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盲目放生!廈門篔簹湖是鹹水湖放生淡水魚相當於殺生

2020-12-14 閩南網

­  「把淡水魚放入海水中,不出幾個小時,魚就沒命了,這不是放生,這是殺生!」 近日,記者從市篔簹湖管理中心了解到,篔簹湖上經常漂浮著鯽魚、烏龜等淡水生物屍體,最多時,船工一天能打撈兩三百斤。「放生如果不講科學方法,將有可能適得其反。」相關負責人呼籲,請市民和遊客不要在篔簹湖區放生。

­  【現場】

­  開船不到半小時 就撈到淡水魚

­  7月27日早上6點30分,篔簹湖船工們準時開始了一天的湖面保潔工作。羅永全和王忠蓮這對夫婦負責其中一個片區的保潔,他們一人開船,一人用網兜撈垃圾,湖面上的垃圾主要是樹葉、礦泉水瓶等。6點45分左右,王忠蓮發現白鷺洲公園附近的湖面上漂著一個白色異物,羅永全把船開近一看,原來是一條翻白肚的非洲鯽魚。「這條魚是淡水魚,不是篔簹湖水生的,估計是別人放生的。」王忠蓮說。對於這一現象,她甚至有些習以為常。最近一段時間,只要開船作業,多多少少都能撈到一些淡水生物,有鯽魚、烏魚,也有泥鰍、烏龜、鱉等,被發現時,有的已經死了,有的正奄奄一息,總之,這些淡水生物都不能適應篔簹湖的海水水質。篔簹湖湖面保潔船隊負責人陳德光告訴記者,最多的時候,整個篔簹湖區一天能撈起兩三百斤淡水生物,一些小烏龜生命力比較頑強,船工就用淡水把它們救活,然後再集中送到寺廟放生池去放生。

­  這些淡水生物是從哪來的?不少船工表示,他們曾親眼看過一些人提著水桶或袋子,在岸邊放生,放生時間一般為大清早或大晚上。

­  船工在篔簹湖上做保潔

­  船工在篔簹湖撈到淡水鯽魚

­  船工撈到的淡水烏龜

­  【說法】

­  盲目放生 可能打破生態平衡

­  「篔簹湖每天通過『兩納兩排』和外海交換水體,其鹹度跟外海十分接近。」市篔簹湖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說,「包括南湖公園、松柏公園、江頭公園的湖水和篔簹湖都相通,也都是鹹水湖。」據專家介紹,淡水魚體內體液的電解質濃度較低,一到海水裡就會低於外水的滲透壓,體內的水就會滲出去,就乾死了。「篔簹湖是我市重要的生態景觀湖泊,即便不存在鹹水、淡水的問題,也不能盲目放生,因為可能打破本地生態系統平衡。」

­  【規定】

­  我國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管理規定》,對科學放生也提出相關的要求,例如:「用於增殖放流的親體、苗種等水生生物應當是本地種」,「禁止使用外來種、雜交種、轉基因種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態要求的水生生物物種進行增殖放流」,「用於增殖放流的水生生物應當依法經檢驗檢疫合格,確保健康無病害、無禁用藥物殘留」。

­  【建議】

­  若想放生 可與寺廟客堂聯繫

­  在廈門南普陀寺官方網站,記者發現一篇文章:《南普陀寺呼籲大眾科學放生,勿讓善舉變成傷害》。文章說,由於南普陀寺放生池小動物的數量接近飽和,已多次安排工作人員對小動物們進行了「大搬家」。南普陀寺提醒社會大眾,要注意科學放生。首先,要了解放生對象的物種特性。其次,切忌放生外來物種。同時,勿大量放生,超過生態負荷。文章說,若香客、遊客想來南普陀寺放生,可直接與客堂聯繫,每年,寺廟都會組織放生活動。(文/圖 記者 吳海奎)

原標題:篔簹湖是鹹水湖 放生淡水魚相當於殺生 南湖公園、松柏公園、江頭公園的湖水和篔簹湖相通,也都是鹹水湖

責任編輯:袁靜靜

相關焦點

  • 篔簹湖是鹹水湖 市民遊客放生淡水魚相當於殺生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吳海奎) 「把淡水魚放入海水中,不出幾個小時,魚就沒命了,這不是放生,這是殺生!」近日,記者從市篔簹湖管理中心了解到,篔簹湖上經常漂浮著鯽魚、烏龜等淡水生物屍體,最多時,船工一天能打撈兩三百斤。「放生如果不講科學方法,將有可能適得其反。」相關負責人呼籲,請市民和遊客不要在篔簹湖區放生。
  • 三亞:"半鹹水"河道放淡水魚 盲目"放生"變"殺生"
    這可能要追溯到22日的一次放生活動,第二天河裡就開始出現魚的屍體。  近日,環衛所的工作人員網上放出了河道中死魚的照片,呼籲市民不要再河道內放生魚,避免魚類不適應水質而死亡。有關專家稱,不科學的放生不僅會將「放生」變成「殺生」,還會破壞河道的生態。  居民  河邊飄來腐臭氣味  「這幾天跑步都聞到臭臭的味道,後來才知道是死魚。」
  • 這是放生還是殺生?臺灣某放生團體集體放生五花大綁的螃蟹
    近日,一名臺灣網友在Facebook上發文,文中他感嘆道:「放生?我看這是殺生吧!」據該網友描述,一天,他正在和朋友在臺南市安平區的海邊垂釣,突然看到一群人正在岸邊放生。結果讓他們驚訝的是,這個所謂的「放生團體」竟然準備將五花大綁的螃蟹放生。他和朋友實在看不下去了,前去將這些螃蟹身上的尼龍紅繩摘掉,並放入海中。回家後他越想越生氣,就將此事分享到了網上,並附了圖。
  • 一文勸退盲目放生:如果你身邊有人熱衷放生,請Ta先看這篇文章
    如果這些小龍蝦就這樣被盲目放生在此,結果也會像被盲目放生的魚類一樣,最終難逃一死。當然除了這些魔幻行為之外,還有人將淡水魚投放到鹹水湖中,還有將陸生烏龜強扔進海裡,看到烏龜拼命往回爬,居然還拍照發朋友圈,配文「靈性」,隨即又將好不容易死裡逃生的陸龜扔進海洋裡。
  • 「放生」別成「殺生」 善舉應有善果
    比如,前不久,北京懷柔山區有人私下放生了幾百隻藍狐和貉子,咬死、咬傷附近村中家禽,給村民造成了恐慌。再如,媒體曾披露的一些「愛心人士」盲目放生福壽螺、克氏原螯蝦、佛羅裡達鱉等外來物種,給當地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甚至有人一次性放生58公斤蛇和2公斤臭蟲。
  • 放生還是殺生?為了積德,大爺把礦泉水放生了
    其實,大爺講的也不是沒有道理,原因也很簡單,《毗尼日用》佛曰:"佛觀一缽水,八萬四千蟲",這裡所說的"蟲"的意思類似微生物,在佛說裡,意為我們用眼睛看不到的眾生,放生礦泉水,也就是放生了那八萬四千個眾生。好傢夥!這一瓶礦泉水下去,幾大輩子的放生都完成了吧!
  • 李曉唯:無知的「放生」只會召來無盡的殺生
    李曉唯:無知的「放生」只會召來無盡的殺生 發布時間: 2014-10-09 15:50:33  來源: 荊楚網  作者為何放生卻有可能好心做壞事?其實放生背後已經形成了一條「利益鏈」,受益的總是捕獵者和銷售者,損失的總是放生者,而受傷的總是動物,它們甚至在這個過程中被折磨而死。(10月9日《新文化報》)  近年來,儘管國家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來指引民眾的放生行為,但是收效甚微,民間盲目且隨意的放生行為筆筆皆是,越發活躍。
  • 一不小心變殺生,放生也須守規矩
    為防止隨意放生造成人身傷害、生態破壞,《條例》對放生動物做出了細緻的規定,單位和個人可以參加野生動物保護管理部門會同有關社會團體組織的野生動物放歸、增殖放流活動,禁止擅自實施放生活動。對於擅自放生的,將處2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5月4日 《北京青年報》)近年來,放生動物引發的問題廣受關注,許多民眾為了積德、行善、示恩而爭相放生動物。
  • 學佛人別再錯誤的放生了,當心積德不成,反造孽!
    放生一詞,可以分開做解釋,放與生,是兩個概念,放生要放還要讓被放的,更好的生存下去才行,做一件事,一定要有始有終,不能顧頭不顧尾,如果一味的去放生,不注重方法,那不是在積德,而是在造孽。放生,簡單的理解,就是救助其他瀕臨死亡的生命,讓他們可以繼續,更好的活下去,而在很多人選擇放生時,都會盲目的去做這件事。
  • 洞庭湖發現被放生的「神」龜,生物學家說:這不是放生,是在殺生
    近些年來,有很多慈善組織都會進行「放生」活動,為的就是保護自然生態資源,讓動物們重新回歸自然的懷抱。可是您卻不知道,放生並非我們想像的那般簡單,不合理的放生很可能變成殺生!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此時問題來了,既然亂捕行為被禁止,那麼放生的行為是否符合法律規定呢?小編可以告訴您,放生並不違法,但是不合理的放生卻會被勸誡制止。據近期新聞報導,稱有漁民在洞庭湖打漁時,曾經撈出了幾隻大型的鱉類生物,其體重都在三四十斤以上。經過專家們的網上圖片鑑定,確定該鱉類生物很可能就是山瑞鱉。
  • 放生變殺生,臺灣善信放生螃蟹卻未鬆綁
    放生對動物來說未必是一件好事,更隨時害死它們。臺灣有宗教團體集體放生螃蟹,結果卻演變成殺生,更損害當地生態,讓政府非常頭痛。臺灣最近有宗教團體想要放生螃蟹「積功德」,從照片可見,10多名信眾在岸邊合十鞠躬,把大批螃蟹放生,結果連原本綁在蟹足上的繩子都沒有拆掉,就把螃蟹直接丟入河水,變相等同殺死螃蟹,放生卻變謀殺。後來更有市民發現有大批螃蟹浮屍在岸邊。
  • 什麼叫放生?這種幼稚的放生,和殺生有什麼區別
    每年在朋友圈或者網上,都會看到XX放生大會。放生的動物,無非是水產或者鳥類。放生這個習俗全世界各地都流傳了很久了,我們中國的放生,最轟動的那肯定要數慈禧太后大壽時候的放生大會了。但不知道為何,放生這種事本來是佛門弟子定期參與的活動,慢慢被廣大人民群眾就玩變了味。我不止一次見到過看似是放生,其實是殺生的放生活動了。就在昨天我還刷到了放生的視頻。視頻中的僧人又做了這件喜聞樂見的事:一桶黃鱔全都倒進了河邊。我不是反對放生,但這種無知的放生,我必須得說一說。
  • 山瑞鱉頻現洞庭湖 千萬別放生 否則等於「殺生」
    山瑞鱉頻現洞庭湖 千萬別放生 否則等於「殺生」2019-06-13 10:0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別!別!千萬別輕易放入洞庭湖!否則,你不是在放生,而是在殺生!」看到昨天記者轉發的消息,世界自然基金會北京、長沙區域負責人蔣勇憂心地強調,市民在洞庭湖水域發現的巨型甲魚並放歸的事例突然增多,這並非好現象。因為這些被好心人放歸的甲魚並非普通中華鱉,很可能是被認定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山瑞鱉。山瑞鱉並不適宜在洞庭湖水域生存,在洞庭湖放生就等於殺生。
  • 青海湖是中國最大的鹹水湖,如果有海洋魚類,能放生青海湖裡嗎?
    青海湖的面積達4543平方千米,它是我國最大的湖和鹹水湖!所以青海湖是從淡水湖慢慢轉變成鹹水湖的,從理論上來看,它這個湖裡的魚類都是獨立演化的,是從最早期的淡水魚慢慢轉變成能適應鹹水的魚類!所以能隨便放生嗎?現在流行的放生亂象,則已經成為一大公害,比如將陸生龜放歸大海,人家往上爬還說是戀戀不捨,撿起來還將它丟得更遠!還有的將毒蛇放生在村莊附近,簡直就是不謀財卻害命!
  • 通訊:三月三放生 善舉易成「殺生」
    中新網珠海4月2日電 題:三月三放生 善舉易成「殺生」作者 冒韙 陳彥儒清晨,珠海前山河畔,一位中老年婦人在地上擱一疊黃紙,插上三支點燃的香,跪著叩了幾個頭後,將一袋魚倒進河裡。本月5日是農曆三月三,按照民間傳統習俗,總會有一些懷著祈福願望的居民,在三月三前後幾天要到河邊來放生。
  • 男子為「求財運」竟放生40公斤蛇丨別讓任性放生危害社會
    導讀近日,一條有人在瀾滄江邊放生蛇的消息刷爆了雲南省景洪市市民的微信朋友圈。據景洪市政府新聞辦最新通報,將蛇放生的嶽某購買4袋共計40公斤蛇,在瀾滄江邊放生一袋,其餘三袋蛇在菜陽河方向山上進行了「放生」。畫面或引起不適記者從西雙版納州森林公安局了解到,放生者系一黑龍江男子,在景洪市做房地產生意。
  • 遇到這螺就吃掉吧,放生等於殺生
    本期《跟著小編學科學》,小編就帶您通過一篇文章去認識幾種常見的螺,順便聊一聊與之相關的越來越受追捧的「放生」。很早以前就有類似的想法,想寫一篇關於我們常見的、常吃的螺到底是什麼的介紹,但由於各種原因,一直拖延著。直到今天看到一則「放生人」將大量金蘋果螺投放到野外的報導,才覺得自己真的該動筆了。
  • 文成水庫現北美兇猛魚類 漁政稱或是放生所致
    經漁政專家仔細辨認,確認它們是有著「水中殺手」之稱的世界十大兇猛淡水魚之一——雀鱔魚。截至20日晚上記者發稿,這兩條魚已經被深埋。「雀鱔魚是來自北美洲的外來入侵物種,成年後可長到三四米長,不僅吃魚,還會吃人。這次在水庫裡抓到的雀鱔魚,較大的一條已經重達五斤。」20日,文成縣水利局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周小春憂心忡忡地對記者說:「我在文成水產部門工作了30多年,第一次在文成發現這樣的魚。
  • 遼寧大連:海裡抓到淡水龜 放生變為「殺生」
    遼寧大連:海裡抓到淡水龜 放生變為「殺生」2013-06-23 14:3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半島晨報淡水龜竟然往海裡放生海灘上的很多遊客都好奇地圍上來看,並紛紛與之合影留念,這隻龜儼然成了明星。「這是什麼龜,怎麼會出現在這裡。&nbsp」所有上前圍觀的人都禁不住問道,一名男子表示,「看著挺像鱷龜的,但鱷龜是淡水龜,怎麼能出現在海裡。&nbsp」「該怎麼處理這隻龜,是把它放回海裡,還是送到什麼部門?
  • 慈心於物,天赦日放生
    中國漢地的放生習俗始於道教。呂祖呂洞賓言:汝欲延生聽我語,凡事惺惺須恕己。汝欲延生須放生,此是循環真道理,他若死時你救他,你若死時天救你。延生生子別無方,戒殺放生而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