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世界城市排名:為何廣州高於深圳、成都高於杭州?

2020-12-17 澎湃新聞

時隔兩年,全球知名的城市評級機構GaWC,剛剛發布了2020年世界城市名冊。

先說重點,佔據世界城市金字塔尖的C9陣營分別為倫敦、紐約、香港、新加坡、上海、北京、杜拜、巴黎、東京,中國獨佔3席,超過美國與歐盟。

在GaWC的評級體系裡,位列Alpha、Beta兩檔的中國城市依次是香港、上海、北京、廣州、臺北、深圳、成都、天津、南京、杭州、重慶、武漢、長沙、廈門、鄭州、瀋陽、西安、大連、濟南。

和2018年的排名相比,香港仍然穩居全國第一,上海超過北京居全國第二,廣州超臺北居全國第四。另外,南京超過杭州,重慶超過武漢,深圳排名上升9位,成都上升12位。

圖表來自「城市進化論」

媒體上的城市排行榜很多,但GaWC是為數不多含金量頗高的一個,而且每次發榜,都能在網際網路引發熱議。

依照慣例,GaWC將全球城市分為這樣幾檔:

01

第一檔是Alpha++,全球只有兩個城市上榜,分別是倫敦、紐約。

從2000年GaWC發布第一版報告開始,Alpha++級序列就雷打不動,只有倫敦和紐約兩個城市上榜,還從未有第三個城市衝入到這個陣營,而且倫敦的排名還一直在紐約前面。考慮到GaWC是一家英國評級機構,倫敦想必佔據不少主場優勢。

02

第二檔是Alpha+,全球共有7個城市上榜,相比2018年減少了一個,依次是香港、新加坡、上海、北京、杜拜、巴黎、東京。

雪梨在2018年晉升為Alpha+級,但2020年又降級為Alpha級。

中國同時有三個城市位列Alpha+陣營,傲視全球。

排名順序也發生了一些變化,2018年的順序是香港、北京、新加坡、上海、雪梨、巴黎、杜拜、東京。

03

第三檔是Alpha,全球共有15個城市上榜,相比2018年減少了8個。依次是雪梨、洛杉磯、多倫多、孟買、阿姆斯特丹、米蘭、法蘭克福、墨西哥城、聖保羅、芝加哥、吉隆坡、馬德裡、莫斯科、雅加達、布魯塞爾。

相比2018年,阿姆斯特丹晉級為Alpha城市,首爾、廣州、臺北、布宜諾斯艾利斯、蘇黎世、墨爾本等城市從Alpha降級為Alpha-。

04

第四檔為Alpha-,全球共有26個城市上榜,相比2018增加了3個,依次是華沙、首爾、約翰尼斯堡、蘇黎世、墨爾本、伊斯坦堡、曼谷、斯德哥爾摩、維也納、廣州、都柏林、臺北、布魯伊斯艾利斯、舊金山、盧森堡、蒙特婁、慕尼黑、德裡、聖地牙哥、波士頓、馬尼拉、深圳、利雅得、裡斯本、布拉格、班加羅爾。

Alpha-陣營中,中國有三個上榜城市。整個Alpha陣營,中國則有6個城市上榜,穩居世界前列。

05

所有上榜中國城市如下:

位列Alpha++、Alpha+、Alpha、Alpha-之後的還有Beta+、Beta、Beta-、Gamma+、Gamma、Gamma-,以及High sufficiency、sufficiency,就不一一列舉了,這裡只顯示所有上榜的中國城市。

Alpha++: 空缺

Alpha+: 香港、上海、北京

Alpha: 空缺

Alpha-: 廣州、臺北、深圳

Beta+: 成都

Beta: 天津、南京、杭州、重慶

Beta-: 武漢、長沙、廈門、鄭州、瀋陽、西安、大連、濟南

Gamma+: 青島、蘇州、合肥

06

寫到這裡,可能有很多人不解,為何廣州的排名比深圳高?為何成都的排名比重慶高?為何香港的排名比東京更高?為何曼谷的排名比舊金山高?

有必要先介紹一下GaWC的評級標準,GaWC是以英國拉夫堡大學為基地的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網絡,其對世界城市排名的依據是高端生產性服務業在全球城市的分布情況。

研究方法是基於世界知名的175家高端生產性服務企業(包括75家銀行/金融/保險企業、25家會計師事務所、25家律師事務所、25家廣告企業和25家管理諮詢企業)的全球商務網絡(總部和各級分支機構的分布網絡),分析526個城市在生產性服務業的全球關聯網絡中的作用和地位。

簡單來說,GAWC實際上是一個全球城市「網絡關聯度」的排行榜,這個「網絡」是由175家跨國公司通過業務關係建立的,誰在這個網絡中的關聯度更高,誰就能獲得更高的城市排名。

了解這個背景的話,我們就很好理解,為什麼東京的經濟實力比香港、新加坡強得多但排名卻比後者低?原因很簡單,東京的大公司總部雖然超過紐約、倫敦,但其失分項是網絡關聯度,因為跨國公司到亞太地區開設分支機構的首選是香港和新加坡,而不是東京。

成都的經濟總量雖比重慶低,但因為成都具備更高的國際知名度,在國際航線、總領事館等方面也比重慶有更大的優勢,跨國公司(特別是服務業)如果到西部開展業務也就更傾向於把區域總部放在成都。

例如,很多跨國品牌在中西部市場的首店、新品發布都會選擇成都,而不是武漢或者重慶,所以成都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網絡關聯度」也就比重慶、武漢要高一點。

相比2018年的排名,成都今年的排名再次上升12位,在中國城市中排名第七,穩居新一線城市之首。

再來看廣州,廣州的經濟總量雖被深圳超過,但其加分項是「網絡關聯度」,這是因為跨國公司在華南地區特別是珠三角地區(不含港澳)開展業務,其總部一般是放在廣州而非深圳,國際商務人士到達廣東的第一站也一般是廣州。

2018年數據

為啥?因為廣州的基礎設施能級更高,和國際世界的聯繫更便利。

例如,白雲機場擁有華南地區最多的國際航線,擁有廣交會這個世界級展會,至少66個國家和地區在廣州開設了總領事館,外事機構數量遠遠超過京滬之外的任何一個城市,是我國重要的國際交往中心。

不僅如此,廣州還是華南地區的高等教育中心,是外國留學生、國際學術交流在華南地區的首選。這些指標,本質上是一個城市擁有「國際影響力」的表現。

原標題:《2020世界城市排名:為何廣州高於深圳、成都高於杭州?》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世界一線城市排名:為何香港高於東京、廣州高於深圳?
    此前被不少社交媒體唱衰的廣州,此次直升一檔,晉升為Alpha陣營,排名超過墨爾本、舊金山、休斯頓、深圳。在GaWC的評級體系裡,位列Alpha、Beta、Gamma三大陣營的中國城市依次是香港、北京、上海、臺北、廣州、深圳、成都、杭州、天津、南京、武漢、重慶、蘇州、大連、廈門、長沙、瀋陽、青島、濟南、、西安、鄭州、合肥、太原、福州等。
  • 世界城市排名:成都躍升,鄭州超西安,濟南高於青島
    文丨西部菌城市排名各有各的維度,也各有各的結論。每個結果可能都會存在爭議,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話題。比如,最近,世界城市名冊2020就正式公布。來源:網絡其中處於世界一線城市的,依然是四大一線城市。不過,它們又分為不同的等級。其中,上海、北京為A+級;廣州、深圳為A-級。
  • 2020年世界城市排名榜單新鮮出爐!出現了意想不到的排名
    作為全球最著名的城市評級機構之一,GaWC自2000年起就開始發布《世界城市名冊》。這份榜單也被認為是全球最權威的世界城市排名,每次不定期的發布榜單都備受關注,自2018年發布榜單後,終於在近日發布了最新一期的2020年世界城市名冊。
  • 30強城市大排名:杭州高於臺北,南京僅第16,武漢不如珠海
    本文內容,是小編原創  不管是哪個時代,都有窮富之分,千萬資產家庭估計是很多人為之奮鬥的目標,目前,一份關於千萬資產家庭數量的城市排名出爐,據了解,該數據是由權威機構胡潤研究院發布,還是有一定的真實性。而一般來說,一座城市千萬家庭數量也直接反映了其經濟實力,同時也可以推動其經濟發展。今天就帶著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千萬資產家庭數量30強城市大排名。
  • 39個城市排名:香港1,蘇州7,哈爾濱高於武漢
    39個城市排名:香港1,蘇州7,哈爾濱高於武漢這篇文章全部資料來源於網絡,不能作為官方發布的真實情況,同時也是本人一點看法,如果有不同意見,請私信或評論,謝謝大家。這篇文章,是小編的原創。全球城市實驗室日前發布全球500強城市排行榜,全國共有39個城市上榜。一般而言,這樣的國際性名單相對比較客觀,比起國內的許多名單來,顯得更加公平。
  • 2020世界城市:廣州超深杭,鄭州西安濟南晉級,這些城市落榜
    2020年,在全球300多個主要城市中,中國共有19個城市位列世界「一二線」城市之列。其中,香港、上海、北京位列「Alpha+」級(強一線),廣州、臺北、深圳位列 「Alpha-」級(弱一線),這些城市位列世界第一梯隊。
  • 前10月國內機場吞吐量排名:廣州、成都、深圳排名前三
    2020年步入尾聲,國內民航業也開始進入最後的衝刺階段。面對2020年「特殊」的運營環境,國內旅客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機場情況如何,其排名是否較2019年出現較大的變化,成為本報告關注的重點。  21世紀經濟研究院根據飛友科技、民航局等多方數據,對國內旅客吞吐量排名前10的機場進行分析。
  • 全球城市消費排名:上海北京消費高於倫敦紐約
    美世諮詢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人力資源管理諮詢機構,於1994年開始,每年都會發布全球城市生活成本報告,對外國人在每個城市生活的成本進行排名。今年報告涵蓋全球214個主要城市,對每個城市的200項物價進行了統計,包括住宿、交通、餐飲、服裝、娛樂等項目。結果顯示,日本東京位列全球消費最高城市之首,緊隨其後的是安哥拉的羅安達,香港位列第9位。上海與北京分列16、17位,高於英國倫敦(25位),深圳與廣州則位列30與31位,高於美國紐約(33位)。
  • 2020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名單)
    人才流入北京主要因為北京經濟體量大、薪酬水平高,2019年GDP規模達到3.5萬億,僅次於上海、排名第二,同時13個行業中北京有8個的薪酬位於所有城市之首。去向北京人才外流的前十大城市分別為上海、天津、深圳、成都、廊坊、濟南、杭州、廣州、石家莊、西安,合計佔比達42.5%。
  • 七夕中餐消費高於西方情人節 深圳寶安區女孩收花多
    以老年群體為例,報告顯示,這群"有錢有閒"的人也更願意花錢到七夕就餐上,人均消費高於其他各年齡段。深圳人更喜歡七夕外出就餐約會在七夕這樣的浪漫節日,當然少不了要享受一頓美食來慶祝。七夕期間,深圳的餐飲消費旺盛,餐飲消費增長領先其他一線城市。
  • 2020世界城市排名:中國這些城市令人意外
    時隔兩年,全球知名的城市評級機構GaWC,發布了2020年世界城市名冊。當然了,媒體給出的一些城市排行榜其實有很多,但GaWC是含金量非常高的一個,很受國際認可。今年的排名,我們先說下重點。佔據世界城市金字塔尖的前九名的陣營分別為:倫敦、紐約、香港、新加坡、上海、北京、杜拜、巴黎、東京,中國獨佔3席,超過了美國與歐盟,是最多的國家地區。國內上榜城市的排名,也出現一下變化。與2018年相比,上海超過了北京,香港仍然位居中國上榜城市的第一名。但是往下排榜單有些讓人不解,重慶的排名,竟然是在成都的後面?廣州排名高於深圳。
  • 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
    從來源看,人才向深圳流入的前十大城市分別為廣州、北京、天津、東莞、上海、成都、長沙、武漢、惠州、佛山,合計佔比達52.8%,高於2018年前十來源地的50.4%,深圳的人才來源集中度有所提高。其中,珠三角城市有4個,佔比22.9%;流入深圳的人才中13.1%來自廣州,流入廣州的人才中17.4%來自深圳,深圳和廣州互為人才來源城市的第1位。人才流入深圳主要因為經濟發展速度相對較快和人才政策有吸引力。
  • 前10月國內主要機場吞吐量排名:廣州、成都、深圳排名前三 _ 證券...
    我們發現:與2019年相比,2020年國內前十大機場的排名或將出現較大變化。廣州白雲機場若保持1-11月的復甦勢頭,年末或成為國內旅客吞吐量最高的機場,並有望在這一數據中排名全球第1。成都雙流、深圳寶安機場排名有望上升到2-3位,而過去數年排名全國前兩位的北京首都和上海浦東機場,則將和昆明長水機場爭奪5-7位的排名。
  • 2020地鐵新增裡程,成都第一杭州第二;在建裡程,廣州第一成都第二
    增長前五名中,有三個強省會(成都、杭州、西安),而且都是網紅城市,兩個計劃單列市(深圳、青島)。02城市軌道交通裡程排名、客運量情況近日,交通運輸部發布了《2020年城市軌道交通運營數據速報》,以下為全國已開通軌道交通的44個城市(不含港澳臺),軌道交通運營裡程數據:
  • 廣州非重慶可比、杭州也好於成都,前三季度10強GDP城市綜合指標
    各市地方財政收入內稅收這項首先要注意就是財政口徑,廣州和成都是三級財政,尤其廣州上繳省級比例非常高。如果按照其他城市同口徑的話,廣州是要高於重慶許多的。成都的話要高於南京,但還是比蘇州低不少。另外就是像北京上海有總部稅收(深圳也有部分),這些稅收是不能核算GDP的,因為來自各分公司的,而GDP是在地核算原則,只計算在當地生產產出的各項數據。所以像北京上海稅收、金融奇高,但GDP中規中矩是正常的。所以同口徑看前十城市稅收數據,重慶、武漢是偏低的。
  • 觀察|中國城市最新地鐵裡程排名:深圳超南京,成都超武漢
    )、廣州(515KM)、深圳(411KM)、南京(378KM)、成都(358.2KM)、武漢(339KM)、重慶(329KM)、天津(233.2KM)、杭州(206KM)。注意,這10個城市要麼是直轄市,要麼是副省級城市, 沒有一個是普通地級市,萬億級GDP大市蘇州、佛山、東莞、無錫的排名普遍較低,可見省會城市在地鐵建設上的優先級。對比去年的數據,深圳的排名超過南京、武漢,位居全國第四,而成都的排名也超過武漢,位居全國第六。
  • 2020中國城市人才吸引力排名出爐,上海排第一
    」報告顯示:從人才吸引力指數觀察,2019年上海、深圳、北京位居前三名,上海連續三年第一,廣州、杭州、南京、成都、濟南、蘇州、天津位居前十。  從應屆生看,應屆生人才流入佔比前四名分別是北上深廣,合計佔比24.5%,高於北上深廣的人才流入佔比20.2%;應屆生人才流入前十城市還有成都、杭州、鄭州、南京、西安、天津,前十合計佔比45.2%,高於前十城市的人才流入佔比36.1%,意味著和流動人才相比,應屆生人才更加向一二線城市集聚。
  • 金融中心排名:上海反超香港,北京深圳廣州成都12城登榜
    來源:西部城事來源丨國民經略金融中心,歷來是城市必爭之地。近日,2020年全球金融中心指數報告(GFCI27)發布,內地共有上海、北京、深圳、廣州、成都、杭州、青島、天津、南京、大連10個城市入圍,加上香港和臺北,中國共有12個城市入圍。
  • 廣州、成都、深圳排名前三!前10月國內主要機場吞吐量數據出來了
    廣州白雲機場若保持1-11月的復甦勢頭,年末或成為國內旅客吞吐量最高的機場,並有望在這一數據中排名全球第1。成都雙流、深圳寶安機場排名有望上升到2-3位,而過去數年排名全國前兩位的北京首都和上海浦東機場,則將和昆明長水機場爭奪5-7位的排名。國內機場排名或生變截至目前,國內主要機場均發布了1-10月運營數據。
  • 城市機場復甦排名:廣州全國第一,成都第二,深圳第三
    前十大機場吞吐量排名依次為:廣州、成都、深圳、重慶、昆明、北京(首都)、上海(浦東)、西安、上海(虹橋)、杭州。但如果把浦東與虹橋加起來,上海全市的航空吞吐量仍然穩居全國榜首。這這兩個機場的排名下滑之所以如此大,和客流結構有很大關係。二者的國際旅客佔比都很高,其中浦東機場的國際旅客佔比大約50%,首都機場的國際旅客佔比大約27%。看深圳、杭州的數據也一樣,基本上國際旅客佔比較高的城市,數據下滑幅度都比較大。唯一的例外可能是成都,成都機場的國際旅客吞吐量僅次於北上廣,但其客流量的下降幅度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