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好萊塢打拼的香港電影人

2020-12-20 網易娛樂

在好萊塢打拼的香港電影人

(9月8日18:37)


  這是一群在好萊塢那個屬於白人的世界裡打拼的香港電影人,這是一些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我們喜歡他們的電影,我們更喜歡他們挑戰好萊塢的勇氣。

  李小龍(Bruce Lee)

  享譽世界影壇的功夫片著名演員李小龍,是70年代在香港崛起的一名超級巨星。也是較早步入好萊塢世界的影壇老大哥。李小龍1940年11月27日生於美國舊金山(舊金山),故取名李振藩,英文名Bruce Lee。他祖籍廣東海南,是粵劇和粵語片演員李海泉之子。從小在香港影劇界長大的李小龍,是一名粵語片的童星。他未滿一歲時,已在父親演出的影片《金門女》中客串上鏡。

  李小龍自幼喜好武術,在香港受教於"詠春派"宗師葉問,煉就了一身好武藝。1959年,李小龍赴美國西雅圖的華盛頓州立大學攻讀哲學、心理學。他一面讀書,一面習武,並設立振藩武術館收徒授藝。他初學"詠春拳",後又吸收"空手道"等中外拳術的精華,自創了先發制人的"截拳道"。1964年,李小龍在美國參加萬國空手道比賽,獲得冠軍。他曾在美國好萊塢當過武術指導,拍過二十世紀福斯公司的30集電視劇《青蜂俠》和《盲人追兇》、《醜聞喋血》等多部影片。

  1971年,李小龍應香港嘉禾影片公司之邀,返港主演功夫片《唐山大兄》。在這部影片中,他躍身騰空連踢三腳的絕招,震動了武術界和中外影壇,也受到觀眾的讚賞。接著,李小龍主演的《精武門》(1971),獲得極大的成功。接著李小龍與嘉禾公司合組協和公司,自編、自導、自演了《猛龍過江》(1972)。1973年7月20日,李小龍突然病逝香港。《死亡遊戲》一片,是李小龍未完成的遺作。1978年,《死亡遊戲》由替身演員完成,並在香港上映。

  李小龍是一位性格獨特,具有高度事業心的演員。他在美國生活和拍片多年,飽受種族歧視,所以他主演的影片都帶有鮮明的民族意識。李小龍拍攝的功夫片數量不多,雖然只有4部,但卻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同時也得到中外電影專家們的高度重視。李小龍以高超的中國傳統武術、獨特的性格和愛國正義的銀幕形象而成為功夫片的超級巨星,躋身於世界名演員之列。

  成龍(Jackye Chan)

  成龍大哥是距離我們較近的"大哥級"人物了。嘉禾與成龍籤約後便積極將他捧為國際明星,直至1996年《紅番區》、《警察故事Ⅳ之簡單任務》、《警察故事Ⅲ超級警察)相繼在美國公映後,成龍才被美國觀眾接受。

  近年來,成龍憑藉《紅番區》已成功地打開好萊塢電影市場,《義膽廚星》是成龍繼《紅番區》、《霹靂火》和《白金龍》後主演的拍攝成本逾兩億港元的又一巨作影片,再一次體現了不斷突破自我的成龍精神。

  尊龍(John Lone)

  你也許不知道尊龍,但你應該知道《末代皇帝》。尊龍原名吳國良,香港出生,十歲加入粉菊花的春秋戲劇學院學京劇,其後移民美國,繼續學習演技、舞蹈、幽默劇及武術。1984年他獲得登上銀幕的機會,是在《冰人四萬年》(lceman)中演一個沒有對白的原始人。他的第二部影片則是因為題材牽涉華埠黑幫而引起爭議的《龍年》(Year of the Dragon,1985),看來尊龍開始的運氣並不是很佳。事實上他從影以來最成功的角色是在《末代皇帝溥儀》(The Last Emperor,1987)中扮演溥儀。其後演出的《龍在中國》(The Shadow of China,1991)、《上海1920》(1992)、《蝴蝶君》(M,Butterfly,1993)都並非成功之作。  

  周潤發(Chow Yun Fat)

  周潤發對香港人來說極具代表意義。他曾演出的角色如許文強(上海灘)、邵華山(狂潮)、木咀輝(新情)、船頭尺(秋天的童話)、Mark哥(英雄本色)及高進(賭神)等等,無不深入民心,街知巷聞。及至全球華人社會對周潤發這位藝人都十分推崇。發哥不單是伴著香港人成長的朋友;他不斷努力,突破自己成就的精神,可說是香港人的化身。雖然他近年專注美國拍攝西片,但亦不忘致力推廣香港,今年他就為香港旅遊協會拍攝宣傳片,同時亦身體力行,常於會見外國傳媒時大力推介香港。

  周潤發生於香港,十七歲參加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藝員訓練班,後籤約成為正式演員,他憑著個人的才華和對演戲的熱誠,幾年間便成為家傳戶曉的電視紅人、一代女性心目中的偶像。一九七六年開始發哥開始踏入電影圈,屢創佳績。近年晉身好萊塢,事業更上一層樓。周潤發多年來努力不懈,在七十至八十年代演繹過無數令人回味無窮的角色,當中包括、、、三集、、兩集,以及等。他的電影十分賣座,深受廣大觀眾愛戴,發哥憑著出色的演技,分別囊括了兩屆金馬獎的[最佳男主角獎]的榮譽。其首部好萊塢電影於九八年正式上映。最近周氏正與好萊塢著名女演員茱迪·福斯特(Jodie Foster)合作其另一出好萊塢電影。

  目前周潤發在發嫂的全力幫助下,個人發展很順利。《臥虎藏龍》、《安娜與國王》都是他近期的佳作。在《安娜與國王》中,他與朱迪·福斯特合作,演繹出了一位成熟東方王者的魅力。而《臥虎藏龍》這部即將與觀眾見面的影片,也因為周潤發的加盟而極具票房號召力。發哥越來越成為令香港的驕傲、全部華人驕傲的表演藝術家。

  李連杰(Jet Li)

  李連杰,1963年4月出生於北京。身為家裡五個小孩中的老么,李連杰是在孀居的母親百般保護下長大的。不到二十歲,李連杰拍了從影處男作《少林寺》,這部片後來還拍了續集,叫做《少林小子》,但是直到同徐克拍了當年叫好叫座的《武狀元黃飛鴻》,李連杰一炮而紅。

  羅密歐前途大好98年的《致使武器4》在臺上映時不知傷了多少迷哥迷姐的心,向來都是好人的李連杰在片中不僅角色刻板,最後還得死在梅爾吉勃遜手下成全梅伯的英雄功績,究竟是為了什麼?李連杰自承接下這個角色確有不得以之處,也有接受負面批評的心理準備,但他說人在異地一切從頭開始,總得做些讓步吧!和王牌製片喬西佛籤下的合約就是一部戲演好人、一部戲演反派,《致命武器4》之後,李連杰不但在2000年新片《致命羅密歐》中和武術指導袁和平聯手發功,還在片中和黑幫千金大談禁忌的愛,隨著評論票房一片看好,以及千禧年大作《秦始皇》的積極籌拍,另有說法李連杰將接拍《The Matrix》的續集,看來李連杰的好萊塢之路如今旭日東升,一片光明!

  吳宇森(John Woo)

  攜東方導演之名,與西方巨星在好萊塢交流出票房與口碑的大花後,吳宇森--這位東方執導人,已經深受觀眾的認同和好萊塢的肯定。吳宇森拍電影,全是暴力與書卷氣,動與靜、正直與邪惡交替有致的故事。他說,凡是有愛心的人,都是我的英雄。

  於是演繹出了1986年的《英雄本色》。《英雄本色》是香港從未有過的電影,影片中和影片外的男人都飽經抑鬱,卻從不放棄對"義氣、地位、信心、尊嚴"的追求,藉著這樣一齣電影,吳宇森與周潤發、狄龍、張國榮聯手出演了男人的友誼、男人的悲傷以及男人的萬丈豪情。至此,吳宇森成為香港電影的驕傲,吳宇森的《英雄本色》、《喋血雙雄》、《縱橫四海》等成為香港幾十年電影的經典之作。

  好萊塢影片中的英雄不流淚、不能死,而吳宇森喜歡塑造絕望的悲劇英雄。美國觀眾分類很清楚,動作就是動作,如果動作片中有很重的情感戲,他們便不知所措。吳宇森卻不願放棄自己以往影片中的仁義作風,浪漫情懷。他要在演員出色的演技、暴力美學、真摯的情感,細膩的心理描寫和幽默感幾個方面尋找平衡。他相信自己的判斷:充滿人情味的東西可以打動每個人,最後的英雄是人情的英雄。

  從1993年的《終極標靶》,1996年的《斷箭》到1997年的《變臉》,看得出吳宇森在好萊塢的戲是越做越大,越做越從容。投資高達一億美元的《變臉》被美國影評人們認為是"最具吳宇森風格"的作品,並一舉奪得七月份美國電影票房冠軍,同時也為吳宇森帶來了全美華裔藝術基金會頒發的最高榮譽"金環獎"。獲此殊榮,吳宇森開心萬分,因為獲得地位崇高且深受好萊塢肯定的金環獎,對於一個在美國工作的中國人而言,實在是很有意義。

  楊紫瓊(Michelle Yeoh)

  前面介紹的都是男演員,的確,進軍好萊塢的明星以男士居多。當然,進軍好萊塢的女演員也不錯,比如--楊紫瓊!楊紫瓊生於馬來西亞,在英國攻讀舞蹈及戲劇,1983年參加馬來西亞小姐競選贏得冠軍,1984年進入香港影圈,以《皇家師姐》成名,成為本港頭號女打星。就在事業如日方中之際,楊紫瓊與德寶負責人潘迪生結婚,並宣布息影,可惜婚姻失敗,才復出拍攝《警察故事Ⅲ超級警察》,1998年往好來塢拍攝007新片《明日帝國》,受到一致好評,明年開拍的007第十九集《希望帝國》(The World is Never Enough)仍然由她當女主角。 

相關焦點

  • 功夫巨星成龍,從小習武,在好萊塢打拼憑努力走紅,擁有大批粉絲
    現在的娛樂圈當中說起那些明星,想必大多數人都是如數家珍的,但是在大浪淘沙的娛樂圈當中,大多數的明星,他們所走紅的時間並不長久,之前不少原本在娛樂圈中風光無限,大紅大紫的明星在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可能就會沉寂下來,被網友以及粉絲所遺忘。
  • 火遍世界的香港電影,曾叫香港好萊塢
    曾經的香港電影可以說與好萊塢並肩,說起香港動作電影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也正是成龍,劉德華,周潤發,周星馳,洪金寶等一大批優秀的演員,撐起了當時的香港電影,也造就了香港好萊塢。近段時間又看起了香港電影,雖然已經過了二十年,但是再看精彩程度依然不減。我還發現現在再看,感受有些大不相同。之前關注與打鬥,搞笑,就是一看而過,自己看開心就舒服了。現在呢卻是開始關注與男女之間的情感。
  • 好萊塢電影來了,香港電影沒落!印度電影來了,我們會失去什麼?
    這背後的原因不得不讓人深思!這兩年來,印度電影在中國市場上取得巨大的成功,這是否意味著印度電影的崛起呢?有時候影視輸出等同於文化輸出,隔壁鄰居影視的成功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影響呢?一隻恐龍打敗了香港電影,誰能救得了現在的香港電影?
  • 香港電影走下坡路是因為都來好萊塢了?好萊塢:這個鍋我不背!
    可近些年,香港電影開始走下坡路了,鮮有優秀的影片播出,深受港片影響的影迷直呼"香港電影越拍越爛",經典已經很難再現了,回不去的八九十年代,回不去的港片經典時代,這一現象確實讓人痛心。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港片越拍越差呢?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
  • 香港電影淪陷史:從港片稱霸到被好萊塢徹底佔領
    之前有寫過一篇以年份來詳述香港電影市場變遷的文章,但自80年代起到如今都都快40年了,倘若以每一年為單位的話,那篇幅會很長。今天,老賽就以時期來劃分,將自1980年到2019年間香港電影市場從盛到衰,從港片稱霸到被好萊塢攻佔的過程介紹一下吧。
  • 《好萊塢電影》將步香港後塵逐漸沒落,未來世界電影業還得看大陸
    香港電影曾經恰如喜馬拉雅山懸崖峭壁上的一朵並蹄蓮!獨一無二,格外璀璨,耀眼!享有東方好萊塢的美豫。那時香港電影的主打市場是臺灣,進入新千年以後,隨著臺灣市場的崩潰,香港電影一落千丈,年年遞減,佳片更是屈指可數!因此,香港電影沒落已然是在所難免!
  • 美華裔「制面達人」打拼60年 與好萊塢明星交情好
    美華裔「制面達人」打拼60年 與好萊塢明星交情好 (美國《世界日報》/陳盈霖 翻攝) 陳梓湖經營餐館多年,看盡好萊塢。(美國《世界日報》/陳盈霖 攝)   中新網6月20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導,明年將滿80歲、在美打拼近一甲子,來自中國臺灣的陳梓湖,經歷過60年代第一代移民打拼的滄桑歲月。
  • 香港擬辦"蝙蝠俠團"帶遊客賞好萊塢電影取景之地
    中新網11月6日電 好萊塢電影《蝙蝠俠黑夜之神》來港進行拍攝工作,香港旅發局打算與業界研究開辦旅行團,帶遊客參觀電影取景的地方。香港旅發局主席田北俊表示,希望特區政府可允許更多外國片商來港展開拍攝,協助宣傳香港的旅遊業。   好萊塢電影《蝙蝠俠黑夜之神》今日開始在港取景,美國華納兄弟公司製作隊伍將會留港一星期進行拍攝工作。
  • 與好萊塢不一樣的電影
    2001年09月10日23:14:44 網易報導 劉宏   我們這一代人最早看到的外國電影大約都是朝鮮電影,當時覺得朝鮮姑娘是世界上長得最好看的。後來,外國電影擴大到國際社會主義陣營,才發現姑娘還有這麼不同的長法。我記得上中學時,一邊要考大學,一邊要看內部電影,似乎是看一部少一部,我們有的人還拿小本記著,比賽看誰看的多,看電影成了一種資本,那時無例外大部分看的都是美國電影,其中自然是好萊塢的居多,很言情,與中國當時的文化氣氛反差很大,那電影故事似乎講給女孩就會讓她們感動一陣子。
  • 東方的好萊塢香港
    香港電影是電影史上一個成功的故事。這個約600萬人居住的城市一直擁有全球規模數一數二的電影王國,電影產量居世界第四位。僅次於印度,美國和日本,有「東方好萊塢」之稱。抗戰時期,上海電影公司都南下到香港避難。
  • 發哥赴好萊塢發展的最後一部香港電影—《和平飯店》
    海報中的發哥深情凝重的回眸意味深長,表達了對香港電影和影迷的不舍,也暗示了未來好萊塢發展前景的擔憂和不確定性。該片講述了殺人王阿平遭到幫會內部人員的背叛,一夜之間屠殺200餘人。迷茫之際,阿平看到窗口一隻安詳的鴿子,突發感悟。遂而放下屠刀。
  • 李小龍女兒不滿《好萊塢往事》,又一辱華電影出現?
    昆汀·塔倫蒂諾這個名字其實大部分人都不怎麼熟悉,但是他是一位非常出名的導演,他的作品還是非常受歡迎的,也因此,昆汀·塔倫蒂諾受到很多人的喜愛,我們國家的演員胡歌就十分尊敬他,只是,這一次昆汀·塔倫蒂諾的新電影卻引來非常多的爭議。
  • 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代,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被稱為「東方好萊塢」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期。那個時候香港被稱為「東方的好萊塢」。培育了大批的明星,成龍,周星馳,李連杰,周潤發,張國榮,劉德華,梁朝偉,關之琳,林青霞,張曼玉,王祖賢等等很多人都是那個時代香港電影人的代表。
  • 好萊塢往事上映,被質疑歪曲李小龍形象,好萊塢近期國內頻碰壁
    這個在音像店打工時看了大量西部片和香港電影的昆汀,作品中帶著濃重的暴力美學和黑色幽默,粗糲重口,有著強烈的個人風格,是為數不多導演比演員還有存在感的狠角色。此次昆汀導演的這部《好萊塢往事》,電影還原了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好萊塢圖景,出現了當時那個年代的許多真實人物——麥奎因、Jay Sebring、莎朗·塔特等,也聚集了一眾好萊塢大牌明星,皮特、萊昂納多、阿爾·帕西諾,引起不少觀眾的關注。
  • 淺析香港電影的衰落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起,我才正式接觸好萊塢大片。一接觸這種風格的電影,我就被深深震撼到了。那時從網上看的第一部電影是《生化危機》,那炫麗的爆炸,酷炫的動作,屌炸天的特效,令人仿佛置身於現場,好像你就是愛麗絲,愛麗絲就是你,讓人腎上腺素飆升,欲罷不能。反觀那些老舊的香港電影,根本不可能擁有像好萊塢般宏大的場景。在特效、刺激人感官等方面,好萊塢大片簡直吊打當時的香港電影。
  • ...李連杰成龍主演的好萊塢電影票房數據大盤點,誰才是好萊塢一線...
    好萊塢一向以排外著稱,他們製作的電影在選角上必然首先考慮的是白人,其次是黑人,最後才會考慮到亞裔。在上世紀末,香港電影市場迎來大蕭條,而那時的大陸電影市場還沒發展,周潤發、李連杰、成龍等華人巨星都相繼到了美國發展。
  • 廣東懷舊電影取景地,老香港風情原汁原味,號稱「南粵好萊塢」
    都說美國的好萊塢是一個「夢工廠」,當無數的電影電視作品在這裡被拍攝製作出來,整個過程就像是造夢一樣。當然,那是美國人在製造著美國夢,正如在印度孟買的「寶萊塢」,印度人在製造印度夢。而在中國,其實也有屬於自己的造夢工廠。
  • 南亞人在香港:自我打拼生生不息留下多樣印跡
    南亞人在香港:自我打拼生生不息留下多樣印跡 2008年09月05日 01:39 來源:中國新聞網   說起香港的南亞人,主要來自印度、巴基斯坦、尼泊爾等地,早期的南亞人,是英國人僱用到香港工作的助手、苦力、保鏢,還有在英軍中服役的錫克人等,其中部分能力較強者,自組公司做生意,為香港的繁榮作出貢獻。  例如香港天星小輪就是由南亞人創辦,至於全港最大規模的銀行滙豐銀行的歷代大股東有部分也是來自南亞。
  • 香港電影七小福 香港動作電影史不可或缺的七人組(1)
    香港七小福是京劇名武生于占元20世紀60年代在香港開辦中國戲劇研究學院時所收的7位門生的總稱,是一個戲班。相信熟悉香港電影的朋友們對於七小福是耳熟能詳的,七小福在以後的香港影壇中都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轉眼間這麼多年過去了,下面糖朝娛樂就帶大家看下昔日的七小福成員們的現狀吧!
  • 好萊塢環球影城:全球最大的電影主題公園,真實重現電影場景!
    好萊塢環球影城被稱為「洛杉磯的娛樂之都」,緊靠著環球城市大道的餐飲購物步行街,是一個集遊樂設施與電影、電視拍攝片場為一體的主題公園。你可以在這裡走進電影,與著名的動畫人物、動作英雄一起,與變形金剛和哈利波特一起,共同體驗刺激與精彩。