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濟南我們都說起濟南的泉,畢竟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泉水城市,四面荷花三面柳是濟南的代名詞。
不過我們口中的濟南大多是說濟南的老城區,也就是主要集中在市中區、歷下區、歷城區、槐蔭區、天橋區地段,而地圖上的濟南卻包括了10個區2個縣,從平陰縣到鋼城區如果順著濟南市的路走,要200多公裡,它不僅有泉水,還有山、有湖,有河(黃河),而黃河之北就是一馬平川的魯北平原。
留蘭香
在黃河之北,濟南兩個縣之一的商河縣最北端,與濱州德州接壤的地方有一個農業為主的「御果花鄉」鄉鎮——殷巷鎮。
千古悠悠的大沙河從小鎮靜靜的流淌,曾經的黃河古道淤積的平原,使得殷巷的土地肥沃而富饒,在這片生機勃勃的土地上,曾經因為距離濟南市區太遠而被忽視,但殊不知今日的殷巷正借著「美麗鄉村」的契機發生著巨變。
一個個傳奇的故事,一片片花團錦簇的花海,一棵棵果實纍纍的大樹,一座座如畫的村莊,在大沙河之濱自由的變幻著色彩,描繪著一幅濟南另樣的畫卷。
殷巷有多美,御果花鄉到底色彩有多豔麗,咱們百聞不如一見,就讓攝影師的鏡頭來說說。殷巷鎮用一年的時間舉辦了一場「御果花鄉——水韻殷巷」暨濟南市第二屆航拍節攝影大賽,收集了近2000幅照片,評選出了一等獎一名,二等獎三名,三等獎六名,優秀獎若干,攝影師們都把殷巷拍成花了。
我們分享一下一二三等獎的若干照片,欣賞一下:
一等獎:鄉村振興 留蘭先行,作者劉平
留蘭香種植是殷巷最近幾年重點發展的高效產業,萬畝留蘭香花海,讓整個小鎮都充滿了淡淡的花香,而留蘭香產業慢慢成了小鎮的支柱。
二等獎:作品名稱殷巷的冬天,作者範文傑
鼓子秧歌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每當到了春節或者重大節日,在殷巷這片土地的街頭巷尾到處都會聽到魯北漢子的鑼鼓聲,看到他們扭動的韻律。
二等:作品名稱獎留蘭香之鄉,作者文小雨
這是一張航拍的留蘭香小鎮的圖片,美麗而整潔的村莊,綠色的田野,這才是美麗鄉村該有的樣子。
二等獎:作品名稱鄉村喜事多,作者張琦玲
農村產業發展越來越好,賞花節、採摘節、豐收節各種節日接連不斷,鄉村建設的越來越美麗,老人和孩子的笑臉也越來越多。
三等獎:作品名稱劉姥姥來殷巷,作者馬軍
殷巷每年一度的梨花節上,梨園中花開似海,而百姓們的開心的鼓子秧歌扭起來,鄉村美的已經讓我們不敢認,好像劉姥姥進了大觀園。
三等獎:作品題目小院人家,作者王秀紅
百年梨園李桂芬,「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不是雪,這是真的梨花,花開了,人也美了,多麼溫馨而和諧的一幕。
三等獎:作品名稱沙河又是一年春,作者李濤
春天的殷巷,桃紅柳綠,大沙河畔生機盎然,美的像畫不像鄉村。
三等獎:作品名稱殷巷風韻,作者林志輝
這是一幅組圖,大藍天白雲下的大沙河、梨園、鼓子秧歌,這樣的小鎮美不美?
小鎮殷巷,這兒沒有泉水,這兒也沒有大山,這只是魯北平原上一個昂首闊步向前走的農業小鎮,攝影師鏡頭下的小鎮很美,而如果你走在這裡的田間地頭,會發現殷巷其實比照片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