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管理辦法:全科醫生單獨評價

2021-01-08 澎湃新聞

小邱是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大浪社康中心的一名全科醫生,除了看病,解決居民的「頭痛腦熱」、發現危急重症及時轉診之外,她還要承擔婦女保健、兒童保健、老年健康體檢、慢病管理等基本公衛工作和提供家庭醫生服務。

全科醫生的定位是居民的健康「守門人」。作為國內新興的一個醫生類別,全科醫生的定位是居民的健康「守門人」,換句話說,只要是跟居民健康有關的事,他們都要關。所以,像小邱這樣的社康中心全科醫生,要管的範圍非常寬,除了要治病,還要管好居民健康,做好公共衛生服務。然而,他們都遇到了一個共同的困惑:做得很寬,考核卻很「窄」。目前,我國對全科醫生的考核還是沿用「別人家」的專科醫生的老辦法,跟專科醫生比專科能力,其它的活,比如健康管理,你做得再好,也不在考核範圍,很多全科醫生感覺很「受傷」。

這樣的困境,即將在深圳率先破局。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獲悉,近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印發了《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全科醫生劃定了自己的職業「跑道」,執業管理、繼續教育、能力考核、職稱評審等都有獨立的體系,成為國內的首創。

打破全科醫師發展「短板」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介紹,我國全科醫學發展起步晚,全科醫師短缺,全科醫師管理制度不健全。近年來,各地出臺不少措施,完善全科醫師政策體系和管理制度。在深化醫改的過程中,深圳也出臺了一系列幫助全科醫學人才發展的政策措施,比如開展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對新聘用到社康機構工作的規培畢業生安排生活補貼,打破了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師聘用高級職稱的職數限制等,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舊存在不足。

「比如,我們尚未建立以能力建設為核心的全科醫生繼續教育和專業技術能力評價制度。目前,全科醫師執業註冊後,對其繼續教育、能力評價方面的管理工作跟不上,導致『注而不管』,註冊完了之後沒有人管,激勵約束不強。全科醫師繼續教育課程、繼續教育方法以及能力評價內容、評價方式與其承擔的居民健康管理服務職責不匹配,引導作用不強。」深圳市衛健委體制改革和基層健康處處長李創指出。

例如,全科醫師和專科醫師的執業範圍有很大區別,評價專業技術能力時,卻要在同一個賽道上比拼,明顯不公平。職稱評審時,全科醫師也是以看病為主,其承擔的居民健康管理服務工作卻沒有考慮在內,這樣很難引導全科醫師持續提升職業發展和居民健康管理水平。

基於這些弊端,深圳希望通過制定《全科醫師管理辦法》,建立覆蓋全科醫師執業全周期的管理制度,明確全科醫師能力要素和職業發展路徑,創新全科醫師繼續教育管理,改革全科醫生專業技術評價方式,促進全科醫師持續提升專業素養和技術能力,打造全科醫學高地。

考核全科醫生不唯看大病論英雄《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是國內首部全科醫師管理辦法,根據該《管理辦法》,深圳將在全國率先組織成立全科醫學專家委員會,為全科醫師發展做好「頂層設計」。

全科醫學專家委員會的職責主要是三方面:為市衛生健康部門建立完善全科醫師管理制度和政策以及制定繼續教育課程規範、全科醫師能力評價標準提供決策諮詢服務;為市衛生健康能力建設和繼續教育機構組織的全科醫師專家點評提供專業支持。

根據《管理辦法》,深圳改革了全科醫師的崗位管理和績效考核內容,除了完成基本醫療服務的數量與質量,還納入健康管理服務範圍的居民數量與健康管理質量、完成的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數量與質量、服務對象的滿意度等,讓全科醫師不唯看大病、做手術論英雄。社區健康服務機構及其舉辦醫院將根據全科醫師績效考核結果核定其薪酬。

另外,《管理辦法》也建立了全科醫師專業技術能力評價體系,明確了3大方面共15個指標,除了完成診療工作、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居民健康管理外,還加入了全科醫師開展科研、教學、參與全科醫學管理事務、開展全科醫學管理服務創新項目等指標,引導全科醫師不斷提升職業能力,成為全科醫學領域的「業界大咖」。

投訴多將影響信用管理記錄除了幫助全科醫生發展,還要做好管理和監督。根據《管理辦法》,市衛生健康部門將建設全科醫師執業管理信息化平臺,建立全科醫師執業全周期的個人執業管理電子檔案。

深圳市衛生健康委介紹,全科醫師執業管理電子檔案主要內容包括個人基礎信息;醫學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繼續教育以及技能考核等教育信息;執業註冊、定期考核、職稱評審、專業技術能力評價(含所有要素及其評價結果)等執業資質水平信息;用人單位崗位聘用、管理、考核等單位管理信息;參加全科醫學教學、科研、學術交流、全科醫學管理服務創新項目活動等信息;信用管理記錄以及醫德醫風等執業管理信息。

此外,市衛生健康部門還將建立完善全科醫師信用監管制度,當全科醫師出現編造虛假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和虛假服務記錄;因違法執業行為被行政處罰或者記分的;被多名服務對象或者反覆多次被同一服務對象投訴舉報並查證屬實的;不履行健康管理服務職責,情節嚴重的,將被當納入其信用管理記錄。

有「罰」也有獎。《管理辦法》規定,市、區衛生健康部門要建立全科醫師榮譽激勵制度,對長期紮根基層、作出突出貢獻的全科醫師,給予表彰獎勵,在推薦醫療衛生人員享受各級政府特殊津貼和各級傑出專業技術人才、先進工作者、五一勞動獎章、優秀共產黨員等評選中,在同等條件下應當優先推薦或者評選全科醫師。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盧祖洵認為,《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充分考慮了執業註冊與執業管理、能力建設與繼續教育、職稱評審與能力評價、執業檔案、監督管理等多個方面,為深圳市加強全科醫師隊伍建設與管理,促進全科醫師持續提升專業素養和技術能力提供了依據。

該《管理辦法》將於2月1日正式實施,實施後,將適用於在本市社區健康服務機構執業的全科醫師(含中醫全科醫師),而在其他醫療機構執業的全科醫師,則參照執行。

目前,深圳全市共有註冊全科醫師5378人,其中,在社康中心執業的全科醫師有4378人。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管理辦法,全科醫生有了獨立評價體系
    作為國內新興的一個醫生類別,全科醫生的定位是居民的健康「守門人」,除了要治病,還要管好居民健康,做好公共衛生服務。但全科醫生的考核一直沿用專科醫生的老辦法,這讓全科醫生感覺很「受傷」。 這樣的困境,即將在深圳率先破局。
  • 全科醫生單獨評價,不唯「手術」論英雄!深圳發布國內首部全科醫生...
    這樣的困境,即將在深圳率先破局。 近日,深圳市衛生健康委印發了《深圳市全科醫師管理辦法》(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為全科醫生劃定了自己的職業「跑道」,執業管理、繼續教育、能力考核、職稱評審等都有獨立的體系,成為國內的首創。
  • 提升社區全科醫生公共衛生能力
    自《關於推進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的指導意見》(國醫改辦發〔2016〕1號)發布實施以來,社區全科醫生成為籤約服務的主力軍,但絕大多數社區都面臨全科醫生和籤約對象數量比例的矛盾,全科醫生每天為完成指標任務奔忙,無暇顧及公共衛生業務學習和能力提升,同時由於疾病預防與公共衛生服務的職責主要是由公共衛生醫師承擔,提升公共衛生能力不在全科醫生業務提升考慮範疇。
  • 英國全科醫生怎樣工作
    而全科醫生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第一角色是家庭醫生,第二角色是居民的健康守門人。前一段時間,我作為浙江省選派的農村基層社區醫生赴英國進修全科醫學,現回顧所見所聞,感覺啟示頗多。進修醫生總被請出診室我被安排在倫敦西區的HollandPark診所工作。診所的房子非常小,是租用了普通居民別墅的下面兩層。空間雖然不大,但是布局非常合理,設施設備很完善。
  • 居民健康的「守門人」 ——全科醫生養成記
    近日,河南省政府出臺一攬子改革措施,加大對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的力度。對於長期紮根農村基層的全科醫生,可突破學歷等限制,破格晉升職稱。2018年7月,甘肅省制定實施方案,明確長期紮根鄉村基層工作的全科醫生可破格晉升職稱。2018年6月,湖北省出新政提高全科醫生待遇,2020年每萬人配3名全科醫生。
  • 醫生開辦個人診所要算好「經營」帳 全科醫生或是發展方向
    《意見》提出鼓勵符合條件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或全科診所等創新性改革措施。2019到2020年北京、上海、瀋陽、南京、杭州、武漢、廣州、深圳、成都、西安等10個城市開展促進診所發展試點工作,根據試點經驗完善診所建設與管理政策,並在全國推廣。此外,《意見》還鼓勵在醫療機構執業滿5年,取得中級及以上職稱資格的醫師,全職或兼職開辦專科診所。
  • 在臺灣當全科醫生:高收入、高品質的健康守門人
    臺灣先於大陸進入老齡化社會,在慢性病成為健康最大威脅的背景下,也早於大陸重視全科醫生。  經過多年的發展,臺灣的全科醫生有較為完善的培養體制、發展路徑,全科醫生也成為高收入、高服務品質的健康守門人。  在臺灣,全科醫生被稱作家庭醫生,主要分布在醫院的家庭醫學科以及基層診所。島內約有500家醫院、20000家診所,其中大多為全科診所。
  • 粵東西北全科醫生缺口上萬 待遇低流動大
    中新網廣州7月27日電 (程景偉 蔡馥瑜 餘家明)廣東省政協專題調研組27日發布的一份調研報告指出,當前廣東全科醫生數量缺口大,尤其是粵東西北地區每萬常住人口全科醫師數只有1.38名,距離2018年粵東西北地區達到2名的目標,仍缺口約4000名;離2020年要達到3名的目標,缺口約1萬名。
  • 騰訊旗下企鵝醫生擬與香港醫思醫療聯合開設多家全科診所
    【TechWeb報導】5月16日消息,港交所上市公司香港醫思醫療集團今日發布公告稱,將與騰訊旗下北京企鵝醫院管理有限公司(企鵝醫生)於香港聯合開設多家全科診所。
  • 總書記關心的百姓身邊事|全科醫生:當好基層健康「守門人」
    為加強基層醫療服務,黨的十九大報告特別提出,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近年來,各地全面加強全科醫生隊伍建設,採取多種措施確保全科醫生能夠培養好、留得住、下得去。全科醫生骨幹帶動作用不斷增強,全面提升了基層公共衛生和基本醫療服務能力,全科醫生基層健康「守門人」的角色愈發凸顯。
  • 衛計委:基層全科醫生職稱不再唯英文和論文為評審標準
    中國網1月25日訊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改革完善全科醫生培養與使用激勵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曾益新指出,目前最突出的問題是全科醫生崗位的吸引力不足,《意見》將著眼於解決這一問題。
  • 濰坊市中醫院順利完成全科醫生臨床技能結業考核工作
    濰坊市中醫院順利完成全科醫生臨床技能結業考核工作濰坊市中醫院作為全國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基地,每年承擔濰坊各地市西醫全科醫師的培訓任務,按照省、市衛計委部署,6月4日,來自奎文、濰城、昌邑、濱海等地的69名全科醫師報到,進行為期半年的臨床技能輪轉培訓。
  • 荷比盧三國疫情趨緩 比利時全科醫生走向抗疫一線
    隨著比利時5月4日初步解禁,該國全科醫生將走向抗疫一線,承擔新冠病毒初步測試和篩查工作。 比利時國家公共衛生研究所1日發布公報說,過去24小時內比利時新增確診病例513例,累計確診49032例;新增死亡病例130例,累計死亡7703例。此外,過去24小時有152人住院,316人出院,目前住院患者總數3386人;740名患者接受重症監護,比前一天減少29人。
  • 新起點 新平臺 新發展:開封市人民醫院助理全科醫生崗前培訓順利舉行
    開封市人民醫院助理全科醫生的夢想在這裡起航。 為使開封市人民醫院2020級招錄的53名助理全科醫生能夠儘快熟悉我院規章制度和管理辦法,了解助理全科醫生規範化的相關政策,幫助大家儘快適應和融入醫院環境,角色轉換,圓滿完成國家培訓任務,從9月1日上午在開封市人民醫院大會議室開啟了助理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的第一課——崗前培訓,至今開封市人民醫院助理全科醫生崗前培訓順利舉行。
  • 滬基層醫院230餘人參加助理全科醫生培訓首次結業考核
    東方網通訊員李維1月27日報導:為全面貫徹落實上海市助理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制度,保證助理全科醫師規範化培訓質量和效果,上海市助理全科醫生規範化培訓的首次結業考核今天在上海健康醫學院舉行,230餘人參加了此次結業考核。
  • 愛爾蘭全科醫生對兒童免費流感疫苗使用率低感到失望
    今年冬天,愛爾蘭預防流感的免費兒童疫苗使用率低,全科醫生對此表示很失望。 2歲至12歲兒童可免費接種該疫苗 Drogheda全科醫生艾米·摩根(Amy Morgan)說,這種疫苗與成人流感疫苗是獨立的,成人流感疫苗在冠狀病毒大流行期間遇到了分銷困難。
  • 2018廣東大埔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招聘特設崗位全科醫生公告【招28...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的決策部署,解決我縣基層衛生人才緊缺的問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根據《廣東省衛生計生委 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廳關於印發<廣東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科醫生特設崗位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粵衛函〔2017〕1572號)精神,本著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原則,我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全科醫生
  • 溫醫大仁濟學院「全科醫生」下鄉 服務庫區居民
    溫州網訊(通訊員 秦許)測血壓,量血糖,推拿按摩,艾灸服務……泰順縣司前畲族鎮夕陽休閒老人亭,全科義診服務正熱火朝天地開展著,每一服務項目前都圍著中老年人。測血壓、血糖的諮詢治療方法,受推拿艾灸的感覺舒筋活絡。
  • 道縣人民醫院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基地順利通過湖南省衛健委評估
    紅網時刻11月27日訊(道縣站記者 謝萬波 通訊員 柏華林 餘明)日前,湖南省衛健委下發《關於全省全科醫學科建設專項評估情況的通報》,道縣人民醫院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基地順利通過評估。該院是2016年湖南省衛計委認定的首批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基地,2017年正式招生。目前已招收學員4屆77人,分別來自廣西和永州各縣區。近年來,該院藉助創建「三級醫院」平臺,大力加強培訓基地的「軟」「硬」件建設。通過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嚴格落實「一把手」責任制,不斷充實師資隊伍,提升師資力量,臨床帶教指導老師達180餘人。
  • 「復興號」高鐵的「全科醫生」
    他成為公司四百多套國際一流裝備的「全科醫生」。羅昭強既是「伯樂」,又是誨人不倦的老師。他的工作室就像大車間一樣熱鬧,大家在這裡切磋技藝,交流經驗,研究問題,常常半夜才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