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萊塢打拼的香港電影人
(9月8日18:37)
這是一群在好萊塢那個屬於白人的世界裡打拼的香港電影人,這是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我們喜歡他們的電影,我們更喜歡他們挑戰好萊塢的勇氣。
李小龍(Bruce Lee)
享譽世界影壇的功夫片著名演員李小龍,是70年代在香港崛起的一名超級巨星。也是較早步入好萊塢世界的影壇老大哥。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生於美國舊金山(舊金山),故取名李振藩,英文名Bruce Lee。他祖籍廣東海南,是粵劇和粵語片演員李海泉之子。從小在香港影劇界長大的李小龍,是一名粵語片的童星。他未滿一歲時,已在父親演出的影片《金門女》中客串上鏡。
李小龍自幼喜好武術,在香港受教於"詠春派"宗師葉問,煉就了一身好武藝。1959年,李小龍赴美國西雅圖的華盛頓州立大學攻讀哲學、心理學。他一面讀書,一面習武,並設立振藩武術館收徒授藝。他初學"詠春拳",後又吸收"空手道"等中外拳術的精華,自創了先發制人的"截拳道"。1964年,李小龍在美國參加萬國空手道比賽,獲得冠軍。他曾在美國好萊塢當過武術指導,拍過二十世紀福斯公司的30集電視劇《青蜂俠》和《盲人追兇》、《醜聞喋血》等多部影片。
1971年,李小龍應香港嘉禾影片公司之邀,返港主演功夫片《唐山大兄》。在這部影片中,他躍身騰空連踢三腳的絕招,震動了武術界和中外影壇,也受到觀眾的讚賞。接著,李小龍主演的《精武門》(1971),獲得極大的成功。接著李小龍與嘉禾公司合組協和公司,自編、自導、自演了《猛龍過江》(1972)。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突然病逝香港。《死亡遊戲》一片,是李小龍未完成的遺作。1978年,《死亡遊戲》由替身演員完成,並在香港上映。
李小龍是一位性格獨特,具有高度事業心的演員。他在美國生活和拍片多年,飽受種族歧視,所以他主演的影片都帶有鮮明的民族意識。李小龍拍攝的功夫片數量不多,雖然只有4部,但卻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同時也得到中外電影專家們的高度重視。李小龍以高超的中國傳統武術、獨特的性格和愛國正義的銀幕形象而成為功夫片的超級巨星,躋身於世界名演員之列。
成龍(Jackye Chan)
成龍大哥是距離我們較近的"大哥級"人物了。嘉禾與成龍籤約後便積極將他捧為國際明星,直至1996年《紅番區》、《警察故事Ⅳ之簡單任務》、《警察故事Ⅲ超級警察)相繼在美國公映後,成龍才被美國觀眾接受。
近年來,成龍憑藉《紅番區》已成功地打開好萊塢電影市場,《義膽廚星》是成龍繼《紅番區》、《霹靂火》和《白金龍》後主演的拍攝成本逾兩億港元的又一巨作影片,再一次體現了不斷突破自我的成龍精神。
尊龍(John Lone)
你也許不知道尊龍,但你應該知道《末代皇帝》。尊龍原名吳國良,香港出生,十歲加入粉菊花的春秋戲劇學院學京劇,其後移民美國,繼續學習演技、舞蹈、幽默劇及武術。1984年他獲得登上銀幕的機會,是在《冰人四萬年》(lceman)中演一個沒有對白的原始人。他的第二部影片則是因為題材牽涉華埠黑幫而引起爭議的《龍年》(Year of the Dragon,1985),看來尊龍開始的運氣並不是很佳。事實上他從影以來最成功的角色是在《末代皇帝溥儀》(The Last Emperor,1987)中扮演溥儀。其後演出的《龍在中國》(The Shadow of China,1991)、《上海1920》(1992)、《蝴蝶君》(M,Butterfly,1993)都並非成功之作。
周潤發(Chow Yun Fat)
周潤發對香港人來說極具代表意義。他曾演出的角色如許文強(上海灘)、邵華山(狂潮)、木咀輝(新情)、船頭尺(秋天的童話)、Mark哥(英雄本色)及高進(賭神)等等,無不深入民心,街知巷聞。及至全球華人社會對周潤發這位藝人都十分推崇。發哥不單是伴著香港人成長的朋友;他不斷努力,突破自己成就的精神,可說是香港人的化身。雖然他近年專注美國拍攝西片,但亦不忘致力推廣香港,今年他就為香港旅遊協會拍攝宣傳片,同時亦身體力行,常於會見外國傳媒時大力推介香港。
周潤發生於香港,十七歲參加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藝員訓練班,後籤約成為正式演員,他憑著個人的才華和對演戲的熱誠,幾年間便成為家傳戶曉的電視紅人、一代女性心目中的偶像。一九七六年開始發哥開始踏入電影圈,屢創佳績。近年晉身好萊塢,事業更上一層樓。周潤發多年來努力不懈,在七十至八十年代演繹過無數令人回味無窮的角色,當中包括、、、三集、、兩集,以及等。他的電影十分賣座,深受廣大觀眾愛戴,發哥憑著出色的演技,分別囊括了兩屆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獎]的榮譽。其首部好萊塢電影於九八年正式上映。最近周氏正與好萊塢著名女演員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合作其另一出好萊塢電影。
目前周潤發在發嫂的全力幫助下,個人發展很順利。《臥虎藏龍》、《安娜與國王》都是他近期的佳作。在《安娜與國王》中,他與朱迪·福斯特合作,演繹出了一位成熟東方王者的魅力。而《臥虎藏龍》這部即將與觀眾見面的影片,也因為周潤發的加盟而極具票房號召力。發哥越來越成為令香港的驕傲、全部華人驕傲的表演藝術家。
李連杰(Jet Li)
李連杰,1963年4月出生於北京。身為家裡五個小孩中的老么,李連杰是在孀居的母親百般保護下長大的。不到二十歲,李連杰拍了從影處男作《少林寺》,這部片後來還拍了續集,叫做《少林小子》,但是直到同徐克拍了當年叫好叫座的《武狀元黃飛鴻》,李連杰一炮而紅。
羅密歐前途大好98年的《致使武器4》在臺上映時不知傷了多少迷哥迷姐的心,向來都是好人的李連杰在片中不僅角色刻板,最後還得死在梅爾吉勃遜手下成全梅伯的英雄功績,究竟是為了什麼?李連杰自承接下這個角色確有不得以之處,也有接受負面批評的心理準備,但他說人在異地一切從頭開始,總得做些讓步吧!和王牌製片喬西佛籤下的合約就是一部戲演好人、一部戲演反派,《致命武器4》之後,李連杰不但在2000年新片《致命羅密歐》中和武術指導袁和平聯手發功,還在片中和黑幫千金大談禁忌的愛,隨著評論票房一片看好,以及千禧年大作《秦始皇》的積極籌拍,另有說法李連杰將接拍《The Matrix》的續集,看來李連杰的好萊塢之路如今旭日東升,一片光明!
吳宇森(John Woo)
攜東方導演之名,與西方巨星在好萊塢交流出票房與口碑的大花後,吳宇森--這位東方執導人,已經深受觀眾的認同和好萊塢的肯定。吳宇森拍電影,全是暴力與書卷氣,動與靜、正直與邪惡交替有致的故事。他說,凡是有愛心的人,都是我的英雄。
於是演繹出了1986年的《英雄本色》。《英雄本色》是香港從未有過的電影,影片中和影片外的男人都飽經抑鬱,卻從不放棄對"義氣、地位、信心、尊嚴"的追求,藉著這樣一齣電影,吳宇森與周潤發、狄龍、張國榮聯手出演了男人的友誼、男人的悲傷以及男人的萬丈豪情。至此,吳宇森成為香港電影的驕傲,吳宇森的《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縱橫四海》等成為香港幾十年電影的經典之作。
好萊塢影片中的英雄不流淚、不能死,而吳宇森喜歡塑造絕望的悲劇英雄。美國觀眾分類很清楚,動作就是動作,如果動作片中有很重的情感戲,他們便不知所措。吳宇森卻不願放棄自己以往影片中的仁義作風,浪漫情懷。他要在演員出色的演技、暴力美學、真摯的情感,細膩的心理描寫和幽默感幾個方面尋找平衡。他相信自己的判斷:充滿人情味的東西可以打動每個人,最後的英雄是人情的英雄。
從1993年的《終極標靶》,1996年的《斷箭》到1997年的《變臉》,看得出吳宇森在好萊塢的戲是越做越大,越做越從容。投資高達一億美元的《變臉》被美國影評人們認為是"最具吳宇森風格"的作品,並一舉奪得七月份美國電影票房冠軍,同時也為吳宇森帶來了全美華裔藝術基金會頒發的最高榮譽"金環獎"。獲此殊榮,吳宇森開心萬分,因為獲得地位崇高且深受好萊塢肯定的金環獎,對於一個在美國工作的中國人而言,實在是很有意義。
楊紫瓊(Michelle Yeoh)
前面介紹的都是男演員,的確,進軍好萊塢的明星以男士居多。當然,進軍好萊塢的女演員也不錯,比如--楊紫瓊!楊紫瓊生於馬來西亞,在英國攻讀舞蹈及戲劇,1983年參加馬來西亞小姐競選贏得冠軍,1984年進入香港影圈,以《皇家師姐》成名,成為本港頭號女打星。就在事業如日方中之際,楊紫瓊與德寶負責人潘迪生結婚,並宣布息影,可惜婚姻失敗,才復出拍攝《警察故事Ⅲ超級警察》,1998年往好來塢拍攝007新片《明日帝國》,受到一致好評,明年開拍的007第十九集《希望帝國》(The World is Never Enough)仍然由她當女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