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基礎教育一塌糊塗,數學課要用漢語來教

2020-12-15 教育科學站

當大家在吐槽國內教育的各種問題的時候,是不是都以為西方發達國家的教育有多麼的先進?真相到底如何,不妨一起來看看。

四年一度發布的「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TIMSS)2019年測試結果於近日公開,引起不少國家與地區的教育界廣泛關注。

最新一期的TIMSS報告再度讓法國媒體和教育界感到羞愧難堪。根據報告結果,受測評的小學四年級及初中三年級(法國初中有四年)學生的數學及科學兩項成績分列歐盟國家倒數第一和倒數第二的位置。

要知道近代法國可是曾誕生了笛卡爾、韋達、帕斯卡、費馬、拉格朗日、拉普拉斯、蒙日、彭賽列、柯西、傅立葉、龐加萊、伽羅華、格羅滕迪克等令無數學生「聞風喪膽」的數學家。

一個歷史上的理科強國如何淪落為歐洲最差?

面對30年來直線下滑的慘績,法國上下都在尋找原因。找來找去,他們找到了四點原因:

一是法國教師太差勁

由於法國初中教育教師的工資處於西歐國家最低水平之列,近年來優秀大學畢業生對參加教師資格會考毫無興趣。很多學區在招不到正式老師的情況下經常通過失業中心錄取短期合同工、臨時工。

二是家庭教育不重視

法國家長注重孩子個性發展,卻將孩子成績好壞視為國家公共服務的責任,從不覺得家庭應該在孩子的基礎教育中應該要擔負起什麼責任。因此家庭教育投資極低,學齡前教育、課後輔導班幾乎沒有。

三是學校教學過度依賴機器

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法國學生不用牢記乘法口訣表,學生課堂上可以使用計算器,法國初中一年級數學課就已經配備高級計算器。有當地數學老師坦言,讓學生牢記乘法口訣屬於機械性記憶勞動,毫無意義,完全沒有必要,不如用這個時間去學習其他知識。所以,讀機器的過度依賴,使法國年青一代心算能力超級無敵差,這一點讓現在移居到法國的華人感受最為強烈。

四是本國母語法語太難學

學生在法語學習上已經花費很多精力,沒有時間照顧數學。法國漢語教學督學白樂桑曾推測,法語的語言特性讓它在解釋並學習數學等科目時「自帶先天缺陷」。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法國多個學校曾推出用漢語教授數學,以比較教學結果的試點工作。

看完法國的教育現狀,你還覺得西方發達國家的教育也一定發達嗎?

相關焦點

  • 對話法國漢語最好的人白樂桑:不必突出漢語難學
    5月19日,年近70歲的白樂桑來到武漢理工大學,參加該校外國語學院主辦的「法國語言政策多元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一口標準普通話用詞精準,一開場就收穫了掌聲。從1969年接觸漢語至今,白樂桑在法國幾乎是「漢語」的代名詞。1969年,白樂桑進入巴黎第八大學攻讀漢語。畢業前,恰逢中法恢復文化交流,1973年他赴華留學,成為首批前往中國的法國留學生之一。
  • 法國「漢語國際班熱」 法國學生趣味學中文
    國際在線報導(駐法國記者朱增蘭):當地時間11日,法國巴黎中國文化中心迎來了一批法國學校漢語國際班的孩子。作為中法合作教育項目,法國於2008年開始陸續在公立學校中正式設立「漢語國際班」。經過近4年的發展,漢語國際班已經正式融入到了法國的教育體制中,並贏得愈來愈多家長和學生的認同和重視。
  • 法國高校爭奪中國學生 法國人學漢語赴華成新潮
    法國高校爭奪中國學生 法國人學漢語赴華成新潮
  • 新泰有位教數學課的體育老師
    你的數學是體育老師教的麼而現實中還真有這麼一位教了如今又擔任了2年數學班主任並把所教數學成績由全鎮 帶著一份沉甸甸的責任,擔任朝陽聯小的校長並同時兼職五年級的數學課兩年來他傾心付出,把學校打理得井然有序;把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巧妙地用於管理班級上,將體育教學的競技比賽等方法運用到做學生工作方面,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贏得了同學和家長們的信任和稱讚。
  • 史達林為啥提議,要用俄文字母取代漢語拼音?
    (古人讀書)今天,我們遇到不認識的字,大多查字典,根據漢語拼音,就知道這個字讀啥了。但是,古代人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他們那時沒有漢語拼音。如果要知道這個字咋讀,就要反切的方式拼讀。如果想知道「孝」字的讀音,首先你要認識呼字,教字,這兩個字如果你不認識,根本無法知道「孝」字咋讀。所以,這種方法非常不便利,人們就開始探索,能不能用簡單的字母來記錄漢字讀音。
  • 紐西蘭一節混齡數學課記錄,40個孩子竟然一點不吵
    我們知道中國的基礎教育算是比較厲害的,尤其在數學方面,雖然多少「灌輸」和「應試」的味道。那麼國外的小學教育到底和中國的有什麼區別呢?剛好有朋友帶中國的孩子去紐西蘭參加微留學,這是她發回來的見聞,記錄了孩子們在紐西蘭上的一堂數學課。
  • 留學之餘兼職教漢語
    隨著「漢語熱」在世界各國的升溫,不少出國留學的學子也加入了教漢語、傳播中國文化的大軍中。他們在課餘時間兼職漢語教師,教外國人學漢語的同時,也鍛鍊了自身的語言能力,還收穫了友誼。她看出我們是中國學生,就表示希望我們可以去她家裡教她女兒學漢語。而我也希望可以和當地人深入交往,學習西班牙語和文化,順便還能賺些零花錢,何樂而不為呢?於是,我就成為了一名中文家教。」賈程琪說。  還有一些學子在出國之前就有了兼職教漢語的打算,甚至還考取了漢語國際教育教師資格證。湯雅馨現就讀於澳大利亞墨爾本大學。從去年6月份開始,她就在當地一所中文學校教漢語。
  • 南京一中女教師將赴英執教 教漢語還教中國文化課程
    從2008年至今,南京一中陸續有歷史老師譚海軍,語文老師宮健,英語老師張佳地,英語老師熊曉玲,英語老師孫曉蓉,英語老師趙葉麗共六人,在江蘇省教育廳設立於英國埃塞克斯郡的江蘇漢語中心工作,面對埃郡中小學開展漢語教學,他們在英國的工作經歷都至少一年,有的達到一年半。他們不僅教漢語,還教摺紙、舞蹈、舞獅、書法等中國文化課程。
  • 法國著名漢學家:漢語被法國家長看做為孩子選擇的語言之一
    徐海銘說,「同時,目前義大利各孔院在小學開設漢語教學點和孔子課堂的數量越來越多,這也從側面說明海外漢語學習者的群體中,低齡學習者的比重增大。」法國著名漢學家白樂桑見證了漢語學習在法國的變化。他說:「如今,在法國民眾的心中,漢語被家長看做可以為孩子選擇的語言之一。」白樂桑的觀察有具體的數據為證——2016年法國有700多所中小學開設漢語課程。
  • 世界第一語言之爭,漢語不能缺席
    語言競爭之激烈,用語言戰爭來形容也不過分。語言戰爭古已有之。第一部分,東亞語言戰爭簡史。在中華文化圈,漢語也遭遇過危機,但最後都逢兇化吉,不戰而勝。近代史上,列強入侵各國,首先要做的就是消滅他們的語言和文字。法國入侵越南,廢除越南使用千年的漢字,改為法文字母。日本佔領朝鮮半島後,推行日語教育。日本還曾在中國臺灣和東北強推日語,教室裡必須說日語,不能說漢語。
  • 構建高質量的基礎教育體系——河南省基礎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央廣網鄭州12月25日消息(記者 王勇生 陳振華)12月24日,河南省政府召開全省基礎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貫徹落實中央和省關於基礎教育一系列重要文件和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總結全省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成績,安排部署新時代基礎教育重點任務和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督導評估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加快構建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
  • 巴西漢語教師顧宙盈:對外漢語教學是文化互動
    2007年,顧宙盈接替回中國求發展的堂姐,承擔了在巴西利亞一所語言學校教巴西人學漢語的兼職。上課之前,顧宙盈感到了緊張和忐忑不安。  原來,顧宙盈出生在中國上海,自幼隨父母移民來到巴西。在家裡,她和父母都用上海話交流,普通話只能聽懂基本意思。要是講起普通話,卻是一口「洋徑浜」腔。眼看到了上學讀書的年齡,父母開始為她著急。
  • 市教體局赴重慶考察學習基礎教育和民辦教育等工作
    為積極融入參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強區域間教育交流與合作,12月2日至4日,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體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古奇帶隊赴重慶市北碚區和渝中區考察學習基礎教育、民辦教育等工作。在隨後召開的座談會上,雙方分別介紹了本地教育發展的基本情況,重點就基礎教育、民辦教育、教育科研、教育信息化等工作進行了深入交流,並就建立西南大學師範生綿陽實踐基地、開展高中校長課程領導力培訓、聯合培養教育碩士等事項達成合作意向。
  • 數學課裡也有「詩文化」
    用詩歌解讀數學首先,用詩歌形式導入新課。在執教青島版一年級數學上冊《數數》時,教師可以用鄭板橋的《詠雪詩》和邵康節的《山村詠懷》導入,這兩首詩分別是「一片二片三四片,五六七八九十片,千片萬片無數片,飛入蘆花總不見」「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充分說明「數數」也能成詩。
  • 2018「泰南中學生漢語文化大賽」開幕
    2018「泰南中學生漢語文化大賽」開幕
  • 新華網:漢語文章要不要夾用英文
    緣起  22歲的賽明是一位來自瑞士的留學生,正在對外經貿大學學習漢語。在學習中他發現,許多翻譯成漢語的外來名詞他百思不得其解,但一看到英文原詞則恍然大悟。於是,他向漢語老師建議:外國的人名、地名、企業、產品等名稱在漢語中是否應該用英文表示。
  • 還原芬蘭基礎教育真實面貌
    由於一般是以實際生活中某個話題、某個現象為主題來展開教學,又稱「主題教學」。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芬蘭的一些老師就會在傳統學科教學之外,圍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開展教學。前不久由芬中教育協會組織的第二屆「中芬基礎教育高峰論壇」上,芬蘭伊勒耶爾維綜合學校校長莎圖·塞佩恩尼特蒂-瓦爾卡馬介紹說,她的學校很多年以前就開始嘗試「基於現象的教學」。
  • 法國大廚親自上陣,教你做這款浪漫的「法式雞肉卷」
    正值成都熊貓亞洲美食節今天的世界廚藝大師教你做好菜由來自法國的大廚(Merlo Jerome)錢皓明教大家做一道極具法國浪漫的法式菜法式雞肉卷錢皓明表示,這道菜體現了這個季節最好的東西豌豆和蠶豆,他認為現在這個季節正是吃豌豆和蠶豆的季節,同時增加了甜玉米、筍和鮮嫩的蘑菇。
  • 終有一天,學生們會用純正的漢語介紹吳哥窟
    海外戰疫記 | 終有一天,學生們會用純正的漢語介紹吳哥窟作者:何萍我所援教的柬埔寨暹粒公立中山學校,距離柬埔寨名勝古蹟吳哥窟只有十多公裡。受訪者供圖隨著疫情的蔓延,親人朋友的問候和關愛紛紛湧來。雖然學校停課了,但是工作不能停。於是,我和校長商量後,立刻與兩位援教同伴在學校開啟了「中國經驗+柬埔寨特色」的抗疫模式。
  • 我在瑞士開了一家漢語學校,海外華人很多,能教漢語的很少
    Stella老師中文堂國際漢語教師實踐學院學員瑞士/香港 對外漢語老師小紅書具有超高人氣的博主@史黛拉小兔在國外,大家對學習漢語的需求挺高,所以在求學期間,我就開始接觸了對外漢語的教學工作。我的學生來自不同年齡段(3-50歲)和語言背景。我曾教過初學者,HSK/YCT備考者和商務漢語學習者。漢語教學瑞士的情況我覺得瑞士的生活非常舒適,節奏相對比較慢,讓我能夠更加靜下心來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