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放生成為「殺生」!深圳這個公園湖水都被抽乾了

2020-12-24 瀟湘晨報

近日有市民反映,

香蜜公園裡花香湖裡的水被抽乾,

露出大片沙石,

既不美觀也讓人心生疑惑。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對此,香蜜公園相關工作人員表示,

這也是無奈之舉 ......

到底是何種無奈要把湖裡的水抽乾?

盲目放生致水質惡化

花香湖。

26 日,記者來到花香湖湖畔,只見花香湖並不如市民所言,湖水被抽乾,但水位只有平時一半,湖畔裸露著大片的沙石。湖水渾濁,也不見魚在裡面遊動。相比花香湖,不遠處花蜜湖則是正常水位,只是湖水同樣渾濁,偶可見魚在水裡遊動,翻起泥沙。

現場一位清潔工告訴記者,一個多星期前,花香湖的水被抽乾了,這幾天下雨,所以才看到湖裡蓄起了不少水。

為何要抽乾湖水?

記者採訪了香蜜公園相關工作人員。

因湖水水質變差,

渾濁且偶有惡臭,

因此對湖水進行抽乾,

通過曬塘、放石灰等方式進行消毒

工作人員表示,剛開園時,湖水清澈,湖裡養有黑魚,但由於市民常到湖邊放生羅非魚、巴西龜等,無天敵的它們在湖裡肆意繁衍,導致水質惡化,渾濁。為了防止水質進一步惡化,因此採取整治措施。而花蜜湖將投放黑魚,通過大魚吃小魚的方式,控制魚群數量保持水質。

為了減少市民到湖邊放生,

公園管理處也在湖邊立了倡議牌,

同時也有保安在旁,

看到市民放生則加以勸阻。

香蜜公園立在湖邊的倡議牌,提醒市民不要隨意放生。

放生前要做好功課

放生是善舉,

但有可能會對環境及生物本身

造成意想不到的影響。

紅樹林基金會(MCF)資深保育官員謝愷琪表示,羅非魚、巴西龜、鱷龜、牛蛙等都是世界公認的 " 外來入侵 " 物種,極不適合野外放生,會對本土環境及生物造成影響。同時,不了解生物習性,隨意放生也可能造成被放生生物的死亡

小編此前報導過,有市民在南山區後海河放生 100 多條泥鰍。一夜之間,100 多條泥鰍全部死亡,漂浮在河面的泥鰍還散發著腥臭味。深圳灣也曾出現淡水爬行動物甲魚,魚蝦蟹等。而深圳灣水質為淡水混合海水,許多生物適應不了環境,最終面臨死亡。

謝愷琪表示,2016 年修訂的《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就有明確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將野生動物放生至野外環境,應當選擇適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當地物種,不得幹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產,避免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隨意放生野生動物,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或者危害生態系統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野生動物放歸需要經過嚴謹的科學論證!

"

謝愷琪建議,市民不要隨意放生,如遇到需救助的野生動物希望放歸,可撥打深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諮詢,做好功課,正確、科學放生。

而網友也對放生的話題

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放生本是善舉

因缺乏專業知識而盲目放生

會導致我們的環境被破壞

小編發出倡議

希望市民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

不要盲目放生!

【來源:深圳特區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不要讓放生成為「殺生」!深圳這個公園湖水都被抽乾了
    盲目放生致水質惡化花香湖。26日,記者來到花香湖湖畔,只見花香湖並不如市民所言,湖水被抽乾,但水位只有平時一半,湖畔裸露著大片的沙石。湖水渾濁,也不見魚在裡面遊動。相比花香湖,不遠處花蜜湖則是正常水位,只是湖水同樣渾濁,偶可見魚在水裡遊動,翻起泥沙。
  • 求你了,別再隨便放生了!深圳網紅公園水都被抽乾了!
    放生!在岸邊帶孩子撈魚的市民說,除了羅非魚,湖裡還有「清道夫」、食蚊魚、巴西龜等動物,它們都不是本地物種,全是被放生進去的。公園裡放生了之後,會破壞生態環境的。像巴西龜、「清道夫」之類,會吃魚卵,特別是那種(福壽螺),繁殖得特別快,到處都是。
  • 佛說嚴禁殺生,所以信徒放生動物,但為何放生又在殺生?
    接著幾個佛門弟子一邊念經一邊把魚兒全部倒進了公園的湖裡,這是一場規模宏大的放生活動 。我湊過去看了看,多數魚已經奄奄一息,倒在湖裡後直接"翻了白兒"。第二天我再去公園的時候,岸邊已經是臭氣燻天,到處都是已經死去的魚,看著死魚,我陷入了沉思。
  • 放生是在殺生?是真的普度眾生,還是逢場作戲?
    裡面裝的都是人工養殖的成魚。有常見的鯉魚,還有鯰魚和淡水鱸魚等等。接著幾個佛門弟子一邊念經一邊把魚兒全部倒進了公園的湖裡,這是一場規模宏大的放生活動 。第二天我再去公園的時候,岸邊已經是臭氣燻天,到處都是已經死去的魚,看著死魚,我陷入了沉思。好心辦壞事關愛生靈是一件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的事情,對於佛教來說,嚴禁殺生。而放生與殺生又是一對矛盾體,因此這些佛門弟子選擇了放生,放生能讓動物回歸自然是一種善舉,還具有教育大眾的社會效益。
  • 別盲目放生!廈門篔簹湖是鹹水湖放生淡水魚相當於殺生
    ­  「把淡水魚放入海水中,不出幾個小時,魚就沒命了,這不是放生,這是殺生!」 近日,記者從市篔簹湖管理中心了解到,篔簹湖上經常漂浮著鯽魚、烏龜等淡水生物屍體,最多時,船工一天能打撈兩三百斤。「放生如果不講科學方法,將有可能適得其反。」相關負責人呼籲,請市民和遊客不要在篔簹湖區放生。
  • 隨意放生或成大規模「殺生」!業內呼籲加大普法力度,提倡科學放生
    ▲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人工湖中的"巴西龜"。 深圳晚報記者 徐婭 攝▲蓮花山公園人工湖中的放生龜。 深圳晚報記者 李晶川 攝傍晚時分,福田紅樹林生態公園一片生機盎然。忽而湖水中冒出數隻大小不一、背紋奇特的烏龜,三兩結伴自在"暢遊"。公園工作人員告訴深晚記者,這些烏龜疑似放生外來物種,名為"巴西龜"。深晚記者在採訪中獲悉,在福田紅樹林公園出現的"巴西龜"入侵現象絕非個案。多年來無序放生所導致的外來物種入侵現象在深圳已頗為普遍,引發野生動植物保護界和許多市民的共同擔憂。
  • 放生還是殺生,焦作龍源湖環衛工每天撈出20條大魚和黃鱔
    最近,在美麗的焦作市龍源湖公園,總能看到一幕幕不和諧的場景,那就是湖邊不斷地有死魚出現,多數是鯉魚之類的,據龍源湖公園的環衛工介紹,最近一周多以來,他每天都能撈到20條死魚都不止,大多數魚都在半斤至2斤之間,偶爾還有黃鱔,而他僅僅是在龍源湖公園東門附近打掃衛生。
  • 篔簹湖是鹹水湖 市民遊客放生淡水魚相當於殺生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吳海奎) 「把淡水魚放入海水中,不出幾個小時,魚就沒命了,這不是放生,這是殺生!」近日,記者從市篔簹湖管理中心了解到,篔簹湖上經常漂浮著鯽魚、烏龜等淡水生物屍體,最多時,船工一天能打撈兩三百斤。「放生如果不講科學方法,將有可能適得其反。」相關負責人呼籲,請市民和遊客不要在篔簹湖區放生。
  • 放生還是殺生?為了積德,大爺把礦泉水放生了
    雖然這种放生礦泉水的行為看起來有點難以理解,甚至可能還挺魔幻,把水倒掉也有一點點的浪費,但是有個最重要的好處:這种放生形式不會對他人、社會或自然造成嚴重的影響。而且,福大爺認為,放生積德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種心理安慰,求個心安理得即可,放生礦泉水這個新型的放生方式也未嘗不是一個好辦法。
  • 「放生」別成「殺生」 善舉應有善果
    不科學的放生涉嫌違法據專家介紹,野生動物都有它的分布區,排斥外來同種個體,人類一次不負責任的行為都有可能造成嚴重的生態後果。遼寧曾有香客將食人鯧放生於養魚的水庫中,結果把水庫中的魚類都吃光了,給養殖戶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所幸由於食人鯧不耐低溫,到冬季都凍死了,才沒有造成不可想像的生態災難。
  • 放生不對等於殺生,你知道真正的放生儀式嗎?
    那些動物,根本沒有適應自然環境而自求生存的能力,放生,也等於殺生。放小的,被大的吃掉;放大的,就進入餐館的廚灶。鳥類,尤其是魚類,都有它們生存的習性。一定的魚類必須生存於一定的水質、水深和水流的環境中;買淡水魚放於大海,買海魚放於淡水都是大問題。
  • 放生變殺生,臺灣善信放生螃蟹卻未鬆綁
    放生對動物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更隨時害死它們。臺灣有宗教團體集體放生螃蟹,結果卻演變成殺生,更損害當地生態,讓政府非常頭痛。臺灣最近有宗教團體想要放生螃蟹「積功德」,從照片可見,10多名信眾在岸邊合十鞠躬,把大批螃蟹放生,結果連原本綁在蟹足上的繩子都沒有拆掉,就把螃蟹直接丟入河水,變相等同殺死螃蟹,放生卻變謀殺。後來更有市民發現有大批螃蟹浮屍在岸邊。
  • 佛教篇——殺生 放生 吃齋
    今天談一下,佛教中關於 殺生 放生 吃齋 的一點感悟.殺生佛家有諸多戒律 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 不殺生為第一位,無論出家與否有了殺戒,也就有了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說放生放生是對殺生的否定,將待殺的飛禽走獸放走便為放生
  • 李曉唯:無知的「放生」只會召來無盡的殺生
    李曉唯:無知的「放生」只會召來無盡的殺生 發布時間: 2014-10-09 15:50:33  來源: 荊楚網  作者為何放生卻有可能好心做壞事?其實放生背後已經形成了一條「利益鏈」,受益的總是捕獵者和銷售者,損失的總是放生者,而受傷的總是動物,它們甚至在這個過程中被折磨而死。(10月9日《新文化報》)  近年來,儘管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指引民眾的放生行為,但是收效甚微,民間盲目且隨意的放生行為筆筆皆是,越發活躍。
  • 放生池為何上百年都放不滿?抽乾水後,眼前大物讓人愣了
    可真的有走出這一步去見識一下這個與眾不同,變化多端的世界嗎?沒關係,趁著9月的到來,這段時間還是有機會去看看世界的變化,就讓小編和大家一起從事件中看遍世界美景吧。不管去到哪裡,都是能看到一些寺廟。而人們在去到這些寺廟祈福後,是還會在放生池裡扔一些硬幣或是放生一些小魚小蝦來積福。不過就有人發現,放生池為何上百年都放不滿?抽乾水後,眼前大物讓人愣了!
  • 勿讓任性「放生」變蓄意「殺生」
    江蘇南京官方通過微博「南京發布」稱:已請南京市農委等部門調查此事,將儘快弄清放生地點。農林專家表示,一次性這麼大規模地放生,必定會給當地生態帶來破壞,屬於違法行為。(6月6日央視網)    在信佛的善男信女眼中,放生乃慈悲心。從我國傳統習俗來看,放生也是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包含著追求人與動物之間友善相處的寓意。
  • 福州西禪寺放生池為修橋抽乾水 錦鯉死了不少
    閩南網1月18日訊 「下午去西禪寺,看見放生池裡池水基本被抽乾了,好多魚都死了。」昨日下午,林先生和家人去福州西禪寺遊玩,發現原本生機勃勃的放生池,如今基本沒水了,一些錦鯉在淤泥中掙扎求生,看了令人心疼。
  • 一不小心變殺生,放生也須守規矩
    為防止隨意放生造成人身傷害、生態破壞,《條例》對放生動物做出了細緻的規定,單位和個人可以參加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部門會同有關社會團體組織的野生動物放歸、增殖放流活動,禁止擅自實施放生活動。對於擅自放生的,將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5月4日 《北京青年報》)近年來,放生動物引發的問題廣受關注,許多民眾為了積德、行善、示恩而爭相放生動物。
  • 網友熱議:放生還是殺生,慈悲還是可悲?
    網友「引爆熱情」認為:放生是佛家倡導萬物及其生靈都具有佛性的觀念,它是佛教徒人人具備的好生之德,而買生放生則是助長了捕獲這些生靈過程中造成更大的傷害,當然是與佛教倡導的放生有著本質的區別,不應該提倡而應該取締。網友「awattt」認為:有計劃的放生,其實是殺生。因為你想放生例如要放生鳥類,因為你需要,人家就會去捕鳥然後賣與你。
  • 放生需謹慎,莫將放生變殺生
    〝放生〞,是佛教的傳統習俗,是學佛修道的一個組成部分,也是佛陀慈悲的具體體現,可謂功德無量,這是無可厚非的事。但是〝放生〞是要有條件的,而不是刻意想花錢買功德的作為,首先你要有這個〝機緣〞碰上了,另外〝放生〞一定要記得那〝裡來那裡去〞,不要破壞生態或是放生變殺生了!其實,在我國古代就有放生的習俗,據《列子·說符篇》中記載:」邯鄲之民,以正月元旦獻鳩於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