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取名與相生相剋的補救方法

2020-12-19 易學綜藝博覽

五行取名與相生相剋的補救方法五行取名與相生相剋的補救方法

五行取名法

張永紅整理

舊時人們講究五行俱全,在同一家族中,每一輩取一行為名,在同家族中,兄弟姐妹各取一行為名,對五行偏缺者,以取名為補救。

五行義理分類

五行就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古人認為,天地萬物是由這五種元素組成的。五行取法就是五行說的原理去達到五行平衡的一種方法。

讓我們介紹一下五行說:

古人認為,天地間的事物如方向、季節、氣候、顏色、臟腑、五官、乃至道德規範,都可納入五行之中。

以方位論,有東、南、西、北、中五方。東方為旭日東升之方,草木生發,故屬木;南方氣候炎熱,為陽氣最盛,故屬火;西方乾燥蕭瑟,草木測零,故屬金;北方氣候寒冷,陰氣最盛,故屬水;中央溫溼鬱積,故屬土。以季節論,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季,古人認為,在夏季與秋季之間,還有一個季節,名為「長夏」,這樣就有五季。春季草木萌生,屬木;夏季酷熱難熬,屬火;長夏煩悶多溼,屬土,秋季肅殺涼爽,屬金;冬季寒冷成冰,屬水。

以氣候論,古人認為,風、暑、溼、燥、寒為「五氣」,其中,風動於春,屬木;暑生於夏,屬火,溼鬱於長夏,屬土;燥見於秋,屬金;寒生千冬,屬水。

以顏色論,有青、赤、黃、白、黑五色。青為木色,屬木;赤為火色,屬火,黃為土色,屬土,白為金色,屬金;黑為水色,屬水。

以道德論,古人將仁、義、禮、智、信看成人的五種道德,稱為「五常」,其中,仁屬木,因為東風和煦,春生萬物,為仁愛之象;禮屬火,大凡祭祀天地,婚禮壽慶,都離不開火;信屬土,穩定如山,沉實如地,這是誠信之象;義屬金,因為仗義行俠,義師出徵,離不開刀兵金鐵,智屬水,水性圓通、清澈,為智慧之象。

其他還有穀物、牲畜、水果、五臟等,這裡不一一樣述。

按古代的五行說,金木水火土這種元素之間,存在著相生相剋的關係。

相生關係為:

木生火—一木燃燒而生火

火生土一一木燃燒後而成灰燼

土生金—一土裡藏金,金由土石冶煉而成

金生水—一金融化則為液,金涼亦凝水

水生木一一雨水滋潤草木生。

相剋關係為:

金克木——刀斧可以砍伐樹木

木克土一一草木紮根於土中

土克水—一土能築堤擋水

水克火一一水能滅火

火克金一一火能熔化金屬

按照五行屬原理取名,有幾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在一個家族中,每一輩取一行為名。每一輩取名,除須用輩份字還須用該輩帶五行的字。以下各輩,均須按此規定取名。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然後又是水生木,五行輪迴,以求生生不息。

第二種情況是在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同一輩人中,兄弟姐妹各取一行。如某一家兄妹五人,老大叫張維材,老二叫張維燦,老三叫張維基,老四叫張維鈞,老五叫張維清,一家人金木水火土五行俱全。

第三種情況是個人按命理中五行偏缺補救之法取名,這種取名用得最為普通。

古人認為,一個人按稟性可以納入五行中去分析,除了少數人五行俱全,不偏不缺之外,大部分人或是五行有缺,或是不缺而有偏,或是不缺而成數不足。

缺與不足,可以歸以一類,都須予以補充。

偏盛屬於另一類,這須予以克制。

那麼,怎樣才知道一個人五行的偏缺呢?古人有許多方法。

一種是中醫診斷法,通過中醫的問、望、聞、切四診技術,判斷一個人五臟之氣的盛衰,如是肝陰不足,還是腎陽不足,是肺水泛濫,還是心火亢盛。等等。

另一種是人相觀察法,按相術家的看法,人從體形舉止、聲音上可以分出五行來。如就體形、氣色面言:

木形青而廋長

金形白而方正

水形黑而肥圓

火形赤面尖露

土形黃而敦厚

就性格而言:

木形人清高,尚仁

金形人嚴肅,尚義

水形人圓通,尚智

火形人急躁,尚禮

土形人敦厚,尚信

還有一種方法是命理推算法,就是通過算「八字」,來看一個人命裡五行的情況。

知道了一個人的五行,怎樣取名呢?

古人認為,對於五行俱全不偏不衰的人,取名時,不要人為地造成偏盛,破壞原來的平衡。如取個帶「火」的字,這就使火偏盛了,取個帶「水」的字,則會使水偏多。怎樣防止這種情況呢?有兩種辦法:

一是使名字中五行俱全,不偏不衰,如金燦湘這個名字,有金、火、土(山)、水、木。

二是避開五行字(指在字形和字義上避開)。如「衛佑平」這個名字,就避開了五行。。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由於五行有偏缺,所以得人為地使之平衡。古人把取名看成是建立人為平衡的途徑之一。

先談對五行不足或有缺者的補救。

按古代姓名學,最簡單的補救是形補。

如認為一個人命裡缺金,取名時,就用含「金」的字。如「鋼」、「鐵」、「銅」、「鑫」、「利」、「鋒」、「劍」。

如認為一個人命裡缺木,取名時,就用含「木」的字。如「森」、「林」、「材」、「秩」、「篤」、「芳」。

如認一個人命裡缺水,取名時,就用含「水」的字。如「江」、「河」、「湖」、「海」、「川」、「水」、「清」、「澤」、潤」、「雨」、「雲」。

如認為一個人命裡缺火,取名時,就用含「火」的字。如「焱、「燦」

如認一個人命裡缺土,取名時,就用含「土」的字。 如「培」、「壘」、「峰」、「嶽」、「石」、「玉」。

不過,同是缺金,有的人缺得多一些,有的人缺得少些,缺木、缺火、缺土也是如此。缺得多的,宜多補,缺得少的,宜少補。

舊時人名中有「金鑫」、「森林」,

等,都是認為命裡某一行缺得太多,故而予以大補。「金鑫」為四個「金」相加,「森林」為五個「木」相加。對於有些人來說,只是稍缺某一行,這就只須稍加補救便可。如稍缺水,用「精」、「潤」、「霖」、「池」等補之便可,不宜用「江」、「河」、「湖」、「海」等大水,否則會泛濫成災,弄巧成拙。

對於稍缺其他行的,道理亦與之相同。

有一部分人,被認為命裡不只缺一行,而是缺兩或三行。對此,舊時姓名學家認為,取名時就須考慮這幾行同時補救。

一個人命裡被認為缺木、缺水,取名時就宜木水兼補救。如用「雨林」、「雲竹」。若取單名,則一字須含水木,如用「傑」、「沐」、「湘」、「霖」。也可以一個字補木水之不足,而以另一個字表示其意思。如「劉士傑」這個名字,「傑」字兼顧水、木,「士」表示其他意思。如一個人命裡被認為缺火、缺土,取名時就宜火土兼顧,如用「炎培」、「燦珠」。

如一個人命裡被認為缺木、缺土,取名時可用「杜桂」等土木兼有的字,或用「玉林」、「培松」、「堅柏」。等等。

字的行特性是如何確定的呢?

這從可形、義、數三方面去考慮。

形,就是指字形,指字的形體結構。許多漢字在字形上包含有金、木、水、火、土,這可以直接看出。

一些常見的用作名字的字分類如下::

金:鑫、剛、銅、銀、鋒、鐵……

木:本、本、未、樸、朱、機、權、槓、杜、故村、胡,否,菜、、條、杷、、李、、傑、杭、林、框、那、櫃、棗、果、採、……

水:永、求、錄、親泉、森、黎、衝、次、決、蘇、冷、冶、冼、淨、涼……

火:燈、炎、炬、琰、煥……

土:聖、幸、坤、基……

義:就是指字義,許多漢字從字義上就可以分出五行。

按字義分五行,還有就是性質去分,前面提到,古人將許多事物都納入五行之中,如春、夏、仁、禮等等,古人認為也可以用於補救。

如缺木者,可用「春」、「風」、「青」、「仁」等字去補救,因它們都屬木。

如缺火者,可用「夏」、「南」、「紅」、「禮」等字去補救,因為它們都屬火。

如缺土者,可用「中」、「信」、「黃」等字,因它們屬士。

如缺水者,可用「冬」、「北」、「黑」、「智」等字,因為它們屬水。

五行還可按數去分,按易學家的理論,一和六屬水,二和七屬火,三和八屬木,四和九屬,五和十屬土。

任何一個字,無論是姓,還是名,都可以從數上分出五行來。

如「周」字為八劃,屬木。

「李」字為七劃,屬火。

「光」字為六劃,屬水。

「青」字為八劃,屬木

「家」字為九劃,屬金。

對於筆劃超過十劃的字,可按減去十後餘下的數考慮,超過十二劃,則減二十。

如「藍」字為十三劃,減去十,餘三,屬木。

「曾」字十二劃,減去十,餘二,屬火。

「潮」字十五劃,減去十,餘五,屬土。

「鑫」字二十四劃,減去二十,餘四,屬金。

對於缺行的補救,可以形補,可以義補,也可以數補。

一般來說,形補與數補簡單,明顯,故多被採用,如缺金形補只須找含「金」字的字便可,數補則只須找筆劃為四或九的字便可。

義補較為複雜一些,有些字在形和數上均看不出是某一行,但在義上卻可以屬於某一行。如「仁」字,在字義上可以歸入木類,但在字形上卻不含「木」,在筆劃上,數為四,為金,也不屬木。

如「欽」字,在字形上含「金」,但在字義上卻與金無關,大筆劃上(按繁體),為十二劃,屬火,這個字可以說是有另一種情況,有些字,只是筆劃上屬某一行,字形與字金之形,無金之實。

如:「也」字,筆劃為三劃屬木,但字形和字義卻均與木無關。

補救有三種情況:

(一)單項補數,如僅在字形、字義或筆劃中的某一項上作補救。

(二)雙項補救,指或為形數兼顧,或為形義兼顧,或為數兼顧。

(三)三項補教,指在字形、字義和筆劃上均作補救。如前面說的以「鑫」補金,即為三項兼顧、形、義、數均屬金。

一般來說,單項補救,只須考慮一項,易於解決,雙項兼顧的字就難找一些,三項兼顧的字就更難找了。

古人認為,不僅五行中某一行缺少,須作補救,某一行偏盛,也須採取某些措施,予以克制。

如金氣亢盛的人,須以火去克制,取名宜用屬火的字。

如木氣亢盛的人,須用金去克制,取名宜用屬金的字。

如水氣太盛,則須用土去克制,取名宜用屬土的字。

如火氣太盛,則須用土去克制,取名宜用屬水的字。

如土氣過盛,則須用木去克制,取名宜用屬木的字。更複雜的五行取名就是從母子生克關係上去考慮,按五行理論,生者為母,被生者為子。如木生火,則木為母,火為子,又如土生金,則土為母,金為子。

古人認為,補與克,可以是直接的,如火缺便補火,水盛便克水。也可以是間接的,即從生發之源上去補克,如火缺,可以補生火之母,即補木,本旺生火,火便補生了。所以取名字,可用屬木的字。又如水盛,可以克生水之母,即克金,金衰便水退。所以取名字,可用克金的字,即屬火的字。

相關焦點

  • 樓層五行相剋的補救辦法
    根據自己的命格來選擇適合的樓層,樓層的五行屬性來配合自己的命理喜忌。是自己所需要的五行為吉,相剋的五行為忌。已經購買了房子而發現樓層數克命,不能因樓層問題,就重新搬家、換房了。那麼有什麼補救的方法呢?當然有的,補救的辦法就是利用五行的相生相剋來布局。利用一些簡單的風水物品,就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搭配得好的話,給屋子很好的裝飾效果,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樓層數的五行克制自己的補救辦法如果命理喜水而又住在了5樓、10樓屬土的樓層,土能克水,非常不利於喜水的人。
  • 免費寶寶取名諮詢 五行周易取名方法
    >免費寶寶取名諮詢 五行周易取名方法2014-10-29 12:17:51出處:PCbaby作者:佚名易相寶寶取名網以易學泰鬥吳松林為代表,綜合五行八字、周易命格為取名基礎,從命格高低貴賤、五行八字不足入手取名,以名字五行彌補命格不足,化解命中災劫,遇難呈祥,逢兇化吉。  寶寶取名為什麼需要以命格為基準?寶寶取名專家吳松林認為,人的一生脫離不了命格的左右。
  • 五行相生相剋原來這麼簡單|五行中的哲學觀
    五行強調整體,萬物是一個整體,而這整體內部又在不斷進行著相互轉化融合的各種過程。五行相生,是指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助長,相互促進的關係。五行相生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樹木燃燒生火,而且樹木越多,火勢越大。火燃燒過後留下灰燼,灰燼變成塵土。
  • 五行中相生相剋的道理是什麼,你知道嗎?
    但是他提到的金木水火土五行學說,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內容。五行學說是我們國家獨創的,流傳至今的人類瑰寶。五行學說的實質,認為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五中最基本的物質構成的,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象(包括人本身)的發展、變化都是這五種不同屬性的物質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這一發現,找出了宇宙間萬物生生滅滅的規律和原因。所以,五行學說,同樣是樸素的唯物主義和辯證法。五行學說在科學領域的用途是非常廣泛的。
  • 問道手遊五行相生相剋玩法 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
    《問道》下載 | 《問道》禮包 五行玩法稱得上是《問道》手遊與道行並肩齊行的一大經典玩法,五行是哪五行一定不用小編多費唇舌啦
  • 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的規律
    五行學說最早出現在黃老、道家學說中,據《尚書·洪範》記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這裡不但將宇宙萬物進行了分類,而且對每類的性質與特徵都做了界定。
  • 八字命理:論五行相生相剋
    方先生曰:此段原文包含兩層意思,第一是五行相生相剋,以成先生不息,循環無窮之道,第二是五行與五方的配合,所謂北方陰極而生寒,南方陽極而生熱。把五行相生相剋的兩種關係放在一起戰國時期,「五行」學術風行一時,並且進一步總結摸索出了一套「五行相生相勝」的規律,所謂相生,就是一種物質對另一種物質有著生發和促進的作用,如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能生木便是;所謂相勝即相剋,就是一種物質對另一種物質有著克制和約束的作用,如水能克火,火能克金,金能克木,木能克土,土能克水便是。
  • 太吾繪卷功法五行相生相剋機制心得介紹
    《太吾繪卷》中每個功法都有五行屬性,五行屬性之間相生相剋,而遊戲中一共有十五個門派,算下來這個五行相生相剋就會變得十分複雜,那麼這個五行相生相剋具體要怎麼理解呢,下面18183小編為大家帶來太吾繪卷功法五行相生相剋機制心得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五行納音口訣,五行相生相剋歌訣!
    而六十甲子中也有關於五行的相關解說,那麼你知道五行相生相剋歌訣是什麼嗎? 六十甲子五行納音口訣 海沙箔鋒臘釵金(海中金、沙中金、金箔金、劍鋒金、白臘金、釵釧金) 澗河溪泉流海水
  • 這樣講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別對我說你還不懂!
    「道訊」出品,作者/道君今天孩子讀《三字經》,談到了五行相生相剋的問題,孩子就要探個究竟?為什麼?五行恐怕是中國人都知道,但是真要解釋為什麼相生相剋,還真有很多人說不清楚。今天,我就用最簡單樸素的,小孩子都可以聽懂的道理,解釋一下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首先來了解以下五行學說,五行學說是古代漢族人民樸素的辨證唯物的哲學思想。
  • 生辰八字取名「子涵」「雨涵」五行水多就富貴嗎
    不知何時起,流行給寶寶取名字都喜歡用五行水的漢字,也不知是誰發明的「五行水主財」的說法,名字有水就能發達富貴,所以寶寶生辰八字取名不管五行的喜忌,只要有水就好,於是海濤,子涵,雨涵爛大街了,今年又是庚子年,子為水,寶寶名字帶「子」的真不少,以後上幼兒園上學,不知有多少重名的了。
  • 如何補救五行缺木
    說到我們五行,大家其實第一觀念就是想我五行缺了啥,怎麼補救。其實我們從出生,我們的長輩在幫我們取名字時候就會帶點什麼。比如你五行缺金,就會取一些帶金的名字。五行缺木,當然我們也可以取帶點木偏旁的字體名字。這只是一點,從名字上面補救。
  • 陰陽五行之相生相剋!
    金木水火土對應劈崩鑽炮橫 口訣順序不影響理解,關鍵是掌握五行相生和相剋的原理,窺一斑而知全身 2、五行來源:老子所寫的《道德經》主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對世間萬物生長規律的闡述,也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源頭所在,認為萬物發始於混沌一氣,一氣化陰陽,陰陽衍五行
  • 明朝國號原來是這麼來的,火明克金元,五行相生相剋
    第三,就是以明為火克金元,五星相生相剋。朝代的五行理論,是戰國的鄒衍提出來。剛好土唐木宋金元,那麼下一個應該就是火德王朝。以此取名明印證了自己取代元朝是上天安排的,合理又合法。明朝的國號就此而定。當然最正確的叫法應該是大明,因為元朝開始流行起來給自己國號加個大字比較風光。
  • 精選|五行屬火的女孩取名方法、名字等內容,值得借鑑!
    孩子的命理達到八字五行平衡是每個家長們都希望的,代表著女孩以後的好運。如果女孩命理缺少火屬性時,家長們都會通過相關辦法來進行彌補,名字就是其中的一種,這時家長們都會查找五行屬火的字來取名從而平衡命理。那麼對於不識五行屬性的家長們如何為五行缺火的女孩取名呢?下面就來看看小編整理的內容。
  • 五行學說和朝代屬性:一篇短文了解和記憶五行相生相剋理論
    作者:村頭二舊傳統五行學說和朝代:一篇短文了解和記住五行相生相剋理論。經常看到古書中說:兩儀,四象,八卦,五行。尤其是五行金木水火土,到今天還總是被各類玄幻小說和影視劇引用,這裡面的是邏輯自洽的一個系統,有了這篇短文,以後再也不怕看不懂了。
  • 道家五行相生相剋,用五行理論選擇職業,是否真的可行?
    如果以道教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去分析的話,其實非常好理解,下面舉兩個例子:我的老表開貨車跑山路運樹木的,就是伐木工人在山溝裡鋸了木材後,老表就開車去運出來;山路崎嶇險峻,一不留情很容易翻車落山崖了,運輸利潤還不錯,但這是拿命換來的。
  • 教你五行相生相剋的最簡單記憶方法,學不會你打我
    五行生剋意識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和堪輿文化中的一塊瑰寶,是古代先民在社會生活的實踐中通過長期的觀察和思考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帶有樸素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哲學思想。五行生剋的理論則是堪輿理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二十四史中專門有《律曆志》、《五行志》記載五行學說,由它而確立的歷史觀、天道觀等一直為後世百家所尊奉和應用。
  • 五行相生相剋關係:一個原始人的邏輯思維,小學生看了都能懂
    五行相生相剋,是中國傳統文化哲學體系中一個神奇的存在,五行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一個很玄乎的東西,為什麼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又為什麼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這些問題對於很多人來講還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 五行取名:五行缺木就補木嗎?取名關鍵還是看五行喜忌!
    所以並不是五行缺啥補啥,而是看其需要什麼才補什麼。皙玉出處:聲名金作賦,白皙玉為身-送路司諫侍從叔赴洪州-全唐詩「皙」字五行屬「木」,而且「玉」五行也屬「木」,非常適合五行喜「木」的孩子取名。「皙」剛好也同「喜」字,表達皮膚白皙,引申純潔,明亮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