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大向海經濟 打造水產航母——欽州市龍門港水產產業園發展側記

2020-12-12 中國網東協頻道

北部灣綿延起伏,風雲際會。北部灣因海而得名,北部灣更是因海而得生。向海要智慧,向海要思路,向海要資源,向海要財富,向海要發展,這是向海經濟的題中之義。北部灣是繼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灣三大沿海增長極之後我國經濟版圖又一新的增長極,同時她更是與香港、深圳和上海浦東媲美的一顆璀璨明珠。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統籌推進特色農業重大項目的欽州市龍門港水產產業園,就坐落在海天一色的北部灣腹地——欽州市龍門港。

欽州市龍門港水產產業園碼頭實景圖

隨著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實施,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也以北部灣港為依託,特別是北海、欽州、防城等市,即將建立起的現代化港口群、水產產業經濟帶、中國東協經濟合作示範區等,北部灣的向海經濟將會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龍門港水產產業園作為省區層面向海經濟的重大項目之一,該項目得到了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和政府的大力支持。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對該項目的發展問題曾經做過批示,自治區人民政府還專門召開會議,聽取有關單位負責人的意見。幾年來,該項目在欽州市委、市政府具體的指導和幫助下,集產業園、商貿市場和碼頭為一身水產產業「航母型」的龍頭項目——欽州市龍門港水產產業園橫空出世。

第十屆中國東協博覽會上重大項目籤約儀

欽州市龍門港水產產業園由廣西北部灣盛世水產投資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項目用地480畝,總投資9.7億元。建設規模為年產29萬噸水產品,其中大蠔10萬噸,海蝦2萬噸,其他海產品15萬噸,淡水產品2萬噸。建設內容是大蠔加工線兩條,海蝦加工線兩條、其他海產品加工線4條、淡水產品加工線兩條及冷庫倉儲(物流)、交易中心、研發中心等配套設施。項目建成後,預計年加工水產品29萬噸,銷售收入39億元,實現年均純利潤3.5億元,年利稅2.1億元。作為水產品加工「航母」型龍頭企業,該項目將帶動整個北部灣經濟區水產業加快發展,初顯中國—東協水產業開發合作的戰略支點作用。這將是北部灣向海經濟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2018年2月8日產業園開工現場,中間講話者為公司董事長黨成偉

董事長黨成偉說,「面朝大海,打造向海經濟新引擎,這是一篇大文章,我們有能力把這篇文章做足做好。龍門港水產產業園是廣西唯一一家功能齊全,產業鏈條完整的大型水產產業園。產業園分為三期投資。第一期工程,將建成北部灣地區最大以及全國有名的立足廣西、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的水產品貿易、加工和物流中心,建成集水產品集散基地、旅遊休閒購物等功能於一體的商貿城。初步選址在欽南區龍門港鎮,濱海公路東面、西村村委附近,總投資9.7億元,建設規模為年產29萬噸水產品,建設內容為大蠔加工線2條、海蝦加工線2條、其他海產品加工線4條、淡水產品加工線2條及冷庫等配套措施,擬用地面積31.1698公頃。實現公司年加工帶殼大蠔10萬噸、海蝦2萬噸、其他海產品15萬噸、淡水產品2萬噸。龍門港擁有200畝專業碼頭將擴建成萬噸級碼頭、後方將建成大型水產品交易市場」。

龍門港水產產業園配套碼頭實景圖

第二期、第三期工程將建造大型水產交易市場、海洋產業園、海產碼頭交易中心等。「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可以預見,當整個工程完工之後,欽州市龍門港產業園將成為北部灣地區最大以及全國有名的立足廣西、面向全國、輻射東南亞的水產品貿易、加工和物流中心,建成集水產品集散基地、旅遊休閒購物等功能於一體的產業基地,是北部灣向海經濟的典範。項目的建成,將填補北部灣有漁業產業基地而沒有配套齊全的漁業產業化加工交易基地的空白,將安置就業人員10000人,帶動周邊失地農民20000人從事海產品事業工作和交通運輸、飲食服務、旅遊等的蓬勃發展。

龍門港水產產業園沙盤全景圖

龍門港水產產業園擁有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欽州面臨浩瀚的北部灣,是我國四大著名漁場之一,面積12.93萬平方公裡,有魚貝類500多種,其中捕撈經濟價值較高的魚類60多種,蝦類30多種,貝類110多種。欽州內陸淡水資源也比較豐富,可供養殖面積達45萬畝。近年來,欽州的漁業生產發展迅猛。2009年,欽州市全市水產品產量達42萬噸,其中海水產品31.5萬噸,淡水產品9.7萬噸。全市水產養殖面積38.7萬畝,其中海水養殖20.2萬畝,淡水養殖18.5萬畝。2016年水產品產量達57.66噸,同比增長5.4%。

請點擊輸入上圖為欽州市政府領導到龍門

從海產品的稟賦來看。欽州灣海產品品質優良,在國內外市場還享有較高的聲譽,特別是欽州灣四大名海產品——大蠔、對蝦、青蟹、石斑魚,早已聞名天下。北部灣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非常好的漁業資源優勢,優勢特色品種已有較大規模,欽州市欽南區獲得了「中國大蠔之鄉」、產品資源豐富,大蠔、青蟹、對蝦、石斑魚等品牌產品眾多,同時面向東協吸納東協豐富的水產品到市場交易,建設大型水產專業市場有著明顯的優勢條件。這些都為龍門港水產產業園提供優質的水產資源。

各級領導到產業園來視察伏季休漁執行情

隨著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進程的加快,特別是海上絲綢之路的不斷提升,中國與東協之間的貿易必然大幅度增加。北部灣經濟區作為中國與東協經濟聯繫的橋頭堡,將進一步擴大與東協各國的雙邊貿易和投資,是中國—東協各國合作與發展的重要平臺。可以好不誇張地說,龍門港水產產業園盡得向海天時地利之便。

為龍門港水產產業園開工現場

廣西日報社原副總編吳文賈對水產業的現狀做分析:「當前,北部灣水產業缺乏「航母」型的水產品龍頭企業帶動。龍頭企業是開拓國內外市場、實施品牌經營的主要力量,也是推進產品結構調整、轉變產業增長方式、建設現代漁業的核心。廣西雖然每年水產品產量達數百萬噸,但水產品加工企業很少,而且規模不大,只是對水產品進行簡單加工,產品附加值很少,特別缺乏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品牌的「航母」型的水產品龍頭企業,這是制約北部灣經濟區水產業的主要「短板」。廣西是水產品大省區,但卻不是水產品強省區」。

為停泊在龍門港水產產業園碼頭準備出港

大力發展漁業產業化,培植壯大漁業龍頭企業。培育壯大漁業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發展和促進農民增收的根本途徑,培育發展一個龍頭企業,就能啟動一項產業,帶活一方經濟,富裕一方百姓。可以相信,龍門港水產產業園的開工建設和投入使用,將下連千家萬戶,上連國內外市場,具有非常好的主導作用,會帶動各行各業的發展,對當地貢獻不可估量。

上圖為廣西大學設計院設計的產業園綜合

五十出頭的黃老闆,從事深海捕撈已經有二十幾個年頭了,可謂見多識廣,他在開龍門港水產業園開工儀式上有些激動地說到:「可以說,龍門港水產產業園的開工建設,對拉長水產品產業鏈,推進水產業一體化發展,是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對推進北部灣經濟區養殖、捕撈、加工和休閒漁業等統籌發展,從產業鏈銜接、生產區域布局、勞動力分配等方面統籌謀劃,做到各產業協調發展。圍繞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和重點品種,鞏固和完善優勢出口水產品養殖區域布局也將是具有很大的貢獻。通過大產業的推進,對淘汰小船更新大船,使海洋捕撈漁船保持適度規模,逐步實現海洋捕撈強度與海洋漁業資源可捕量相適應,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鼓勵龍頭企業在發展中加強外引內聯,走強強聯手之路,不斷擴大集團的生產規模,才能形成「航母」式的聯合艦隊,穩步推進東協等國際市場」。

公司副總裁凌春梅接受採訪時說:「積極發展海洋休閒漁業,以城鎮化建設、漁港經濟區建設為載體,利用海洋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休閒垂釣、觀光旅遊、觀賞漁業等多種形式的休閒漁業。以體味漁港風光、領略漁村風情、品海鮮、遊釣、觀光漁業等為主要內容,在濱海、漁港、海島等地培育一批有一定規模的、有特色的休閒漁業園區」。

龍門港水產產業園的接待室

羅先生是龍門港水產產業園投資大股東之一,他深有感觸地說道:「我們之所以投資到這個項目來,是因為看到了本項目得到天時地利和人和。當前北部灣水產業要優化升級,要推動水產加工企業向集團化發展,要根據現有海洋漁業和水產養殖資源配量,利用區域優勢建立水產加工園區,大力發展水產流通,打造產業品牌,這是一個朝陽產業。特別是中央高瞻遠矚地提出向海經濟的思路,結合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的全面實施,完全可以相信,我們一定大有作為。歡迎有識之士與我們一道把龍門港水產產業園做大做強。2018,有財大家發!」

向海經濟,千帆競發,勢必大發!(潘昊)

相關焦點

  • 南通巴大:從「小舢板」變身特種水產飼料「航母」
    20年過去了,當年如雨後春筍般發展起來的鄉辦企業都相繼退出歷史舞臺,但這個「巴掌」大的小廠,如今已成為中國水產、畜禽飼料生產的「航母」。回顧20年的發展歷程,公司董事長繆淑華用10個字對企業作了一個小結:創新、科技、人才、服務和文化。
  • 打造水產養殖「矽谷」!林蝦集團要在全球大搞「水上村莊養蝦場...
    中國水產頻道原創報導,看林蝦集團如何打造一個屬於水產養殖的「矽谷」。  LSO在發給Undercurrent News的一份報告中說:他正計劃於2018年再建造20個「LSO水上村莊」(即立體工廠化智能水產養殖產業園),同時它已經為泰國、紐西蘭、西班牙和菲律賓的「水上村莊」制定了計劃。
  • 水產「航母」廣州海河冰鮮水產市場落戶廣州佛山交界
    海河市場將被打造成廣州水產「航母」。  記者 郭媛 攝  記者郭媛 前晚7時,廣州市荔灣區芳村花地大道南488號一片燈火通明,超過2000名海鮮食家一起品鑑地道農家菜,同時宣告廣州最大的水產品交易市場——廣州海河冰鮮水產市場(以下簡稱「海河市場」)正式開張營業。  據了解,作為廣州目前最大的水產品交易市場,海河市場距離佛山僅數百米之遙。
  • 德清打造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樣本
    10月15日上午,正忙著裝蝦上車的下渚湖街道四都村養殖戶沈來根說,自從8月23日購買了首批「太湖 2 號」一代種苗,蝦的個頭變大了,養殖收入也增加了,上市批發價約55元/斤。為何要養殖「太湖2號」?德清縣農業農村局漁業漁政與種植業管理科科長徐建榮介紹,德清有20多年的青蝦養殖歷史,擁有10萬畝的養殖規模。
  • 浙江舟山市水產加工業轉型升級「再加碼
    1構建本島「一城一區一園」產業布局框架  根據《意見》,未來我市將加快向水產品精深加工和海洋生物方向發展,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基地;全面形成上下遊結合的產業新體系,實現漁業、加工和流通之間的高度聯動和融合;本島構建起「一城一區一園」的產業布局框架。  一城,是指打造中國(舟山)國際水產城。
  • 董雙林:水產養殖生態學發展的回顧與展望
    與此同時,以生態學原理指導水產養殖科學研究和生產實踐的工作思路盛行起來,使我國的水產養殖理論,特別是水產綜合養殖理論,在國際上處於領先地位。儘管1960—1970年代由於政治上的原因我國水產養殖產業和水產養殖生態學發展受到明顯影響,我國在水產養殖生態學研究方面還是取得了一些令世人矚目的成果,並為1980年代我國大水域水產養殖的大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
  • 關於《欽州市現代生態養殖業發展規劃(2016-2025年)》的公示
    水產畜牧業農民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發展到227家,通過畜牧業龍頭企業、農民經濟合作組織和行業協會帶動發展的畜禽養殖佔全市總量的三分之二,有效推動了產業的發展。由於欽州市產業化工作特色明顯,2015年12月中旬,全國水產養殖形勢研究暨全國水產技術推廣體系分類改革研討會在欽州市召開。
  • 第十一屆全國石斑魚產業發展論壇暨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石斑魚...
    項目定位為國家級海水魚類原良種基地、海水魚類種苗繁育技術示範基地,建成後將打造熱帶海水魚類精子庫、種質資源庫,創建海水魚類繁育的關鍵技術體系,選育優良的海水魚類品種,為行業供應良種良苗,為水產養殖走向深藍,建設藍色糧倉提供有力保障。
  • 農業部副部長: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 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
    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全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會議上強調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 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7月5日,全國水產技術推廣工作會議暨生態健康養殖技術集成現場會在銀川召開。農業部副部長于康震在會上強調,水產養殖業要認真貫徹落實綠色發展新理念,把打造現代水產養殖新模式作為引領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抓手,為促進漁業轉型升級提供有力支撐。于康震指出,實現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要堅持問題導向,念好「地、水、飼、種、潔、防、安、工」八字訣。
  • 北海市:當好助推「向海經濟」領頭雁 帶動漁民脫貧致富
    他們在海岸線沿岸,下鄉戶漁民家中,親自指導漁民生產養殖等,充分發揮離退休幹部獨特優勢,成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北海時提出的「打造好向海經濟」的榜樣、助推「向海經濟」發展帶動漁業養殖業脫貧攻堅的領頭雁,以實際行動當好扶貧工作的「三員」,打好北海市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收官戰。
  • 打造國內一流水產品基地—江蘇宿遷市湖濱新區皂河鎮快速推進水產...
    打造國內一流水產品基地—江蘇宿遷市湖濱新區皂河鎮快速推進水產園項目建設2018-03-29 21:1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宿遷網        瀏覽量: 2823 次 我要評論 (記者&nbsp邵建萍&nbsp通訊員&nbsp劉登書&nbsp王東廣)市湖濱新區皂河鎮北臨駱馬湖,南接黃河故道,京杭大運河穿境而過,環境優美
  • 市場搬遷有新進展 新海盛水產市場未來要建成這樣
    魯中網-魯中晨報1月29日訊(記者 李進軍) 昨天,隨著山東海盛水產品市場開發有限公司以15640萬元總價競得淄博經濟開發區四宗土地,標誌著備受關注的海盛水產市場搬遷進入了真正建設搬遷的新時期。對此,魯中晨報記者第一時間採訪相關部門,了解背後真相:政府取消原土拍的競得資格,是因為原土拍不符合相關公示內容,取消並重新掛牌出讓,是為確保海盛水產市場順利搬遷。  昨天,上述四宗地塊全部以起始價成交,標誌著新海盛水產市場(淄博健康食材產業園項目)即將進入真正建設的新時期。
  • 如何打造水產養殖品高品質?
    曾幾何時,水產養殖一直處在從放苗到養成成品,再通過魚販子把塘口水產品售賣到市場上,但究竟品質如何?貌似沒有多少人去過問,反正大家都是默認這是飼料養出來的,硫酸銅打上來的,就這,吃也得吃,不吃也得吃,想吃野生的那是一種奢望,但這麼些年,常規魚(以養草魚為主,鯽魚、鰱鱅為輔)的行情並不見得有多好,哪怕全國各地江河湖庫水域的網箱相繼拆除,精養塘的福利應該到來了吧,然而遺憾的是精養塘的福利卻遲遲不肯到來,以至於不少水產養殖從業者都灰心了——要麼把塘轉租給其他人養,要麼種植蓮子,反正就是再這麼傷下去,根本傷不起
  • 吉林琿春水產品加工業發展迅猛 打造國際水產基地
    吉林琿春水產品加工業發展迅猛 打造國際水產基地2016-05-05 15:3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工人加工水產中&nbsp  &nbsp位於琿春邊境經濟合作區的琿春國際合作示範區水產工業園區,總佔地面積2.64平方公裡,設有水產加工區和水產配套服務區兩大功能區。
  • 湖南益陽市桃江縣推進鄉鎮特色水產發展
    湖南益陽市桃江縣推進鄉鎮特色水產發展2017-03-03 15:3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桃江縣畜牧水產局、精準扶貧、縣域經濟的發展再做貢獻。&nbsp&nbsp&nbsp&nbsp桃江縣閩益生態休閒農業產業園是以生態農業為基礎、以鄉村旅遊為核心、以網際網路+農業+(旅遊銷售)為創新模式,融合特種水產養殖、種植、休閒農業、鄉村旅遊等多功能於一體的現代新型農業產業園。
  • 邊地小城,向海而興——吉林琿春以海洋經濟為引擎打造發展新動能
    新華社長春6月26日電題:邊地小城,向海而興——吉林琿春以海洋經濟為引擎打造發展新動能新華社記者郎秋紅 邵美琦琿春,位於吉林省最東端,圖們江入海口附近,距日本海15公裡,與俄羅斯、朝鮮山水相連。這裡刮的是海風,聞的是海味,近海卻無海。
  • 澳華:致力打造高端水產飼料第一品牌
    澳華:致力打造高端水產飼料第一品牌2013-06-21 09:5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中國水產頻道來自江蘇、浙江、廣東、廣西、湖北、湖南、河南等地的分子公司及部分VIP客戶共400餘人參加,其中水產板塊近百名重點客戶到場。    18日上午,在水產養殖技術交流會上,江門澳華總經理許願斌向與會嘉賓詳細介紹了澳華集團發展歷程,水產技術總監鄧登、廣西澳華總經理詹玉春、集團總裁潘唐賀等分別就澳華集團水產研發概況、淡水魚料產品體系、澳華集團合作夥伴計劃等方面做精彩報告。
  • 實地走訪 滿滿收穫——廣西欽州市到區內各地臺企考察農(漁)業
    臺辦會同欽州市農業農村局、欽南區委統戰部、欽南臺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等相關部門一行10人赴南寧、北海、玉林、崇左考察涉臺農業園區和臺資農(漁)業企業,學習借鑑各地落實惠及臺胞政策措施的具體做法以及精緻農(漁)業、休閒農(漁)業、高效農(漁)業的發展經驗與農(漁)業組織先進管理模式。
  • 四川從水產大省向水產強省邁進
    四川從水產大省向水產強省邁進 2019-08-06 16: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構建水魚菜共生模式新生態 打造農業新標杆---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站...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鄭松波 9月25日上午,正值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之際,全國水產技術推廣站站長崔利鋒、辦公室主任李勝利、學術交流處處長趙文武、辦公室工程師王祖峰、河南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張西瑞、河南省水產站王飛站長來我區開展水產技術推廣重點工作專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