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相生相剋關係:一個原始人的邏輯思維,小學生看了都能懂

2020-12-23 道訊

五行相生相剋,是中國傳統文化哲學體系中一個神奇的存在,五行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一個很玄乎的東西,為什麼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又為什麼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這些問題對於很多人來講還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我們不妨置身一個原始人的角度,以一個原始人的邏輯思維來考慮這個問題,一切都豁然開朗。

對於生活在原始社會的人類來說,他們對一切自然現象的認知源於對自然的好奇,對於自然現象他們是懵懂無知的。所以面對自然現象,他們會去思考。我們就想像一個叫庫巴的原始人。當他在鑽木取火的時候,它發現木頭是可以生火的。當火焰燃燒過後,庫巴發現地上一堆灰燼,於是他就想:哦,原來土是火生的。

然後,他去採集食物的過程中,挖掘植物根莖的時候,發現土裡面又堅硬的金屬,原來土是可以生金的。而早上睡覺醒來,庫巴又發現放在門口的「金屬」上面有一層水,那是露水,於是,他就發現原來金是可以生水的。並且他還發現,樹木的生長離不開水,數目在水澆灌下才能長高長大,於是他悟道:原來水可以生木。

看吧,這就是五行相生的關係,就這麼簡單。那麼,相剋呢,也是一樣的道理。我們想像,庫巴要搭建一個草屋,需要木頭,他發現用堅硬的東西(金)去砍數目,要節省很多力氣,於是他就知道了「金克木」。

春天,萬物復甦,他發現那些樹種不管是在石頭夾縫中還是懸崖上,總能破土而出,於是「木克土」的概念自然就形成了。當發洪水的時候,他們發現用土可以阻止水的流動,改變水流方向,這就是「土克水「。他鑽木取了火,可是突然一場大雨把火給澆滅了:哦,原來水是可以克火的。

看了這個原始人的的邏輯思維,關於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你懂了嗎。是不是發現五行相生相剋也沒有那麼玄乎,只不過是我們的祖先在生活中,對自然現象的經驗總結。而這種經驗在後世不斷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完整的哲學理論體系。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不僅僅五行生剋如此,包括《易經》、《道德經》等經典,都是古人在對自然的觀察,對生活的體悟中總結出來的生存智慧。

/完/

相關焦點

  • 五行相生相剋原來這麼簡單|五行中的哲學觀
    五行強調整體,萬物是一個整體,而這整體內部又在不斷進行著相互轉化融合的各種過程。五行相生,是指兩種不同性質的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助長,相互促進的關係。五行相生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樹木燃燒生火,而且樹木越多,火勢越大。火燃燒過後留下灰燼,灰燼變成塵土。
  • 這樣講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別對我說你還不懂!
    五行恐怕是中國人都知道,但是真要解釋為什麼相生相剋,還真有很多人說不清楚。今天,我就用最簡單樸素的,小孩子都可以聽懂的道理,解釋一下五行相生相剋的道理。首先來了解以下五行學說,五行學說是古代漢族人民樸素的辨證唯物的哲學思想。
  • 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的規律
    五行學說最早出現在黃老、道家學說中,據《尚書·洪範》記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作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這裡不但將宇宙萬物進行了分類,而且對每類的性質與特徵都做了界定。
  • 五行中相生相剋的道理是什麼,你知道嗎?
    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寒酸的秀才,挎著一個竹籃子在集市上閒逛。遇到一位財主,想故意難為他,就問秀才:「你挎著籃子幹什麼呢?」秀才答:「買東西!」財主奚落他:「還買東西,窮的屁股掛鈴鐺,你為啥不買南北呢?」
  • 八字命理:論五行相生相剋
    方先生曰:此段原文包含兩層意思,第一是五行相生相剋,以成先生不息,循環無窮之道,第二是五行與五方的配合,所謂北方陰極而生寒,南方陽極而生熱。把五行相生相剋的兩種關係放在一起戰國時期,「五行」學術風行一時,並且進一步總結摸索出了一套「五行相生相勝」的規律,所謂相生,就是一種物質對另一種物質有著生發和促進的作用,如木能生火,火能生土,土能生金,金能生水,水能生木便是;所謂相勝即相剋,就是一種物質對另一種物質有著克制和約束的作用,如水能克火,火能克金,金能克木,木能克土,土能克水便是。
  • 五行學說和朝代屬性:一篇短文了解和記憶五行相生相剋理論
    作者:村頭二舊傳統五行學說和朝代:一篇短文了解和記住五行相生相剋理論。經常看到古書中說:兩儀,四象,八卦,五行。尤其是五行金木水火土,到今天還總是被各類玄幻小說和影視劇引用,這裡面的是邏輯自洽的一個系統,有了這篇短文,以後再也不怕看不懂了。
  • 五行之間相生相剋,同樣也影響著君臣關係,有哪些例子呢?
    導語:五行之間相生相剋,同樣也影響著君臣關係,有哪些例子呢?《史記封禪書》集解引如淳注云:「今其(鄒子)書有《主運》,五行相次轉用事,隨方面為服。」《昭明文選魏都賦》注引《七略》云:「鄒子有終始五德,從所不勝:土德後木德繼之,金德次之,火德次之,水德次之。五德相生相剋,新王朝的崛起,必是在舊王朝德衰以後;新王朝所據之德,必是前王朝所不勝之德。」
  • 五行取名與相生相剋的補救方法
    五行取名與相生相剋的補救方法五行取名與相生相剋的補救方法五行取名法張永紅整理舊時人們講究五行俱全,在同一家族中,每一輩取一行為名,在同家族中,兄弟姐妹各取一行為名,對五行偏缺者,以取名為補救。以道德論,古人將仁、義、禮、智、信看成人的五種道德,稱為「五常」,其中,仁屬木,因為東風和煦,春生萬物,為仁愛之象;禮屬火,大凡祭祀天地,婚禮壽慶,都離不開火;信屬土,穩定如山,沉實如地,這是誠信之象;義屬金,因為仗義行俠,義師出徵,離不開刀兵金鐵,智屬水,水性圓通、清澈,為智慧之象。
  • 現代居家風水中「五行」的相生相剋
    而在五行中共有5對相剋關係,分別是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和火再克金。至於相生指的是五行之間的相互吸引,互為轉化,就像物以類聚,人以群分一般,五行中共有5對相生關係,分別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之間的生克關係表面看很簡單,但揭露的卻是天地萬物運行的自然規律。
  • 道家五行相生相剋,用五行理論選擇職業,是否真的可行?
    如果以道教五行相生相剋的理論去分析的話,其實非常好理解,下面舉兩個例子:我的老表開貨車跑山路運樹木的,就是伐木工人在山溝裡鋸了木材後,老表就開車去運出來;山路崎嶇險峻,一不留情很容易翻車落山崖了,運輸利潤還不錯,但這是拿命換來的。
  • 問道手遊五行相生相剋玩法 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
    《問道》下載 | 《問道》禮包 五行玩法稱得上是《問道》手遊與道行並肩齊行的一大經典玩法,五行是哪五行一定不用小編多費唇舌啦
  • 太吾繪卷功法五行相生相剋機制心得介紹
    《太吾繪卷》中每個功法都有五行屬性,五行屬性之間相生相剋,而遊戲中一共有十五個門派,算下來這個五行相生相剋就會變得十分複雜,那麼這個五行相生相剋具體要怎麼理解呢,下面18183小編為大家帶來太吾繪卷功法五行相生相剋機制心得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 生氣、焦躁情緒與五行相生相剋有關?附幾個簡單的情緒控制法
    中醫「五行學說」認為事物的變化和平衡都基於五行的相生相剋。「相生的關係」是指五行之一滋生並保護另一個特定對象的關係(木生火,火生土)。「相剋的關係」是指五行之一制約另一個特定對象的關係(木克土、水克火)。
  • 五格姓名學五行相生相剋吉兇詳解
    在姓名學測試打分中,除了分析八十一數理吉兇、三才配置之外,還要分析五格之間的相生相剋關係。這也源自於周易五行的學說。故接下來我們就人格對天格、人格對地格、人格對外格等三條實線的關係及人格、外格對總格間之關係做一詳細論述。
  • 淺說中醫與陰陽五行的關係
    中醫雖然運用陰陽五行之理,但是陰陽這兩個字的運用很不明確,前後不分,導致概念上或理解上的誤解或混淆不清。也就是說陰陽與五行的相生相剋不明確、不確定、不清楚!這也是停止不前的主要原因!五行雖然在陰陽結合中產生,但它不會互相產生對立,如果它們互相對立的話,不會產生結合的。而對立的是陰陽各自的另一半相互對立,如金克木,水克火。這說明:陽的一(上)端是火,另一(下)端是水,同樣陰的一(右)端是金,另一(左)端是木。
  • 陰陽五行之相生相剋!
    金木水火土對應劈崩鑽炮橫 口訣順序不影響理解,關鍵是掌握五行相生和相剋的原理,窺一斑而知全身 2、五行來源:老子所寫的《道德經》主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對世間萬物生長規律的闡述,也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源頭所在,認為萬物發始於混沌一氣,一氣化陰陽,陰陽衍五行
  • 巧記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關係的方法
    金、木、水、火、土,常被古人認為是組成世間萬物的五種元素,它們相互之間又存在著滋生、促進、抑制和制約的關係,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五行相生相剋關係。五行的具體相生關係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為便於記憶,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
  • 從劉邦斬白蟒說起,中國每個朝代都有五行屬性,相生相剋
    後來遇到一個老太太啼哭,告訴劉邦說「我兒子是白帝子,變成蛇橫在路上,現在被赤帝子殺了,所以我很傷心」。劉邦後來就參加起義,建立了漢朝。劉邦斬白蟒的故事,其實背後隱藏著中國朝代與五行屬性的關係。五行學說是指用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屬性來代表和歸類自然界各種事物的屬性,五行之間相生、相剋的關係。
  • 五行納音口訣,五行相生相剋歌訣!
    而六十甲子中也有關於五行的相關解說,那麼你知道五行相生相剋歌訣是什麼嗎? 六十甲子五行納音口訣 海沙箔鋒臘釵金(海中金、沙中金、金箔金、劍鋒金、白臘金、釵釧金) 澗河溪泉流海水
  • 中國書法中也有「五行相生相剋」,用「哲學」創造著書法的美
    中國書法是一個自主的體系,其美學根脈在中國藝術家們的宇宙觀。同其他傳統文化與藝術一樣,「天人合一」「 陰陽交變」「 五行生剋」。為其支配性內涵。在西方對世界本源的探討也非常熱烈。相比較我國的五行生剋說較為系統地詮釋了人與自然的關係,體現了中國傳統意義上的世界不是對立,而是交融、相關、一體的哲學思想。同時五行生剋說,也標誌著東方以氣為中介的有機生命論相對成熟。中國書法集中和精妙的體現了東方人的精神追求。它來源於世界萬有,又表現出世界萬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