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家電消費迎新商機 廣東家電企業打響訂單保衛戰

2020-12-11 騰訊網

隨著疫情在全球快速蔓延,世界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我國外部發展環境的不確定性正在上升。作為外貿大省的廣東,2019年外貿進出口總額達7.14萬億元,連續34年保持全國第一。在市場中踏浪前行的廣東外貿企業,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經濟挑戰,如何未雨綢繆、危中尋機,如何抗衝擊、求發展?……南方日報記者深入企業發展第一線,挖掘全球疫情下的外貿企業故事,今起推出「全球疫情下的外貿突圍」系列報導,敬請垂注。

作為主攻高端家電市場的企業,拓璞電器已發展為全球大型的高檔電熱水壺生產製造廠商之一。受訪者供圖

作為全國最早的專業外貿公司和廣州進出口龍頭企業,輕出集團出口量最大的板塊是家電和服裝。受訪者供圖

從海外客戶「瘋狂催單」到「瘋狂推遲訂單」,不到1個月的時間裡,廣東科榮電器有限公司(下稱「科榮電器」)總經理梁海昌深刻地感受到外貿行業的「冰火兩重天」。

廣州市拓璞電器發展有限公司(下稱「拓璞電器」)董事長李衛忠把目光從美國和日本市場轉向了國內市場。他謀劃著加快對國內市場的拓展,打造系列品牌產品。

「我們今年原本想『走出去』,開發自主品牌的海外渠道。」廣州輕出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輕出集團」)運營投資部部長陳靜說。為了彌補訂單下滑的缺口,企業的多個業務部門開始瞄準防疫類物資出口。

在疫情全球蔓延的影響下,廣東家電外貿企業面臨著訂單下滑、庫存積壓、資金周轉等諸多挑戰。但是疫情下也孕育著新機遇:更多外國家庭改變習慣,在家裡烹飪煮飯、研究廚藝,對家電尤其是廚電的總體需求有望增長。

「只要挺過寒冬,就有機會。」廣東家電外貿企業加速轉型,一場突圍戰正在打響。

挑戰

訂單遭遇「冰火兩重天」

2月中旬復工之時,梁海昌感覺到,隨著中國疫情防控阻擊戰成效顯著,萬眾期待的春暖花開正快步到來。

年後是外貿行業的交貨高峰,雖然復工復產時間推遲,但作為全國電烤箱出口前四強的科榮電器,訂單卻節節攀升。

「國內疫情暴發時,海外客戶普遍擔心中國供應不足,都搶著下單『霸佔』生產計劃。」梁海昌說,由於年前原料有庫存,他們有能力接下更多訂單。「到目前為止,我們已有累計超過100萬臺的訂單要交貨,等於平常3個月的量。」

到了2月底,情況卻反轉了。科榮電器的電烤箱主要出口歐洲,隨著國外疫情蔓延,客戶紛紛推遲訂單。

「電烤箱並非生活必需品,海外客戶也不知道後期怎麼變化,都說推遲訂單,但沒有表態說取消。」在家電出口行業打拼30多年,梁海昌越發感受到這次國際形勢的嚴峻。

這種「冰火兩重天」的反轉,幾乎每個外貿從業者都在經歷,訂單下滑、庫存積壓、資金周轉成為他們面臨的重大挑戰。

「2月10日復工時,很擔心能不能按時交貨;到2月底,家電板塊的交貨量只有往常的一半。」陳靜說,但3月就反轉了,大家開始擔心訂單的問題。

作為全國最早的專業外貿公司和廣州進出口龍頭企業,輕出集團出口量最大的板塊是家電和服裝。「我們預估,疫情對集團總體出口額會有至少15%—20%的影響。」陳靜說,相比之下,家電板塊遭受的影響沒那麼大,「但前提是歐洲的訂單不能持續下滑太多」。

目前,輕出集團小家電出口量最大的產品是攪拌機,主要面向歐洲市場。「攪拌機全年出口大約1億美元。這塊若受影響,衝擊就會很大,目前希望疫情過後儘快恢復需求。」陳靜說。

按原定計劃,拓璞電器年後將有十幾個項目會推進,「預計全年出口額將有30%的增長。去年那麼艱難,我們都有10%的增長。」李衛忠說。

作為主攻高端家電市場的企業,拓璞電器在前幾年就已經進行了技術儲備,獲得不錯的市場效果,已發展為全球大型的高檔電熱水壺生產製造廠商之一。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將原有的發展計劃打破。

拓璞電器有個日本高端品牌的客戶,原定於3月出貨。隨著日本疫情暴發,現推遲到5月份,屆時能否交貨尚未可知。去年談訂單時,李衛忠還跟客戶在橫濱,在停靠著的「鑽石公主號」郵輪上用餐。「豈知,今年談『輪』色變。」

輕出集團今年的「走出去」計劃也同樣面臨考驗。「我們今年原本想『走出去』,把出口做得更實更有優勢。」陳靜說,集團希望改變以往出國參展的模式,直接到海外布點,比如在東南亞、非洲等重點市場設立辦事處,推動自有品牌出口。但受疫情影響,至少上半年是沒法按計劃推行了。

機遇

短期是「危」,長遠是「機」

「以最壞的打算,做最好的準備。」梁海昌說,業內人士預測,今年將是全體外貿人最艱苦的一年。但對家電行業來說,「危」中仍有「機」,因為疫情正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

儘管短期內海外電器產品銷售並不樂觀,但從長期看,對電器產品的需求或有顯著提升。以電烤箱為例,疫情之後大多數家庭更傾向於在家做飯,無形中電烤箱的市場就會變大。

「半年後看到的都是『機』,但短期內還是『危』。」梁海昌說,當下的關鍵在於,「挺過這個寒冬,才能等到『東風』」。

如何度過眼前的危機?梁海昌有自己的一套生存策略:一定要保證貨賣出去!保住資金,企業才有運轉的「血液」。

為此,科榮電器與客戶的溝通比平時更頻繁,謹慎小心地進行每一個訂單的生產。比如,工廠優先生產利潤高的、收款安全的訂單,確保不產生庫存呆滯和浪費。科榮電器還對貨款等經營安全嚴格把控,通過改變交易條款,或者通過中信保等第三方平臺,確保貨款安全,確保資金周轉率。

在梁海昌看來,出口是科榮電器的強項,而作為中小企業,最大的優點是靈活性。

「每個國家對電烤箱的要求不同,大企業只能標準化,我們要做個性化。」梁海昌說,科榮電器將加快生產自動化改造,加大新產品投入,優化內部流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並在提升產品性能和質量上下大功夫。

「力求自己先『萬事俱備』,等東風一到,自然順風順水,成為一頭『站在風口上的豬』盡情飛起來。」梁海昌說。

為了彌補訂單下滑的缺口,輕出集團多個業務部門開始瞄準防疫類物資出口。

在國內外民間企業的多方對接下,新的商機開始顯現。「有國外老客戶需要額溫槍、呼吸機等物資,我們就尋找國內合適的供應商,包括個別原來合作的國內家電供應商。它們中也有增加產線做額溫槍的,目前也在尋找出口渠道。最關鍵的是要做好產品的品質監管。」陳靜說。

信心

消費升級持續 看好國內市場

儘管困難重重,但李衛忠相信公司團隊有能力和信心渡過難關,也相信公司的產品能夠得到客戶青睞。他認為,受疫情影響,更多的人會在家裡烹飪煮飯、研究廚藝,對家電尤其是廚電的總體需求是增長的。

目前,拓璞電器約90%的產品是出口。疫情之下,開闢國內市場的重要性更為凸顯。未來一段時間,李衛忠更看好國內市場的發展潛力,「中國的消費水平會持續升級」。

「我們瞄準國內中高端市場,拓璞電器要走差異化的有技術含量的路線,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對國內市場的拓展力度。」李衛忠說,接下來,拓璞電器將面向國內市場,開發自己品牌的系列產品。下半年,還計劃與高端品牌達成戰略合作,以取得較好的國內市場發展前景。

在李衛忠看來,這次疫情對企業是重大考驗,很多沒有技術含量或品質不高的低端企業,經過大浪淘沙後可能會倒掉,但掌握技術、產品質量高的企業會有更多機會。

內銷也是輕出集團發力的重點。目前,該集團內銷的銷售額佔10%左右,其中包括三角牌電飯鍋和鑽石牌電風扇兩個國內知名家電品牌,其銷售大多通過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進行。

「內銷暫時影響較小,2月的時候總體銷售額下降30%—40%,但是到了3月,已經恢復到1月的狀態,還不錯。」陳靜說,公司今年內銷的規劃是新品類拓展,依託梅州新建的品牌產業園,推進標準化,提升產品質量。

在陳靜看來,疫情也為企業運營帶來新啟示。比如,在拓展市場、客戶以及銷售渠道方面,要更豐富和多元化。「我們對國內電商和跨境電商的布局要加快,現在考慮加強線上產品的呈現和渠道開發。」

相關焦點

  • 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促進家電家具家裝消費 家電「以舊換新」商機大
    大量家電超安全使用年限  我國家電市場現已進入滿足更新消費需求為主的階段。此前,在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背景下,我國曾推出「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一系列政策,以補貼形式拉動市場需求,顯著促進了家電普及性消費。如今,這些家電大多數已經到了需要更新換代的時候。
  • 疫情下的大消費報告丨家電篇:老本行冷熱不均,家電企業開闢第二...
    應對:打響復工戰2月以來,家電廠商們已經陸續復工,但還處於疫情期間,因此要做到防疫和生產並重。部分企業的防疫工作從春節放假前就已經開始。比如,海信從1月30日就儲備了10萬個口罩和3噸消毒液,復工後,每天會安排專人在公司各個出入口測溫。
  • 重啟·家電篇:疫情下家電業股指節節攀升,背後推手到底是什麼?
    在「新冠」的影響下,帶給個人的巨大影響,在產業中又有怎樣的變化呢?已至年底,今天秦同學就帶大家從「另一個」側面,看看以家電為主的消費電子產業在2020年的發展以及它對未來一段時間內產業的影響。在外部,在智能技術革新的浪潮下,整體家電產業正在經歷著「新舊」產能轉換的關口;需求方面,在國外市場受到需求乏力的影響,而在國內市場,由於市場需求分化嚴重(既有大量低端產品需求,又有消費升級下新品質產品的需求),家電企業面臨品牌站隊的選擇,對企業運營資金帶來很大影響。
  • 央視聚焦順德丨廣東佛山:出口轉內銷 家電業化危為機
    報導了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影響下,穩住企業的發展事關千萬人的就業,順德政府和企業是如何轉危為安的經驗。戳視頻,了解更多��以下為報導內容:在廣東佛山順德,匯集了一批全國著名的家電企業,因雄厚的製造業基礎被稱為珠三角的家電王國。然而受到疫情在全球蔓延的影響,也面臨外貿遇冷客戶退單的問題,穩住企業發展,事關千萬人的就業。順德家電企業和當地政府如何轉危為機呢?
  • 寧波:慈谿家電企業掘金夏日「清涼經濟」
    注塑、衝件、裝配……這兩天,寧波慈谿「寶爾馬電器」生產車間內呈現一派繁忙的景象,一臺臺新式空調扇、循環扇經加工包裝後,陸續「走」下流水線。「今年4月以來,公司電扇銷售總量同比增長約20%,其中一款可調節24檔位風速的直流變頻風扇成功打入韓國、歐洲市場,銷量已超20萬臺。」
  • 廣東電子信息企業打響疫情「突圍戰」
    南方網訊 4月14日,廣東奧松電子有限公司(下稱「奧松電子」)成功推出新一代呼吸機關鍵零部件——流量傳感器。「經測試可完全匹配進口產品,部分性能甚至優於進口產品,接下來即可投入量產。」該企業副總經理陳新準表示。受海外疫情影響,原本依賴進口的呼吸機流量傳感器,國內市場出現緊缺。關鍵時刻,奧松電子藉機推進技術替代,而這也與工信部最新部署相吻合。
  • 疫情下促銷常態化,家電廠商躑躅「十一」黃金周
    活動期間,格蘭仕啟動了「一元領券」活動,消費者可花1元領取高達200元的消費補貼券,全國總計發放補貼券價值一億元。疲憊的疫情營銷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商報記者採訪發現,截至9月29日,大部分家電和手機企業並沒有專門針對「十一」黃金周啟動全國性營銷,基本都是由企業當地的分公司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促銷規劃。
  • 國務院明確促進家電家具家裝消費 家電「以舊換新」迎來政策利好
    同時,她也希望全國各地積極宣傳《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標準,採取措施支持舊家電回收處理,進一步營造促進家電更新消費的良好環境。  大量家電超安全使用年限  我國家電市場現已進入滿足更新消費需求為主的階段。此前,在應對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背景下,我國曾推出「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一系列政策,以補貼形式拉動市場需求,顯著促進了家電普及性消費。
  • 順德家電:從一颱風扇開始的廣東製造業傳奇
    後來,他在政府扶持下成立公司,命名為「康寶」。電子消毒櫃也成為世界家電業的一個全新原創。當羅小甲忙於發明電子消毒碗櫃時,梁慶德正在當地從事羽絨服行業。直到1991年,他到日本旅遊時,在超市裡第一次看到了微波爐這種新奇的家電。回國後,在其他人不解的目光中,年過五旬的梁慶德毅然決定帶領企業轉型,進入微波爐領域。
  • 疫情觀察|線下商城無人問津 家電企業發力線上渠道
    在此背景下,包括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002543.SZ,以下簡稱「萬和電氣」)、廣東格蘭仕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蘭仕」)、創維集團有限公司(0751.HK,以下簡稱「創維集團」)在內的多家頭部家電企業,相繼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了近期發力線上渠道的舉措。
  • 家電板塊打響雙十一第一槍!科沃斯、美的遭資金瘋搶...
    來源:金融界網站作者:閆利一年一度消費盛宴又來了! 這一次加長版的雙十一,資本市場看到了家電股久違的集體升溫。原本十一銷量不及預期有點打擊企業信心,但雙十一「預熱環節」顯然是超預期的向好。廣發消費品精選混合基金經理李琛表示,除了小家電外,家電板塊在上半年基本面受疫情影響較大,出現業績下滑。但隨著疫情的控制,經濟步入復甦,家電內需在二三季度持續恢復。與此同時,海外製造業供應鏈深受疫情影響,海外訂單增長迅速,家電企業外銷在三季度都呈現較好的增速。 而且從披露的三季報來看,家電基本面好轉的信號是非常明顯的。
  • 大陸家電市場商機無限
    主持人:在剛才的採訪當中,我們可以看出目前中國大陸的家電消費市場還是非常熱絡的。那麼從以前老百姓常說的「老三件」,比如說手錶、縫紉機、自行車,到電視、洗衣機、電冰箱,再到電腦、空調、微波爐,使用什麼樣的家用電器似乎一直是老百姓衡量自己生活水平的一個依據。那麼請問二位,二位認為目前中國大陸的家電消費能力的總體水平是怎麼樣的?
  • 重啟·家電篇:疫情下家電業股指節節攀升,背後推手到底是什麼?
    在「新冠」的影響下,帶給個人的巨大影響,在產業中又有怎樣的變化呢?已至年底,今天秦同學就帶大家從「另一個」側面,看看以家電為主的消費電子產業在2020年的發展以及它對未來一段時間內產業的影響。在外部,在智能技術革新的浪潮下,整體家電產業正在經歷著「新舊」產能轉換的關口;需求方面,在國外市場受到需求乏力的影響,而在國內市場,由於市場需求分化嚴重(既有大量低端產品需求,又有消費升級下新品質產品的需求),家電企業面臨品牌站隊的選擇,對企業運營資金帶來很大影響。
  • 拼多多聯合中山南頭鎮打造「家電狂歡節」 已成家電最大增量市場
    南頭鎮是國家授予的首個「中國家電品牌基地」,聚集超過3000家家電及相關配套企業,國家級、省級名牌名標多達59個,超30家家電企業在全國細分行業中綜合競爭力位列前茅。拼多多家電負責人表示,「此次活動是集中展示『南頭智慧製造』的盛會,拼多多聯合品牌補貼讓利,促進消費擴容提質,全力滿足消費者在後疫情時期的家電消費需求。」
  • 家電、紡織企業訂單不愁利潤堪憂:「加班加點...
    下半年來,部分產品的訂單轉移至我國,這也帶來了數個行業的外貿出口迎來「爆單」景象,家電行業和紡織行業都是十分火爆。 不過,下半年以來,原材料大幅漲價,海運費空前高漲,疊加人民幣匯率保持強勢,使得國內許多外貿企業陷入了「兩頭受壓」的尷尬境地。
  • 家電巨頭爭寵10月會展 出口訂單普漲
    記者走訪各大展會時更是發現,儘管受能源價格上漲、人民幣升值及歐盟綠色環保指令的負面影響,全球製造產業基地的中國家電產業出口形勢嚴峻,但國內企業海外市場的開拓熱情仍然不減,甚至於原先已經逐步淡出國內外貿會展的國內家電企業紛紛「回流」。10月華南展會再次成為國內各大電子企業展示推介其高端、高利潤新品的舞臺。
  • 葉遠璋:呼籲「家電下鄉」「節能補貼」等政策 加速推進家電市場...
    葉遠璋表示,萬和在國家相關政策的指導下,在省、市、區、街道各級黨委政府的密切關注、關心和幫助下,截至目前,萬和的到崗率、復工率已經達到100%。產能已經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通過各部門的親密協作,公司的生產訂單正井然有序地進行排產。
  • 家電爆單 磁性元器件企業盼來年再續勢頭
    【大比特導讀】今年家電市場的火爆場面,讓曾在這一市場活躍的磁性元器件企業舉棋不定,源於市場穩定性的不確定性,以及成本、利潤等多方面的考量。 今年年初以來,家電市場出現「先抑後揚」的現象。第一季度末,由於受國內疫情影響,各類家電外貿訂單堪憂,企業不得已大量裁員。
  • 家電出口增長 訂單應接不暇
    在大型小家電生產企業——深圳聯創科技集團,生產車間內一片忙碌,外貿訂單應接不暇。公司國外銷售部長魯貝貝告訴記者,疫情發生以來,外出就餐聚會減少了,公司瞄準市場需求,大力推廣一批制湯機、強力攪拌機等「廚房神器」。前三季度,公司出口的制湯機和攪拌機金額同比翻番。
  • 產業鏈上下遊企業齊聚一堂,展現家電業轉型升級潛在動力
    聚焦「智享融合,智造未來」主題,參展企業不約而同地帶來了自己的最新產品和最新技術,整個展會現場可以說是精彩紛呈。  4個主題展館裡,4號館是家電產業配套館,匯聚了將近200家企業,是整個展會的「重頭戲」。據了解,4號館是展會主辦方專門為家電製造產業鏈上遊配件企業搭建的展示舞臺,並下大力氣組織專業宣傳資源向參展配件企業傾斜,通過各種努力讓配件企業獲得更理想的參展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