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財網
原標題:野村東方國際:2021年將有更多外資流入A股
今年以來,總計有1996.9億元北向資金淨流入A股,這或許和疫情之下全球風險情緒下降有關。不過,一些機構預計2021年外來資金可能會多於今年。
12月24日,野村東方國際中國研究主管高挺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2021年有望成為外資流入A股的大年,目前A股整體估值處於3年、5年均值之上,但外資將帶來額外估值溢價。野村東方國際於同日舉行2021年A股市場展望會,題為《走出疫情,新環境中重啟轉型》。該機構是2019年首家開業的新設外資控股合資券商,2020年12月恰逢開業一周年。
「2020年是外資流入的小年,淨流入量僅約去年的一半。外資流向新興市場的前提一般是風險偏好提升,因而需要尋找投資收益更高的市場,但今年疫情持續擾動市場情緒,總體全球風險偏好偏低。」高挺說,例如二季度因為全球央行放水,北向資金突然大幅湧入A股,但三季度前又因美國大選等不確定性而淨流出,到了11月大選結果基本明確、疫苗利好出現,北向資金又再度大幅回流A股。
「在我們的基本預測情形下,隨著海外疫苗從一季度開始普及,復甦將是2021年全球經濟的大背景,因此2021年有望成為外資流入A股的另一個大年。」高挺表示。在這一背景下,該機構對大盤走勢保持偏樂觀看法,將年末滬深300目標設為5500,對應靜態和動態PE約14倍和12.3倍,較當前點位存8.6%的上行空間。此外,基於2021年實際GDP在低基數下實現9%增速的預測,該機構自上而下的模型顯示滬深300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增速將分別為10.2%和16.8%,經濟轉型中的結構性變化將是A股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
回顧2020年,在新冠疫情對經濟造成衝擊的背景下,上半年的成長股與下半年的周期股形成了鮮明的風格切換,同時盈利普遍反彈和流動性增量也推高了整體市場估值。「2020年第一波復甦是先從醫藥、食品飲料等必須消費開始啟動,市場顯然當時比較保守,因此第一波復甦尋找的是確定性;隨著經濟復甦態勢越來越明確,風險偏好開始上升,二季度開始例如汽車、家電等可選消費也開始啟動;走到比較強的復甦周期時,四季度煤炭、鋼鐵等周期板塊也出現大漲,因此目前市場情緒一定是不悲觀的,風險偏好是比較高的。」高挺稱。
他認為,預計到2021年一季度,復甦仍將是全球資本市場的宏觀背景,建議投資者在一季度戰術性加大對可選消費和周期股的配置,尤其考慮可選消費中汽車、家電、家居和傳媒的機會,以及伴隨全球復甦和通脹預期升溫帶來的對部分周期板塊的推動,建議關注油氣、銅鋁和小品種化工龍頭的表現。而就2021年全年來看,成長型藍籌股仍將跑贏,這也與外資偏好大盤龍頭有關,但隨著外資對於A股的熟悉程度越來越高,他們也不會再聚焦於過去的傳統龍頭。
此外,2021年也是「十四五」元年,轉型將再度成為中國經濟演化的主要特徵之一,但帶有疫情留下的明顯痕跡。該機構認為三個可能會貫穿全年的結構性趨勢需要關注:首先,後疫情時代的供需新格局,即企業增效與居民消費的數位化驅動新經濟領域的龍頭景氣度提升;其次,新形勢下中國的對外開放,這一趨勢將有助於外資的持續流入和中國出口的結構升級;第三,「十四五」政策賦能下的轉型新動力,即「雙循環」的頂層規劃、要素市場化對存量經濟的解綁和「十四五」產業規劃的升級將為經濟轉型增加額外推動力。上述新變化意味著,在許多領域(如CXO、IVD、光伏和儲能設備、網絡安全、新能源車、消費電子、智能家電和家居、以及在線娛樂等),A 股市場都存在由細分行業龍頭帶來的投資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