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在吐槽國內教育的各種問題的時候,是不是都以為西方發達國家的教育有多麼的先進?真相到底如何,不妨一起來看看。
四年一度發布的「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TIMSS)2019年測試結果於近日公開,引起不少國家與地區的教育界廣泛關注。
最新一期的TIMSS報告再度讓法國媒體和教育界感到羞愧難堪。根據報告結果,受測評的小學四年級及初中三年級(法國初中有四年)學生的數學及科學兩項成績分列歐盟國家倒數第一和倒數第二的位置。
要知道近代法國可是曾誕生了笛卡爾、韋達、帕斯卡、費馬、拉格朗日、拉普拉斯、蒙日、彭賽列、柯西、傅立葉、龐加萊、伽羅華、格羅滕迪克等令無數學生「聞風喪膽」的數學家。
一個歷史上的理科強國如何淪落為歐洲最差?
面對30年來直線下滑的慘績,法國上下都在尋找原因。找來找去,他們找到了四點原因:
一是法國教師太差勁
由於法國初中教育教師的工資處於西歐國家最低水平之列,近年來優秀大學畢業生對參加教師資格會考毫無興趣。很多學區在招不到正式老師的情況下經常通過失業中心錄取短期合同工、臨時工。
二是家庭教育不重視
法國家長注重孩子個性發展,卻將孩子成績好壞視為國家公共服務的責任,從不覺得家庭應該在孩子的基礎教育中應該要擔負起什麼責任。因此家庭教育投資極低,學齡前教育、課後輔導班幾乎沒有。
三是學校教學過度依賴機器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國學生不用牢記乘法口訣表,學生課堂上可以使用計算器,法國初中一年級數學課就已經配備高級計算器。有當地數學老師坦言,讓學生牢記乘法口訣屬於機械性記憶勞動,毫無意義,完全沒有必要,不如用這個時間去學習其他知識。所以,讀機器的過度依賴,使法國年青一代心算能力超級無敵差,這一點讓現在移居到法國的華人感受最為強烈。
四是本國母語法語太難學
學生在法語學習上已經花費很多精力,沒有時間照顧數學。法國漢語教學督學白樂桑曾推測,法語的語言特性讓它在解釋並學習數學等科目時「自帶先天缺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法國多個學校曾推出用漢語教授數學,以比較教學結果的試點工作。
看完法國的教育現狀,你還覺得西方發達國家的教育也一定發達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