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巷鎮:留蘭香每年創收4000萬元,成為名副其實的留蘭香特色小鎮

2021-02-12 商河大小事

殷巷鎮:「香」村振興生巨變御果滿枝驚世人

產業:「香」村振興生巨變 御果滿枝驚世人

商河縣城往北10公裡便是殷巷鎮,來到這裡就會發現萬畝留蘭香鬱鬱蔥蔥,放眼望去猶如綠色的海洋,伴著微風,一股股清幽的留蘭香味撲面而來,讓人如痴如醉;一座座新建的智能溫室大棚猶如銀色的巨龍,橫臥在廣袤的土地上,在陽光的照射下,泛著粼粼銀光。沿著新修的寬闊柏油路走進村子,紅瓦白牆的魯西北大瓦房整齊劃一,內容豐富的彩繪鑲嵌在牆面上,村莊「顏值」高高!

而在幾年前,這裡還只是魯北平原上一個普普通通的鄉鎮,設施老舊,產業單一,村民以種植玉米、棉花為主,日子過得很稀鬆平常。「從普通小鄉村到美麗新『香』村,發生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主要得益於我們大力推廣的兩大產業,收益最大的就是留蘭香,如今種植面積已達12000畝,成為我國最大的留蘭香種植基地。不僅種植規模不斷擴大,產業鏈條不斷拉長,『梧桐』枝繁更引來一群『金鳳凰』,大型企業紛紛籤約合作,返鄉創業投資人才倍增,老百姓們幹事創業的熱情空前高漲。」說起殷巷的巨大變化,鎮黨委書記陳勇興奮不已,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2004年,殷巷鎮吳老村開始引種200餘畝,當年見效,隨後幾年,留蘭香產業進入快速擴張期,2011年達到3000餘畝,成為央視報導的成功案例。粗放式發展造成品種退化,提煉的精油純度下降嚴重,產業發展陷入危機,2014年前後縮減到不足300畝,一度陷入低谷。

在鎮黨委的大力支持下,商河縣佳禾留蘭香種植專業合作社推廣精細化管理模式,精油純度和質量得到保障,產業迅速進入騰飛期。2017年5月5日,經山東省科學院生物研究所檢測,殷巷留蘭香精油中香芹酮和檸檬烯含量均高於國際優質標準,這讓殷巷鎮的黨委書記陳勇信心大增。7月份,殷巷鎮留蘭香精油加工車間正式投入使用,建築面積2166平方米,精油提煉設備44套,日可提煉留蘭香180畝,滿足3000畝留蘭香提煉需求。為了拓寬精油的銷路,陳勇背著精油南上北下,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到香料公司「敲門拜訪、上門談判」,苦心人天不負,最終與業務份額佔據亞洲90%以上的上海萬香國際牽手,雙方籤訂了長期合作協議,一舉打通了留蘭香精油走向國際市場的渠道。

「留蘭香一年收割兩茬,每畝可以提煉精油15公斤,每公斤市場價在200元以上,加上種根和其他收入,每畝留蘭香收益能達到4500元。以前村集體一分錢的收入都沒有,現在收入是芝麻開花節節高,兩三年前有兩三萬元,今年預計將近三十萬元,村裡能幹活的老人去年平均收入都能達到12000多塊,幸福指數大大提高了。」逯家村黨支部書記、佳禾留蘭香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洪軍說起村裡的變化,高興得合不攏嘴。

如今,這綠油油的留蘭香每年為全鎮創收4000萬元,預計今年銷售額能達到6000萬元,年底種植面積爭取達到30000畝,殷巷將成為名副其實的留蘭香特色小鎮。

「特色果品種植是我們殷巷的另一大產業,去年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評審中,山東省一共三個農產品順利通過,我們殷巷獨佔兩個:商河魁王金絲小棗和李桂芬梨。」走進殷巷鎮高坊村,進村主幹道兩旁、房前屋後、農田裡面,擠滿了粗如碗口、造型各異的棗樹,上面綴滿了大大小小、密密麻麻,俊俏喜人的棗兒,將樹枝都壓彎了腰,這個只有700多人的小村莊,果然是「被棗樹淹沒了」!這就是魁王金絲小棗,特點就是耐旱、抗鹼、生命力強,鮮棗質脆而質密,生食甘甜可口,單果重為12.5-15克,最大者重18克,皺紋細勻,肉厚而富有彈性,糖分高,含糖量為18.6-20.3%,掰開來會有數十條金黃色的糖絲相連,生食、幹制、加工均為上品。「村裡還有棵樹齡達600多年的『棗王』,樹芯已經中空,還有火燒的痕跡,雖歷經滄桑,如今依然虯枝橫空、吐綠掛果、新芽迸發!」站在高坊村的棗樹前,陳勇滔滔不絕,彷佛有說不完的故事。

陳勇發揮殷巷優勢,制定了特色林果產業發展的路子,探索出以專業合作社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打造出 「百年梨園李桂芬」、「金絲魁王小棗」、「張六真杏園」等10餘個特色林果品牌、2個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目前全鎮特色林果專業合作社24個,惠及村民3000餘人,人均實現增收8000元以上。

人才:外引+內培,築就樂業之巢

鄉村振興,人才為要。殷巷鎮打破人才的制約瓶頸,實施「香情人才」發展規劃,採用「外引+內培」模式,吸引30名在外成功人士回鄉創業,引進各類高層次人才7人,成功創建省級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基地、濟南市農業科技特派員示範基地、省級優秀農科驛站;不斷挖掘「土專家」,成立張洪軍工作室,定點培育30名本土特色產業領軍人才,激活培養300名鄉村實用人才。

逯家村共有56戶、189人,耕地面積 324畝,黨員8人,在幾年前是一個典型的貧困村,被戲稱為「村小無產業、人窮村莊破「。

如今,逯家村與同濟大學團隊合作,規劃建設了留蘭香主題公園,共包含名果綠洲、聞香識巷等14個精品區域,建設了25座智能溫室大棚,棚內栽植油桃、葡萄等果品以及留蘭香種苗繁育等。近年來,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在農村不斷湧現,為農村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張洪軍緊跟潮流,開發了「線上」銷售推廣模式,化身「主播」帶貨,各類果品線上銷售量達到10萬斤以上……在張洪軍的帶領下,一個集採摘、垂釣、觀光等於一體的農業園區框架已經形成。

打造「融入式黨建」 繪就鄉村振興新畫卷

走進殷巷鎮黨建服務中心,一個個耀眼的黨徽,一幅幅「黨在我心中,我在群眾中」等標語映入眼帘,讓人心中不由升起對黨的崇高敬意。「這裡本是一座廢棄的電影院,設施陳舊,閒置多年,房屋都快露頂了,門前是兩道死水溝,一到夏天,蚊蟲橫行肆虐,垃圾遍地,時常散發著一陣陣惡臭。我們把它重新改造修繕,外面溝渠全部填埋平整,建成「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公園,佔地8000多平方米,設置追憶黨史、紅色家書等主題教育板塊,生動形象宣傳黨的路線方針、黨建文化等知識,如今成了附近村民們乘涼、遊玩、健身的好地方。室內建成黨建服務中心,建築面積900平方米,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成為殷巷鎮的黨建高地。」說起這「化腐朽為神奇」的改造方案,陳勇爽朗地笑了起來。

群雁高飛看頭雁。2015年,殷巷鎮黨委對殷巷村黨支部班子進行了調整,張廣軍掛帥出徵,接過了振興殷巷村的重任。如何發揮先鋒隊的作用,帶領全村人共同致富?要想富,種果樹!俗話說,「一畝果園十畝田」,果園比普通農作物的效益高几倍。種什麼?怎麼種?這讓村兩委頗費腦筋。懷著為全村百姓謀福利,帶領大家闖出一片新天地的樸素理念,張廣軍在網上查信息,向有果樹培育經驗的老農虛心請教,學習相關的果樹栽培知識。2016年春節剛過,在鞭炮聲還沒有散盡的濃濃年味中,他便背起簡單的行李,孑然一身南下水果產區,邊考察邊學習,當得知「冬桃」是口感、品質兼優,市場前景看好的理想林果新品種時,他像發現了寶貝一樣踏上返程的火車。

說幹就幹!回來後,他帶領村民流轉土地,採取「土地和資金」折量入股的方式成立果樹種植專業合作社,打造「四楊莊園」種植基地,這種模式既破解了啟動資金短缺的難題,又充分激活了民間資本,讓土地較少的村民也能享受到相應的分紅福利,可謂「一石三鳥」。四楊莊園共分為果品生產區、農業景觀區、農事體驗區、休閒聚集區、村民服務區五大功能區,目前已成功種植了京玉紅嘴白桃、中秋紅蜜、油蟠7-7、黃金蜜4號、冬桃等18個品種的桃,秋月梨、黃寶石梨、全紅梨、醜梨等4個品種的梨和3個品種的蘋果、2個品種的無花果,以及1個品種的李子,共計三萬六千餘株。「這些品種的選擇讓我們煞費苦心。從4月中旬到11月上旬,18種桃子輪番掛果上市,幾乎每個月都有新品種,真所謂『你方唱罷我登場』,這就讓我們的採摘園全年無休,從年頭到年尾,遊人不斷!」

如今,四楊莊園的露天西紅柿按10元/斤的價格推出後供不應求,無花果每斤20元,剛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桃樹通過認領活動預售了2000餘棵,無公害地瓜、水果蘿蔔成為十裡八鄉的老百姓走親訪友的伴手禮。

相關焦點

  • 留蘭香
    今日時隔多年再次遇見野生留蘭香,發現它們與以往看到的留蘭香生長環境極為相似。因其藥食同源,遂開始探尋這味本草。上文提到過留蘭香這味本草可以食用,且與薄荷較為相似,所以接下來我們從:留蘭香與薄荷的性狀區分、藥用留蘭香與薄荷、食用留蘭香等三個方面展開講解。薄荷和留蘭香均為唇形科薄荷屬藥用植物。
  • 留蘭香為啥和薄荷不是一個味兒?
    我一直都想搞清楚一件事兒,這留蘭香是什麼東西,留蘭香形怎麼會是薄荷味兒的呢?留蘭香(Mentha spicata)確實是唇形科薄荷家族的成員,它的大名是綠薄荷,另外還有香薄荷、荷蘭薄荷、青薄荷、香花菜、魚香菜等一眾名稱。頂生的花序,深深的葉脈是留蘭香的標誌。
  • 濟南最北面的小鎮,這裡沒有山沒有泉,但是攝影師都說它最美
    留蘭香在黃河之北,濟南兩個縣之一的商河縣最北端,與濱州德州接壤的地方有一個農業為主的「御果花鄉」鄉鎮——殷巷鎮。殷巷鎮用一年的時間舉辦了一場「御果花鄉——水韻殷巷」暨濟南市第二屆航拍節攝影大賽,收集了近2000幅照片,評選出了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三名,三等獎六名,優秀獎若干,攝影師們都把殷巷拍成花了。
  • 留蘭精油市場廣闊,如何栽培留蘭香?繁殖方法別選錯,4方面詳解
    那麼究竟留蘭香與薄荷有何區別,它的栽培方法又是怎樣的呢?下面就來為你詳細講解。留蘭香與薄荷的區別留蘭香比較喜歡溫暖溼潤的環境,多種植於南方地區。雖然留蘭香和薄荷外觀上很相似,但是通過仔細分辨還是能看出兩者的區別。從株高來看,留蘭香的平均植株高度要比薄荷高出不少,留蘭香株高可達140釐米,而薄荷株高普遍在30~70釐米之間。
  • 留蘭香和薄荷功效一樣...
    留蘭香主持人鵬鵬:炎熱的夏天,大家都喜歡薄荷飲。但原來薄荷的種類有很多,而我們廣東人夏天用來煎蛋滾湯的香花菜,很多人都叫它做薄荷或者綠薄荷,其實它是不是薄荷來的呢?本期的《芳草百味》我們來問問廣東省中醫院藥學部的龔又明中藥師。
  • 紫葉鼠尾草、斑葉鳳梨薄荷、留蘭香、牛至、龍蒿、迷迭香,認識一下這六個至尊美食香草
    就在這條狗後面的這個有些雜亂的小綠化裡我見到了紫葉鼠尾草、斑葉鳳梨薄荷、留蘭香、牛至、龍蒿關於這條狗,
  • 德國百年溫泉小鎮:名副其實的「創收小達人」
    我們一起去揭秘雖然人口不算多,但小鎮中61.8%的人群主要從事以健康產業為主的工作,每年可以承載62萬過夜遊客,創下高達1150-1200萬英鎊(折合人民幣約9894萬-1.1億)的年營業額,人均營收可達82萬-92萬元,是典型的以健康產業為主的特色小鎮。
  • 日照東夷小鎮何以成為特色小鎮範例?
    1800多萬元,加上安置區沿街租金收入和小鎮物業管理、保潔、安保等,村民年均收入超過1.5萬元。東夷小鎮不僅成為日照市打造的拳頭旅遊項目,也成為帶動村民致富的民生工程,實現了「拆一片舊村,帶一片產業,富一方百姓」。
  • 贛州市特色小鎮建設獲財政獎補8400萬元
    從2017年起,為大力支持特色小鎮建設,贛州市出臺相關政策,對納入各級創建名單的特色小鎮,在創建期間及驗收命名後累計3年內,每年考核合格後給予相應的獎補資金。近日,記者從市財政局獲悉,贛州市對今年驗收合格的國家級、省級、市級特色小鎮下達了獎補資金8400萬元。
  • 「雙節」創收100餘萬元!遵義盆景小鎮人氣火爆
    ,共接待遊客2萬餘人,實現旅遊收入100餘萬元。紅花崗區深溪鎮龍江村,自第十二屆遵義文化旅遊產業發展大會召開以來,這個擁有上萬盆虯曲多姿、雄奇蒼古的盆景的「大莊園」就吸引了不少遊客的關注,成為紅花崗區近郊遊的又一個好去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