵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總佔地面積169.84公頃,由「一心、四片」的結構框架組成。「一心」,即南宋皇陵博物館(南宋文化博物館),建築面積約1萬平方米。
  • 關於印發《海南省省級機關事業單位差旅費管理辦法》的通知
    省直各部門、各單位:經省政府批准,現將《海南省省級機關和事業單位差旅費管理辦法》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情況,認真貫徹執行。第一章   總則第一條  為了保證出差人員工作與生活的需要,規範差旅費管理,根據財政部《關於印發〈中央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差旅費管理辦法
  • 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管理辦法:全科醫生單獨評價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近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印發了《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全科醫生劃定了自己的職業「跑道」,執業管理、繼續教育、能力考核、職稱評審等都有獨立的體系,成為國內的首創。打破全科醫師發展「短板」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介紹,我國全科醫學發展起步晚,全科醫師短缺,全科醫師管理制度不健全。
  • 我省發布新修訂《山西省省直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
    5月5日,省財政廳發布新修訂後的《山西省省直機關差旅費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從4月29日起實施。新《辦法》對省直機關工作人員臨時到常駐地以外地區公務出差所發生的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夥食補助費、市內交通費標準做出規定,由接待單位統一安排用餐的,應當向接待單位交納夥食費。   新《辦法》適用於省直機關,以及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
  • 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管理辦法,全科醫生有了獨立評價體系
    近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印發了《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全科醫生劃定了自己的職業「跑道」,執業管理、繼續教育、能力考核、職稱評審等都有獨立的體系,成為國內首部全科醫師管理辦法。
  • 橋頭遺址上榜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上山文化遺址入選增至4處 橋頭遺址上榜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上山文化遺址入選增至4處 發布日期:
  • 青島市人大代表劉成愛:加快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青島市人大代表、平度市司法局三級調研員劉成愛提出,建議做好考古遺址公園項目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同時,幫助吸引有實力的企業進行投資,加快省級考古遺址公園建設。 (來源:受訪者)即墨故城始建於春秋戰國時期,是當時膠東半島著名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西漢時曾為膠東國的都城。劉成愛提出,平度市積極推進即墨故城遺址暨六曲山墓群考古遺址公園建設,目前已編制完成考古遺址公園規劃,獲省級批覆。
  • 《關於國有建設用地考古勘察發掘前置工作的實施意見》解讀新聞發布會圖文實錄
    目前,全市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及登記保護的不可移動文物1348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0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61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44處;全市館藏文物20餘萬件,其中國寶級文物3件(套),三級以上珍貴文物近4000件。
  • 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出臺 一號伴終身
    學籍系統「兩級建設、五級應用」示意圖   本報北京8月22日電 (記者趙婀娜)記者今日從教育部獲悉:我國首部全國性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中小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出臺,這標誌著全國統一的學籍信息管理制度正式建立
  • 黃巖這個公園入選「省級考古遺址公園」
    2021-01-03 05:27 |黃巖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