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家電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與影響,一方面大家電銷量直線下滑,業績慘澹,一方面健康小家電異軍突起,銷售喜人。在經過短暫的「卡殼」後,家電行業目前已基本全部復工,同時也正積極加快推進第二戰場的開闢,像格力美的等企業開始生產口罩等醫療用品,康佳,TCL、長虹等則開始向晶片、工業網際網路等方向轉型。
挑戰:冰火兩重天
受疫情影響,大宗家電在春節之後的銷量都不比往年。
因2月大範圍的線下渠道關閉及地區間交通封鎖,彩電的銷售大部分停頓。據奧維雲網數據,2月國內彩電市場整體零售量為179萬臺,同比減少27.1%;零售額36億元,同比下降45.4%;全行業量減價跌趨勢明顯,彩電市場整體均價為2000元,同比下滑25.1%。3月儘管逐步復工,但購物消費仍未明顯回暖。
在白電市場,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月線下冰箱市場零售額為6億元,同比下降68.1%,零售量20萬臺,同比下降69.9%;線下洗衣機市場零售量為29萬臺,同比下降65.1%,零售額為6.4億元,同比下滑63.4%;空調線下市場零售量規模為59.9萬套,同比下降15.0%,零售額規模為16.4億元,同比下降39.0%。其中,空調行業均價同比下降28.2%到2745元,由此推測各主要白電中空調業今年不僅面臨銷量下滑,還面臨劇烈的價格戰。
日前,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接受採訪時沒有避諱疫情帶來的壓力,她表示,今年一季度格力損失200億元。
200億元對于格力來說意味著什麼?格力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業收入405.48億元。也就是說,200億元相當于格力去年同季度營收的一半。正如董明珠所言,空調需要工人上門安裝、調試之後才能使用,而現在國內小區的嚴格管理狀態顯然無法安排工人上門安裝,門店也全部關閉,空調行業的困境可想而知。
另外,2月線下油煙機零售量為20.5萬臺,同比下滑59.5%;零售額為2.5億元,同比下滑61%;電儲水熱水器市場零售額為4億元,同比下降50.9%;燃氣熱水器市場零售額為2.8億元,同比下降65.9%。
不過,健康類家電卻在這段時間迎來增長。京東家電數據顯示,京品家電除菌類產品春節期間(初一至初九)銷售額同比增長300%。其中廚房洗碗機智能除菌產品春節期間(初一至初九)銷售同比翻番;京品小家電具備除菌、過濾病毒功能的空氣淨化器產品春節期間(初一至初九)異常火爆,銷售額同比增長2.5倍。另外,京品冰洗銀離子除菌、蒸汽洗類產品備受熱捧,春節期間(初一至初九)銷售額同比增長近1.5倍。其中,空氣淨化器甚至出現了某些地區個別型號賣斷貨的情況,經過緊急調貨入庫,目前供貨已恢復正常。
蘇寧大數據也顯示,蘇寧平臺多款健康除菌類家電銷售增長超200%。其中,消毒櫃銷量同比增長205%;洗碗機搜索量同比增長283%;壁掛新風及新風系統同比銷售增長304%;淨水機、垃圾處理器等健康小家電的銷量也實現大規模上升。
在一些電商平臺,已經出現了「除菌家電」、「宅購小家電」專欄,供消費者在疫情期間選購。在京東商城,「消毒櫃家用」登上了熱搜榜,家電品類下第一個產品也是消毒櫃。蘇泊爾相關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保溫飯盒、掛燙機最近在線上都賣得很好。」
應對:打響復工戰
2月以來,家電廠商們已經陸續復工,但還處於疫情期間,因此要做到防疫和生產並重。
部分企業的防疫工作從春節放假前就已經開始。比如,海信從1月30日就儲備了10萬個口罩和3噸消毒液,復工後,每天會安排專人在公司各個出入口測溫。據悉,在海信家電辦公區域的電梯間,放置著一盒紙巾盒,方便員工乘坐電梯摁鍵時使用;同時,電梯間還張貼著溫馨提示,建議6層以下的員工選擇步行,且乘坐電梯時人與人之間距離在1米以上。
格蘭仕集團企劃部部長遊麗敏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公司大門口設置了體溫檢測站,由門衛對進入廠區的員工開展體溫測量,體溫測量正常後方可進入廠區;格蘭仕所有廠區(包括宿舍區)全面實行體溫測量,每間隔4小時測一次,體溫高於37℃的員工,不能進入廠區,安排就近就醫同時上報疫情防控指揮部;此外,所有進入辦公、生產或公共區域的員工幹部,務必遵守集團內部防疫制度安排,包括全員、全天、全程佩戴口罩。
格力電器於2月10日全面復工,格力電器高欄產業園項目在3月31日正式籤約動工,格力電器在珠海再落一子。該產業園位於珠海高欄港區,總投資150億元,佔地面積約158.6萬平方米,將生產空調、洗衣機、冰箱等家用電器。
「高欄產業園將被打造為全國乃至全世界最現代化的生產基地。」格力電器相關負責人介紹,產業園分兩期建設,初期以家用系列空調為主,後期將會涉足洗衣機、冰箱等產品;目前格力電器的冰箱、洗衣機產品均在湖南、河南等地生產,高欄產業園的投產將補足珠海生產基地產品品類的短板。
截至3月17日,老闆電器復工復產率已經達到95%以上。特殊時期,老闆電器全員使用釘釘考勤,實現無接觸、免排隊快速打卡。通過使用釘釘視頻會議、群直播,隨時隨地高效溝通。通過釘釘健康打卡,智能填報特殊時期情況,實現員工健康的精準管控,防疫復工兩不誤。
而隨著4月8日武漢的解封,因疫情按下暫停鍵的武漢漸漸重拾往日喧囂。在電子產業聚集地武漢光谷,聯想武漢工廠已在3月底實現萬人到崗,全面復工。聯想集團MBG中國區製造高級總監齊嶽表示,聯想武漢基地預計4月初滿產,目前來看訂單已經排到5月,受疫情影響,筆記本和平板電腦等產品需求看漲。
趨勢:鳴槍新賽道
事實上,家電市場整體下滑並不是因為疫情才開始出現,因為家電行業早已由增量轉為存量。在這種情況下,家電企業紛紛開啟轉型,試圖用多元化彌補告別高速增長的業績。
其中,康佳近兩年將越來越多的精力放到晶片、半導體業務上。上個月,康佳存儲晶片封測產業園項目舉行開工儀式,該項目由康佳集團旗下芯盈半導體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投資建設,預計總投入約10.82億元,主要從事存儲晶片的封裝測試及銷售,計劃年底前投產達效。
開工儀式上,康佳集團總裁周彬表示,半導體業務是康佳戰略新興板塊的重要一環,其中的存儲業務是半導體布局的重中之重。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國內唯一對第三方開放的無人工廠,自主開發全自動化生產系統,全面採用國際先進的封測設備,力爭達到不低於99.95%的生產良率,生產效率及產品良率屬行業領先水平。
自2018年康佳宣布組建專門的半導體業務板塊以來,已於去年底實現存儲主控晶片KS6581A的量產,首批10萬顆晶片已於當月內完成銷售,近期還啟動了eMMC 7.0及USF 3.1等項目的研發工作。今年2月,康佳芯盈首次面向消費級市場推出兩款SSD固態硬碟產品。
TCL走得也是相同的路子。3月31日,TCL科技發布了關於擬對TCL華星增資50億元的公告,增資價格為1.23元/1元註冊資本。增資完成後,TCL科技持有TCL華星的股權比例由88.82%提升至90.72%。本次增資使得TCL華星有更多的資源用於半導體顯示業務的持續投入,推動產業鏈上下遊核心環節以及相關業務拓展,提升TCL華星的競爭優勢和行業地位,佔得以技術為驅動、以關鍵產業鏈的管控為核心的下一輪行業競爭的先機。
還有一些家電企業,在今年疫情爆發後,看到了醫療設備行業的前景,紛紛入局並投資。在國民收入水平提高、老年人口數量增長等多重因素的共同推動下,人們對於醫療健康領域的重視程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人均醫療設備資源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醫療設備市場有待挖掘。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的醫療器械整體市場規模已達5304億元,營收與淨利潤都處於高速增長態勢,預計到2022年市場規模將會超過9000億元,前景十分明朗。
董明珠此前表示,格力在今年將要涉足醫療設備領域,並將投入10億元。她指出,格力進軍醫療裝備,不是為了增加營銷利潤、營銷規模,而是通過這次疫情發現醫療領域還有很多短板。「我們進軍醫療行業不是將其看做一個商機,而是一個挑戰和責任,格力進入醫療行業就是要做高端醫療。」
除了格力,美的、海爾、長虹等眾多家電企業也紛紛「改行」,投入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防疫物資的生產。
「家電企業布局醫療健康產業,對抵禦經營風險、開闢一定利潤空間有好處。」家電分析師梁振鵬表示,從未來長遠布局來看,家電企業要量力而為,不要盲目擴充產能,避免在疫情消失之後造成積壓。
北京商報記者 石飛月/文並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