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公益,說到底,是草根如何自強

2020-12-25 公益時報網
民間公益,說到底,是草根如何自強

2017-07-18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馮永峰

國人談及公益,經常說兩句話。一句話是,「等我有錢了,我就來支持你」。另一句話是,「等我退休了,我一定來幫忙」。但事實上,真正的捐贈者,往往是那些在困難時候還能夠幫助別人的人,而不是優裕時才肯施捨幾文錢的人。因此,讓更多的人願意成為捐贈人,讓更多的人願意在未退休時也成為公益志願者,必須要草根公益人自主自強起來。

草根公益人當自強,要互助,有什麼辦法呢?

第一,當然是把自己置身於全開放、全野性的社會叢林中。只要有一天不被叢林所消滅,就要把叢林當成自身生命能量的主要來源,就要把叢林當成練習自身博弈技能的主要戰場。所有躲避、出逃、隔閡、絕緣的諸多所謂修行法門,都不可能讓身體強壯、心靈健康、武藝高強,只有在戰鬥中才可能學會戰鬥,在與風險的搏殺中學會求得安全,也只有在真實的對攻中,分清了什麼是戰友,什麼是對手,什麼是陰謀,什麼只是浮雲。

第二,當然就是要「眾籌」,籌資源、籌夥伴、籌經驗、籌勇氣、籌持續的進取心。眾籌給了所有公益人獨立成年的機會。一個公益人,要永遠把自己處在不確定性中去求得小成果和小勝利,要永遠把自己處在拓展和擴張的心態下,只要所關注的問題還有沒解決處,這事情就不能停止下來。只要由一個所關注的問題發現了另一些同樣需要關注的問題,那麼擴張和推進就不能停止。

第三,當然是要善用工具。如果世界是一場戰爭,那麼,戰爭的真諦就是「對方越害怕什麼,你就越要用什麼」;「盟友越喜歡什麼,你就越要做什麼」;「公眾越真心支持什麼,你就越要與公眾一起實現什麼」。因此,當前的好工具,除了網際網路眾籌、線下活動、自媒體應用、法律工作者結盟、媒體深度合作之外,對於金融工具的善用,對於夥伴意願的助成和激發,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這一切眾生都在做公益的時代,每個人的社會角色在隨時轉換。就拿我比較熟悉的環保領域來說,中國幾乎所有的人都是環境難民,因此,與其說是環保行動者在服務社會,不如說是大家的共同作戰,一起保護環境,只是有些人投入得早一些,有些人投入得晚一些;有些人拿生命在投入,有些人在用其他的能量投入。這種基於整個社會間的能量互助,才可能是草根公益、民間公益、傳統公益的本質動力。

我觀察中國的民間公益,很多時候,是大家對非常好用的工具應用得太緩慢、太稀鬆,有些人老覺得有些工具只有「社會創新者」才能應用,有些人老覺得有些工具是有資源的人才能應用,卻不知道,其實所有的工具,都是社會開發出來給草根公益人的最好的支持。公益人的諸多困境,其實是自己的限制導致。

相關焦點

  • 泉州民間草根大廚 用大勺執掌美食世界
    這樣的宴席圖的就是實惠和熱鬧  閩南網10月10日訊 秋後的一天,在泉州市區東海公式埔村裡,黃家迎來了滿月宴,主人請來了幾位民間大廚,在村裡的宗祠裡設宴十餘桌招待親朋。在大酒店,有人打下手,師傅只管掌勺,而這些草根廚師們,樣樣工序都得親自做,從切姜、蒜、蔥等佐料、再到魚、肉、麵食等主料,一道接著一道。真是廚房如戰場,鏗鏗鏘鏘響不絕於耳。  舌尖上的泉州是什麼味道?恐怕少不了這海鮮味吧!在公式埔,吃得到各種新鮮的海鮮,剛撈上岸不久的大螃蟹,一轉眼便被廚師們改造完畢,一隻只紅撲撲的,蒸騰著熱氣和香味,讓人食指大動。
  • 何為「公益慈善」本質?第三部門十年發展再受拷問,「民間公益組織...
    第三部門如何應對這些挑戰、推動行業偉大復興和健康良性發展,都是亟需解決的問題。12月3日下午,由中國扶貧基金會主辦、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公益創新研究院、公域合力管理諮詢有限責任公司協辦的《中國第三部門觀察報告(2020)》(下稱觀察報告)發布暨十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
  • 「公益」身處困境心向陽光 福彩救助自強少年
    12月1日下午,省福彩中心開展的「為福添彩」公益救助活動為自強樂觀的李澤正送來5000元的福彩慰問金。李澤正今年17歲,正在上高三,年幼時,他的父母離異後一直跟隨爸爸、爺爺、奶奶一起生活。2015年父親突發腦幹出血,不幸去世。2016年70多歲的爺爺檢查患有乳腺癌,隨即住院做了手術。奶奶這些年日益操勞,積勞成疾造成雙腿半月板受傷,現在行動不便。
  • 第八屆君樂寶「自強之星」評選活動圓滿落幕
    12月30日,中國夢·學子行2019君樂寶第八屆河北省青少年「自強之星」評選活動頒獎儀式暨「自強之星」先進事跡報告會在石家莊圓滿落幕。經過層層選拔,嚴格評選,來自全省各地的10位優秀大中學生被評選為2019年度君樂寶「自強之星」,還有10位品學兼優、自立自強的優秀學子獲評「自強之星提名獎」,獲得由愛心企業君樂寶提供的築夢基金。
  • 「自強之星」效應:響噹噹的品牌 硬邦邦的事跡
    有這樣一群年輕人,他們用熱騰騰的方式對待生活,自強不息,他們被稱為「自強之星」。如何讓這群普通而不平凡的年輕人脫穎而出,把他們擁有的精神財富分享給更多的年輕人,成為更多青年成長的榜樣坐標?據她介紹,10年間,這所學校一共湧現出3位「自強之星」標兵,7位「自強之星」獲得者,獲獎數量在各高校中名列前茅。  夢想面前,沒有高低之別。「自強之星」的評選,其價值超出榮譽範疇,能給普通學生成為「精英」的機會,使之脫穎而出並迅速成長。對於年輕學子來說,「自強之星」的意義在於踮一踮腳尖,就能更好地走在實現中國夢的路上。
  • 你對「自強」這個詞是如何理解的?
    為什麼選擇「自強」這個關鍵詞?    答:大家都知道我很早就出來演戲了,在同齡人還在父母裡撒嬌的時候,我已經在片場磨練演技。因為之前我並沒有籤約經紀公司,事務都是母親幫我打理。拍戲的時候,受傷是常有的事情。但是為了不讓母親擔心,我一般都是選擇能不說就不說,自己默默忍著。長大之後,關於我的各種各樣莫須有的傳聞也是越來越多。每次看到真的是非常委屈,想逃避。
  • 阿里木:公益路上的新疆巴郎
    原標題:阿里木:公益路上的新疆巴郎   點開網絡搜索阿里木的消息,一系列的新聞映入眼帘:《新疆「草根慈善家」阿里木帶著饢昨奔魯甸》《新疆民間慈善家阿里木獻愛心2000個愛心饢「飛」往雅安》《阿里木帶羊肉慰問維穩隊員》《阿里木攜2000個饢赴蘆山地震震區》《「阿里木
  • 2018年度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總結分享會舉行自強之星標兵...
    本次活動以「奔夢路上 自強不息」為主題,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李海鵬等10名2018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獎學金獲得者與近500名高校大學生分享了他們的自強故事。團中央書記處書記吳剛出席總結分享會並發表講話,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出席並作分享交流,中國石油大學(華東)黨委書記王勇出席並致辭。
  • 善愛築夢青春 第七屆君樂寶「自強之星」評選活動圓滿落幕
    活動為獲選的自強之星提供每人2萬元的愛心築夢基金,為10位提名獎獲得者提供每人1萬元的築夢獎金。據悉,本次頒獎盛典結束後將在河北綜合廣播及新媒體平臺進行獲獎學子事跡展播,並舉辦「自強之星微感悟」公眾徵集評比大賽、推出「自強之星公益計劃」系列公益活動,以此引導全社會廣大青少年積極進取、拼搏奮進,主動踐行少年中國夢。
  • 青春自強 剛健勇毅 | 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齊聚長大!
    、做出突出貢獻的,在當代大學生中起到榜樣引領作用的自強典型。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 許成富他是扶危濟困的美德少年,是向上向善的好青年,公益服務是烙在他身上的印記,年輕的肩膀扛起過七旬老人的晚年。他將熱愛變成對社會的責任,用行動講述了無悔青春的壯美篇章!
  • 自強以強人 自立以立人
    更令俞敏洪感到欣慰的是,趙國棟的自強自立。此次,趙國棟是作為獲得2011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稱號的大學生,來到清華大學參加頒獎典禮的。獲得該年度自強之星標兵稱號的,在全國只有10人,他們都是當代大學生中踐行自強精神的佼佼者,他們的事跡都令人振奮。
  • 從農民到大明星,年收入1600萬,大衣哥朱之文卻堅持草根的初心
    作為草根藝人,他們缺少的是原創能力。一開始的精準模仿和天賦可能會給大眾帶來一種新鮮感,但是卻無法持久。沒有強大的創作能力是所有草根藝人的死穴。大衣哥也是如此。不過,草根也有其先天吸引人的地方,那就是草根性。這一點評論家老梁就說的很通透:"草根出來的明星更容易吸引老百姓,因為他們有活力。"吸引大眾的其實不僅僅是因為才藝,草根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 同濟大學展示自強之星豐富內涵
    這是日前記者在同濟大學「自強之星」評選現場見證的一幕。  與傳統意義上的「自強之星」不同,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04級本科生林炯有一個「富爸爸」,但這並不妨礙他成長為一個節儉樸實、依靠自己追求夢想的人。同濟大學團委老師表示,在傳統的觀念裡,自強精神就該在逆境中產生。「處在衣食無憂的環境中,產生自強精神更加難能可貴。
  • 榜樣的力量—— 「中國自強之星」專場
    積極參加各類志願服務,大一時被評為「五華區優秀志願者」;在「夕陽紅」關愛空巢老人陪伴項目中被評為「優秀志願者」;在2020年2月4日至3月14日期間,作為抗疫志願者在立心青年人才創新中心進行志願服務;擔任全英清華校友會在國外籌集物資等相關視頻的剪輯負責人;作為組織者之一在疫情期間籌辦了多場線上公益講座,致力於傳播科學文化知識。
  • 淮北師範大學兩位同學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
    校團委在收到《團中央基層建設部 全國學聯秘書處關於推報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人選的通知》後,對照通知要求,積極開展校級「大學生自強之星」尋訪活動,並嚴格對校內報名學生信息進行把關、審核。
  • 福建壽寧民間慈善公益溫暖山城
    慈善會會長周愛晶稱,在日常重大疾病救助、助學、助困等慈善公益活動後,每年春節都會聯合當地企業家、愛心人士專門開展「新春送暖」活動,再次給特殊貧困家庭一點關愛。圖為慰問殘疾人家庭。 吳蘇梅 攝  精準扶貧 助力貧困家庭增收  今年50歲的郭蘇生是坑底鄉地洋村的精準扶貧戶。
  • 別讓青年公益人為了麵包放棄理想
    南都公益基金會提供  「走這條路,我時常感到很孤單。沒想到今天在這裡能遇到這麼多同道中人!」34歲的青年次仁羅布今天激動地說。  他來自西藏日喀則地區,是當地唯一民間發起、民間運作的公益機構負責人。他來到北京,是和全國各地層層篩選的16名候選人一起參與「銀杏夥伴成長計劃」的角逐。
  • 中國民間公益組織落戶日內瓦 將承擔更多國際救援任務
    中國民間公益組織落戶日內瓦 將承擔更多國際救援任務 2016-03-15 18:30:49作為中國第一家在歐洲、非洲分別成立人道主義救援辦公室的民間公益組織,將以此為平臺,大大增強中國民間力量參與國際社會公益行動的分量和力度。  愛德基金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丘仲輝在運營揭牌儀式上表示,自2014年7月該基金會以中國民間公益組織身份,成為聯合國經社理事會特別諮商地位組織後,在國際舞臺上與更多的國際民間組織開展了交流互動,有效發揮了中國民間組織在國際交往中的獨特和重要作用。
  • 新長城——特困大學生自強項目簡介
    目前正在實施中的扶貧項目主要包括:農戶自立能力建設-小額信貸扶貧項目、母嬰平安120項目、新長城——特困大學生自強項目、緊急救援項目、改善西部地區醫療條件的天使工程項目,以及一系列中小型項目等。  新長城——特困大學生自強項目由中國扶貧基金會通過廣泛深入的調研,在國務院扶貧辦及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於2002年9月1日在人民大會堂正式啟動。
  • 「兩岸合伙人」草根創業平臺呼之欲出
    原標題:「兩岸合伙人」草根創業平臺呼之欲出  一提起臺商,許多人腦海中閃過的都是類似郭臺銘、鴻海集團等臺灣知名企業家或是大型企業,而草根臺商群體極少進入大眾關注的目光。其實,正是眾多的草根臺商把蚵仔煎、滷肉飯、牛軋糖等這些臺灣島內小吃、伴手禮帶到大陸來,也是他們用最傳統、最民間的經營模式融入大陸老百姓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